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3
PLC系统组成PLC系统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单元、输出单元、通信接口、扩展接口电源等部分组成。
其中,CPU是PLC的核心,输入单元与输出单元是连接现场输入/输出设备与CPU之间的接口电路,通信接口用于与编程器、上位计算机等外设连接。
对于整体式PLC,所有部件都装在同一机壳内,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对于模块式PLC,各部件独立封装成模块,各模块通过总线连接,安装在机架或导轨上,其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无论是哪种结构类型的PLC,都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配置与组合。
尽管整体式与模块式PLC的结构不太一样,但各部分的功能作用是相同的,下面对PLC主要组成各部分进行简单介绍。
1.中央处理单元(CPU)同一般的微机一样,CPU是PLC的核心。
PLC中所配置的CPU 随机型不同而不同,常用有三类:通用微处理器(如Z80、8086、80286等)、单片微处理器(如8031、8096等)和位片式微处理器(如AMD29W等) 。
小型PLC大多采用8位通用微处理器和单片微处理器;中型PLC大多采用16位通用微处理器或单片微处理器;大型PLC大多采用高速位片式微处理器。
目前,小型PLC为单CPU系统,而中、大型PLC则大多为双CPU系统,甚至有些PLC 中多达8 个CPU。
对于双CPU系统,一般一个为字处理器,一般采用8位或16位处理器;另一个为位处理器,采用由各厂家设计制造的专用芯片。
字处理器为主处理器,用于执行编程器接口功能,监视内部定时器,监视扫描时间,处理字节指令以及对系统总线和位处理器进行控制等。
位处理器为从处理器,主要用于处理位操作指令和实现PLC编程语言向机器语言的转换。
位处理器的采用,提高了PLC的速度,使PLC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要求。
在PLC中CPU按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指挥PLC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接收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
2)诊断电源、PLC内部电路的工作故障和编程中的语法错误等。
PLC基本数据类型引言概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备。
在PLC编程中,基本数据类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其定义、用途以及常见的数据类型。
正文内容:1. 基本数据类型的定义1.1 位(Bit):位是最基本的数据类型,用于表示开关状态,取值为0或1。
1.2 字节(Byte):字节由8个位组成,用于存储整数值或字符。
1.3 字(Word):字由16个位组成,用于存储较大的整数值或浮点数。
1.4 双字(Double Word):双字由32个位组成,用于存储更大的整数值或浮点数。
1.5 长双字(Long Double Word):长双字由64个位组成,用于存储更大范围的整数值或浮点数。
2. 基本数据类型的用途2.1 控制信号:位类型常用于表示开关状态,如启动信号、停止信号等。
2.2 传感器数据:字类型常用于存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如温度、压力等。
2.3 运算结果:字、双字和长双字类型常用于存储运算结果,如加法、减法、乘法等。
2.4 计数器和定时器:字类型常用于计数器和定时器的计数值。
2.5 通信数据:字、双字和长双字类型常用于存储通信数据,如网络通信中的IP地址、端口号等。
3. 常见的数据类型3.1 逻辑型(BOOL):逻辑型用于存储逻辑值,取值为真(True)或假(False)。
3.2 整型(INT):整型用于存储整数值,取值范围为-32768到32767。
3.3 无符号整型(UINT):无符号整型用于存储非负整数值,取值范围为0到65535。
3.4 浮点型(REAL):浮点型用于存储浮点数,取值范围为-3.4E38到3.4E38。
3.5 字符串型(STRING):字符串型用于存储文本数据,长度可变。
4. 基本数据类型的注意事项4.1 数据范围:在使用基本数据类型时,需要注意数据范围,避免溢出或数据丢失。
4.2 数据类型转换:在不同数据类型之间进行转换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有效位数。
PLC基本数据类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电子设备,常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PLC编程中,数据类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定义了变量的存储方式和操作规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数类型、浮点数类型、布尔类型和字符串类型。
1. 整数类型整数类型用于表示不带小数点的数字。
常见的整数类型有:- 位(Bit):最小的数据类型,只能表示0或者1。
- 字节(Byte):8位的整数,取值范围为0~255。
- 字(Word):16位的整数,取值范围为0~65535。
- 双字(Double Word):32位的整数,取值范围为0~4294967295。
2. 浮点数类型浮点数类型用于表示带有小数点的数字。
常见的浮点数类型有:- 单精度浮点数(Float):32位的浮点数,可以表示较大范围的数值,但精度相对较低。
- 双精度浮点数(Double):64位的浮点数,精度更高,但占用的存储空间更大。
3. 布尔类型布尔类型用于表示逻辑值,只能取两个值之一:真(True)或者假(False)。
在PLC编程中,布尔类型常用于控制逻辑和条件判断。
4. 字符串类型字符串类型用于表示文本数据。
在PLC编程中,字符串类型的长度通常是固定的,需要提前定义。
例如,一个长度为10的字符串类型可以存储最多10个字符的文本数据。
除了上述基本数据类型,PLC还支持其他一些特殊的数据类型,如日期时间类型、定时器类型和计数器类型,用于处理与时间相关的操作和计数。
在PLC编程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数据类型非常重要。
不同的数据类型具有不同的存储空间和操作规则,合理选择数据类型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数据类型的转换和数据溢出等问题,以确保程序的正确运行。
总结:PLC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整数类型、浮点数类型、布尔类型和字符串类型。
正确选择和使用数据类型是PLC编程的关键,能够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并注意数据类型的转换和溢出问题,以确保程序的正确运行。
(一)PLC的类型PLC按结构分为整体型和模块型两类,按应用环境分为现场安装和控制室安装两类;按CPU字长分为1位、4位、8位、16位、32位、64位等。
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可按控制功能或输入输出点数选型。
整体型PLC的I/O点数固定,因此用户选择的余地较小,用于小型控制系统;模块型PLC提供多种I/O卡件或插卡,因此用户可较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控制系统的I/O点数,功能扩展方便灵活,一般用于大中型控制系统。
(二)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应考虑与应用要求的统一。
例如对输入模块,应考虑信号电平、信号传输距离、信号隔离、信号供电方式等应用要求。
对输出模块,应考虑选用的输出模块类型,通常继电器输出模块具有价格低、使用电压范围广、寿命短、响应时间较长等特点;可控硅输出模块适用于开关频繁,电感性低功率因数负荷场合,但价格较贵,过载能力较差。
输出模块还有直流输出、交流输出和模拟量输出等,与应用要求应一致。
可根据应用要求,合理选用智能型输入输出模块,以便提高控制水平和降低应用成本。
考虑是否需要扩展机架或远程I/O机架等。
(三)电源的选择PLC的供电电源,除了引进设备时同时引进PLC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设计和选用外,一般PLC的供电电源应设计选用220VAC电源,与国内电网电压一致。
重要的应用场合,应采用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供电。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台达PLC、西门子PLC、施耐德plc、欧姆龙PLC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
简述PLC的类型及应用特点PLC全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数字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
PLC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传统的PLC,模块化PLC和新型PLC。
1.传统的PLC传统的PLC采用大型而且较为单一的系统结构,由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内存储器、通信模块等构成,主要用于机械制造、物流管理等领域。
它的应用特点有以下几点:(1)高度可靠性:PLC主要设计用于工业领域,具有高度可靠性和耐用性,能在恶劣环境下持续工作。
(2)模块化结构:PLC的模块化结构使你很容易地进行更改和扩展。
(3)易于编程:传统的PLC基于简单的连线图编程方法,可以快速地掌握与编程。
此外,它还可以轻松地实现灵活的逻辑功能。
(4)运行速度快:传统的PLC的反应速度相对较快,使得其在大批量控制和监控应用中极为适用。
2.模块化PLC模块化PLC拥有更精细分化的体系结构,具有更灵活的定制性能,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高性价比:因为模块化PLC是基于各种规模的模块化单元构建的,适用于各种规模和要求,而且成本相对传统的PLC更加优惠。
(2)高度扩展性:模块化PLC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进行扩展,并可以扩大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模块等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应用功能。
(3)易于维护:模块化PLC采用标准化的接口,使其具有规范的维护操作流程,同时更加便于增加、替换或维护组件。
(4)控制能力更强劲:模块化PLC可以扩展更多的I/O模块,可以控制更多的装置,灵活程度更高。
3.新型PLC新型PLC是指近年来出现的更为智能化、详细、具有自我学习的PLC,主要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其特点有以下几点:(1)更好的精度:新型PLC控制精度更高,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控制,有效提高了工业生产的精度和效率。
(2)更加智能:新型PLC内置自学习算法,具有更高的智能性,可以自动学习最佳参数并且进行实时自适应调整。
第四章重点全看第一章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继电器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容易操作等优点;同时又具有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接线复杂,故障率高,可靠性及灵活性等缺点。
PLC按结构分类:(1)一体化紧凑型PLC:其特点是电源、CPU、I/O接口都集成在一个机壳内。
(2)标准模块式结化PLC:其特点是电源模版、CPU模板、开关量I/O模板、模拟量I/O模板等在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可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安装在固定的机架(或导轨)上,构成一个完整的PLC应用系统. Plc的功能:控制功能,数据采集、存储与处理功能,输入、输出接口调理功能,通信、联网功能,人机界面功能,编程、调试,PLC控制功能:逻辑控制、定时控制、计数控制、顺序控制。
PLC一般具备的特点:高可靠性、丰富的I/O接口模块、采用模块化结构、运行速度快、功能完善、编程简单,易于使用、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方便、维修方便,维修工作量小、总价格低。
编程语言:梯形图(LAD)、语句表(STL)、功能块图(FBD)、顺序功能图(SFC)、连续功能图(CFC)、结构化控制语言(SCL)、顺序控制图形编程语言(S7—Graph)、状态图编程语言(S7—HiGraph)、用于S7系统的C语言(C for S7)等。
从硬件结构看,PLC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编程器、电源等部件组成.存储器:系统程序存储器、用户程序存储器、系统RAM存储区。
PLC的工作方式是一个不断循环的顺序扫描工作方式。
每一次扫描所用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或工作周期PLC整个运行可分为上电处理、扫描过程和出错处理三个阶段。
PLC的扫描过程:(1)输入采样阶段(2)程序执行阶段(3)输出刷新阶段。
plc基本结构及原理plc基本结构及原理PLC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一、硬件系统:(一)CPU 运算和控制中心:起“心脏”作用。
1、当从编程器输入的程序存入到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然后CPU根据系统所赋予的功能(系统程序存储器的解释编译程序),把用户程序翻译成PLC内部所认可的用户编译程序。
2、输入状态和输入信息从输入接口输进,CPU 将之存入工作数据存储器中或输入映像寄存器。
然后由CPU把数据和程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把结果存入输出映像寄存器或工作数据存储器中,然后输出到输出接口、控制外部驱动器。
3、组成: 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
这些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与I/O接口电路相连接。
(二)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
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1、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系统程序,包括管理程序,监控程序以及对用户程序做编译处理的解释编译程序。
由只读存储器、ROM组成。
厂家使用的,内容不可更改,断电不消失。
2、用户存储器: 分为用户程序存储区和工作数据存储区。
由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组成。
用户使用的。
断电内容消失。
常用高效的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寿命一般为3~5 年。
(三)输入/输出(I/O )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简称I/O模块,相当于人的眼睛、跺、鼻子手、脚是联系外部信息和大脑(CPU )的桥梁。
1、输入接口:光电耦合器由两个发光二极度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
发光二极管: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加上变化的电信号,发光二极管就产生与输入信号变化规律相同的光信号。
光电三极管:在光信号的照射下导通,导通程度与光信号的强弱有关。
在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工作区内,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有线性关系。
输入接口电路工作过程:当开关合上,二极管发光,然后三极管在光的照射下导通,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
当开关断开,二极管不发光,三极管不导通。
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
也就是通过输入接口电路把外部的开关信号转化成PLC内部所能接受的数字信号。
PLC入门一. PLC的由来二. PLC的定义三、PLC的发展阶段四. PLC的特点五、PLC的分类六. PLC的基本结构七. PLC的工作原理八.三菱PLC硬体介绍一. PLC的由来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
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在60年代,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构成的。
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装置的重新设计和安装。
随着生产的发展,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这样,继电器控制装置就需要经常地重新设计和安装,十分费时,费工,费料,甚至阻碍了更新周期的缩短。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年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即:1、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2、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9、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
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
PLC系统简介PLC系统简介PLC控制系统是一种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装置。
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用户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来,PLC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需求的提高,PLC的功能也不断完善。
今天的PLC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绍PLC是一种即时系统,有别于个人电脑。
在传统的以继电器为主的电机控制系统中,每当变更设计时,整个系统几乎都要重新制作,这不仅费时又费力,而且继电器还有接点接触不良、磨损、体积大等缺点,造成成本升高、可靠性低、不易检修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些缺点,美国DEC在1969年首次发表了可编程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程式控制器在发表初期被称为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简称PLC。
最初的目的是取代继电器,从而执行继电器逻辑及其他计时或计数等功能的顺序控制为主,因此也称为顺序控制器。
其结构也像一部微电脑,因此也可称为微电脑可程式控制器(MCPC)。
直到1976年,XXX正式给予命名为Programmable Controller,即可程式控制器,简称PC。
由于目前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极为普遍,加上常与可程式控制器配合使用,为了区分两者,所以一般都称可程式控制器为PLC以加以分别。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种PLC控制器,不同的制造商和适用场所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通常可以根据机组复杂度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一般工厂和学校通常会使用小型PLC,其中日系F系列和我国A系列PLC最受国人喜爱。
PLC基本数据类型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常见设备。
在PLC编程中,了解和正确使用基本数据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PLC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位(BOOL)、字节(BYTE)、整型(INT)、无符号整型(UINT)、双字(DINT)、无符号双字(UDINT)、浮点型(REAL)和字符串(STRING)。
1. 位(BOOL):位是PLC中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只能存储0或者1两个值。
它通常用于表示开关状态、传感器信号等。
2. 字节(BYTE):字节是8个位的集合,可以存储0-255之间的整数值。
它常用于存储ASCII字符、计数器值等。
3. 整型(INT):整型是用于存储带符号整数的数据类型,范围通常为-32,768到32,767。
它常用于表示计数器值、温度值等。
4. 无符号整型(UINT):无符号整型是用于存储不带符号整数的数据类型,范围通常为0到65,535。
它常用于表示计数器值、位置值等。
5. 双字(DINT):双字是用于存储带符号的32位整数的数据类型,范围通常为-2,147,483,648到2,147,483,647。
它常用于表示计数器值、时间值等。
6. 无符号双字(UDINT):无符号双字是用于存储不带符号的32位整数的数据类型,范围通常为0到4,294,967,295。
它常用于表示计数器值、位置值等。
7. 浮点型(REAL):浮点型是用于存储浮点数的数据类型,通常用于表示温度、压力、流量等实数值。
它的范围和精度取决于PLC的型号和配置。
8. 字符串(STRING):字符串是用于存储文本数据的数据类型,它可以存储一系列字符。
字符串的长度可以在编程中定义,并且可以进行文本处理和操作。
在PLC编程中,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数据类型非常重要。
如果选择错误的数据类型,可能会导致数据溢出、精度丢失或者编程错误。
因此,根据实际需求和数据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是至关重要的。
PLC的基本构成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
固定式PLC 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
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一、CPU的构成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
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贮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CPU单元还包括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
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据,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
在使用者看来,不必要详细分析CPU的内部电路,但对各部分的工作机制还是应有足够的理解。
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读取指令、解释指令及执行指令。
但工作节奏由震荡信号控制。
运算器用于进行数字或逻辑运算,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
寄存器参与运算,并存储运算的中间结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
CPU速度和内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PLC的工作速度,IO数量及软件容量等,因此限制着控制规模。
二、I/O模块PLC与电气回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I/O)完成的。
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
输入模块将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LC系统,输出模块相反。
I/O分为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DO),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等模块。
开关量是指只有开和关(或1和0)两种状态的信号,模拟量是指连续变化的量。
PLC基本数据类型引言概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它能够通过编程来实现逻辑控制和数据处理。
在PLC编程中,基本数据类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用于存储和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特点。
一、位(Bit)类型1.1 位类型的定义:位类型是PLC中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它只能存储0或者1的数值。
1.2 位类型的应用:位类型常用于表示开关状态、信号触发等简单的逻辑控制。
1.3 位类型的特点:位类型在内存中占用空间小,处理速度快,但只能存储二进制数据。
二、字节(Byte)类型2.1 字节类型的定义:字节类型是由8个位组成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8位二进制数据。
2.2 字节类型的应用:字节类型常用于存储ASCII码、整数等数据。
2.3 字节类型的特点:字节类型占用内存空间较大,但能够存储更多类型的数据,如字符、整数等。
三、字(Word)类型3.1 字类型的定义:字类型是由16个位组成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16位二进制数据。
3.2 字类型的应用:字类型常用于存储整数、浮点数等数据。
3.3 字类型的特点:字类型占用内存空间更大,但能够存储更大范围的数据,如16位整数、浮点数等。
四、双字(Double Word)类型4.1 双字类型的定义:双字类型是由32个位组成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32位二进制数据。
4.2 双字类型的应用:双字类型常用于存储长整数、浮点数等数据。
4.3 双字类型的特点:双字类型占用内存空间更大,但能够存储更大范围的数据,如32位整数、浮点数等。
五、定时器和计数器类型5.1 定时器类型的定义:定时器类型用于实现时间延迟功能,常用于控制系统中的定时操作。
5.2 定时器类型的应用:定时器类型常用于控制设备的启停、延时等功能。
5.3 定时器类型的特点:定时器类型包括时间基准、时间值、触发条件等参数,能够实现精确的时间控制。
5.4 计数器类型的定义:计数器类型用于实现数量统计功能,常用于生产线上的计数操作。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
plc控制系统有以下4种类型。
1.单机控制系统
单机控制系统是由1台PLC控制1台设备或1条简易生产线,如图1所示。
单机控制系统构成简单,所需要的I/O点数较少,存储容量小,选择PLC的型号时,无论目前是否有通信联网的要求,都应当选择有通信功能的PLC,以适应将来系统功能扩充的要求。
2.集中控制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是由1台PLC控制多台设备或几条简易生产线,如图2所示。
这种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多个被控对象的位置比较接近,且相互之间的动作有一定的联系。
由于多个被控对象通过同1台PLC控制,因此各个被控对象之间的数据、状态的变化不需要另设专门的通信线路。
集中控制系统的最大缺点是如果某个被控对象的控制程序需要改变或PLC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都要停止工作。
对于大型的集中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冗余系统来克服这个缺点,此时要求PLC的I/O点数和存储器容量有较大的裕量。
图1 单机控制系统
图72 集中控制系统
3.远程I/O控制系统
远程I/O控制系统就是I/O模块不是与PLC放在一起,而是远距离地放在被控对象附近。
远程I/O通道与PLC之间通过同轴电缆连接传递信息。
同轴电缆长度要根据系统的需要选用。
远程I/O控制系统的构成如图3所示。
其中使用3个远程I/O通道(A、B、D)和一本地I/O 通道(C)。
图3 远程I/O控制系统
4.分布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有多个被控对象,每个被控对象由1台具有通信功能的PLC控制。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多个被控对象分布的区域较大,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远,每台PLC可以通过数据通信总线与上位机通信,也可以通过通信线与其他的PLC交换信息。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最大好处是:某个被控对象或PLC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的PLC。
PLC控制系统的发展非常快,在单机控制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之后,目前又提出了PLC的EIC综合化控制系统,即将电气控制(Electric),仪表控制(Instrumentation)和计算机(Computer)控制集成于一体,形成先进的EIC控制系统。
基于这种控制思想,在进行PLC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时,要考虑到如何同这种先进性相适应,并有利于系统功能的进一步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