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28.50 KB
- 文档页数:15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生物显微镜是用来察看生物切片、生物细胞、细菌以及活体组织培育、流质沉淀等的察看和讨论,同时可以察看其他透亮或者半透亮物体以及粉末、细小颗粒等物体,供医疗卫生单位、高等院校、讨论所用于微生物、细胞、细菌、组织培育、悬浮体、沉淀物等的察看,可连续察看细胞、细菌等在培育液中繁殖分裂的过程等。
在细胞学、寄生虫学、肿瘤学、免疫学、遗传工程学、工业微生物学、植物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一、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先将低倍物镜的位置固定好,然后放置标本片,转动反光镜,调好光线,将物镜提高,向下调至看到标本,再用细调对准焦距进行察看。
除少数显微镜外,聚光镜的位置都要放在较高点。
假如视野中显现外界物体的图像,可以将聚光镜略微下降,图像就可以消失。
聚光镜下的虹彩光圈应调到适当的大小,以掌控射入光线的量,整理加添明暗差。
二、生物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1、生物显微镜的安置应选择干燥清洁的房间,以避开光学部件发霉、金属部分生锈以及粘满灰尘。
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即放回箱(柜)内,或用玻璃罩、塑料套罩住,并放入干操剂。
2、不要自行拆卸各部件;镜筒要插上接目镜或益上镣苗盖,避开灰尘从镜筒上部进入;透镜表面不要用手指碰触或拭擦,如有灰尘,先用柔嫩毛笔轻轻拂去,再用柔嫩的清洁细布拭撩,也可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或石油迷试擦,但注意不要在透镜表面划出条纹。
如镜片有轻度长霉,用擦绕纸擦不去时,可用棉签蘸少许70%乙醇与30%乙迷混合液轻轻拭撩。
3、生物显微镜不可与腐蚀性酸类、减类或挥发性强的化学药品放在一起,以免被腐蚀,缩短使用年限。
原则上,当察看含液体的标本时,一般都要盖上盖玻片;若液体中含有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时,应把盖玻片的四周用石蜡或凡士林封住,然后察看。
但由于进行中药显微鉴定时,常常要用这一类试剂,不可能都封固,因此要特别当心,防止液体流到载物台上,吏不要沾到物镜上。
4、生物显微镜不应在直射阳光下暴晒,也不要放在靠近炉子或暖气的地方,以避开过剧的冷热变化引起透镜和机件的脱胶、变形或损坏。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聚光原理:放大镜组件利用对像面上的一系列光学元件将外界亮线聚焦为一个小光斑,这个小光斑就是聚光,也是显微镜放大的基础。
2.偏振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它能穿过晶体和树脂等物质,在穿过的过程中频率会发生变化,产生偏振现象,一些化学分析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分析元素成分。
此外,需要使用放大镜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显微镜本身:检查放大镜的偏振片是否安装牢固,检查物眼是否清晰,检查是否有异物进入显微镜本身,以及显微镜的光学元件是否完整无缺。
2.准备样品: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样品,比如涂片、凝胶或者培养基等。
3.调节放大镜:打开显微镜,调节聚光片的焦距和物眼的焦距,调节双把手,调节光斑,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4.观察样品:将样品放入放大镜,调节物眼的焦距使画面清晰可见,然后观察样品,记录观察结果。
5.清洁放大镜:在实验结束后,使用软布清洗放大镜的物眼、目镜等光学元件和接触面,以免因积尘影响放大镜的观察效果。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细胞和微生物的结构和形态,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材料
1. 生物显微镜
2. 玻璃载玻片
3. 双孔光学表
4. 活的或者固定的生物标本
5. 小刀和剪刀
6. 染色液
7. 96% 乙醇
8. 显微镜玻璃盖片
9. 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
1. 检查生物显微镜:打开灯光,调整镜头高度,通过目镜观察放大镜头,检查显微镜是否需要清洁或调整。
2. 准备玻璃载玻片:将生物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在玻片上放一滴染色液或者液体介质。
3. 放置盖玻片:将一个大小合适的盖玻片轻轻地放到放射不出在载玻片上,使其不产生气泡。
4. 调整镜头:通过调节物镜镜头或者双孔光学表,使样品清晰可见。
5. 观察样品:使用目镜观察样品,调节焦距和光线,观察样品不同部分的结构和形态。
6. 记录观察结果:使用标本图纸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微生物形态,标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
在学生手册上撰写实验报告。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生物显微镜时,要注意保持镜片的清洁和干燥,避免镜片被指纹或者水渍污染。
2. 在观察生物标本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或者压力造成生物标本变形或者损坏。
3. 实验后,将显微镜及其配件清洁干净,保持存放整洁。
通过本规程的操作,使得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操作生物显微镜,并且正确地观察和记录生物标本的结构和形态,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认知,提高了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点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与目镜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它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微小
的生物细胞和结构,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将介绍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生物显微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显微镜处于稳
定的工作台上,然后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开关,待灯泡亮起后调节亮度,以适应观察的需要。
接着,调节物镜转轮,选择合适的物镜,通常从低倍物镜开始,然后逐渐转到高倍物镜,最后使用油镜。
在调节物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显微镜。
其次,放置待观察的样本。
将待观察的生物标本放置在载玻片上,然后倒入一
两滴显微镜油,再将盖玻片轻轻压在载玻片上,确保标本被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
接着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夹子夹紧,然后通过调节载物台的螺旋钮,使载物台上下移动,直到观察到标本。
然后,通过调节目镜和物镜,使标本清晰可见。
首先用目镜调节,调节焦距,
使目镜对准标本,然后再用物镜调节,逐渐转动物镜转轮,直到标本清晰可见。
在调节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和损坏显微镜。
最后,观察和记录观察结果。
通过调节焦距,观察标本的细节结构,记录观察
结果,可以通过摄像头连接到电脑上,进行数字化记录。
观察结束后,要及时关闭显微镜的电源开关,做好显微镜的清洁和保养工作,确保显微镜的长期使用。
总之,正确的使用生物显微镜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观察到微小的生物细胞和结构,对于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希望以上介绍的使用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