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花鳗养殖正风生水起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花鳗鲡养殖商机大,高投入高回报,入市需谨慎王玥:我现在呢是在福建省莆田市的仙游县,怎么样,这名字一听就很美吧?为什么叫仙游呢?传说当时这里是神仙游过的地方。
连神仙都爱旅游的地方能不美吗?这里云雾缭绕,依山傍水,所见之处尽是美景。
不过,这儿除了有美景,在河流小溪中还有一种珍贵稀有的美食,它是什么呢?养鱼:淡水鱼养殖村民:它很凶的,会咬人的。
村民:它专门吃活的东西。
王玥:是不是很难找到呀?村民:这个确实很难找到,我们仔细找找或许会找到的。
王玥:那个是不是?它叫花鳗,是一种非常珍贵稀有的鳗鱼,当地人所说的美食就是它。
都说鱼儿离不开水,不过人家可以靠皮肤辅助呼吸,出水后在皮肤保持湿润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存活。
既然是美食,市场上会不会有卖的呢?王玥:请问您这儿有没有鳗鱼?经营者:没有。
经营者:没有鳗鱼。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王玥终于找到了这种鳗鱼。
王玥:这个怎么卖?经营者:这个花鳗卖75元/斤。
王玥:这个价位算不算高的?水产经销商:比较高的,像普通的鱼有几元1斤,三四十元1斤的。
普通鳗鱼卖50多元1斤,而花鳗卖75元1斤。
为什么它身价会比别的鳗鱼高?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鱼,王玥决定去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的一家养殖场看看。
王玥:当我们近距离观察这个鳗鱼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外形特征非常有特点,它的头是三角形的,跟那个眼镜蛇的头比较像,只是比那个眼镜蛇的头要大。
而且在头的顶部有两个很小的触角,在这两个触角下面还有类似鱼的两个鱼鳍。
它整个身形也是非常柔软,跟蛇的身形有点儿像,但是它背后有一根很长的鱼鳍,一直连到它的尾部,有点像椭圆的形状,整个线条是非常流畅的。
它身体摸起来是非常柔软,身上还有些类似于豹纹的花斑。
花鳗,学名花鳗鲡。
它脑袋又长又扁,嘴巴宽宽,身体前圆后扁,斑纹明显,跟其它鳗鱼一样花鳗喜欢荤腥。
养殖者:它爱吃小鱼小虾,所以我把它用玻璃给隔住了。
花鳗是将小鱼小虾吞食的吗?它有没有牙齿呢?养殖户:它有牙齿的,细细密密的,透明状的,特别扎手。
鳗鱼养殖技术大全概述:鳗鱼是淡水养殖的名贵鱼类,其肉嫩、味美、营养高,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药用功效。
近年来,由于大量采集,自然野生鳗鱼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
鳗鱼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即使在溶氧很少、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水域内也能正常生活。
人工养殖技术要求不高。
饲料来源较广,春夏投放鳗种,春节前后即可上市,一般每亩产800-1000千克。
是一项可行的养殖致富门路。
一、鳗鱼养殖场条件1.水源:平原地区以河、湖水为主,山区以溪水、泉水为主。
**好要有地下水,以便于提取深井水备用。
养殖场的耗水量很大,因此水量一定要充足,一般养成1千克食用鳗需水约25立方米,因此在设计中以其为基础。
适宜的水质是pH值7〜8,透明度20厘米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
2.电源:养殖场需充足的电源,一般每亩鳗池需配备1千瓦动力的增氧机。
一个年产100吨食用鳗的养鳗场,至少需要15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而且要保证常年不停电。
3.其他:建场土质以壤土为*。
地形要求平整,气候温暖,若能利用热电厂的温排水或温泉水,则效益更为明显,此外要求水陆交通方便,以便运输饲料和商品鳗。
二、养鳗池设计我国目前常见的养鳗池有露天静水式和余热温流水式两种,其建池要点如下:1.露天静水式养鳗池:利用河、湖、库及地下水等自然水作为水源,建池成本低,耗电少,但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1~2吨,这是我国目前主要养殖方式,一般鳗场规模在50亩水面。
其鳗池按鳗鱼不同规格分级饲养,通常分一、二、三级和食用鳗池四种。
其池形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注排水口交叉相对,设置防逃设施,并选择向阳背风的池边搭设食棚。
2.温流水式养鳗池:要求水温控制在鳗鲫生长**适水温27℃左右,并进行流水养殖,其优点是病害少,生长快,单产高,是目前较先进的养殖法。
三、鳗鱼苗放养1、放养密度:鳗鱼苗因养殖方式不同放养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以低密度放养成长较快、成活率高。
花鳗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花鳗鱼是一种养殖和观赏价值很高的淡水鱼类,其鲜艳的身姿和独特的生活习性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花鳗鱼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水质管理、饲养规律、饲料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对花鳗鱼养殖感兴趣的读者。
正文:花鳗鱼作为一种淡水鱼类,其颜色丰富多彩,体形优美,被誉为“水中七彩神鱼”。
由于其生活习性的独特性,花鳗鱼的养殖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花鳗鱼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花鳗鱼的养殖需要注意水质管理。
花鳗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保持水质清洁、透明度高,同时要控制好水温和酸碱度。
定期检查水质指标,定期更换水体,同时加入一定量的水质调理剂,有助于花鳗鱼的健康生长。
其次,合理的饲养规律也是花鳗鱼养殖的关键。
花鳗鱼属于夜行性鱼类,白天较为安静,晚上会出来觅食。
因此,在饲喂花鳗鱼时要注意时间的选择,最好在晚餐后1-2小时进行。
同时,要注意饲养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渣污染水质。
在选择饲料时,要选择适合花鳗鱼的饲料,并合理搭配。
优质的饲料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并且易于消化吸收。
常见的饲料类型包括人工饲料、活饵、鱼饲料等,根据花鳗鱼的食性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选择。
此外,花鳗鱼的水族箱也需要特别注意。
选择合适大小的水族箱,保证花鳗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同时,在水貌造景上也要注重,提供适宜的场所供花鳗鱼隐匿和觅食。
保持水族箱的卫生干净,定期清理残渣和换水,预防疾病的发生。
最后,要注意花鳗鱼的疾病防治。
花鳗鱼容易感染一些常见的鱼类疾病,如霉菌感染、细菌感染等。
建议定期检查花鳗鱼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结起来,花鳗鱼的养殖需要注意水质管理、饲养规律、饲料选择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养殖环境下,才能保证花鳗鱼的健康生长和观赏价值的体现。
鳗鱼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亟待改进的技术随着鳗鱼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水环境、种质、饲料、病害)越来越突出,使用的药品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鳗鱼的生长和健康。
因此,正确分析鳗鱼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改进和提高,是促进鳗鱼健康养殖、增加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关健所在。
一、鳗鱼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养殖环境问题由于鳗鱼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无序性,养殖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质日趋恶化。
这里,除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深入养鳗水域破坏水质以外,主要是由于养殖自身污染严重,如放养密度过高、过量投喂人工饲料、防病药物的滥用等,破坏水域生态平衡,使池塘损失自我净化的能力,只能通过换水来维持水质,加快了水质的富营养化和疾病的交叉感染。
2.防病观念落后,病害研究也相对滞后现代水产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养殖环境又是最大的综合性病源,因此,对于防病治病要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处理,单纯靠某一措施或某一药物起不了大的作用。
病原微生物已广泛存在于养殖水体或环境中,只要发生应激性环境条件,就会使鳗鱼免疫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很快就达到甚至超过阈值的水平,鳗鱼疾病就会暴发。
所以,水产养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相对数量是引起水产养殖中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的关键,只要控制住养殖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相对数量,就可以达到防疫的目的。
有些鳗农平时不注意环境的保护,防病意识薄弱,防疫的思想和方法不到位,预防效果差,一到疾病暴发就乱用药,这样既破坏水质,又达不到治疗的目的。
科研单位虽进行了很多水产疾病病理学的研究工作,但都缺乏简单、有效和安全的防治方法及特效药,研究者的工作又未能与生产者很好地沟通联系,研究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生产的发展,养殖户一旦遇到鳗病暴发即束手无策,就出现了病急乱投医的现象。
现在,鳗农遇到的寄生虫病特别是拟指环虫病、小瓜虫病是最头疼的问题,一些细菌性疾病或综合症如鳃霉病、细菌性败血症、脱黏的综合症等治疗效果也不好。
17农家之友 2016. 12三农聚焦 牧海渔歌 “花鳗鲡可以养殖吗?”“我们想养殖花鳗鲡,你们有技术支持吗?”……近日,广西武鸣灵婉湖花鳗鲡被射杀一事,引起了众多人关注。
读者们在惋惜之余,纷纷来电询问关于花鳗鲡的养殖前景及养殖方法。
花鳗鲡别称大鳗、鲈鳗、花鳗、雪鳗、鳝王、乌耳鳗、芦鳗、溪鳗、鳗王。
属鳗鲡目鳗鲡科。
它是鳗鲡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体长一般为331~615毫米,体重250克左右,但最重的可达30千克以上。
因长得很像硕大的鳝鱼,所以俗称其为“鳝王”。
花鳗鲡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濒危物种。
养殖要有养殖证。
花鳗鲡是一种江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
每年春季,大批幼鳗(也称白仔、鳗线)成群自大海进入江河口。
它是传统名贵鱼类,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鱼类之一。
它的生长过程极为奇特,先是在海水中产卵成苗,后又进入淡水成长。
鳗鲡在“绝食”一年半后仍能生存,养殖的鳗鲡寿命可长达50年。
鳗鲡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少刺多肉,并具有清凉解暑、滋补强身的作用。
鳗鲡的肉、骨、血、鳔等均可入药。
其肉性味甘、平,有滋补强壮,去风杀虫之功效。
入药可治疗肺结核经久不愈而造成的身体虚弱,结核发热,赤白带下,风湿,骨痛,体虚等症。
李时珍认为:“鳗鲡所主诸病,其功专在杀虫去风”。
科学研究表明,鳗鲡是含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最高的鱼类之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血栓,还能为大脑补充必要的营养素。
被誉为“水中人参”。
鳗鱼皮其皮还可制成工艺品,价格极为昂贵。
近年来,由于日本鳗、欧洲鳗苗短缺,福建、海南、广东等地积极发展花鳗鲡养殖,养殖的主要种类有海南产花鳗鲡、台湾产鲈鳗、菲律宾产花鳗及少量南非产和澳洲产花鳗等鳗苗。
据悉,我国从2005年开始引进试养菲律宾产花鳗鲡,到目前为止,国内养殖的花鳗种类主要为菲律宾花鳗,约占95%,海南本地花鳗约占3%~5%。
花鳗鲡已成为一个新的特色鱼类养殖品种。
大花鳗养殖技术要点1.花鳗鱼养殖的水质调节及投喂管理花鳗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花鳗鱼养殖过程中要重视水质的调节。
放养前,绝大部分的泥塘都使用生石灰150~250公斤/亩作清塘消毒,池水30~40厘米深时消毒,可将池水ph值得高到11以上,既可清除野杂鱼类、水中昆虫,又可改良池底土质的酸性。
加注水至适当水深,一般15~20天后ph值可回落至8~9之间,经过试水(用鱼作试养),石灰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花鳗鱼,若ph值过高(石灰毒性未完全消失)便放养,会造成花鳗鱼脱粘死亡。
养殖过程中要求水质控制到“嫩绿”、“清爽”。
养殖水体中要有适量的蓝绿藻繁殖,藻类可起到遮荫、增氧和稳定水质的作用。
有时水质清瘦、混浊或有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会破坏水质,使藻类不能正常生长;有时水体中藻类很少,使得水体变得清瘦,这都会影响花鳗鱼的摄食和生长,这时,可采用“引种”、施肥办法,同时用保水王(光合细菌)2~3×10~6,先在阳光下活化1~2小时,然后全池泼洒,可促进藻类的迅速繁殖。
有时水体中悬浮物很多,显得很混浊,可先用高锰酸钾1×10~6处理,再用以上方法可培养藻类繁殖。
另外要经常巡塘,发现池边有“水蛛”浮游动物出现时,及时使用克虫b1型,每瓶2~3亩或蛛虫煞星每瓶3~4亩,沿池边2米左右范围泼洒,并停开增氧机1~2小时,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使用,这是因浮游动物繁殖迅猛时,它们2~3天可吃光水体中藻类,使水体发生“水变”。
而藻类过量繁殖会使水体变得绿而浊,不清爽,甚至出现“水华”,特别夏季藻类的过量繁殖对花鳗鱼的摄食生长不利,这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达到减少藻类的目的。
在没有水换的情况下,可借用药物杀死部分藻类。
通常采用硫酸铜0.3×10~6在下风处藻类集中的地方多点泼洒或用“蓝博士”1×10~6,新的办法可用优马林(环保产品)0.5~0.6×10~6加病毒净0.3~0.4×10~6其效果优良,使用更安全。
海水海鳗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海水海鳗作为一种珍贵的养殖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本文介绍了海水海鳗养殖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址、养殖设备、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等方面。
通过正确的养殖方法和科学的管理,可以提高海水海鳗的养殖效率,为养殖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正文:一、选址要选择适合海水海鳗养殖的水域,最好是海洋潮汐区或沿海的海湾、海峡等,在此基础上考虑水深、水流、水质等因素。
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源的海域进行养殖,有利于提高养殖效果。
二、养殖设备1. 升级改造:为了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需要合理配置饵料船、养殖箱、饵料投喂机、膜触式氧吹机、温控系统等养殖设备。
2. 固定网箱:将海鳗放入固定的网箱中进行养殖,避免其逃脱,也方便管理和饲养。
3. 污水处理设备: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粪便需要及时清理和处理,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饵料残留污染水质。
三、养殖环境1. 水质要求:海鳗对水质要求较高,应保持水质清澈、 pH 值在7.8-8.5之间,盐度在30‰左右,氧气含量足够。
清除水中杂质和废排物,保持水体清洁。
2. 温度控制:海水海鳗对水温也有一定的要求,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8-25摄氏度,超过或低于此范围都会对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可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温控制,确保水温稳定。
3. 光照条件:对于海鳗生长来说,适宜的光照对于促进其食欲和新陈代谢十分重要。
可以利用光补光装置进行光照调控,保证光照均匀且持续稳定。
四、饲养管理1. 饲料选择:海鳗的饲料主要以活鱼、虾、蛤蜊等为主,可以根据海鳗的口径和生长阶段来选用适宜的饵料。
同时要注意控制投喂量,避免过度喂养。
2. 正确投喂:饲养者可以通过饲料投喂机进行自动投喂,按照养殖手册上标注的饲养量和饲养频次进行投喂。
也可以根据海鳗的食欲情况进行人工投喂,保证其足够的营养摄取。
3. 病害防治: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海鳗的生长状况,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并定期对网箱进行清理消毒。
花鳗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花鳗是一种人工繁育的淡水鱼类,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行为习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养殖。
本文将介绍花鳗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正文】一、准备养殖场所与基础设施1.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花鳗属于淡水鱼类,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干净、通风良好的水域,同时要确保有充足的自然光照。
2.建设养殖池塘:根据养殖规模和投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养殖池塘,如塘坝式、江河式等。
养殖池塘应该具备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水质处理设备。
3.搭建避阳棚和控温设备:在养殖池塘上方搭建避阳棚,可以避免太阳直射,同时在寒冷季节使用控温设备,保持水温稳定。
二、合理选购种苗与投喂1.选择优质种苗:选购花鳗种苗时,要选择健康、活泼的个体,外观鳞片亮丽,没有异常病症的。
2.合理投喂:花鳗以小型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蝦米等)为主食,也可添加一些鱼类专用饲料。
投喂的时间和量度要恰当,避免过度投喂导致饵料浪费和水体污染。
三、维护水质环境1.监测水质:定期检测养殖水质中的溶解氧、酸碱度、氨氮等指标,及时调整,保持合适的水质环境。
2.确保水体流通:花鳗对水流较大的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可以通过增设过滤装置或水泵等设备,保证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质。
四、疾病防控与日常管理1.定期巡查:定期检查花鳗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行为或症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疫病防控:花鳗容易感染鱼类疾病,因此要注意洁净的养殖环境,避免交叉感染,如有需要,可进行预防性的病虫害处理。
3.配对和繁殖管理:为了保证种苗的质量,可以进行选配繁殖,控制产卵时间和养殖密度,促进种群的繁殖和生长。
五、销售与市场开拓1.市场调研:在资金和设备入手之前,可以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花鳗养殖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走势。
2.推广与销售:合理选择销售渠道,可以藉由农产品批发市场、宠物展销会等传统渠道,也可开拓在线销售途径,提高销售收益。
【总结】花鳗是一种适合淡水鱼类养殖的品种,养殖方法相对较简单。
花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花鳗是一种热带淡水鱼类,因其美丽、独特的外观而备受喜爱。
养殖花鳗不仅可以欣赏其迷人的外貌,还可以作为观赏鱼市场的供应商。
本文将介绍花鳗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成功养殖这一鱼类。
正文:一、养殖环境准备1. 水质:花鳗喜欢清澈而稳定的水质,pH值在6.5-7之间,温度在24-30摄氏度为宜。
2. 池塘建设:根据养殖规模选择合适大小的池塘或鱼缸,保证每尾鱼拥有足够的游泳空间。
3. 防护措施:为防止花鳗的跳脱和外来掠食者的入侵,确保养殖环境安全,可以加盖网罩或搭建围栏。
二、花鳗的引种方式1. 购买年幼苗鱼:选择身体健康、色彩鲜艳、不生病的幼苗鱼,购买时应注意水袋中的水温与自己的养殖环境相适应。
2. 引种需用到带水蚤的水:将引种池塘加入一定量的带水蚤,花鳗会通过进食水蚤来适应新的养殖环境。
三、饲养管理要点1. 合理投喂:根据花鳗的食欲和生长趋势,合理控制日常投喂量,避免过度喂食。
2. 均衡饮食:花鳗需要全价饲料和新鲜不宜生的小型海水生物作为日常饮食。
注意营养均衡,避免单一饲料致使饮食不科学。
3. 定期换水:每周更换一次2-3成水量,保持水质清洁新鲜。
4. 注意观察:定期观察花鳗的生长情况和病症表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害扩散。
四、繁殖与育苗1. 繁殖方式:花鳗可以通过直接产卵繁殖或活体分娩繁殖。
在繁殖季节,可以增加鱼缸的水温和日照时间来促进花鳗的繁殖。
2. 育苗技巧:将幼鱼放入特制的缸中,提供足够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供其吃食。
同时,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定期检查幼鱼的生长情况。
五、注意事项1. 防止捕食:当引种较大的花鳗时,应注意观察其是否有捕食行为,避免捕食小鱼类。
2. 正确使用药剂:如需使用药剂治疗疾病,应从正规渠道购买,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3. 防治疫病:注意花鳗的日常饲养,及时清理底部的杂质,保持水体的清洁,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通过正确的养殖方法和充分注意事项,花鳗的养殖可以很容易地实现。
鳗鱼的养殖技术鳗鱼的养殖技术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
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鳗鱼的养殖技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鳗苗放养鳗鱼苗种培育就是把鳗苗养成10克以上鳗种的生产过程。
这一阶段需要经过一级池、二级池、三级池等三种不同类型池塘的培育。
鳗种是成鳗养殖的基础,鳗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成鳗养殖的好坏。
因此,要发展养鳗生产,首先必须抓好鳗鱼苗种的培育。
为了保证鳗苗培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做好上述一切准备工作外,还需抓好以下几个生产环节。
一、鳗苗放养密度由于养殖方式不同,鳗苗的放养密度也各不相同。
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
以低密度放养成长较快,成活率高。
二、鳗苗放养时间由于鳗苗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式开始摄食与生长,所以露天池培育鳗鱼苗种,以自然水温达到13℃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
这样,鳗苗经过短期暂养适应环境后,当水温上升时即可开食驯养。
在广东、福建的鳗苗放养时间在3月初左右。
有加温条件或有温水供给的养鳗场,鳗苗的放养时间应尽量提早,这样可以延长饲养期,提高鳗种的产量和质量。
三、鳗苗的计数和过秤为了控制鳗苗的放养密度,在放养时必须计数,算出每个一级池放养的重量、规格和尾数。
具体做法是:先将网箱内的鳗苗轻轻搅匀,然后随机取样2~4次,每次称取50克,放在鳗苗捞海中用小碗或小勺过数,然后求出平均规格。
最后算出每千克鳗苗尾数,从而得出平均规格。
四、鳗苗对环境的适应鳗苗经长途运输,处于疲劳状态,加上运苗容器内温度与池水温度差距过大(特别是加温培育池),故需有一个适应过程,具体做法是:将鳗苗箱置于池边,逐渐用池水淋鳗苗箱,待鳗苗体温接近池水水温(一般不相差5℃)时才将其放入事先置于池中的网箱内;如果用尼龙袋充氧运输,可先将尼龙袋连苗放入池中,待袋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拆袋将鳗苗放入网箱内。
鳗苗一般暂养30分钟~1小时(开增氧机),待活动正常后撇除死苗、污物,分别过秤、计数放入各个鳗苗培育池内。
花鳗鲡养殖概况引言花鳗鲡(学名:Anguilla marmorata)是一种淡水鳗鱼,也被称为花背鳗或花斑背鳗。
它是一种优质的食用鱼类,在亚洲地区广泛养殖。
本文将介绍花鳗鲡的养殖概况,包括其生物特性、养殖环境、养殖技术和市场前景。
1. 生物特性花鳗鲡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体长可达1米以上。
它的身体呈蛇状,背部有明显的黑色斑点和纹路,因此得名花斑背。
花鳗鲡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淡水和海水之间迁徙,属于短程迁徙型鱼类。
2.养殖环境花鳗鲡适宜生活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水温保持在20-30摄氏度为最佳。
对于养殖环境来说,需要提供清洁、富含氧气的水质,并保持适宜的pH值。
养殖池塘或水槽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供花鳗鲡自由活动。
3.养殖技术花鳗鲡的养殖可以采用人工繁育和自然捕捞两种方式。
人工繁育是最常见的养殖方式,以下是具体步骤:3.1 孵化将成熟的花鳗鲡选取出来,放入孵化箱中。
孵化箱内设置适宜温度和光照条件,促进卵的孵化。
卵孵化后,将幼苗转移到特制的育苗箱中。
3.2 育苗在育苗箱中提供适宜温度和水质条件,给予合适的饵料供应,如小型浮游生物、小虾等。
同时要定期清理池塘或水槽,维持良好的环境。
3.3 生长当花鳗鲡幼苗长到一定大小时,可以将其转移到养殖池塘或水槽中进行集约化养殖。
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和合适的环境条件,加速其生长速度。
4.市场前景花鳗鲡作为美味的食用鱼类,在亚洲市场有很大的需求。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由于野生花鳗鲡资源逐渐减少,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花鳗鲡养殖已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产业。
结论通过对花鳗鲡养殖概况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花鳗鲡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优质食用鱼类。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和良好的管理,可以实现高效益的养殖生产。
未来,花鳗鲡养殖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为人们提供更多健康美味的食材。
这条鱼,在这个地方竟被养得风生水起,秘密在哪里?在全国水产养殖总体构成和区域分布中,珠三角是主产区,地位显赫,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其一举一动就是行业的晴雨表。
而顺德区就市珠三角的核心区,它是佛山市5个行政辖区之一,常住人口24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2万人。
该区境内以江河冲积平原为主,河涌交错,土地肥沃,池塘星罗棋布,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该区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工商业获得率先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其基础之一就是拥有发达的水产养殖业。
该区水产养殖业已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社会化服务。
该区水产养殖品种已经完成了由传统大宗养殖品种向名优新甚至特种养殖品种的更新换代,在该区诸多名优特水产养殖品种中,鳗鱼养殖业的表现更为强劲。
全世界鳗鱼属共有13个种,主要生长于热带及温带地区水域,除欧洲鳗及美洲鳗分布在大西洋外,其余均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区域。
其中,日本鳗鱼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闽江、珠江流域、海南岛及江河湖泊中,也是开放利用最充分的一个品种。
该鱼具有较高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保健价值,市场需求强劲,其中以日本市场为之最。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鳗鱼被广东尤其是顺德人成功引进,顺德鳗鱼养殖从业者创造性地研发出了土池养鳗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养殖模式及其技术,通过进一步试验、示范和推广,成为当地水产养殖主导品种和全国主产区之一。
鳗鱼养殖业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一是至今该鱼尚未攻克亲本培育和苗种繁育技术,开展该鱼养殖的苗种需要捕捞天然苗,而每年天然鱼苗量有多有少,需要靠天收;二是该鱼国际市场集中度很高,主要是日本,这就决定了该鱼养殖是一个以国际市场供求为导向的外向型创汇渔业。
笔者一直关注顺德水产养殖业,其中之一就是土池养鳗,这一个两头不着边的细分水产行业激起了笔者的好奇心,笔者一直渴望探求其奥秘。
而机会就在不期中到来了。
2018年1月17日至20日,全国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鳗鲡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江兴龙博士以及该中心技术负责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专业讲师郑伟刚一行应邀到广东调研土池养鳗业,而根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领导批示,笔者全程陪同他们到顺德等地开展此次专题调研,一路走下来,广东鳗鱼业尤其是土池养鳗业的整体轮毂和显著特征逐渐清晰且跃然纸上,让人们为广东渔业尤其是鳗鱼养殖从业者的创造性劳动鼓与呼,而肃然起敬,为人们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浅谈鳗鱼人工养殖摘要:鳗鱼学名鳗鲡,是指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
鳗鱼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主要分布在热带及温带地区水域,除欧州鳗及美洲鳗分布在大西洋外,其余均分布在印度洋及太平洋区域。
鳗鱼喜欢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栖身,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中生物。
鳗鱼具有洄游特性, 在深海中产卵繁殖, 在淡水环境中成长, 似蛇,其性情凶猛, 贪食, 好动, 昼伏夜出, 具有趋光性强、喜流水和穴居等特点。
鳗鱼为名贵食用鱼类, 肉质鲜嫩, 营养价值高, 具有清凉解暑、滋补强身的作用。
我国鳗鱼年产量占全世界70%以上,我国鳗鱼出口量已占到世界贸易量的80%左右,成为“鳗鱼王国”。
鳗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分别是普通鱼类的60倍和9倍。
其中维生素A为牛肉的100倍、猪肉的300倍以上,对于预防视力退化、保护肝脏,恢复精力有很大益处。
鳗鱼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中含有一种很稀有的西河洛克蛋白,具有良好的补肾强身的功效,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着很好的效果。
另外,鳗鱼还含有被俗称为脑黄金的DHA及EPA,其含量均高于其他海鲜肉类。
而鳗鱼脊椎骨几乎具备了完美钙源所需的一切,由此为国内外科学家所尊崇,被公认为“理想的天然生物钙源”、“人类钙质的天然供给者”。
鳗鱼脊椎骨钙磷比例接近2:1,与母乳天然吻合,是国际公认的钙质吸收最佳比例,所含钙质的生物利用率极高。
而鳗钙正是以鳗鱼骨粉、低聚糖、维生素D、奶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补钙的保健功能。
鳗钙是天然生物钙,安全易吸收。
特别添加异麦芽低聚糖,对人体肠道内有益细菌双歧杆菌有极佳的增强效果,可调节肠胃功能。
且鳗鱼味道鲜美,肉多刺少,广受各国尤其东亚地区喜爱,日本更是自远古时代就有食用鳗鱼的历史。
随着环境的恶化,鳗鱼难以适应恶劣的环境,再加上人工的过度捕捞,很多地区河流都看不见鳗鱼的身影。
花鳗的人工培育花鳗学名花鳗鲡,又叫鲈鳗,是鳗鱼中大型的经济鱼类,在养殖中最大的个体达10多千克,一般个体都能达到3~5千克。
花鳗苗国内分布在南海海域,白苗溯河入淡水生长育肥,花鳗苗经人工培育养成大规格苗种,再放入池塘养成商品鳗,笔者经过多年的养殖,总结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的准备养殖花鳗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池底平整,池面宽阔,池深要求2米以上,注水1.5米以上,独立的排水系统,池塘四周离池边50厘米用网片围住防逃,面积可大可小(一般2~10亩) ,备水车增氧机1~2台,饲料台离池边4米左右,料台的位置因池而定。
二、花鳗池的消毒与培水 1.花鳗池的消毒可用生石灰75~100千克/亩全池化水泼洒或用漂白粉消毒,一周后加水,如用的是河水或库水则在水加到位后用强氯精500克/亩?米,进行一次带水消毒备用。
2.培水鳗池加水消毒后5天,选择晴天用生物有机肥配速效肥水王全池泼洒,具体的用量根据水的肥瘦而定,一般施肥后2~3天水即可达到绿而爽,当透明度达40厘米即可放苗。
三、花鳗种的放养花鳗苗种放养的时候要试水,确保安全后方可放苗。
花鳗苗种的选择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
花鳗的放养密度可根据自身养殖条件确定,一般40尾/千克的放养3000尾/亩,20尾/千克的放养2500尾/亩,2~10尾/千克的放养600~1000尾亩,鳗种下塘后要及时消毒,以防机械损伤而引起的细菌感染,可选用菌毒净、菌藻清、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等进行消毒。
四、花鳗的饲养管理1.饲料目前花鳗养殖还没有专用饲料,现在用的是日本鳗配合饲料,也有的养殖户在饲料中配20%小鱼,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
配合饲料分黑仔料、幼鳗料、成鳗料,一般10~20尾/千克投喂黑仔料,投饲率为2%;1~10尾/千克投喂幼鳗料,投饲率为1.5%~2%;1尾/千克以上投喂成鳗料,投饲率为0.8%~1.2%。
根据花鳗吃料情况灵活控制投饲量。
饲料中可定期添加氟尔康、克菌威、鱼虫清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花鳗所投的是高蛋白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鱼油,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鱼油的比例可根据水温的高低添加,一般的添加量为3%~6%,饲料与水比例根据鳗种的大小有所不同,一般料水的比例为1∶(1~1.4)。
花鳗的池塘养殖技术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花鳗的池塘养殖,这可是个有趣又有挑战的事儿呢!
你想想,那花鳗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多有意思呀!要养好花鳗,池塘可得好好整。
就像给花鳗安个舒服的家,水得干净清透,不能有啥脏东西。
池塘大小也得合适,太小了花鳗可活动不开,那不就憋屈啦?
然后就是放苗啦!这可得小心着点,就像迎接小宝贝一样。
要选那些健康活泼的苗,可别把病怏怏的带回来,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放苗的时候也别一股脑儿全倒进去,得慢慢来,让它们有个适应的过程。
花鳗吃东西也挺讲究的呢!不能随便啥都喂,得给它们准备专门的食物。
就好比咱人吃饭也得挑自己喜欢吃的、有营养的呀!而且喂食还得注意时间和量,别饿着它们,也别撑着它们,这分寸可得把握好。
还有啊,池塘的环境得时刻留意着。
要是水变脏了、变差了,那花鳗能舒服吗?这就跟咱住的房子一样,要是脏兮兮乱糟糟的,咱也不乐意呀!所以得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
平时也得多观察观察花鳗,看看它们有没有啥异常。
它们要是不高兴了、生病了,咱得赶紧想办法呀!这就跟照顾小朋友似的,得细心着呢!要是等它们病得厉害了才发现,那不就晚啦?
说真的,养花鳗可不简单,但只要咱用心,肯定能养好。
你想想,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那得多有成就感呀!到时候收获的时候,那得多开
心呀!这不就跟种庄稼一样,付出了汗水,就等着丰收的喜悦呢!
所以呀,朋友们,别害怕困难,大胆去尝试养花鳗吧!只要咱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让我们一起在池塘边,看着花鳗欢快地游弋,享受那份属于我们的养殖乐趣吧!。
海南养殖鳗苗种95%主要来自于菲律宾苗种制约是瓶颈海南养殖鳗苗种95%主要来自于菲律宾海南自2007年就有饲养户对菲律宾鳗进行探索性试养,但成功者少,近几年来随着养殖技术与模式的引进与应用,饲料的突破,区域性优势,其养殖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菲律宾鳗(Anguilla mormorata),俗称鳗王,为热带、亚热带、洄游性、高营养、高价值鳗鱼品种。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海岸和印度洋沿岸的中国、菲律宾、苏门答腊、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正常生长水温为20-35℃,最适宜水温为23-28℃,水温低于14℃或高于35℃停止摄食;生长速度前期慢,后期快,且后期饲料转化率高。
是近年海南省淡水养殖的优势品种之一。
一、产业概况1、养殖情况海南省自2007年就有饲养户对其进行了探索性的试养,但受苗种培育,饲料研发,管理技术与生产工艺、病害防控诸多因素的制约,成功者寥廖无几,普遍被视为高风险养殖品种。
近几年来随着福建养殖技术与模式的引进与应用,饲料技术研发的突破,区域性优势,菲律宾鳗的养殖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养殖模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产业链也逐渐形成,从业群体日益壮大,成为继罗非鱼后又一淡水热点养殖品种。
2012年投苗量从前几年的年约200-300万尾,达到年近4000万尾。
养殖区域从东部沿海向西、中部延伸,饲养面积约5万亩。
2、苗种来源相关资料显示,菲律宾鳗苗进入海南省主要途经福建,全年性进苗,春节前后进苗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0%,主要为白仔鳗,其余时间引进的多为经中间培育的黑仔鳗。
据统计,全省养鳗业中,菲律宾鳗投苗量约占90%以上。
3、饲养技术菲律宾鳗为饲养户自发性引进养殖之名优品种,苗种从中间培育、养成、病害防治等技术仍处在探索总结、逐步成熟应用的初级阶段。
其养殖模式主要以池塘为主,约占80%;水泥(或地膜结构)池,设备渔业模式约占15%,其余为水库网箱养殖。
池塘养殖具有耗能小,日常管理便利,商品鱼外观、肉质口感好等优点,但病害防治成本高、操作难度大。
海南花鳗养殖正风生水起
花鳗是一种典型的降河性洄游鱼类,当性腺即将成熟时花鳗于秋冬季节顺水降河而下,群集于河口入海口。
生殖腺逐步成熟,到远洋中产卵繁殖,繁殖后的成鳗不久即死去,孵化出来的仔鱼再逆流而上,返回大陆淡水江河溪流中发育生长。
在中国北至浙江、南至海南沿海一带都可见其踪影,主要分布在我国广东和海南一带。
花鳗养殖在我国已近10年历史,大多集中在海南省,广东、福建等地区也有少量养殖。
经过前10年的发展,我国花鳗产业成长缓慢,特别是海南,似乎并没有形成预期所想的产业规模,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苗种培育成功率低
目前,花鳗养殖的人工繁殖还未取得成功,其苗种来源主要靠天然捕捞。
最初海南地区的花鳗养殖苗种主要来源于越南及本地苗种,其苗种的捕捞不规范,导致伤病苗偏多,在白仔苗培育阶段成活率较低。
海南虽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环境优势,但在培苗这块还不完全具备条件,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苗种培育技术。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当地没有白仔苗开口必需的红虫。
需要的营养物质跟不上来,导致小苗体型萎缩,即使吃了饲料都会逐渐消瘦,最后疾病爆发死亡。
特别是花鳗的腮叶少,因而白仔苗阶段特别容易受到寄生虫侵害,造成发病死亡。
2、养殖技术水平落后
海南花鳗养殖业者大多不熟悉鳗鱼养殖技术,饲料投喂作为鳗鱼养殖重要环节,应根据鳗鱼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要求选择鳗鱼理想的饲料,当地大多数养殖户出于降低成本考虑或对饲料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因素,投喂的饲料在配方上没有针对花鳗、加工工艺及检测等方面存在技术缺陷,无法保证饲料质量及各项性能指标(粘弹性、适口性、水中稳定性等)的稳定。
特别在饲料营养方面无法做到均衡全面,容易导致花鳗摄食不良及池水水质恶化。
3、气候条件限制
部分花鳗养殖地区(如福建、广东),冬季气温、水温偏低,花鳗过冬常需要空运转池到海南暂养,这样不但养殖成本增高,而且易应激引发各种病害,较难适合原属热带鱼种花鳗所需的良好生长环境。
不过相对于花鳗整个生产,特别是在商品花鳗养殖环节,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花鳗这种热带鱼种生长。
4养殖资本要求高
花鳗养殖需2-3年的时间,故在苗种、饲料和塘租等方面投入资金较大,养殖门槛的提高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鳗养殖的推广。
在2010年上半年由广东某知名饲料厂牵头成立了海南鳗鱼协会,将花鳗养殖户召集一起总结出一些养殖经验,逐步进
行推广。
首先在捕捞鳗鱼是由传统的定臵张网改为手抄网作业,虽然手抄网不及定臵张网产量高,但其捞取的鳗鱼质量较好,成活率高。
其次注重鳗苗驯养,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夜间投喂转为白天投饲。
第二阶段是由投喂鲜活饵料(红虫)转变为投喂配合饲料,过度的基本模式是红虫——红虫+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红虫作为鳗鱼初期饵料的优点是①气味有较强的引诱力。
②营养较好③个体细长、活动迟缓便于鳗鱼捕食。
第三,养殖户尽量选用大规格的苗种,20P甚至10P以上的。
虽然苗价高,但成活率高,整个养殖过程下来,利润相当丰厚。
从花鳗苗种的来源来看,包括本地、越南、菲律宾等。
从习性来看,越南、菲律宾与本地种习性相差不大,但澳大利亚、印尼与本地种有点不同,在养殖种应多加注意;从生长素质来看,菲律宾花鳗与本地花鳗比较,生长较快,但病害多,再加上引进的种苗容易携带病原,常出现难养或养不大现象,特别是投料难掌握,稍吃多点容易出现肠炎病,而本地种养殖比较好控制。
第四,注重饲料投喂与管理
选择鳗鱼专用饲料,当初夏季节水温升高时,花鳗摄食较强,要适当调控投饵量,以防疾病爆发;当水温升至32℃时,花
鳗减食,此时要严格控料或停料;秋季天气凉爽,水温较适宜花鳗成长,可适当增加投饵量;冬季当水温下降至20℃以下时,应减少投饵量;春季随着气温和水温的逐步上升,日投饵量也可随水温上升而逐渐增加。
一般花鳗生活在深水层,喜阴喜净,怕光怕闹;再者,幼花鳗特别爱动、爱钻、爱爬,应加强管理,做好防逃工作。
去年以来国内鳗鱼价格持续全线升温,白鳗更是一度突破8万元/吨。
10月份,2.5P,3P,4P,5P的出口白鳗收购价分别为7.7万元/吨,9.5万元/吨,10.5万元/吨11.5万元/吨。
而同期花鳗0.5-1P的花鳗收购价为13万元/吨。
如海南定安平和的陈雄养殖户,就是看中了花鳗稳定的高利润,正准备扩大花鳗养殖规模,抱有此种心态的花鳗养殖户占养殖主导。
营养价值高、市场价值高、受欢迎程度高让海南花鳗养殖户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