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教案《小树叶和小蚂蚁》含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幼儿园精品教案】中班语言教案《小树叶和小蚂蚁》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句式“小树叶,变呀变,变成……”。
2.大胆想象,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进行诗歌的仿编。
3.感知诗歌趣味,乐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句式“小树叶,变呀变,变成……”。
活动难点: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进行诗歌的仿编。
活动准备:1.小树叶和小蚂蚁的ppt。
2.诗歌图谱、树叶、蚂蚁图片若干。
3.电脑、电视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秋天到了,树叶一片一片从树上飘下来了,你们看。
(观看落叶飘落图片)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师:小树叶有个好朋友,看看是谁呀?(出示小蚂蚁)我们和小蚂蚁打声招呼吧!你觉得小蚂蚁和小树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幼儿自由讨论、猜测)3.师总结:原来啊,小蚂蚁要和小树叶一起去旅行了,我们看一看他们去了哪些地方!二、观看课件,了解诗歌1.播放第一组画面,小蚂蚁过河。
(1)师:小蚂蚁和小树叶来到哪里了?(河边)可是河那么宽,小蚂蚁要怎么过去呢?谁来帮帮他想想办法?(幼儿猜想)(2)师:小朋友的办法都很好。
瞧,小蚂蚁拿出了一根魔法棒,这神奇的魔法棒只有念到咒语魔法棒才能发挥魔力哟!我们来听一听小蚂蚁是怎么念的!小树叶,变呀变,变成小船带我过河(念)。
(3)师:你听到了什么?刚刚小蚂蚁是怎么念咒语的?师幼一起朗诵:小树叶,变呀变,变成小船带我过河。
(4)师:你们学会了吗?那我们来变一变吧。
(点击ppt)魔法有用吗?有了小树叶变成的小船,小蚂蚁真的过河了。
2.播放第二组画面,小蚂蚁翻山。
(1)师:小蚂蚁过了河,他和小树叶走啊走,来到了哪里呢?山那么高,小蚂蚁怎么过山呢?想想办法吧!你想把树叶变成什么来帮助小蚂蚁?(2)师:是不是呢,我们来听听这次的魔语是什么?仔细听,原来啊小树叶变成了魔毯,帮助小蚂蚁翻过了山。
(3)(引导幼儿一起说)师幼一起:小树叶,变呀变,变成魔毯带我过山。
(4)那准备好了吗?我们又要变魔法了。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树叶》含反思幼儿园中班教案《小树叶》含反思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小树叶》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小树叶》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父母的爱,进行拟人情境的联想,产生与树叶宝宝的心情共鸣,用有情绪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小树叶》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父母的爱。
2.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进行拟人情境的联想,产生与树叶宝宝的心情共鸣,用有情绪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情绪的变化体现出小树叶对树妈妈的依恋和乐观表现。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情绪的表现和不同情绪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1.图片两张:(1)秋天落叶图片(2)春天长新叶图片2.《小树叶》音乐磁带3.知道落叶树到了春天会长出新叶的有关知识。
4.具有了解歌唱中的轻柔、舒缓、断顿、跳跃的含义。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情景感受孩子们,昨天我们看过了秋风吹落叶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幼儿闭目联想)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看看与你们刚才想像的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鼓励不同说法,你们猜猜小树叶片片飘落的状态,引导幼儿说出连贯、缓慢、柔软等状态,并模仿小树叶的这些状态。
孩子们,再猜猜小树叶离开妈妈时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害怕)出示图片(2)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又回到树妈妈的怀抱?这时他们的心情又会怎样?(高兴、欢喜)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一首的`歌,名字叫《小树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这首歌,体会小树叶不同的心情吧!二、基本部分:(一)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景,了解歌曲内容1.完整播放第一遍音乐,了解歌曲内容。
幼儿园幼儿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及教学反思(大全5篇)第一篇:幼儿园幼儿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及教学反思《幼儿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小树叶》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①学会唱歌曲《小树叶》,准确把握节奏。
②了解春秋两个季节树叶的变化,对大自然季节变化有初步的了解。
③感受春天小树叶打扮树妈妈的喜悦,秋天离开树妈妈的悲伤,增加情绪情感体验。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小树叶》。
活动难点: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春、秋两季大树的图片、歌曲《小树叶》简谱。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树叶的变化教师展示两幅不同季节的大树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发现不同之处。
师:我们看到了两幅图片,哪一幅是春天,哪一幅是秋天呢?你是通过什么发现的?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春天小树叶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小树叶成了黄色的,掉落在地上。
二、教师范唱,幼儿欣赏歌曲教师弹唱歌曲,让幼儿继续停留在春秋小树叶变化之中。
(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从上一环节的看到这一环节的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熟记歌词内容,理解歌曲情感我们的小树叶啊,春天就冒出小嫩芽,越长越大,她们开开心心的长满了整个大树,把树妈妈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可是小树叶长啊长啊,长到秋天她就从绿色慢慢变成了黄色,变成黄色的时候,小树叶就要离开树妈妈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她会被风婆婆带到很远的地方……在了解了树叶的四季变化之后,歌词内容则相对简单,只要教师与幼儿互动,反复练习则很快就能记住歌词四、学唱歌曲,反复练习学唱歌曲,逐句学唱,反复练习,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练习歌曲五、表演唱表演唱不仅是学习成效的检测,更是幼儿学习成果的展示!教学反思: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
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
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
中班语言教案《小树叶和小蚂蚁》含反思《中班语言教案《小树叶和小蚂蚁》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句式“小树叶,变呀变,变成……”。
2.大胆想象,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进行诗歌的仿编。
3.感知诗歌趣味,乐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句式“小树叶,变呀变,变成……”。
活动难点: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进行诗歌的仿编。
活动准备:1.小树叶和小蚂蚁的ppt。
2.诗歌图谱、树叶、蚂蚁图片若干。
3.电脑、电视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秋天到了,树叶一片一片从树上飘下来了,你们看。
(观看落叶飘落图片)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师:小树叶有个好朋友,看看是谁呀?(出示小蚂蚁)我们和小蚂蚁打声招呼吧!你觉得小蚂蚁和小树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幼儿自由讨论、猜测)3.师总结:原来啊,小蚂蚁要和小树叶一起去旅行了,我们看一看他们去了哪些地方!二、观看课件,了解诗歌1.播放第一组画面,小蚂蚁过河。
(1)师:小蚂蚁和小树叶来到哪里了?(河边)可是河那么宽,小蚂蚁要怎么过去呢?谁来帮帮他想想办法?(幼儿猜想)(2)师:小朋友的办法都很好。
瞧,小蚂蚁拿出了一根魔法棒,这神奇的魔法棒只有念到咒语魔法棒才能发挥魔力哟!我们来听一听小蚂蚁是怎么念的!小树叶,变呀变,变成小船带我过河(念)。
(3)师:你听到了什么?刚刚小蚂蚁是怎么念咒语的?师幼一起朗诵:小树叶,变呀变,变成小船带我过河。
(4)师:你们学会了吗?那我们来变一变吧。
(点击ppt)魔法有用吗?有了小树叶变成的小船,小蚂蚁真的过河了。
2.播放第二组画面,小蚂蚁翻山。
(1)师:小蚂蚁过了河,他和小树叶走啊走,来到了哪里呢?山那么高,小蚂蚁怎么过山呢?想想办法吧!你想把树叶变成什么来帮助小蚂蚁?(2)师:是不是呢,我们来听听这次的魔语是什么?仔细听,原来啊小树叶变成了魔毯,帮助小蚂蚁翻过了山。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小树叶和小蚂蚁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句式“小树叶,变呀变,变成……”。
2.大胆想象,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进行诗歌的仿编。
3.感知诗歌趣味,乐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句式“小树叶,变呀变,变成……”。
活动难点:能用部分代替的方式进行诗歌的仿编。
活动准备:1.小树叶和小蚂蚁的ppt。
2.诗歌图谱、树叶、蚂蚁图片若干。
3.电脑、电视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秋天到了,树叶一片一片从树上飘下来了,你们看。
(观看落叶飘落图片)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师:小树叶有个好朋友,看看是谁呀?(出示小蚂蚁)我们和小蚂蚁打声招呼吧!你觉得小蚂蚁和小树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幼儿自由讨论、猜测)3.师总结:原来啊,小蚂蚁要和小树叶一起去旅行了,我们看一看他们去了哪些地方!二、观看课件,了解诗歌1.播放第一组画面,小蚂蚁过河。
(1)师:小蚂蚁和小树叶来到哪里了?(河边)可是河那么宽,小蚂蚁要怎么过去呢?谁来帮帮他想想办法?(幼儿猜想)(2)师:小朋友的办法都很好。
瞧,小蚂蚁拿出了一根魔法棒,这神奇的魔法棒只有念到咒语魔法棒才能发挥魔力哟!我们来听一听小蚂蚁是怎么念的!小树叶,变呀变,变成小船带我过河(念)。
(3)师:你听到了什么?刚刚小蚂蚁是怎么念咒语的?师幼一起朗诵:小树叶,变呀变,变成小船带我过河。
(4)师:你们学会了吗?那我们来变一变吧。
(点击ppt)魔法有用吗?有了小树叶变成的小船,小蚂蚁真的过河了。
2.播放第二组画面,小蚂蚁翻山。
(1)师:小蚂蚁过了河,他和小树叶走啊走,来到了哪里呢?山那么高,小蚂蚁怎么过山呢?想想办法吧!你想把树叶变成什么来帮助小蚂蚁?(2)师:是不是呢,我们来听听这次的魔语是什么?仔细听,原来啊小树叶变成了魔毯,帮助小蚂蚁翻过了山。
中班语言小树叶和小蚂蚁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说出“小树叶”和“小蚂蚁”的名称;2.能够辨认图中的小树叶和小蚂蚁;3.能够边玩边学,进行合作游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增加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和认知。
二、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2.《小蚂蚁工作日记》故事书;3.“小树叶”和“小蚂蚁”图片;4.“粘土小蚂蚁”的材料;5.多彩蜡笔。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1.问候幼儿,了解幼儿当天的状态;2.看图识物,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内容;3.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小树叶和小蚂蚁,他们生活在哪里呢?”第二步:学习小树叶和小蚂蚁1.PPT呈现小树叶和小蚂蚁的图片,边说边给出印象词语;2.故事时间:老师讲述《小蚂蚁工作日记》的故事,让幼儿认识小蚂蚁的生活;3.总结:让幼儿说一说小树叶和小蚂蚁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第三步:合作游戏,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1.粘土小蚂蚁制作:提供粘土、竹签等材料,让幼儿边制作边学习并互相交流;2.“海星老师”的游戏:幼儿分为多组,选择不同角色,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出相应词汇,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第四步:拓展活动1.自由作画:提供多彩蜡笔、白纸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2.故事创编:让幼儿自由想象并讲述一则与小树叶和小蚂蚁相关的故事。
四、教学反思教学活动中,通过图片判断、故事讲解、手工制作、游戏互动、绘画创作等多种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去感知小树叶和小蚂蚁的特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事物,并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想象力。
同时,小组合作游戏环节的设置,还可培养幼儿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反思中,还需注意对幼儿情绪体验的照顾和引导,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幼儿园中班语言《小树叶和小蚂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学会识别并辨别“树叶”、“蚂蚁”这两个词语; 1.2 理解和掌握“小树叶”和“小蚂蚁”的基本特征; 1.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1.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故事《小树叶和小蚂蚁》的阅读; 2.2 词语“树叶”、“蚂蚁”的教学; 2.3 听力训练,在故事听完后,学生回答相关问题;2.4 想象游戏,模仿不同角色的声音;2.5 动手制作小树叶和小蚂蚁。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引入两个词语——“树叶”、“蚂蚁”,让学生说出他们见过的树和蚂蚁,特别是在秋季孩子们可能看到落叶和各种动物在活动,这为教师引入故事打好了基础。
3.2 故事阅读教师让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故事《小树叶和小蚂蚁》,并使用语言、动作等方式给孩子们展现故事。
3.3 提问训练在故事讲述完后,教师提问孩子们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比如“小树叶和小蚂蚁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小树叶和小蚂蚁要互相帮助?”等。
3.4 合作游戏教师安排孩子们在分组内完成想象游戏,鼓励每个小组的孩子模仿小树叶和小蚂蚁的声音,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
3.5 动手制作教师为幼儿们准备已准备好的小树叶和小蚂蚁工具包,通过观察和亲手制作物品,来激发孩子们的动手创造能力和对小动物的爱护意识。
四、教学反思与改进本次教学针对幼儿园中班在语言学习方面,注重了听、说、读、写多方面的提高。
教师在故事讲述和游戏环节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并设充足的问答环节,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制作环节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在动手制作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充分体会到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故事讲述的过程可以缩短,形式可以多样化。
在提问环节中,可以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让孩子们能够自由想象答案,更好地体现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树叶》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大自然的孩子》第二章第一节《小树叶》,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种类的树叶,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通过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叶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树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树叶的识别和生长过程的了解。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树叶标本、树叶生长过程图、PPT、投影仪。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引发幼儿对树叶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树叶标本,讲解树叶的基本结构(如:叶脉、叶片、叶柄等)。
(2)通过PPT展示树叶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树叶的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让幼儿根据观察到的树叶进行绘画。
4. 小组讨论(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种树叶进行观察,讨论树叶的特点,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5. 动手操作(10分钟)(1)教师发放剪刀、胶棒,引导幼儿用收集到的树叶进行粘贴创作。
(2)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树叶粘贴画。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小树叶》2. 内容:(1)树叶的基本结构:叶脉、叶片、叶柄等。
(2)树叶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成熟、落叶。
(3)不同种类的树叶:枫叶、银杏叶、柳叶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树叶,并标注树叶的名称和特点。
答案示例:(1)枫叶:红色,呈五角星形状,秋季落叶。
(2)银杏叶:黄色,呈扇形,秋季落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树叶和小蚂蚁》教案名称:《小树叶和小蚂蚁》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听说能力: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小树叶和小蚂蚁》中的简单词语和句子。
2. 语言表达: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正确表达《小树叶和小蚂蚁》中的故事情节和感受。
3. 语言启发:通过故事中小蚂蚁的努力和勇气,启发幼儿勇敢做事、勤奋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1. 故事《小树叶和小蚂蚁》的图片或绘本。
2. 展示板。
3.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老师展示故事《小树叶和小蚂蚁》的图片或绘本,让幼儿猜测故事的内容。
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故事听说 (10分钟)1. 老师用简洁生动的语言,给幼儿讲述故事《小树叶和小蚂蚁》。
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以便幼儿能够理解并跟随故事情节。
2. 听完故事后,教师可以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检查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例如:“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小蚂蚁是怎样帮助小树叶的?”3. 让幼儿按照故事的顺序,重新讲述故事的大致情节。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路。
步骤三:情感启发 (10分钟)1. 老师引导幼儿思考小蚂蚁的努力和勇敢,以及小树叶获得帮助后的感受。
例如:“小蚂蚁为什么会去帮助小树叶?”“小树叶感谢小蚂蚁的帮助吗?”2. 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勇敢和努力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导幼儿关注困难和挑战,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来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3. 老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中的努力和成就,让他们感受到努力学习和勇敢做事的快乐和成就感。
步骤四:语言运用 (15分钟)1. 老师在展示板上贴出故事的几幅图片,以图片为蓝本,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的情节。
2. 通过观察图片,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帮助幼儿扩展词汇和语言运用能力。
3. 老师与幼儿一起编写故事的小剧本,并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情节。
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角色的感受和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