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doc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生物实验大全(已整理好A4)高中生物实验大全一、显微镜使用实验实验现象: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实验原理: 显微镜是一种将非常小的物体放大的仪器。
显微镜有两个镜片,分别为目镜和物镜,通过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使物体放大到合适的大小,然后使用目镜观察被放大的物体。
实验步骤:1. 将玻片架放置在显微镜的台面上。
2. 在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水,放置一个薄片样品。
3. 载物台向上移动,调整物镜到低倍的位置,然后向下调整物镜直至薄片样品完全清晰。
4. 调整目镜直至临界,然后调节焦距使样品清晰。
实验结果: 观察样品的细节和结构,放大图像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物体的细节。
二、酵母菌发酵实验实验现象: 研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发酵的现象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有能力进行葡萄糖发酵。
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用糖和其他有机物代谢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1. 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10毫升葡萄糖溶液。
2. 在试管A中加入三颗酵母菌,用氧气可吸入的材料封闭。
3. 在试管B中加入三颗酵母菌,用气密盖封闭。
4. 在试管C中加入三颗酵母菌,放置于通风处。
5. 将三个试管放置在恒温箱中约4小时。
6. 将试管A和B转移至活塞式气密容器,将CO2产生的肮脏和温室气体排放到显微镜后方。
实验结果: 检验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发酵的能力。
三、肌肉力量实验实验现象: 研究肌肉在不同负重条件下力量的表现。
实验原理: 肌肉收缩与神经刺激有关,当肌肉收到刺激时,细胞壁内的物质会释放并与肌肉中的肌动蛋白结合。
当肌动蛋白结合添加腺苷酸三磷酸(ATP)时,肌肉开始收缩,造成力量。
实验步骤:1. 使用标量的加权设置增加肌肉负重,并找到最大负重。
2. 要求被试者做几次肌肉收缩的动作,每次动作持续5秒钟,以测试肌肉在不同负重条件下的力量。
3. 记录每次测定的数据。
实验结果: 比较不同负重条件下被试者的肌肉力量。
较大的负重意味着肌肉展示更强的力量。
四、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实验现象: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实验原理: 洋葱表皮细胞是一种单细胞植物,其中包含核,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
核心导读:1、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1)显微镜的取送:①右手握镜臂; ②左手托镜座; 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 ③置于桌子内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结构: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显微镜的取送:①右手握镜臂;②左手托镜座;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
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
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知识点拨:(1)进行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反光镜或是光圈,使视野明亮,便于使用高倍镜观察。
(2)制作临时装片时,如果观察的是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如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滴加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高二。
高中生物实验仪器使用技巧
高中生物实验需要用到各种实验器材和仪器,正确使用和操作
这些仪器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效果,也是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
以下
是高中生物实验仪器使用技巧:
1. 显微镜使用技巧:在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先将物镜转至最低位。
在将物镜放入载玻片上的标本前,先以10倍或20倍的眼镜观
察标本的情况,调节焦距直到清晰为止。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
保持镜片干燥和不碰触载玻片或标本。
2. 恒温恒湿箱使用技巧:在使用恒温恒湿箱进行实验时,需要
先根据实验需要调节好箱内的温度和湿度。
将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箱
内前,需要将样品放入样品架或样品皿中,以免直接接触恒温恒湿
箱的内壁。
在关门后,需要时常检查水箱的水位和水质。
3. 热水浴使用技巧:在使用热水浴时,需要先加入适量的水并
加热至所需温度后再放入试管或其他。
在使用试管夹或者平板夹时,需要注意试管或的稳固,避免翻倒。
加热后的试管或表面温度高,
避免用手直接触碰。
4. 称量仪器使用技巧:在使用天平或其他称量仪器时,需要先
校准仪器。
校准后,需要将称量物品放入稳定的稳定器上,以保证
称量准确。
在称量时需要避免手部或触碰,使用称量勾或其他工具
进行称量。
5. 分离仪器使用技巧:在使用离心机、层析仪或其他分离仪器时,需要先根据样品性质和实验需要调节好仪器的参数,如转速、
离心管位置等。
在使用离心机时,需要确保离心管的盖子关闭紧密,同时离心机的转速不要过高。
以上是高中生物实验仪器使用技巧的简要说明,希望对有需要
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高倍显微镜的使用编稿老师郑继刚一校黄楠二校杨雪审核王艳会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说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选择题、填空题显微镜的使用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高中生物学实验考查时经常涉及的内容。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高倍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
难点:高倍显微镜下物像的特点。
一、重要结构1. 光学结构(1)镜头:目镜,物镜。
(2)反光镜2. 机械结构(1)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2)转换器——转换物镜。
(3)光圈——调节视野亮度。
二、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和对光后,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为止。
三、注意事项1.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2. 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
3. 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
四、低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观察(清晰时)的比较五、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1. 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
2. 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例题1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因为藓类植物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 用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400倍C. 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 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思路分析:使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首先要在低倍物镜下找到观察对象,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故A错误;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故B错误;换用高倍物镜后,直接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故C错误;最大的光圈增加通光量,凹面反光镜更加集中光线,故D正确。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与须知一、显微镜的使用的八个步骤1.双手取出显微镜,对光源靠左侧安放2.对光〔选择低倍镜、调节反光镜与光圈〕3.将固定或临时装片放置载物台上4.转动粗准焦螺旋,侧视下使载物台上升〔目视物镜与装片之间〕5.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载物台下降,直至看到物像6.移动目标至视野中央7.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更換成高倍物镜8.转动细准焦螺旋至标本影像清晰为止二、显微镜的使用的九项须知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高科技光学仪器,所以平时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以防显微镜使用不当引起重大损害。
1、搬动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臂,一手扶镜座,两上臂紧靠胸壁。
切勿一手斜提,前后摆动,以防镜头或其他零件跌落。
2、轻拿轻放,不可把显微镜放置在实验台的边缘,以免碰翻落地。
镜柱与镜臂间的倾斜角度不得超过45度,用完立即还原。
3、使用时要严格按步骤操作,熟悉显微镜各部件性能,掌握粗、细调节钮的转动方向与镜筒升降关系。
转动粗调节钮向下时,眼睛必须注视物镜头。
4、保持显微镜的清洁,光学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机械部分用布擦拭。
水滴、酒精或其它药品切勿接触镜头和镜台,如果沾污应立即擦净。
5、凡有腐蚀性和挥发性的化学试剂和药品,如碘、乙醇溶液、酸类、碱类等都不可与显微镜接触,如不慎污染时,应立即擦干净。
6、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压坏玻片或碰坏物镜。
7、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的习惯,以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
左手调节焦距,右手移动标本或绘图。
8、不要随意取下目镜,以防止尘土落入物镜,也不要任意拆卸各种零件,以防损坏。
9、使用完毕后,必须复原才能放回镜箱内,其步骤是:取下标本片,转动旋转器使镜头离开通光孔,下降镜台,平放反光镜,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触反光镜)、关闭光圈,推片器回位,盖上绸布和外罩,放回实验台柜内。
最后填写使用登记表。
(注:反光镜通常应垂直放,但有时因集光器没提至应有高度,镜台下降时会碰坏光圈,所以这里改为平放)。
【高中生物】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就是镜座上面四肢的部分,用来相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镜台(载物台):在镜筒下方,形状有方、圆两种,用来置放玻片标本,中央存有一通光孔,我们所用的显微镜其镜台上装有玻片标本推进器(推片器),推进器左侧存有弹簧夹,用来滚轮玻片标本,镜台下存有推进器调节轮,可以并使玻片标本并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
(7)调节器:是装在镜柱上的大小两种螺旋,调节时使镜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①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表示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以并使镜台并作快速和很大辐度的滑行,所以能够快速调节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并使物象呈现出于视野中,通常在采用低倍镜时,先用细调节器快速找出物象。
②细调节器(细螺旋):小螺旋称细调节器,移动时可使镜台缓慢地升降,多在运用高倍镜时使用,从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并借以观察标本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的结构。
2.照明设备部分装在镜台下方,包括反光镜,集光器。
(1)反光镜:上装在镜座上面,可以向任一方向旋转,它存有元显恭、凹陷两面,其促进作用就是将光源光线散射至聚光器上,再经通在光孔照明设备标本,凹面镜聚光促进作用弱,适合光线较差的时候采用,平面镜聚光促进作用强,适合光线较强时采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学法指导一、显微镜的结构1、目镜:在镜筒的上方,其上标有放大倍数。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2、物镜:连接在转换器上,其上标有放大倍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3、镜座:方形或马蹄形的铁座,用来稳定显微镜。
4、镜臂:支持镜筒,上有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5、镜筒:上接目镜,下通过转换器连接物镜。
6、转换器:上面可以连2个~4个物镜,转动转换器可以使其中的一个物镜对准通光孔。
7、载物台:中央有通光孔,其上有玻片夹和移动尺。
8、遮光器:上有大小不等的孔,用来调节光强度。
9、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用来反射光线。
当外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外界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二、显微镜的操作1、安装好目镜和物镜,一只手握镜臂,另一只手托镜座,放在实验台的左前方。
2、对光: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观察,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均一明亮的视野。
3、用低倍镜观察:在载物台上固定好装片或切片,使要观察的部分对准通光孔,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使物镜接近但不接触玻片,再用左眼观察目镜中的视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4、用高倍镜观察: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
三、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1、调节视野的清晰度:低倍镜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高倍镜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2、调节视野的明亮程度: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
3、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视野中的长、宽或直径放大的倍数,若求面积放大的倍数则为放大倍数的平方。
45、显微镜使物像呈放大的倒立的虚像,因此实际移动玻片的方向应与视野中要移动的方向相反。
如下图所示。
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这档子事儿!你说显微镜这玩意儿,那可真是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神奇钥匙呀!咱先得把显微镜从它的“小窝”里请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平稳的桌面上。
这就好比战士要上战场,得先把武器装备好不是?然后呢,打开电源,让它亮起来,就像给它注入了活力。
接下来,就是调节目镜和物镜啦!你可别小看这一步,就跟咱戴眼镜得调整度数一样重要呢。
把目镜调整到自己看着舒服的状态,物镜呢,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倍数。
这就好像咱挑鞋子,得合脚才行呀!然后呢,放上玻片标本,这可是重点中的重点!得轻拿轻放,就像对待宝贝一样。
要是不小心弄破了,那可就糟糕啦!放好标本后,就得慢慢调节粗准焦螺旋,让镜筒下降,直到物镜快要接近标本。
这时候可千万不能心急,得慢慢来,不然物镜撞坏了可咋办哟!就好像开车,得慢慢靠近目的地,不能一下子冲过去。
当看到模糊的影像时,就该细准焦螺旋出马啦!轻轻转动它,哇哦,清晰的图像就出现在眼前啦,那感觉,就像突然揭开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展现在眼前,真是太让人兴奋啦!再说说这观察的过程,可得集中注意力呀!就像侦探在寻找线索一样,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看着那些小小的细胞呀、微生物呀,在眼前跳动,你难道不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吗?哎呀呀,使用显微镜可真是一件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呢!通过它,我们能看到平时看不到的世界,了解那些微小生物的生活。
这就像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领域的窗户,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所以呀,同学们,一定要好好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哦!别嫌麻烦,多练习几次,你就能熟练掌握啦!以后再遇到需要观察微观世界的时候,你就能轻松应对,像个小专家一样啦!相信我,当你通过显微镜看到那些奇妙的景象时,你一定会爱上这个神奇的工具的!它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惊喜哟!。
高中一年级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高中一年级生学会使用显微镜,并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样本,了解细胞的结构和特征。
实验材料和设备:1. 显微镜:显微镜是观察微小物体的一种光学仪器,由镜管、目镜、物镜、转盘、焦距调节系统等部分组成。
2. 玻璃片:用于制作载玻片,固定待观察的样本。
3. 盖玻片:覆盖在载玻片上,保护样本并将其压平,避免空气泡影响视野。
4. 水样本:如水中的浮游生物等。
5. 组织样本:如洋葱鳞片等。
实验步骤:1. 准备样本:将水样本取一滴放在载玻片上,轻轻覆盖盖玻片,确保样本均匀分布,避免空气泡。
2. 调节显微镜: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镜台上,将镜头调到最低位置,用转盘切换至最低倍物镜。
通过转动焦距调节系统,将载玻片移近至离物镜约0.5厘米的位置。
3. 观察样本:通过目镜观察样本。
首先用重点在目镜上,调节焦距使得样本清晰可见。
然后,可以逐渐转动转盘,逐渐增大倍数,以观察更细微的细胞结构。
4. 调节光源:如果观察不清楚,可以通过调节光源亮度,改变背光强度来提高观察效果。
5. 记录观察结果:对于发现的细胞结构、特征,可以进行绘图标注并写下相关描述。
实验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或摔落。
2. 调节焦距时应缓慢转动,以免样本或玻璃片受损。
3. 在更换物镜时,应将转盘转到最低位置,以免镜头碰到样本。
4. 观察样本时,应注意移动目镜而不是载玻片,以免移位或滑落。
5. 使用完毕后,应将显微镜擦拭干净,并放回指定位置。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水样本中的浮游生物和洋葱鳞片的细胞结构。
浮游生物可以看到细胞的膜、细胞核以及一些细胞器如线粒体和内质网。
洋葱鳞片的细胞结构更明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细胞组成部分。
这些观察结果使我们更直观地认识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对于进一步学习细胞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高中一年级生成功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使用方法,并通过观察细胞样本,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特征。
高中生物教案: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生物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高中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深入了解细胞的组成和功能,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实验材料•显微镜•盖玻片和载玻片•正常盐水溶液•镊子和刀片•叶片样本(如鲜叶或洋葱)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在显微镜上放置底部光源,并调至适当亮度。
2.确保显微镜的物镜是清洁且与视野相匹配的。
3.清洁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在盖玻片上滴上一滴正常盐水溶液。
2. 切取样本1.使用镊子将叶片样本夹在载玻片上。
2.用刀片小心地在叶片上切下一个小块,并轻轻压碎以释放细胞内容物。
3.将悬浮在溶液中的细胞内容物轻轻混合。
3. 将样本放置显微镜下1.将载有细胞内容物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物台上。
2.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以便能够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3.使用低倍物镜先进行初始观察。
4. 观察细胞结构1.在低倍物镜下,慢慢转动聚焦轮,直到能够看到细胞结构的大致形状。
2.使用高倍物镜或油浸物镜进行更详细的观察。
3.注意观察细胞膜、质壁、核膜和其他细胞器等重要结构。
5. 记录和描述1.使用笔和纸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尽量描述其形状、大小、颜色、位置等特征。
2.如果可能,请用画图工具制作简单的示意图来辅助说明。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将能够直接见到真实的生物细胞,并对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加深理解。
他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此外,通过观察细胞结构,学生们还可以发现并研究细胞中其他未知的微观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样本进行切割和准备过程中应小心操作,以避免受伤或破坏显微镜。
同时,学生们也应习惯于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调节各种参数。
扩展实验为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和兴趣,可以尝试以下实验: - 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叶片等)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 观察动物组织(如鼠尾或鳃片)的细胞结构,并与植物细胞进行比较。
- 探索其他类型的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并了解其功能。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1. 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并调整镜头朝向所需的位置。
2. 使用夹子或者手柄轻轻地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的工作台上。
3. 确保样本处于光源的正上方,以获得最佳的观察效果。
4. 逐步转动粗调焦轮,将镜头缓慢移动至样本表面,直到能够清晰地看到样本的细节。
5. 如果需要调整焦距以观察不同深度或层次的样本结构,则可
以通过微调焦轮来完成。
6. 使用目镜调节旋钮,调节镜片直到眼睛感到舒适并且能够清晰地看到样本的结构。
7. 如果需要调节光源亮度,可以通过显微镜身体上的亮度控制旋钮来完成。
8. 观察完毕后,将样本从显微镜上取下,并关闭光源。
9. 将显微镜上的所有部件擦拭干净,确保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
2017高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高中生物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
(1)显微镜的取送:
①右手握镜臂;
②左手托镜座;
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
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
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
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
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
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
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
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
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
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
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知识点拨:
(1)进行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反光镜或是光圈,使视野明亮,便于使用高倍镜观察。
(2)制作临时装片时,如果观察的是植物细胞,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如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滴加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高二。
(3)无论选取动物组织细胞还是植物组织细胞,一定要量少,并且要在载玻片上将观察材料展开,以便于观察。
(4)观察时,要遵循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的顺序。
在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高中生物显微镜使用原则
1、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细胞数目的计算:
(1)放大倍数问题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比例。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
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2)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目的变化关系:
①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如: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细胞,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日=m (400 40)=m/10(个)。
②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如: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均匀分布的细胞,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日=m (400 40)2=m/100(个)。
2、显微镜的放大径向放大,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且放大的是长和宽不是面积。
3、目镜和物镜的比较:
(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
(2)物镜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象清晰时距离装片越近。
4、污点位置分析:
(1)污点的位置可能有三个:物镜、目镜或装片。
(2)判断方法:先移动装片,若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
若不移动,再转动目镜,若污点也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
若污点不转动,在转动转换器换用其他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5、成像:
(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倒像,相当于把标本水平转180度后所呈现的状态。
如b 成的物象是q 。
(2)将物象移到视野中央时,物象在左下方就将装片向左
下方移动,即在哪往哪移。
6、高倍镜、低倍镜与视野大小、明暗的关系:
高中生物听课技巧
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难点。
首先是听思路。
听课时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又是怎样把新课题展开的,怎样讲解的,怎样归纳小结的。
老师的思路,也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思路。
第二是听联系。
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使学过的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听重难点。
重点内容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反复强调,一定要用心听,准确地记在心里。
难点内容,老师讲解时一定会放慢速度,这时候要跟紧老师的思路,不要遗漏掉一个细节,不然有些难点也会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
而对于那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我们更要弄个一清二楚,丝毫不可以马虎。
二、怎么听?
首先,前面提到的预习步骤要认真落实,使听课能有的放矢。
第二,听讲时要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听、看、写等方面,随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要多思考,特别是围绕上面提到的三听来思考问题,在头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第三,多提问题。
无论是课上想到的问题,还是课下遇到的问题,都应及时向老师提出,要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儿。
课上没时间问,可以在课下问,最终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
第四,认真记好笔记。
课堂笔记,应该说是课本知识内容
的高度浓缩,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也是精华所在,也可以认为是知识内容的纲要,所以要认真记好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