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悬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斜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落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梳理层次
月下之景
(1—10)
月下之思
(11—16)
月下之情
(17—36)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哲理 诗情
赏析-月下之景
海上明月共潮生中,是否可以将“生”改为“升”?
文体知识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宫体诗。(指以南朝梁简文 帝萧纲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 宫廷为中心的诗歌。“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 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 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 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也称艳 情诗为宫体诗。)张若虚却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语言清新, 叙写了民间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面貌为之一新。千多年来 为世人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关于诗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 原词已不传。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 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旧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 却是最有名的。
《春江花月夜》谓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享有 “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 的美誉, 张若虚也因为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赏析-月下之思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面对如此空阔静谧的江天美景,面对一轮皓月,作者 提出了怎样的问题?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