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34.00 KB
- 文档页数:36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多山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自然资源丰富。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传统农业发展一直受到一定的制约。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贵州的农业也逐渐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探讨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贵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省份,农业对于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贵州的农业生产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果蔬、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还远销国外,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在现代农业技术方面,贵州省从事现代农业的主体是贵州省农科院。
农科院在新品种选育、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
在政策扶持上,贵州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贵州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问题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贵州的农产品流通成本相对较高,导致一些农产品无法在市场上获得合理的价格。
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加工环节的附加值不高,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传统的防治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农民的素质和技术技能也需要不断加强,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景面对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贵州在未来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增加,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为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运用,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精准扶贫视域下贵州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贵州省是中国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主要地区之一。
农业作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对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精准扶贫视域下贵州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首先,要实现农业产业的发展,必须重视产业链的建设。
贵州省的土地资源丰富,但农民群众对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需求的认识缺乏,导致生产无序,产品附加值低。
因此,政府部门应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中发挥作用,如种子、肥料、农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销售渠道的拓宽等,从而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其次,农业科技的投入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一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新农业技术不断涌现,如肥料的深种、微生物肥的使用、新型作物品种的培育等,这是目前推动农业产业向高效、高品质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的强大动力。
贵州政府应该积极鼓励、扶持和引导农民群众、合作社、企业等向科技农业产生转变。
再次,政府部门应该通过政策等手段来鼓励和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品质和增加农业附加值。
例如,加大开发山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推行新型农业保险和农业资金扶持政策,降低农业能源和化肥等生产成本等。
这些努力将进一步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财政支持。
最后,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的产业结构升级。
贵州省的的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所以应该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向农业、工业、服务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是重要的脱贫致富路径。
为了可持续地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应重视建立健全的产业链,不断投入和推广前沿的农业科技,实施财政支持和相关政策调整,以及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等措施,从而全面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当地经济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以其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由于地形陡峭,土地贫瘠和气候条件复杂,贵州省的农业发展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并实现高效的农业发展,贵州省积极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土壤质量:贵州省山地土壤普遍贫瘠,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研究致力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研究人员通过改良土壤结构,调整土壤酸碱度和提供适当的营养元素等手段,有效地改善了山地土壤的质量。
2. 水利建设:贵州省山地地势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灌溉困难。
研究人员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建立灵活的灌溉系统,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了山地农业灌溉问题。
这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保护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引进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人员通过引进适应山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效农业技术,改善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优化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山地环境的农作物品种,加强植物保护技术等手段,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4. 探索农业多元化发展:贵州省山地资源丰富,研究人员通过探索农业多元化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养殖业等相结合,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业生产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农民的收入逐步增加,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研究还促进了贵州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了山地生态环境,提升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为解决地形陡峭、土地贫瘠和气候条件复杂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改善土壤质量,水利建设,引进高效农业技术和农业多元化发展等手段,贵州省山地农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对于其他山地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形多山,气候多变,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省份。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传统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贵州省积极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探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一、贵州省的农业发展现状贵州省的农业发展一直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土地资源匮乏,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地带,气候多雨湿润,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
这种地理环境条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传统农业作物种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针对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
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适合贵州省特点的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
1.多林生态农业模式贵州省的山地地区多为丘陵和山地,土壤肥力较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提出了多林生态农业模式,即在山地地区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生态农业,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措施,恢复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
多林生态农业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2.农业科技创新贵州省政府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科技创新也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合作社发展贵州省政府大力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通过规模化种植、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等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合作社不仅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支持、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
三、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在贵州省的实践中,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高山丘陵地带,是一个山地面积广阔的省份。
这里的土壤肥沃,气候条件独特,适宜多种作物的种植,是全国著名的“绿色食品基地”。
为了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实现农业高效发展,贵州省在探索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山地高效种养模式贵州省山地面积广阔,地形复杂,传统的种植模式要克服很多困难。
为此,当地的科研机构研究了一些新的种养模式,包括棚栽植物和畜禽养殖等。
棚栽植物在防风固土、控制温度湿度、提高光照光合作用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它们能够充分利用山地空间,大幅度提高土地使用率,使得种植效益更加稳定。
在养殖方面,贵州省采用了山地园区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利用山地区域的特点,将几个家庭联合成一个养殖小区,共同分享养殖设施、技术经验、人员等。
这种模式能够实现成本的合理分摊,提高养殖效益,也能够大幅度减少土地的浪费,提升环境保护水平。
二、绿色农业发展贵州省有着优美的山水自然风光,但也正是因为山地地形复杂,土地肥力不足,农业发展难以为继。
绿色农业是一种在提高农业产能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功能的农业生产方式。
贵州省将绿色农业视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路线。
在绿色农业的发展中,贵州省主要有两种方式:有机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
有机农业是利用天然资源和有机农业技术,保持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提供健康的食品和其他农产品。
生态循环农业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循环的基础上的,它依托于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重复利用,实现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维护。
三、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贵州省具有非常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这导致了该省具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
特色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展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贵州省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产品,将其产业化,能够更好地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信息化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贵州省积极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促进贵州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农业的发展。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山地省份,地势多为丘陵和高山,气候多变,降雨充沛。
由于地形地势的原因,贵州省的农业发展一直受到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贵州省积极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本文将对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形势分析贵州省地处山地区,以山地农业为主。
农业生产一直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受到地形地势的限制,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民收入较少。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贵州省政府积极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贵州省积极开展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方面的生产,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手段,逐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实现了农产品的优质化、高效化生产。
特别是在种植业方面,贵州省不仅大力发展优质水稻、茶叶等传统农产品,还积极培育了土特产、有机农产品等特色农产品,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二、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成就在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一是种植业方面,贵州省大力发展了优质水稻、茶叶等传统农产品,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和示范基地,推广了高效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二是畜牧业方面,贵州省注重改善畜禽品种,加强饲料营养管理,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实现了畜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林业方面,贵州省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推动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水产业方面,贵州省注重水产养殖和资源保护,提高了水产养殖的品质和效益。
以上成就的取得,既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了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趋势在未来,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农业特色的省份。
近年来,贵州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注重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贵州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贵州积极推广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通过严格的质量监管和认证体系,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贵州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注重农民收入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
贵州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贵州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通过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贵州还大力发展农村旅游和乡村文化产业,推动农民通过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方式增加收入。
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贵州作为中国的生态保护示范区,致力于推动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农业发展。
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通过限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农田防护和农产品质量监管,贵州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注重农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贵州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
贵州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产业衔接和经济交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贵州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繁荣。
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对于其他省份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25【作者简介】罗镕坤(1998—),男,硕士研究生在读,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通讯作者】罗敏(1963—),男,教授,本科,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贵州省特色农产品产业价值链延伸研究罗镕坤1 罗敏*1 王晓洁1 敖煜测2(1.贵州大学 2.贵州民族大学)摘要:采用过程追踪法对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无抗”蛋鸡这一山地特色农业进行价值链的案例分析。
研究表明,这一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动力源于技术创新和机械化生产,但该产业中“无抗”鸡蛋等特色农产品价值链存在生产模式不完善、加工活动缺乏、物流系统不健全、品牌建设活动滞后、市场营销体系陈旧等困境。
提出引进龙头企业发挥特色农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开拓市场、推动产业集聚促进蛋鸡产业融合、利用品牌效应拉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利用技术红利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搭建智慧平台强化信息掌握等对策建议,为继续实现发展成果与农户共享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产品产业;价值链;“无抗”鸡蛋;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以牛场镇蛋鸡产业发展为例一、引言2022年国发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助推贵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背景下,强调农业要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为要点,发展高质量农业的同时在延伸链条方面下功夫。
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下 “双百”目标中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体两面,其根本上仍然是发展的问题,[1]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其中通过产业变强来带动农民变富策略的实施,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2]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体现在农村社会化分工的细化和农产品市场交易的深化。
[3]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方式、结构、目的趋于多元化,形成了符合新时代产业发展的消费观念。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发展为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由之前的采摘到现在的机械化,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新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农业的发展对农民具有重要意义,怎么样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增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国鼓励各省级地方发展农业,借此解决各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逐步改善农民经济收入。
从我国农业方面入手,找寻并注重发展各省地区的特色产业,促进我国地区农业向着又快又好方向发展。
发挥地区特色农业优势,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格局。
本文从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其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的状况进行研究,并且找出贵州省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对贵州省发展特色农业提出需要改善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贵州;特色农业;优势;建议和措施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in Guizhou provinceAbstract: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been the main since ancient times,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evelopment,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From the previous picking to the present mech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has made greatprogr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China's agriculture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armers, how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income of farmers is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we are facing. China encourag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farmers' lives in various regions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ir economic income. Starting from The Agricultural Aspect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find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of the provinces and region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in a fast and good direc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charac 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form a large-scale production pattern.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Guizhou, this paper studies its existing , problems and the stat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finds out the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of guizhou province'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Guizhou Province.Key word:Guizhou;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dvantag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1 特色农业概念及理论基础1.1 特色农业概念、特点1.1.1 特色农业概念特色农业是某地区内独有的、独特的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将其开发成地区特有的特色农业产品,在对其进行转变成特色商品的现代化农业。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贵州省进行了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
本文将对这一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贵州省的山地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和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由于地形陡峭,大部分土地无法直接耕种和种植作物。
在研究中,贵州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如梯田建设和再生农业技术的应用。
通过梯田建设,贵州省成功地将大量山地转化为可耕种的农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再生农业技术的应用也改善了土壤质量,使得土地更加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贵州省的山地农业还面临着技术水平低下和农民素质不高的问题。
在研究中,贵州省加强了科技创新和农民培训,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民的技术水平。
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作物品种,贵州省成功地提高了山地农业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组织培训班和技术指导,贵州省帮助农民提升了农业技术水平,使他们更加熟悉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贵州省的山地农业还面临着市场销售和产品加工的问题。
由于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不畅的限制,农民往往难以将产品销售出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贵州省加强了农产品的加工和推广,鼓励农民采用农产品深加工的方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贵州省还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效率。
通过这些举措,贵州省成功地促进了山地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改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贵州省成功地促进了山地农业的发展。
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率,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摘要】贵州省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水平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
文章还探讨了实施路径和风险预警机制,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发展路径和应对风险的机制。
在文章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实施路径、风险预警、总结回顾、展望未来、建议措施。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势多山,气候多雨,适宜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农民的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贵州省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以推动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全面分析,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的明确阐述对于全文的内容框架和逻辑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探讨实施路径并提出风险预警机制。
通过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研究,旨在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建议,促进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全面了解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掌握发展趋势和特点;二是分析目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奠定基础;三是根据对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建议,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四是探讨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路径,明确实施步骤和重点任务,确保发展战略顺利实施;五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当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水平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为此,笔者提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
在对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展望了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政策措施。
本文旨在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关键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发展对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建议,政策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贵州省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兴起,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有必要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研究,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为推动贵州省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分析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探讨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贵州省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系统梳理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2. 分析当前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揭示主要矛盾和问题;3. 探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对策,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4. 基于现有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提出关于贵州省农业产业化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和政策建议。
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贵州省是一个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省份,拥有丰富的物种多样
性和生态环境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很大的潜力。
以下是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的几个方面:
1.绿色有机农业:贵州省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一个天然的绿
色有机农业生产基地。
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
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茶叶产业:贵州是国内重要的茶叶产区,发展茶叶产业可以
源源不断地为贵州省带来经济效益。
贵州省的茶叶具有独特的风味
和高品质,在国内市场上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3.中药材产业:贵州省拥有丰富的中药材种植资源,例如黄精、虫草、当归等。
发展中药材产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提高农民
的收入。
4.水果产业:贵州省生态环境优越,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果
生长,因此具有发展水果产业的巨大潜力。
贵州省已经发展了一系
列水果品牌,例如贵州黄桃、贵州奇异果等。
5.特色养殖业:贵州省拥有丰富的山地和水域资源,适合发展
特色的养殖业,例如花鸟养殖、山野畜牧、水产养殖等。
总之,贵州省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巨大的
潜力。
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例如政策扶持、科技创新等,来促
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贵州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省份,也是一个拥有丰富农业资源、较为落后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贵州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将从贵州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贵州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贵州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
贵州省的农业生产结构也较为多样,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方面,贵州省也在不断加大投入,推广了一系列现代农业技术,如温室大棚种植、水肥一体化、生态养殖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贵州省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农业产值逐年攀升。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贵州省在现代农业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问题。
虽然现代农业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目前贵州省的农产品仍然面临着质量不稳定、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难以实现真正的增值。
其次是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问题。
现代农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加大对土地、水资源的利用,而在利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土壤退化、水资源过度利用等问题。
再次是农业产业链和农村经济多元化问题。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与产业链进行深度融合,但目前贵州省的农业生产还比较分散,农业产业链不够完善,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提升。
三、未来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为了推动贵州省现代农业的更好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需要加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贵州省应该加大对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动温室大棚、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研究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山地省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贵州省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围绕贵州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展开研究,探讨其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贵州省山地农业的特点贵州省属于典型的山地省份,地势复杂,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5%以上。
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贵州省的农业具有明显的山地特色。
贵州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温差较大,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由于山地地势复杂,土地资源有限,不少地区的土地仅适于农林复合种植、水稻与茶叶的种植,使山地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
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不畅等因素,导致山地农产品的销售困难,农民收入较低,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贵州省政府为了解决山地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山地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
在此背景下,贵州省山地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均有了较大提升,一些地方的农业收入明显增加,有力地带动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贵州省还通过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农村公路建设等措施,改善了山地农业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在技术支持方面,贵州省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设立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山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尽管贵州省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由于山地地势复杂,土地资源有限,部分地区种植业生产困难增加,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目前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市场不畅,导致一些农产品滞销,农业收益不稳定。
在技术支持方面,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技术的支持力度,但由于山地地势复杂、资源分散,农业技术推广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山地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摘要:贵州是中国的农业大省之一,但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建议,以促进贵州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一、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贵州是中国的典型农业省份,农业是该省经济的支柱产业。
由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的限制,贵州的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贵州仍然以传统的农耕方式为主,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2. 农产品质量不高。
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和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知识,贵州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 农产品加工不足。
贵州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无法充分利用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
二、促进贵州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动贵州农业实现现代化,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1.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广适应贵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节水、抗旱和抗病虫害技术。
2.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鼓励农民组织成农业社团、合作社等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水平。
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民增收。
4.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的便利性。
5. 推广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打造农业品牌。
三、展望贵州现代农业的未来贵州的现代农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贵州农民将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未来,贵州现代农业将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的改进,更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使贵州的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利润增长点。
总结而言,贵州现代农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可以逐步实现现代农业的目标。
精准扶贫视域下贵州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贵州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之一,也是国家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之一。
在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贵州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一、贵州地区农业产业现状贵州地区地形复杂,山岳起伏,农业资源分布不均,受气候因素影响大。
但是,由于近年来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技术创新的进步,贵州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迅速。
其中,以水稻、玉米、油茶、猕猴桃、烤烟等作物种植、牛羊养殖为主的传统农业依旧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不少新兴农业产业迅速崛起。
例如脐橙、马铃薯、生猪、黑毛羊等特色优势产业。
1.拓展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贵州地区农业资源资源匮乏,要想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就必须拓展产业链。
只有通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使农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例如,通过食品加工、贵州茅台、中草药提取等方式,将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丰富产品层次,提高利润水平,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2.大力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和合作社贵州地区农业示范园区和合作社建设是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建立农业示范园区可以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只能施肥产品开发、有效的销售渠道等手段达到节约资源、高产稳产的目的,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合作社在农民集体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大量的农业生产机具和农资,通过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3.推进“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农业是现代农业科技和信息化工具融合的体现。
贵州地区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等手段协同农业产业,在农业物流、农产品营销、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全面升级。
通过普及电商、无人机、物联网技术等手段,提高农民掌握的信息技术水平,拓展农业产业的市场范围,提高农产品销售的效益。
三、结语在贵州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本人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要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20 年月日目录中文摘要 (III)英文摘要...................................................................................................................... I V 引言.. (1)1特色农业产业概述 (2)1.1相关概念 (2)1.2特色农业研究理论基础 (3)1.2.1比较优势理论 (3)1.2.2竞争优势理论 (3)1.2.3农业产业化理论 (3)1.2.4技术创新理论 (4)2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5)2.1贵州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现状 (5)2.1.1贵州特色农业发展条件 (5)2.1.2贵州特色农业发展规模 (6)2.1.3贵州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7)2.1.4贵州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7)2.1.5贵州特色农业对财政收入作用 (8)2.2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9)2.2.1缺乏农业科技创新力,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9)2.2.2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产业发展缺乏资金 (10)2.2.3农产品加工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推进 (10)2.3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11)3贵州省特色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13)3.1发展贵州省特色辣椒产业的条件分析 (13)3.1.1辣椒种植面积大 (13)3.1.2产业链长幅宽,效益比较稳定 (13)3.1.3贵州名椒众多,品质优势明显 (14)3.1.4风味独特,市场前景广阔 (14)3.2贵州省特色辣椒产业的现状 (14)3.2.1辣椒市场产业已经初步培育完成 (14)3.2.2 辣椒种植规模较大,区域化格局已经形成 (15)3.2.3辣椒品牌系列逐渐形成 (15)3.2.4辣椒加工企业快速成长,占据国内市场一席之地 (15)3.3贵州省特色辣椒产业发展趋势 (15)3.3.1辣椒品种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市场 (15)3.3.2辣椒产品质量和产业基地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和推广 (16)3.3.3辣椒制品的深加工将是今后辣椒产业的重点 (16)3.3.4对辣椒产业商业化运作将是今后的亮点 (16)4贵州辣椒产业SWOT分析 (17)4.1 SWOT分析概况 (17)4.2 SWOT分析方法下贵州发展辣椒产业分析 (18)4.2.1内部分析 (18)4.2.2外部分析 (19)4.2.3贵州辣椒产业应对策略 (21)5贵州特色辣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23)5.1政策方面: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导向 (23)5.2市场方面:竞争激烈大,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 (23)5.3企业方面:创新能力小,产品雷同率较高 (24)6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25)6.1政策环境 (25)6.1.1政府加大投入对农民培训资金,打造服务型特色农业 (25)6.1.2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生态无公害型特色农业 (25)6.1.3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在特色农业中的地位 (26)6.2市场环境 (26)6.2.1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参与者体系 (26)6.2.2充分发挥区域地理、交通、环境优势,构架全省农业信息网 (26)6.2.3建立主导产业部门,打造品牌优势 (27)6.3企业内控 (27)6.3.1建立企业同盟系统,信息共享,共同发展 (27)6.3.2企业与农户建立基地模式,降低农产品买卖之间的成本 (27)6.3.3产-供-销一条链,形成农工商联合企业 (27)6.4其他 (28)6.4.1依托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将特色农产品打入全国市场 (28)6.4.2建立预先销售特色农产品模式,大大降低农民种植成本 (28)结语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摘要随着贵州工业化逐步加深,贵州农业必然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朝着特色农业产业转变,本文基于比较优势分析,通过对贵州特色农业辣椒产业的传统优势、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的研究,对贵州特色农业辣椒产业进行全面研究,对贵州特色农业产业辣椒产业今后的发展对策提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并作出相应的对策,利用SWOT分析方法客观分析贵州辣椒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而引申出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特色农业发展论文一、贵州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特色农业生产为粗放型,科技资源利用率低受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贵州当前特色农业的发展仍旧停留在粗放型发展阶段,资源利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都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进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依据以往的生产效益来设置生产计划。
投入于贵州特色农业的工作人员技术性不高,地区政府对该领域科学技术的投入不够重视,导致生产效益低,特色农产品质量不高。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投入的情况下,贵州特色地区的农民文化程度低下,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特色农业企业会进行掠夺性生产,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得不到应用,生产模式落后。
2.观念相对落后,没有正确的认识特色农业由于当前的社会市场体系还处在发展与健全阶段,并且对于特色农业的政策性支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等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有效落实,一度导致群众在认识特色农业、实践特色农业中出现不少问题与不友好状况。
例如,人们由于概念性错失,认为特色农业即是种植具有特色的作物,导致大幅度的增加相同作物的种植来期待良性收益,而不同地区由于地质土壤的不同而不一定适应同种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出现很多现实矛盾和问题。
此外,某些具有潜能和市场的特色作物却没有得到本应有的重视、开发与种植,直接造成贵州当地的特色生态、特色地质和独有资源的浪费。
因此,没有真正经过考察和研究,而盲目地、片面地进行所谓的特色农业实践,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行的,不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可能造成资源的重置、人力物力的损失和自然生态的浪费,对于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具有不良影响。
3.特色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存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贵州地区的地势大部分为丘陵、山地,不同县市的实际状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整体上来看,普遍存在耕种土地的土层薄弱问题,可利用土地呈块状分布,整体性不强,生态环境很容易遭到破坏和影响。
地势不平坦的情况下,还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对特色农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限制。
105293 农林学论文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一、农业产业化的特征(一)生产要素规模化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产业集约化能够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农业生产在先进科技的推动下,依托于集约化与规模化生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扩大企业再生产的规模,推动企业供销系统的发展,实现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二)生产技术科技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科技水平的高低能够对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造成直接影响。
依托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并且依托于科技生产出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增强产品的个性化与独特性,辅以更快速、更高效的物流系统,能够大幅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三)经营组织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在产品种植与供应方面要以农民为主体,这也是农业产业化“链条效应”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不同,农业产品需要进行深加工,因而经营组织方面所涵盖的内容更广,要努力拓展模式不同的一体化形式。
(四)生产环节专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生产环节上更趋专业化与精细化,这也是工业生产的表现形式之一。
农业产业化由于生产的高度集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工业化的成分,而工业化生产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化程度高。
因此,专业化生产这一环节成为了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步骤。
二、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贵州的农业农村工作要与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相结合,以农业、农民、农村都能更上一层楼为目标,在发展一般传统产业的同时,把气候、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突出出来,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展适合本省省情的高效农业作为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充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主要农产品稳步增长,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深化,农产品质量得到稳定提升,得到市场的认可。
三、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一)农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在贵州农业产业中的出现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生产和销售、供应都是在一起,养殖和种植以及加工也都是一体化特征。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承诺: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本人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要明确注明出处。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20 年月日目录中文摘要 (III)英文摘要...................................................................................................................... I V 引言.. (1)1特色农业产业概述 (2)1.1相关概念 (2)1.2特色农业研究理论基础 (3)1.2.1比较优势理论 (3)1.2.2竞争优势理论 (3)1.2.3农业产业化理论 (3)1.2.4技术创新理论 (4)2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5)2.1贵州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现状 (5)2.1.1贵州特色农业发展条件 (5)2.1.2贵州特色农业发展规模 (6)2.1.3贵州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7)2.1.4贵州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7)2.1.5贵州特色农业对财政收入作用 (8)2.2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9)2.2.1缺乏农业科技创新力,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9)2.2.2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产业发展缺乏资金 (10)2.2.3农产品加工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推进 (10)2.3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11)3贵州省特色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13)3.1发展贵州省特色辣椒产业的条件分析 (13)3.1.1辣椒种植面积大 (13)3.1.2产业链长幅宽,效益比较稳定 (13)3.1.3贵州名椒众多,品质优势明显 (14)3.1.4风味独特,市场前景广阔 (14)3.2贵州省特色辣椒产业的现状 (14)3.2.1辣椒市场产业已经初步培育完成 (14)3.2.2 辣椒种植规模较大,区域化格局已经形成 (15)3.2.3辣椒品牌系列逐渐形成 (15)3.2.4辣椒加工企业快速成长,占据国内市场一席之地 (15)3.3贵州省特色辣椒产业发展趋势 (15)3.3.1辣椒品种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市场 (15)3.3.2辣椒产品质量和产业基地建设将进一步加强和推广 (16)3.3.3辣椒制品的深加工将是今后辣椒产业的重点 (16)3.3.4对辣椒产业商业化运作将是今后的亮点 (16)4贵州辣椒产业SWOT分析 (17)4.1 SWOT分析概况 (17)4.2 SWOT分析方法下贵州发展辣椒产业分析 (18)4.2.1内部分析 (18)4.2.2外部分析 (19)4.2.3贵州辣椒产业应对策略 (21)5贵州特色辣椒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23)5.1政策方面: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政策导向 (23)5.2市场方面:竞争激烈大,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 (23)5.3企业方面:创新能力小,产品雷同率较高 (24)6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25)6.1政策环境 (25)6.1.1政府加大投入对农民培训资金,打造服务型特色农业 (25)6.1.2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生态无公害型特色农业 (25)6.1.3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在特色农业中的地位 (26)6.2市场环境 (26)6.2.1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参与者体系 (26)6.2.2充分发挥区域地理、交通、环境优势,构架全省农业信息网 (26)6.2.3建立主导产业部门,打造品牌优势 (27)6.3企业内控 (27)6.3.1建立企业同盟系统,信息共享,共同发展 (27)6.3.2企业与农户建立基地模式,降低农产品买卖之间的成本 (27)6.3.3产-供-销一条链,形成农工商联合企业 (27)6.4其他 (28)6.4.1依托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将特色农产品打入全国市场 (28)6.4.2建立预先销售特色农产品模式,大大降低农民种植成本 (28)结语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1)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摘要随着贵州工业化逐步加深,贵州农业必然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朝着特色农业产业转变,本文基于比较优势分析,通过对贵州特色农业辣椒产业的传统优势、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的研究,对贵州特色农业辣椒产业进行全面研究,对贵州特色农业产业辣椒产业今后的发展对策提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并作出相应的对策,利用SWOT分析方法客观分析贵州辣椒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而引申出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贵州省;特色农业;特色农业产业;辣椒产业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Guizhou characteristicagriculture industryAbstractWith the gradually deepen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Guizhou,we need to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uizhou agriculture,change it into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dustr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of Guizhou pepper industry's traditional advantage,geographical advantage,resource advantage,cost advantage,to have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of Guizhou pepper industry,put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of Guizhou pepper industry,and mak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by using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have an Objectiv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Guizhou pepper industry,and extending the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Guizhou Key word: Guizhou province,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pepper industry引言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经成为农村农业中的主要问题,国家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全面深入农村改革。
改变农业增长方式、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面对这种情形,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商品率,是实现农村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本文以特色农业产业立题,深入结合贵州基本省情对贵州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行探索和研究。
本文从“特色”的经济学意义为出发点,在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特色农业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以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有关理论知识为指导,对贵州省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选取贵州特色辣椒产业进行SWOT分析并探索贵州辣椒产业的发展对策,力图对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促进贵州特色农业发展等问题进行有益探讨,在理论上丰富SWOT分析的实例研究和产业经济学理论,在实践方面对贵州特色产业发展提出可行性方案.1特色农业产业概述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特色农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提出来,中发[2013]1号中提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增强农村活力的意见,[2012]1号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2007]1号文又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向效益型转变的步伐,建设现代农业。
因此,特色农业在此背景下提出是必然趋势。
1.1相关概念特色是一个事物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
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周丽永2007)。
资源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是构成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资源特色是基础,产品特色是核心,产业特色为依托。
特色农业就是依靠度特色自然优势,生产出高质量、高价值、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特色农业有别于传统的吃饭农业、原料农业,其追求的是同一块地实现最大的效益产出,迎合了市场对某些农产品的需求,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并且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可以看出特色农业对农业科学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以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特色效益农业不仅能辅助社会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而且还能帮助农产品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使设施农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新引擎,让农民们得到更多的实惠。
笔者认为,特色农业产业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自身资源为依托,通过结合技术、工艺、工具、生产流程、管理组织方式,融合本地文化,民族风情和人文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
1.2特色农业研究理论基础1.2.1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后人称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更普遍的基础上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基础和贸易利得,大大发展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