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液的成分及使用注意事项之令狐文艳创作
- 格式:doc
- 大小:15.01 KB
- 文档页数:3
贝朗透析液配方
贝朗透析液是一种用于肾脏功能不全患者的透析治疗的特殊液体配方。
其配方需要精确控制各种成分的浓度,以确保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贝朗透析液的详细配方:
1. 水:透析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用于溶解其他成分和帮助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2. 钠离子:透析液中含有适量的钠离子,以维持体内水平衡和血压稳定。
3. 氯离子:氯离子是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成分,透析液中含有适量的氯离子。
4. 钾离子:透析患者常常有高钾血症的问题,因此透析液中的钾离子浓度需要精确控制,以避免出现危险的高钾血症。
5. 钙离子:透析液中含有适量的钙离子,以维持骨骼健康和心脏功能。
6. 磷酸盐:透析患者常常有高磷血症的问题,因此透析液中的磷酸盐浓度需要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7. 葡萄糖:透析液中含有适量的葡萄糖,以提供能量和维持血糖平衡。
8. 草酸盐:透析液中含有适量的草酸盐,以帮助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以上是贝朗透析液的一般配方,具体的配方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透析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透析液的配方需要在专业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透析液主要成分1. 引言透析液是一种用于肾脏透析治疗的特殊溶液,它通过人工方式替代肾脏的功能,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
透析液主要由水和多种溶质组成,这些溶质在维持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和营养供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水透析液中的水是其最主要的成分,它占据了整个溶液的大部分体积。
在制备透析液时,使用高纯度的水源非常重要,以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
3. 电解质透析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以模拟正常人体内电解质浓度的平衡状态。
以下是透析液中常见的电解质及其功能:3.1 钠离子(Na+)钠离子是维持体内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透析过程中,钠离子通过渗透膜进入患者体内,以补充由于肾脏功能不足而无法排除的钠离子。
3.2 钾离子(K+)钾离子在维持细胞内外电位差和神经肌肉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透析液中的钾浓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避免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3.3 钙离子(Ca2+)钙离子是维持骨骼健康、神经传导和心脏收缩等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透析液中的钙浓度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避免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等并发症。
3.4 氯离子(Cl-)氯离子是体内最主要的阴离子之一,它与钠离子共同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透析液中的氯浓度通常与钠浓度相当,以保持电解质平衡。
3.5 碳酸氢根离子(HCO3-)碳酸氢根离子是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氢离子(H+)结合形成二氧化碳(CO2),通过肺部排出体外。
透析液中的碳酸氢根浓度需要根据患者的酸碱平衡情况进行调整。
4. 营养物质透析液中还含有一些营养物质,以满足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
以下是透析液中常见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4.1 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之一,它通过透析液进入患者体内,提供能量供应。
4.2 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成单元,它们通过透析液进入患者体内,以帮助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和修复受损组织。
4.3 脂肪乳剂脂肪乳剂提供了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以满足患者对脂肪的需求。
透析液基础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透析液作为透析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知识是透析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透析液是一种特殊的液体,用于模拟人体血浆,从而帮助透析机对患者血液进行透析。
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必须与患者的生理状态相匹配,以确保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透析液的成分、功能和制备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透析液的成分透析液的成分主要包括水、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
水是透析液的主要成分,用于稀释其他成分和促进溶质的扩散。
电解质是透析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钠、钾、氯、钙、镁等离子,用于维持人体的电解质平衡。
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葡萄糖,用于提供能量和维持血糖水平。
透析液还可能含有一些荷尔蒙、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二、透析液的功能透析液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透析液通过透析机与患者的血液进行交换作用,帮助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过剩水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透析液还能帮助调节患者的酸碱平衡,维持血液的酸碱度在正常范围内。
透析液还可以提供营养物质和药物,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治疗需要。
三、透析液的制备过程透析液的制备过程相对比较简单,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配方和操作步骤进行。
准备所需的原料和设备,包括纯水、电解质溶液、碳水化合物等。
然后按照透析液的配方比例将各种成分混合均匀,经过过滤、消毒等处理后,透析液即制备完成。
在制备透析液时,必须严格控制各种成分的浓度和比例,确保透析液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二篇示例:透析液是透析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用来清除患者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达到维持生命的目的。
透析液的制备和使用是透析治疗的基础,掌握透析液的基础知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确保治疗安全至关重要。
透析液的基本成分包括水、电解质、葡萄糖和碳酸氢盐。
水是透析液最主要的成分,它占据了透析液的大部分体积。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透析液的质量,因此透析液中的水质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腹膜透析液主要成分
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腹膜透析液的主要成分。
这腹膜透析液啊,就像是咱身体的小助手,帮着咱来清洁身体里的那些“垃圾”呢!
你看啊,腹膜透析液里有一种很重要的成分,就像是我们做菜时放的盐一样,它能调节身体里的各种平衡。
这成分可重要啦,要是没有它,那身体里的“秩序”不就乱套啦?
还有啊,里面还有一些其他的物质,它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忙忙碌碌地工作着。
它们帮助把身体里不好的东西带出来,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干净清爽。
咱可以把腹膜透析液想象成是给身体做清洁的“清洁剂”呀!它能把那些我们不想要的东西都给清理掉。
这就好比我们打扫房间,把灰尘啊、垃圾啊都扫出去,让房间变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
腹膜透析液的这些主要成分,它们相互配合,就像一个默契十足的团队。
它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身体能够正常运转。
没有它们,那我们的身体可就遭罪咯!
你说,要是没有这些成分,我们的身体会变成啥样呢?那肯定是一团糟啊!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些成分,它们可都是我们身体的“保护神”呢!
每次想到腹膜透析液的主要成分在身体里默默地工作着,我就觉得特别安心。
它们就像是一群无声的英雄,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为我们的健康努力着。
而且哦,我们在使用腹膜透析液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事情呢。
就像我
们对待好朋友一样,要好好对待它。
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来操作,可不能马虎大意呀!
总之呢,腹膜透析液的主要成分真的太重要啦!它们是我们健康的保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要好好珍惜它们,让它们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
透析液成分解析透析液是一种在肾脏功能衰竭患者中使用的治疗方法,其通过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维持电解质的平衡来替代肾脏的功能。
透析液的成分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透析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
1. 透析液的基本成分透析液主要由水、电解质和其他溶质组成。
与正常生理盐水相比,透析液的电解质浓度和组成更加精确,可以实现对体内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常见的电解质成分包括钠、钾、钙、镁、氯等。
2. 钠的重要性和调节钠是透析液中最重要的电解质之一。
它在维持体液渗透压、神经传导、酸碱平衡和水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透析液中的钠浓度应该根据患者的体重、性别、血压和透析治疗的目标进行调节。
高钠浓度的透析液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和低钠血症,而低钠浓度的透析液适用于低血压和高钠血症患者。
3. 钾的平衡和监测钾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对于维持神经和心肌功能至关重要。
在透析液中,钾的浓度通常低于正常血液浓度,以防止太多的钾离子进入体内。
透析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清钾水平,以确保透析液中的钾浓度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
4. 钙和磷的平衡钙和磷是体内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在骨骼形成和维持各种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透析患者常常存在高磷血症的问题,因为肾脏无法有效地清除体内过多的磷酸盐。
透析液中通常不包含磷酸盐,以帮助控制血液中磷的浓度。
钙和磷的平衡也与甲状旁腺功能有关,透析液中的钙浓度和其他治疗手段可以用于调节甲状旁腺机能障碍。
5. 氯和碳酸氢根的调节氯和碳酸氢根是透析液中的其他重要成分。
通过调节氯的浓度,可以帮助患者维持体液和酸碱平衡。
碳酸氢根与酸碱平衡密切相关,透析液中的浓度可以根据患者的酸碱状态进行调节。
除了上述电解质成分外,透析液中还包含其他溶质,如葡萄糖和草酸盐。
这些溶质的添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透析液的渗透性和维持血糖水平。
总结和回顾:透析液的成分是透析治疗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它直接影响到透析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标准一、透析用水的标准:目前参照美国AAMI的透析用水标准。
二、定期评估透析用水:每月至少测定一次细菌数量和/或内毒素含量;定期测定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
上述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定期记录。
新安装的水处理系统或怀疑水处理系统有问题时应提高检测频度,如确定水处理设备存在问题而不能及时纠正时应停止使用。
三、水处理系统的保养和维护:(一)消毒:活性炭吸附之前的前级处理消毒可采用加氯的方法,溶度以0.3mg/L为宜。
反渗膜及管道的消毒应严格根据生产厂商的要求进行,常用甲醛和过氧乙酸消毒,一般每月1次,夏季15-20天1次。
内置于透析机内的滤器在每次透析结束后与透析机同时消毒。
(二)滤罐和树脂的维护:为防治止细菌繁殖和杂质阻塞,滤器(砂滤,碳滤)和树脂应定期反冲。
砂滤可每日或隔日反冲,每次15-30分钟,依水质优劣和用水量大小而定;活性碳无法通过冲洗再生(冲洗只能清除其中生长的细菌),一般每月冲洗1次即可,但如每毫升菌落计数超过200个则应增加冲洗次数。
检测活性碳吸附效果的主要方法是测定水中的含氯量,如净化水中含氯量超标(氯>0.5mg/l),必须立即更换活性炭;软化罐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应每日再生,再生盐罐定期加盐,使盐液始终处于饱和状态,血液透析停止一周后,应充分冲洗,冲洗水应丢弃,停止使用6个月后更换其他的树脂。
(三)生物膜的预防和去除:生物膜的形成常见于储水箱水处理设备和透析机管路的缝隙及拐角处。
由于生物膜一旦形成后极难去除,故重在预防。
应尽量避免在水处理内出现下列情况:水流停滞,管路死腔或盲端,器材表面不平,形成锐角弯曲等。
去垢剂可能对去除生物膜有效,也可试用次氯酸,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
四、透析液:透析液必须由浓缩液加反渗水配制。
购买的浓缩透析液和透析粉剂必须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
浓缩液可以从厂家直接购买、或由具备浓缩液制备资格的医院制剂室配制(必须有制剂许可证和透析液批准文号,只限于医院内部使用)。
第一章腹膜透析中心管理规程令狐文艳一、腹膜透析中心环境标准1.操作治疗区应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环境标准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1)细菌菌落总数:空气≤500cfu/m3,物体表面≤10cfu/cm2,医护人员手≤10cfu/cm2。
(2)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可疑污染情况下立即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2.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①进入患者皮下组织、腹腔或血液循环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②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③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3.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4.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5.污物处理区用于处理废弃透析液,必须配备有盖式污物桶和洗手池。
医疗废弃物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6.储藏区是用于存放腹膜透析病历资料、腹膜透析液及消耗品等的区域。
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同上),并保持通风、避光和干燥。
二、腹膜透析中心的人员资质标准及腹透手术医师资格认定(一)医师根据工作任务分工不同,腹膜透析室医师分为专职医师、负责置管医师和负责医师。
1.腹膜透析中心的专职医师(1)应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受过肾脏病专科培训及腹膜透析专项技术培训。
(2)掌握常用腹膜透析模式的(CAPD和IPD)处方设定,能独立制定和调整腹膜透析方案。
(3)了解APD 透析处方的设定和调整。
(4)掌握腹膜透析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2.负责腹膜透析置管的医师经过培训合格的肾脏病专业医师或熟悉腹膜透析置管技术的外科医师可施行腹膜透析导管置入和拔除术。
血液透析中透析液成分的选择在肾脏功能受损或衰竭的患者中,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通过人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电解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以及水盐平衡,达到辅助肾脏排毒功能的目标。
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透析液作为与患者血液接触的介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透析液的基本成分透析液是用于与患者体内废物和溶质发生扩散(Diffusion)和超滤(Ultrafiltration)交换作用的流体。
它由电解质、营养物资、药物和pH缓冲剂等组成,以确保有效地去除废物,并同时维持患者体内正常细胞功能。
1. 电解质电解质是构成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在透析过程中起到调节离子浓度和酸碱平衡的关键作用。
常见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氯等。
正确选取透析液中这些电解质的浓度,可以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维持正常的电解质平衡。
2. 营养物资由于透析液需与患者体内的废物进行扩散交换,因此在配制透析液时要考虑患者的营养需求。
例如,在选择碳水化合物时应注意与血糖控制相结合;选择脂肪酸时需要防止动脉硬化等。
合理设置营养物资成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药物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同时服用某些药物。
这些药物在血液中浓度会随着透析过程而变化,因此,在选取透析液成分时,需要考虑这些药物对患者的影响。
例如,对于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等利尿剂而言,如果需要使其在体内起到一定作用,则需增加透析液中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
4. pH缓冲剂pH缓冲剂常用来调节透析液的酸碱性平衡。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体内代谢废物会使患者体内pH发生变化,若不进行调节,则可能出现酸碱失衡。
适当添加pH缓冲剂,可以维持患者体内的正常pH范围。
二、透析液成分选择的考虑因素1. 患者的肾脏功能患者肾脏功能受损程度是选择透析液成分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例如,在慢性肾脏疾病晚期或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中,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丧失,需要排除大量尿毒症物质;而对于尚有残余肾功能的患者,则需根据其个体情况调整透析液的成分,以减轻对残存肾功能的负担。
血液透析液的基本成分血液透析液的基本成分有:钠、钾、钙、镁、氯、醋酸盐及碳酸氢盐、葡萄糖.各种成分的浓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透析过程中病人的血浆电解质水平及临床表现作相应调整。
1、钠: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对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起重要作用。
透析液中的钠离子是决定透析液渗透压的主要阳离子,对透析病人的血清钠浓度和渗透压有直接影响,通常钠的浓度为130~150mmol/L 。
钠浓度小于130mmol/L的透析液称为低钠透析液,而大于150mmol/L 的透析液称为高钠透析液.在特殊情况下,如纠正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时可使用低于高于病人血钠浓度的透析液。
在临床上,对低血压病人常采用高钠透析液透析,对高血压病人采用低钠透析液透析。
但由于高钠透析液易引起口渴,故也可使用序贯高/低钠血液透析。
透析的前2~3 小时用150mmol / L ,其后用130mmol/ L ,以便开始大量超滤,血压保持稳定,超滤完成后,改用低钠透析可防止透析后口渴、体重增加和高血压。
2、钾:钾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肾功能不全时可造成体内钾蓄积,对心脏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甚至发生心跳骤停。
透析液中钾浓度一般为0~4mmol/L,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钾浓度的透析液.无钾透析液(0~1mmol /L),主要用于ARF无尿期或高分解代谢患者或高血钾开始透析的头1~2小时;低钾透析液(2mmol/L),多用于每次透析前血钾偏高或诱导期血钾偏高的患者;常规透析液(3~4mmol/L),用于透析前血钾正常的维持性透析或服用洋地黄的患者。
严重高血钾病人(血钾>7mmol/L ) ,此时应首先用无钾透析液,迅速降低血钾,然后改用低钾透析液。
3 、钙:钙离子对神经一肌肉的传导具有生物学活性,由于透析病人的钙呈负平衡,故常发生手足抽搐,为此适当补钙是必要的。
维持性血透病人的血钙水平多数偏低,透析时使血钙达到正常或轻度正平衡。
透析液钙含量应在1。
透析液配置操作规范透析液配置操作规范一、配置室(一)浓缩液配制室应位于透析室清洁区内相对独立区域,周围无污染原,保持环境清洁,每班用紫外线消毒1次。
(二)浓缩液配制桶须标明容量刻度,应保持配制桶和容器清洁,定期消毒。
(三)浓缩液配制桶及容器的清洁与消毒1、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 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
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2、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1 次。
3、容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行业标准中对药用塑料容器的规定。
用透析用水将容器内外冲洗干净,并在容器上标明更换日期,每周至少更换1次或消毒1次。
二、成份及浓度透析液成份与人体内环境成份相似,主要有钠、钾、钙和镁四种阳离子,氯和碱基两种阴离子,部分透析液含有葡萄糖,具体成份及浓度见表4.1。
表4.1 碳酸氢盐透析液成份及浓度钠135~145 钾0~4钙1.25~1.75 镁0.5~0.7 5 氯100~11 5 醋酸根2~4 碳酸氢根30~40 葡萄糖0~5.5二氧化碳分压(mmHg) 40~110 pH 7.1~7.3(一)钠常用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35~145mmol/L,少数特殊病情(如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等)患者用低钠(钠离子浓度低于130mmol/L)或高钠(钠离子浓度高于145mmol/L)透析液。
(二)钾透析液钾离子浓度为0~4mmol/L,常用钾浓度为2mmol/L,临床应依据患者血钾浓度适当调整。
(三)钙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有低钙血症倾向。
常用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一般为1.5mmol/L;当患者患高钙血症时,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25mmol/L;当患者患低钙血症时,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调至1.75mmol/L。
(四)镁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0.5~0.75mmol/L。
(五)氯透析液浓度与细胞外液氯离子浓度相似,一般为100~115mmol/L。
(六)葡萄糖分含糖透析液(5.5~11mmol/L)和无糖透析液2 种。
血液透析管理规范检查引言概述: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用于代替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排泄。
然而,由于透析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操作步骤,管理规范的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透析设备、透析液、透析操作、透析监测和透析护理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血液透析管理规范检查的内容。
一、透析设备1.1 设备的完好性检查:检查透析机、血液泵、透析器等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漏水、松动或磨损等现象。
1.2 设备的清洁和消毒:检查设备的清洁情况,包括透析器、管路、输液器等,确保其符合卫生要求,并按规定进行消毒。
1.3 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检查透析机的校准情况,包括血流量、透析液流量和温度等参数,同时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二、透析液2.1 透析液成分检查:检查透析液的电导率、pH值、钠、钾、钙、氯等成分是否符合规定的范围,确保透析液的质量。
2.2 透析液准备和储存:检查透析液的准备和储存条件,包括透析液的配制、储存容器的清洁和消毒等,确保透析液的安全性和纯度。
2.3 透析液监测和记录:检查透析液的监测频率和记录情况,包括透析液的监测参数、透析液的质量控制记录等,确保透析液的质量稳定。
三、透析操作3.1 透析前的准备工作:检查透析前的准备工作是否符合规范,包括患者的体重、血压、体温等基本信息的记录和评估。
3.2 透析操作的规范性:检查透析操作的规范性,包括透析器的连接、血管通路的穿刺、透析液的注入和排出等步骤是否符合规定的操作流程。
3.3 透析操作的安全性:检查透析操作的安全性,包括透析过程中的出血、感染、透析器漏血等情况的监测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透析监测4.1 生命体征监测:检查透析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情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的监测和记录。
4.2 透析效果监测:检查透析效果的监测情况,包括透析前后的体重变化、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等,评估透析的效果。
4.3 透析并发症监测:检查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监测情况,包括透析反应、透析不耐受、透析膜污染等情况的监测和处理。
透析液离子组成及其稳定性分析研究肾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但是,由于慢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部分患者的肾脏功能受损,需要进行肾脏透析治疗。
透析治疗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清除血液中代谢产物和水分的方法,以达到维持生命的目的。
在肾脏透析治疗中,液体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液体的离子组成及其稳定性在透析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透析液的离子组成透析液的离子组成是指透析液中包含的各种离子种类及其浓度比例。
透析液中的离子组成必须与患者血液中的离子组成相似,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透析液的离子组成主要包括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乙酰酸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等。
其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是透析液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它们的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过低。
2.透析液中离子浓度的调节透析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比例是可以调节的,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透析需求来调整透析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调整透析液中离子浓度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和透析治疗效果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评估。
如果患者的血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过高或者过低,可以透过透析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调节来达到平衡。
3.透析液稳定性的重要性透析液的稳定性是指透析液在储存、输送、使用过程中各种离子的浓度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透析液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透析液中离子浓度比例的变化会影响透析治疗的效果。
如果透析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变化过大,可能会造成透析治疗效果不稳定,甚至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4.透析液稳定性的研究为了保证透析液的稳定性,需要进行透析液稳定性研究。
透析液稳定性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透析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变化规律,从而制定出科学且合理的透析液配置方案,以保证透析液的离子成分比例在透析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通过透析液稳定性研究,可以有效地减少透析治疗中产生的变量因素,提高治疗效果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透析液及透析用水采样操作规程
令狐文艳
检测内容:细菌和内毒素
检测频率:每月一次,若超标,查找原因,增加测定频次,直到达标
一.透析用水采样
1.检测员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贴标签的内毒素试管和细菌培养试管、酒精
灯、酒精、消毒棉签、一次性注射器等
3.采样口冲洗1分钟,若消毒使用酒精,待干燥后采样,不
应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消毒剂
4.抽吸1ml透析用水按无菌操作原则注入细菌培养试管
5.抽吸5ml透析用水按无菌操作原则注入内毒素试管
6.及时送检,避免放置过久影响检测结果。
二.透析液采样
1.检测员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贴标签的内毒素试管和细菌培养试管、酒精灯、酒精、消毒棉签、一次性注射器等
3.透析液在线生成后,酒精消毒采样口,待干燥后采样。
4.无菌注射器抽吸1ml透析液按无菌操作原则注入细菌培养试管
5.无菌注射器抽吸5ml透析液按无菌操作原则注入内毒素试管
6.及时送检,避免放置过久影响检测结果。
透析液的成分及使用注意事项
令狐文艳
一、成分与含量
A粉:氯化钠1613克、氯化钾54.8克、氯化钙94.8克、氯化镁37.6克、总量1800.2克。
B粉:碳酸氢钠660克、氯化钠306克。
二、配制方法
取A粉一袋加入含量为99%以上的冰醋酸120ml,然后加透析用水至10000ml,全部溶解,配制成A浓缩液;
取B粉一袋加透析用水至10000ml,全部溶解,配制成B浓缩液。
三、有限期限
A浓缩液配好后有效期为一周,B浓缩液配好后有效期为24小时。
四、A、B浓缩液稀释为透析液后,每月做一次细菌检测,细菌总数不大于200CFU/ML;每季度做一次内毒素检测,细菌内毒素不大于2EU/ML;每批次和每月做一次透析液离子浓度检测,最终离子浓度(mmol/l)为:钠140、钾2、钙1.75、镁0.5、氯107.5、碳酸氢根39、PH7.0~7.8.
附:血液透析液的基本成分有:
(1)钠: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对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起重要作用。
为保持透析患者钠平衡,透析液中钠需略低于正常血清钠值,浓度一般为130~140mmol/L。
(2)钾:钾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透析液钾浓度一般为0~4mmol/L,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钾浓度的透析液。
无钾透析液(0~1mmol/L) ,主要用于ARF无尿期或高分解代谢患者或高血钾开始透析的头1~2小时;低钾透析液(2mmo l/L),多用于每次透析前血钾偏高或诱导期血钾偏高的患者;常规透析液(3~4mmol/L),用于透析前血钾正常的维持性透析或服用洋地黄的患者。
(3)钙:维持性血透病人的血钙水平多数偏低,透析时使血钙达到正常或轻度正平衡。
透析液钙含量应在1.5~
1.75mmol/L之间。
(4)镁:CRF时常有高镁血症,透析液镁浓度一般为0.6~1mmol/L,略低于正常血浆镁。
(5)氯:透析液中的氯离子基本上与细胞外液相同,由阳离子和醋酸钠的浓度决定,浓度为96~110mmol/L。
碱剂:CRF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和阴离子间隙增加的状况,起缓冲作用的碳酸氢根(HCO3-)减少,需从透析液中补充,醋酸盐和碳酸氢盐可产生HCO3-,可用于补
充体内HCO3-的不足。
醋酸盐常用浓度为35~40mmol/L,碳酸氢盐浓度一般为32~38mmol/L;
(7)葡萄糖: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糖浓度的透析液,分为无糖透析液、高糖透析液(10~20g/L)、低糖透析液(1~
2g/L)3种
五、使用注意事项:
1、碳酸氢盐透析液容易释放C02,降低碳酸氢盐浓度,并且可滋生细菌,为了避免上述弊病,碳酸氢钠与钙、镁离子分开,最好以固体存放,现用现配。
2、容器开放12h的碳酸氢钠浓缩液不能再继续使用。
3、碳酸氢盐透析液主要的并发症为细胞碱中毒及血中C02中毒。
4、本品粉剂开封后应立即使用。
5、粉剂如有包装破损、粉末泄露、粉末中有明显杂质等情况严禁使用。
6、本品应存放于室温,避免阳光直晒,通风良好的室内。
不得于有毒、有害、有污染和不良气味的物品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