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28.50 KB
- 文档页数:15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生物显微镜是用来察看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育、流质沉淀等的察看和讨论,同时可以察看其他透亮或者半透亮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供医疗卫生单位、高等院校、讨论所用于微生物、细胞、细菌、组织培育、悬浮体、沉淀物等的察看,可连续察看细胞、细菌等在培育液中繁殖分裂的过程等。
在细胞学、寄生虫学、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工程学、工业微生物学、植物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一、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先将低倍物镜的位置固定好,然后放置标本片,转动反光镜,调好光线,将物镜提高,向下调至看到标本,再用细调对准焦距进行察看。
除少数显微镜外,聚光镜的位置都要放在较高点。
假如视野中显现外界物体的图像,可以将聚光镜略微下降,图像就可以消失。
聚光镜下的虹彩光圈应调到适当的大小,以掌控射入光线的量,整理加添明暗差。
二、生物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1、生物显微镜的安置应选择干燥清洁的房间,以避开光学部件发霉、金属部分生锈以及粘满灰尘。
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即放回箱(柜)内,或用玻璃罩、塑料套罩住,并放入干操剂。
2、不要自行拆卸各部件;镜筒要插上接目镜或益上镣苗盖,避开灰尘从镜筒上部进入;透镜表面不要用手指碰触或拭擦,如有灰尘,先用柔嫩毛笔轻轻拂去,再用柔嫩的清洁细布拭撩,也可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或石油迷试擦,但注意不要在透镜表面划出条纹。
如镜片有轻度长霉,用擦绕纸擦不去时,可用棉签蘸少许70%乙醇与30%乙迷混合液轻轻拭撩。
3、生物显微镜不可与腐蚀性酸类、减类或挥发性强的化学药品放在一起,以免被腐蚀,缩短使用年限。
原则上,当察看含液体的标本时,一般都要盖上盖玻片;若液体中含有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时,应把盖玻片的四周用石蜡或凡士林封住,然后察看。
但由于进行中药显微鉴定时,常常要用这一类试剂,不可能都封固,因此要特别当心,防止液体流到载物台上,吏不要沾到物镜上。
4、生物显微镜不应在直射阳光下暴晒,也不要放在靠近炉子或暖气的地方,以避开过剧的冷热变化引起透镜和机件的脱胶、变形或损坏。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聚光原理:放大镜组件利用对像面上的一系列光学元件将外界亮线聚焦为一个小光斑,这个小光斑就是聚光,也是显微镜放大的基础。
2.偏振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它能穿过晶体和树脂等物质,在穿过的过程中频率会发生变化,产生偏振现象,一些化学分析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分析元素成分。
此外,需要使用放大镜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显微镜本身:检查放大镜的偏振片是否安装牢固,检查物眼是否清晰,检查是否有异物进入显微镜本身,以及显微镜的光学元件是否完整无缺。
2.准备样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样品,比如涂片、凝胶或者培养基等。
3.调节放大镜:打开显微镜,调节聚光片的焦距和物眼的焦距,调节双把手,调节光斑,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4.观察样品:将样品放入放大镜,调节物眼的焦距使画面清晰可见,然后观察样品,记录观察结果。
5.清洁放大镜:在实验结束后,使用软布清洗放大镜的物眼、目镜等光学元件和接触面,以免因积尘影响放大镜的观察效果。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细胞和微生物的结构和形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材料
1. 生物显微镜
2. 玻璃载玻片
3. 双孔光学表
4. 活的或者固定的生物标本
5. 小刀和剪刀
6. 染色液
7. 96% 乙醇
8. 显微镜玻璃盖片
9. 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
1. 检查生物显微镜:打开灯光,调整镜头高度,通过目镜观察放大镜头,检查显微镜是否需要清洁或调整。
2. 准备玻璃载玻片:将生物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在玻片上放一滴染色液或者液体介质。
3. 放置盖玻片:将一个大小合适的盖玻片轻轻地放到放射不出在载玻片上,使其不产生气泡。
4. 调整镜头:通过调节物镜镜头或者双孔光学表,使样品清晰可见。
5. 观察样品:使用目镜观察样品,调节焦距和光线,观察样品不同部分的结构和形态。
6. 记录观察结果:使用标本图纸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形态,标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在学生手册上撰写实验报告。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生物显微镜时,要注意保持镜片的清洁和干燥,避免镜片被指纹或者水渍污染。
2. 在观察生物标本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或者压力造成生物标本变形或者损坏。
3. 实验后,将显微镜及其配件清洁干净,保持存放整洁。
通过本规程的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操作生物显微镜,并且正确地观察和记录生物标本的结构和形态,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认知,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与目镜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它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微小
的生物细胞和结构,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将介绍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生物显微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显微镜处于稳
定的工作台上,然后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开关,待灯泡亮起后调节亮度,以适应观察的需要。
接着,调节物镜转轮,选择合适的物镜,通常从低倍物镜开始,然后逐渐转到高倍物镜,最后使用油镜。
在调节物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显微镜。
其次,放置待观察的样本。
将待观察的生物标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然后倒入一
两滴显微镜油,再将盖玻片轻轻压在载玻片上,确保标本被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
接着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夹子夹紧,然后通过调节载物台的螺旋钮,使载物台上下移动,直到观察到标本。
然后,通过调节目镜和物镜,使标本清晰可见。
首先用目镜调节,调节焦距,
使目镜对准标本,然后再用物镜调节,逐渐转动物镜转轮,直到标本清晰可见。
在调节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和损坏显微镜。
最后,观察和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调节焦距,观察标本的细节结构,记录观察
结果,可以通过摄像头连接到电脑上,进行数字化记录。
观察结束后,要及时关闭显微镜的电源开关,做好显微镜的清洁和保养工作,确保显微镜的长期使用。
总之,正确的使用生物显微镜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到微小的生物细胞和结构,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希望以上介绍的使用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就是镜座上面四肢的部分,用来相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来置放玻片标本,中央存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存有弹簧夹,用来滚轮玻片标本,镜台下存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以并使玻片标本并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表示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以并使镜台并作快速和很大辐度的滑行,所以能够快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并使物象呈现出于视野中,通常在采用低倍镜时,先用细调节器快速找出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设备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上装在镜座上面,可以向任一方向旋转,它存有元显恭、凹陷两面,其促进作用就是将光源光线散射至聚光器上,再经通在光孔照明设备标本,凹面镜聚光促进作用弱,适合光线较差的时候采用,平面镜聚光促进作用强,适合光线较强时采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a.清洁显微镜:使用纯净水和无纺布轻轻擦拭镜片和其他表面,确保它们没有灰尘或污垢。
b.准备生物样本:将生物样本制备成薄片,可以使用刀片切割或化学固定等方法,取决于实验的需求。
2.调整光源:a.打开显微镜:打开电源开关,确保光源是正常工作的。
b.调节光源亮度:根据需要调节光源的亮度,通常可以通过调节光源旋钮或拉杆来实现。
c.调整聚焦:将聚焦旋钮或拉杆调整到最佳位置,以确保样本能够得到适当照明。
3.调整物镜:a.放置标本:将标本放在物镜下方的标本夹上,并轻轻固定。
b.选择物镜: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物镜,通常使用低倍物镜(如4x)开始观察,然后逐渐增加倍率。
c.调整视场:通过旋转物镜选择器或转盘,将所需的物镜转至视野中心。
4.调整眼镜:a.调整眼距:将双眼调整到适当的间距,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样本。
眼镜通常具有刻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b.调整覆盖刻度:根据个人视力情况,选择合适的目镜覆盖刻度。
5.观察样本:a.调整焦距:使用焦距调节旋钮或拉杆,使样本尽可能清晰地聚焦。
从粗聚焦开始,然后逐步细调。
b.放大镜头:使用可调节放大镜头,使样本得到适度放大。
c.样本:在低倍物镜下,使用显微镜台上的操纵旋钮或拉杆,缓慢移动样本,直到目标位置。
d.调整光的角度:根据需要调整光的角度和方向,以便观察到所需的细节。
6.记录观察结果:a.使用合适的工具,例如相机或细胞显微镜摄像设备,拍摄或记录所观察到的图像和数据。
b.绘制图表或记录关键观察结果,以备将来参考。
7.清理和保养:a.在使用完毕后,关闭显微镜电源,清除样本和任何其他杂物。
b.清洁显微镜:使用纯净水和无纺布擦拭镜片和其他表面,确保它们保持干净。
c.存储显微镜:将显微镜放回其存储位置,确保其安全和保护以防止损坏。
以上是使用生物显微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正确的使用和保养可以确保显微镜的性能和寿命,并帮助您更好地观察和研究生物样本。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识点
1、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1)显微镜的取送:
①右手握镜臂;
②左手托镜座;
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
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
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
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
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光学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1500, 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10万以上, 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
2、正确使用方法:先在低倍镜下对焦, 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并增加进光量, 可以把平面换成凹面, 或增大光圈, 然后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观察。
3、物镜有螺旋,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旋,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6、有关计算:一行细胞数量变化, 可根据放大倍数与细胞数目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目的变化, 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7、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放大倒立的虚像, 所以, 在移动装片时, 要使观察到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 应将波片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8、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二、细胞相关概念: 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三、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 一般在10~30nm之间, 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DNA或RNA, 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 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 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如噬菌体)和RNA病毒(HIV、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3、常见的病毒: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生物显微镜使用方法生物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实验设备,用于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组织的结构。
以下是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准备工作1. 检查显微镜的外观,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取出面镜,用棉纱轻轻擦拭镜片,使其干净透明。
3. 打开光源,调节亮度,以保证照明充足但不过亮。
4. 将显微镜放在平稳的台面上,调节好目镜的高度,使其适合视觉。
二、操作步骤1. 将待观察的生物标本放置在显微镜台上,用夹子固定好。
2. 调节物镜头,先使用低倍物镜(如4倍或10倍)进行初步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倍数。
3. 调节焦距,首先使用粗调焦轮将物镜与标本较远的部分调整清晰,然后使用细调焦轮将物镜与特定部分调整清晰。
4. 调节照明,根据标本的特性和需求,可选择透射照明或反射照明。
5. 观察镜头,清洁镜头并保持镜头透明,以确保观察到清晰图像。
6. 调整视场,通过调节目镜的间距和瞳孔距离,以获得清晰、舒适的视场。
7. 使用目镜校准尺度,将目镜中的标尺与图像上的尺度对准,以便进行测量。
三、注意事项1. 使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摔落。
2. 镜头清洁时要轻手轻脚,用棉纱或无纺布轻轻擦拭,以防刮伤或带来静电。
3. 使用后要记得关闭光源,避免浪费资源和意外事故。
4. 镜头物镜不同,调焦的方式也不同,要根据具体的显微镜型号和说明书进行操作。
5. 镜头调节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眼睛和颈部的保护,避免长时间处于不适姿势下。
四、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图像模糊:可能是镜头未清洁或未调焦,需重新清洁镜头并调节焦距。
2. 图像过亮或过暗:调节光源的亮度和显微镜的光圈大小。
3. 目镜标尺无法与物体对齐:使用目镜调节目镜的焦距,使其与标尺对齐。
4. 视场不清晰或有杂质:检查镜头和样本是否清洁,清洁后重新定焦。
以上是关于生物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简要介绍,通过正确使用和调节,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显微镜图像,并开展相关生物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