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治疗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423.00 KB
- 文档页数:48
尿路感染的联合用药方案尿路感染又称泌尿系统感染,是尿路上皮对细菌侵入导致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菌尿和脓尿。
尿路感染95%以上是由单一细菌引起的。
抗尿路感染药物治疗总体原则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
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在尿和肾内的浓度要高,选用肾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单一药物治疗失败、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出现耐药菌株时应联合用药。
对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给予不同治疗疗程,综合考虑感染部位、菌种类型、基础疾病、中毒症状程度等因素。
1、急性膀胱炎短疗程疗法可选用磺胺类、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任选一种药物连用3天,约90%的患者可治愈。
如仍有菌尿,应继续给予2周抗菌药物治疗。
2、盂肾炎首次发生的急性肾盂肾炎的致病菌80%为大肠埃希茵,在留取尿细菌检查标本后应立即开始治疗,首选针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
病情较轻者:可在门诊口服药物治疗10~14日,通常90%可治愈。
常用药物有喹诺酮(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素类(如头孢呋辛)等。
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需住院治疗静脉给药。
常用药物有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
必要时联合用药。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肾毒性大,应慎用。
可于热退后继续用药3日再改为口服抗菌药物,完成2周疗程。
治疗72h无好转,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疗程不少于2周。
3、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再感染和复发)再感染:治疗方法与首次发作相同。
复发:复发且为肾盂肾炎者,特别是复杂性肾盂肾炎,在去除诱发因素(如结石、梗阻、尿路异常等)的基础上,应按药敏选择强有力的杀菌性抗菌药物,疗程不少于6周。
反复发作者,给予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4、无症状菌尿(ASB)推荐筛查和治疗的人群:孕妇以及接受尿路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非妊娠女性及老年人常出现无症状菌尿,但不推荐对其进行治疗;不推荐对无症状的下列患者进行菌尿筛查和治疗包括:患糖尿病的女性,健康的男性,有长期护理设备,留置导尿管、肾脏造瘘管或输尿管支架管,脊髓损伤和念珠菌尿的患者。
1/50.【A1型题】对于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治疗原则为A.急性期控制后,采用原剂量1/3每晚睡前顿服持续3个月B.急性期控制后,采用原剂量1/3每晚睡前顿服,每2~3周换另一种有效抗生素,疗程3个月到1年C.急性期控制后,采用原剂量给药继续3个月D.凡反复感染的患儿均可见泌尿系统畸形E.如有泌尿系畸形患儿首选手术而非抗感染治疗查看答案:答案:B解析:无2/50.【A1型题】诊断慢性肾孟肾炎不正确的是)A.病史超过半年B.大量蛋白尿)C.两个肾脏大小不等)D.肾孟、肾盏狭窄变形)E.持续性肾小管功能受损查看答案:答案:B解析:慢性肾孟肾炎导致的蛋白尿为小管性蛋白尿,小于1~2g/d。
3/50.【A1型题】急性肾孟肾炎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具备A.全身感染性症状B.急性起病C.腰部、肋脊角压痛或叩痛D.高血压及氮质血症E.血培养可能阳性查看答案:答案:D解析:无4/50.【A1型题】慢性肾孟肾炎的易感因素有A.糖尿病)B.高血压)C.冠心病)D.胸膜炎)E.甲状腺功能亢进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无5/50.【A1型题】女性,着凉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该患者因为延误治疗发展为急性肾孟肾炎。
患者的热型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E.不规则热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间歇热常见于疾疾、急性肾孟肾炎、胆道感染等。
6/50.【A1型题】不是影响急性肾孟肾炎尿培养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的是A.晨尿B.大量饮水C.已应用抗菌药物D.标本污染E.非中段尿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无7/50.【A1型题】对于急性肾孟肾炎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尿路刺激征B.常有全身感染症状(发热、白细胞增多)C.大量蛋白尿D.有脓尿或血尿E.肾区叩击痛与压痛查看答案:答案:C解析:无8/50.【A1型题】有关慢性肾孟肾炎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女性多见B.尿路不通畅时容易发生本病C.可能有肉眼血尿D.尿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的唯一根据E.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查看答案:答案:D解析:无9/50.【A1型题】当病人在手术期间出现寒战时,首先应A.使用镇静剂B.使用激素C.加深麻醉D.保温E.监测体温查看答案:答案:D10/50.【A1型题】对肾孟肾炎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肾孟肾炎病史超过一年即为慢性期B.“无症状性菌尿”亦需及时系统治疗C.容易再次复发D.诊断慢性肾孟肾炎时,过去可无明确病史E.判定急性期或慢性期有困难时,可作短期治疗,以利鉴别查看答案:答案:A解析:目前认为肾孟肾炎病程超过半年,同时伴有以下情况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肾孟肾炎:①在静脉肾孟造影片上可见肾孟变形和缩窄;②肾外形凹凸不平,且两肾大小不等;③肾小球功能有持续损害。
尿路感染结石的治疗尿路感染结石的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结石和根治尿路感染。
对尿路感染性结石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感染:首先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期间定期每月进行尿液细菌培养检查,如果病人出现菌尿或有症状,抗生素剂量恢复至治疗剂量。
当尿液无菌维持了3个月后,停止应用抗生素,定期行尿液细菌培养观察,以防感染复发。
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后,尿中细菌的菌落如从107降至105,可使尿素酶的活性降低99%。
(2)尿素酶抑制药:应用尿素酶的抑制药可以阻止尿素的分解,从根本上防止感染结石的形成。
武汉现代泌尿外科医院结石病专家陈雪珍介绍,目前主要选用乙酰异羟肟酸(AHA),能预防磷酸镁铵和碳酸磷灰石结晶的形成,其与抗生素联合应用,能够增强抗生素的效力,减少药物的用量。
口服后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
AHA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胃肠道紊乱和精神症状,如震颤、头痛、心悸、水肿、恶心、呕吐、腹痛、味觉丢失、幻觉等。
其他症状包括脱发、皮疹、静脉炎、肌软弱、溶血性贫血等。
乙酰氧肟酸妊娠妇女禁用。
尿素酶的其他抑制药包括:羟基缬氨酸、丙异羟肟酸等。
(3)溶石治疗:溶石治疗是通过各种管道(如输尿管导管、经皮肾造口管、术后留置的肾造口管等)向肾盂、输尿管内注入溶石药物来达到溶石的目的。
进行溶石治疗前应尽可能彻底清除结石碎片,以减少溶石的困难。
进行溶石治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尿液应是无菌的,必须在尿路感染得到完全控制后才能应用灌洗溶液,以免在溶石过程中大量细菌释放出来而引起尿路感染;②溶石液体的流进及流出应当通畅;③肾盂内压力维持在 2. 94kPa(30cmH。
O);④没有液体外渗,如有液体漏出,则应停止灌洗;⑤要监测血清中镁的水平,避免发生高镁血症。
等渗的枸橼酸液在pH 4.0时能溶解磷酸钙和磷酸镁铵,形成可溶性的枸橼酸钙复合物。
可应用溶肾石酸素,但毒性大,甚至可引起死亡。
肾盂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以120ml/h的速度,灌洗24h后如无异常,才可开始进行溶石治疗。
女性尿路感染,指南教你如何用药发表时间:2020-08-11T07:10:12.286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作者:罗怡[导读] 尿路感染也叫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因细菌侵入尿路上皮所引发的炎症反应,是女性的常见病,据相关资料显示,女性每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近10%左右,该病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等现象,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来讲意义重大,那么女性尿路感染,该如何用药进行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尿路感染也叫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因细菌侵入尿路上皮所引发的炎症反应,是女性的常见病,据相关资料显示,女性每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近10%左右,该病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痛、尿急等现象,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来讲意义重大,那么女性尿路感染,该如何用药进行治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什么是女性尿路感染?女性尿路感染是在发生在女性身上的一种因病原微生物异常繁殖在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等处所导致的急性/慢性炎症。
根据女性特有的状态,可将其分成妊娠尿路感染、非妊娠绝经期尿路感染、绝经后尿路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可分成单纯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发无症状性菌尿、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以及尿道综合征;根据解剖部位又可分成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以及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
二、关于尿路感染的病因及诱因据相关资料显示,有95%以上的尿路感染都是由单一细菌引发的,且最为常见的就是大肠埃希杆菌,其诱因诸多,如: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妊娠、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等)、梗阻原因(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结石)、医源性原因(尿道扩张、留置导尿管等)以及女性的生理因素。
由于女性尿道较短,所以也比较容易发生上行感染,特别是更年期、经期或性交时;妊娠期女性,因为内分泌和机械性的原因,输尿管口会发生松弛、扩张,从而易发生感染;阴道炎、尿道口畸形等也是尿路感染的诱发因素。
尿路感染及用药尿路感染及用药一、定义: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好发人群: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尿路感染是临床较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之一,在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屈居第二。
二、分类:根据感染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为膀胱炎。
分别又分急性和慢性。
根据有无尿路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尿路感染还可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单纯性尿路感染。
三、治疗:1、一般治疗:1)急性期注意休息,多喝水,勤排尿。
2)膀胱刺激征及血尿明显者口服碳酸氢钠。
3)反复发应急性寻找因素并去除。
2、抗感染治疗:1)用药原则:选择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无病原学结果前,一般选用对G-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尤其是首发感染。
治疗3天症状无改善,应按药敏调整用药。
选择在肾内和尿液中浓度高的抗生素。
推荐初始经验治疗的抗菌素:喹诺酮、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类(2代或3代)。
如初始失败,可根据微生物检查结果调整,如无结果,可选择针对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推荐联合用药。
疗程:一般推荐7-14天,疗程与潜在疾病的治疗相关。
根据临床需要可延长至21天。
对于长期留置导尿及尿路支架的,尽量减少疗程避免耐药。
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复发。
1、急性尿道炎:1)病症:尿道分泌物较多,开始为粘液,后逐渐变成脓性,同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2)常用药物短疗程疗法:任选以下任一种药物服用3天,约90%的患者可治愈。
①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0.2g,每日2次;环丙沙星0.25g,每日2次);②磺胺类(复方磺胺甲噁唑);③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0.25g,每日2次)等。
治愈标准:服用3天无好转,应按药敏结果更换抗菌药物。
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需进行尿细菌定量培养。
如结果阴性表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已治愈;如仍有菌尿,应继续给予2周抗菌药物治疗。
3)联合用药: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等)+清热通淋药(石淋通胶囊、热淋清片等)2、慢性尿道炎:1)病症分泌物少,症状轻,部分患者无症状。
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1.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对虚实夹杂者,又当通补兼施,审其主次缓急,兼顾治疗。
2.辨证论治(1)膀胱湿热证证候:小便频数,灼热刺痛,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见恶寒发热,或腰痛拒按,或见口苦,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加减:若大便秘结者,可重用生大黄,加枳实;兼心烦,口舌生疮糜烂,可加竹叶、甘草以清心火、利湿热;舌苔厚黄腻者,可加苍术、黄柏;湿热伤阴者,见口干咽燥、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光红等,去大黄、加生地黄、牛膝等。
中成药:甘露消毒丸,口服,每次6~9g,每日2次。
(2)肝胆郁热证证候:小便灼热刺痛,小便不畅,有时可见血尿,少腹胀满疼痛,烦躁易怒,口苦口黏,或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舌质暗红,脉弦或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通淋。
方药:小柴胡汤合石韦散加减。
加减:少腹胀满疼痛,痛引阴器,加川楝子;湿热伤阴,口干,舌红少苔,加知母、生地黄、白茅根等。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小蜜丸每次6~12g(30~60丸),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
(3)脾肾亏虚,湿浊缠绵证证候: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止,每于劳累后发作或加重,尿热,或有尿痛,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口干不欲饮水,舌质淡,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健脾,清利湿浊。
方药:清心莲子饮加减。
加减:兼脾虚气陷,肛门下坠,少气懒言,可合补中益气汤;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可合金匮肾气丸。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口服,每次6g,每日3次。
(4)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证候:小便频数,滞涩疼痛,尿黄,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肾,清热通淋。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加减:小便灼热刺痛,加瞿麦、萹蓄、滑石;骨蒸潮热,加鳖甲、青蒿;气阴两虚,气短乏力,加黄芪、党参、白术。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口服,水蜜丸每次6g(30粒),每日2次。
尿路感染用药方案引言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尿液通过尿路系统时的任何部位。
它可能会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路感染一旦被诊断,适当的用药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尿路感染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1.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尿路感染治疗的关键。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适用于对青霉素敏感的感染。
–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地尼):对青霉素不敏感的感染有效。
–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复杂的尿路感染。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病原菌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来确定。
常见的治疗时间为7-14天,且应该按时按量使用,直至治疗完毕。
2.对症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外,对症治疗也是尿路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对症治疗方案:–饮水: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刺激尿路黏膜的机会。
–疼痛缓解:可以使用非处方的疼痛缓解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尿路碱化:碱化尿液可以减少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可使用柠檬酸钠等碱化尿液的药物。
3.预防性措施:为了避免尿路感染的复发,患者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性措施:–饮水: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四肢清洁:保持四肢的清洁干燥,防止细菌从肛门进入尿路。
–尿频:避免尿憋,尽量保持尿频,减少细菌的滋生。
–避免过度清洁: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清洁剂清洗外阴,以避免破坏正常的酸碱平衡。
注意事项在使用尿路感染用药方案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药物过敏: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
如果患者有药物过敏史,应该避免使用相关的药物。
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使治疗变得困难。
因此,应该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
3.治疗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定期复查尿液常规和尿培养,以监测治疗的效果。
视点锦囊·妙计Family life guide -31-黄纯玉(富顺县人民医院)尿路感染在临床上也被称为泌尿系统的感染,在尿路中各种病原微生物增殖,引起炎症的疾病,通常伴随着菌尿和脓尿。
女性比男性患尿路感染的几率更大,尤其是育龄女性。
由于长期卧床或久坐、免疫系统衰弱、尿路异常导致尿路感染的风险越大。
临床上将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两种,引发尿路感染的通常为细菌、病毒、真菌等。
一般情况下,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那么,治疗尿路感染应该如何用药呢?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呢?尿路感染的症状尿痛或烧灼感,频尿或急尿,尿少,血或粉红色,尿混浊,强烈的尿味,骨盆或耻骨疼痛,痉挛(尤其是女性)。
上尿路感染的症状为背部或侧面疼痛、发烧、发冷、恶心或呕吐,如肾盂肾炎。
老年患者可能有非典型症状,如精神状态改变、嗜睡、虚弱等。
尿路感染的原因尿路感染中95%的女性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UTI 在女性中比男性更常见。
这是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而且靠近肛门,所以大肠杆菌等细菌容易进入。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pH 值上升也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女性在发生性行为后,使用横膈膜或杀精剂避孕时也容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导管使用、尿路结构异常、糖尿病和免疫系统抑制。
尿路感染的治疗方式治疗尿道感染的药物在接受相关治疗前需要明确诊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1)病原学治疗:对致病菌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般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相应的药物种类。
(2)对症疗法:缓解频尿、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状,常用药物含碳酸氢钠。
(3)中成药治疗:中成药能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尿路感染周期。
除上述药物外,患者还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多喝水、加强会阴卫生等。
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尿路感染的治疗首先应确定疾病类型,是急性还是慢性感染,此外,还需要确定是上尿路感染或下尿路感染,是由什么样的致病细菌和病原菌性敏感程度如何,对肾脏功能造成多大影响,有没有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以及其他诱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尿道感染怎么治好
导语:尿道感染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很多人因为羞于启齿这样的病症,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多喝水就可以缓解病症,其实不然,尿路感染最好要进行积极
尿道感染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很多人因为羞于启齿这样的病症,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多喝水就可以缓解病症,其实不然,尿路感染最好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否则最后根治的机会就没有了。
尿路感染很容易引发慢性肾盂肾炎,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尿道感染怎么治好?
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去除引起慢性感染的各种诱发因素:如机体抵抗力减弱、免疫抑制剂应用、慢性阴道炎症、不洁性生活等。
2、做尿培养+药敏,以选择敏感而有效的抗生素进行冲击治疗,疗程2周。
3、采用长期低剂量抑菌疗法:即每晚睡前服药1次,药物选择以对细菌敏感、副作用小为原则,时间6个月或更长。
4、平时可适当多饮水,但不要憋尿。
排尿可冲掉尿道中的细菌,要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
还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等。
男性尿道炎的反复发作和以下因素有极大关系:1、没有对症下药,用药不规范,治疗不科学。
2、治疗期间没有做好护理工作,如个人卫生,禁止吃辛辣食物等3、性伴侣没有同时治疗造成交叉感染4、见好就收,没有继续用药巩固。
5、前后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专家指出:尿道炎的治疗过程中最好只使用一种药物治疗,以免造成病菌的抗药性,治疗更加困难。
,其实关键就在于怎样防止尿道炎的反复发作,GPH基因递进强化生殖感染康复技术,采用物理技术,激活药物活性,。
尿路感染诊疗规范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UTI)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异常繁殖所致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可见于从新生儿到老年的各个人群,尤以女性(特别是在妊娠期)、新生儿或高龄男性、免疫功能低下、肾移植、尿路功能和结构异常者多见。
尿路感染不仅常见,而且临床表现十分多样,包括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无症状菌尿等。
急性肾盂肾炎是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病变不仅限于肾盂,还可引起全身的炎症性反应,甚至并发败血症,在部分患者的肾组织内可有瘢痕形成,导致肾功能不全。
1 尿路感染的诊断1.1 急性单纯性(非复杂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耻骨上压痛等,可伴有肉眼血尿。
尿常规检查有脓尿和(或)血尿。
镜下检查细菌≥5/HP或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103cfu/ml。
病原菌以大肠杆菌占绝对优势,约70%~95%,腐生葡萄球菌约5%~10%,偶尔可有其他肠杆菌,如变形杆菌和克雷伯菌等。
非细菌性病原微生物约占20%,如有生殖道的病变或阴道分泌物增多,应排除衣原体、淋球菌、滴虫、真菌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可能。
1.2 急性单纯性(非复杂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腰痛、肋脊角压痛,肾区叩击痛伴或不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尿常规检查有脓尿和(或)血尿。
血白细胞常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104cfu/ml,致病菌同急性单纯性(非复杂性)膀胱炎。
无尿路解剖学及功能异常、无机体免疫功能损害。
单纯性膀胱炎经短程疗法治疗失败者应考虑肾盂肾炎的诊断。
1.3 复杂性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为有泌尿道和(或)全身症状的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并具有尿路解剖学和(或)功能异常、肾脏基础病变和全身性病变导致的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降低,使尿路感染易于发生或不易控制。
病原菌谱广、多为耐药菌株。
清洁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为真性菌尿标准:(1)女性≥105cfu/ml;(2)男性≥104cfu/ml;(3)导尿管尿液≥104cfu/ml;(4)耻骨上膀胱穿刺的尿液标本,获得任何数量的菌落计数。
我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病,它的特征表现为尿液中呈现增加的白细胞和细菌。
在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UTI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一种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我国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概念、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1. UTI的定义UTI是一种由尿路系统内的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通常,它涉及尿道、膀胱、肾脏和输尿管。
据临床实践表明,UTI可分为细菌性UTI和非细菌性UTI,其中细菌性UTI占90%以上。
有许多种细菌可引起UTI,如大肠埃希菌,平板棘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
2.断标准(1)尿超声成像:测量膀胱积液、检查膀胱囊肿、判断膀胱壁增厚和膀胱张力等;(2)尿检: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和杆菌比例;(3)尿菌培养:在经过必要的培养条件处理后,测定尿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4)尿液抗菌试验:进行抗生素的尿液敏感性试验,以确定抗生素对感染细菌的敏感程度;(5)其他检查:如CT、MRI、超声波定位等。
3.疗原则细菌性UTI的治疗原则是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而非细菌性UTI的治疗原则则是以改善宿主免疫能力和激素治疗为主。
(1)细菌性UTI:通常应采用多种抗生素,持续使用药物,以预防复发和耐药机制的出现,四周期治疗一般不少于2周;(2)非细菌性UTI:有时应采取激素治疗,如添加雌孕激素,以改善宿主免疫反应(如改善尿外腔免疫功能),并采用必要的护理措施,如改善局部的抗感染机制和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3)个体化治疗:基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药物反应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总之,我国的UTI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需要正确认识UTI,并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此外,个体化治疗也十分重要,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
只有正确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UTI的发生和复发。
业务学习尿路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尿路感染是指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感染。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中带血等。
尿路感染主要由革兰阴性杆菌引起,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等。
抗菌治疗是尿路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以下是针对尿路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1.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必须进行尿液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2.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对感染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磺胺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更强效的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药物联合治疗。
3.根据病情选择用药方式和剂量:对轻度尿路感染,可以选择口服抗生素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泌尿系结构异常或低免疫力患者,应采用静脉给药。
剂量方面,通常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和感染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4.持续时间:尿路感染在用药治疗后一般可以在2-7天内痊愈。
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
但通常不建议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以免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5.监测治疗效果:在抗菌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测尿液培养以判断治疗效果。
如果细菌在治疗后仍然存在或感染症状未缓解,可能需要更换抗生素或延长治疗时间。
6.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治疗变得困难。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7.预防复发:尿路感染容易复发,特别是女性。
为了预防复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卫生纸等;增加饮水量,促使频繁排尿;尽量避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总之,针对尿路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病情选择用药方式和剂量,治疗时间视情况而定,定期监测治疗效果,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复发。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急性单纯性上、下尿路感染病原菌80%以上为大肠埃希菌;而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除仍以大肠埃希菌多见(30%~50%),也可为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尚有葡萄球菌属、念珠菌属等。
【治疗原则】
1.给予抗菌药物前留取清洁中段尿,做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经验治疗时按常见病原菌给药;获知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后,根据经验治疗效果及药敏试验结果酌情调整。
2.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初发患者,首选口服用药,宜用毒性小、口服吸收好的抗菌药物,疗程通常为3~5 天。
3.急性肾盂肾炎伴发热等明显全身症状的患者应注射给药,热退后可改为口服给药,疗程一般2 周。
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患者疗程需更长,并应特别关注预防措施。
4.对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进行全面尿路系统检查,若发现存在尿路结石、尿路解剖畸形或功能异常等复杂因素者,应予以矫正或相应处理。
5.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宜尽早拔除或更换导尿管。
6.绝经后妇女反复尿路感染,应注意是否与妇科疾患相关,酌情请妇科协助治疗。
【经验治疗】
见表4-9。
【病原治疗】
见表4-10。
*注:我国大肠埃希菌等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达50%以上,选用该类药物治疗应参照药敏结果。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方法潘佳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T_b目的要求1. 掌握治疗尿路感染的几种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范围、禁忌证、慎用情况、不良反应、使用方法2. 掌握治疗尿路感染的三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范围、用法用量3. 熟悉抗生素类治疗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4. 了解尿路感染的分类内容介绍1. 尿路感染的定义2. 尿路感染的的分类3. 尿路感染的治疗药物(抗生素、中成药)T_e一、定义B_e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
【我的笔记】二、分类B_e1.根据感染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2.根据有无基础疾病分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我的笔记】三、治疗药物B_e治疗尿路感染的主要的药物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抗生素,第二类是中成药。
(一)抗生素类1.治疗原则(1)急性膀胱炎口服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或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对于致病菌对磺胺甲基异噁唑耐药率高达10%~20%的地区,可采用呋喃妥因治疗。
(2)急性肾盂肾炎轻症病例:口服喹诺酮类药物或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如果是革兰氏阳性菌,可以单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
重症病例或不能口服药物者:静脉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或广谱的头孢类抗生素治疗。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者,可选用氨曲南治疗;如果致病菌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使用氨苄西林和舒巴坦钠,必要时可采取联合用药来治疗。
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首先,应及时有效控制糖尿病、尿路梗塞等基础疾病;静脉使用广谱。
【我的笔记】2. 复方磺胺甲噁唑(1)临床应用①用于成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儿童急性中耳炎。
②可以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菌属、普通变形杆菌以及敏感菌株所致的细菌性尿路感染。
从药效学上来讲,复方磺胺甲噁唑属于一种全身应用的中效磺胺药,属于广谱抑菌剂。
(2)禁忌证①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任一成分过敏者。
②孕妇、哺乳妇女。
③2个月以下婴儿、早产儿。
④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
⑤对其他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49治尿路感染,中西医结合防复发⊙射洪市中医院 毛晓琴变化也会刺激尿道,导致发生感染。
治疗原则,中西结合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目前临床主张在急性期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敏感抗生素,如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甙类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谨遵医嘱,做到足量、足疗程,如此才能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彻底杀灭病菌,避免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迁延成慢性感染。
同时也要注意,切忌自行购买抗生素服用,这是因为一来有可能抗生素对应的抗菌谱不一样,用药达不到治疗目的;二来如果滥用抗生素,很可能会导致机体内的菌群失调,严重的还可能会对肾脏和肝脏造成损伤;并且西药容易产生耐药性,致使感染反复发作,令病症越来越严重。
由于致病因素很难彻底清除,因此,预防尿路感染复发非常重要。
对于慢性病,中医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在“养”和“治”里面又强调标本兼治。
尿路感染属于中医“淋证”范畴,有虚实之分,需辨证治疗。
膀胱湿热型 症见小便频数、短涩刺痛、点滴而下、急迫灼热、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发热恶寒、口苦呕恶,或腹痛拒按、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可口服五淋丸、清浊丸。
肝郁气滞型 症见小便涩痛、淋沥不尽、小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多沉弦。
治宜利气疏导,利湿祛浊,可口服舒肝丸、金沙丸。
脾肾亏虚型 症见小便赤涩、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治宜健脾补肾,清化湿热,可口服知柏丸、滋肾丸。
反复感染者,要夫妻同治不少患者,尤其是已婚夫妇,常会反复发作尿路感染,这与其治疗时没有考虑夫妻同治有关。
一般说来,女性发生尿路感染的症状比较明显,容易发现;而男性发生尿路感染时症状隐蔽,有时只出现腰疼、会阴部不适等,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
因此,男性患者容易通过性生活而将病原体传染给妻子,造成对方反复发作尿路感染。
因此,对此类顽固性尿路感染的患者,配偶也应该积极检查治疗。
另外,夫妻双方不管是谁患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平时都要注意重视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裤;不要憋尿,也要多喝水,及时上厕所,达到利尿排毒、避免细菌在泌尿道里滋生的目的;不要久坐,久坐会使外阴局部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状态,使细菌繁殖加快;夫妻生活前后更要多注意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