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4.2变阻器教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3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14.2 变阻器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原理;(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1)在认识电阻的特点的前提下,会使用优选法来选择改变电阻的某个方面。
(2)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3)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如:观察、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器材:1.教师用:电源、长电阻丝、带有夹子的导线、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圆纸筒、滑动变阻器模型、小舞台模型;2.学生用:电源、导线、小灯泡、铅笔芯、滑动变阻器、开关。
教学过程:(一) 实验引入:场景:同学们每天晚上做作业的时候都要用到台灯,有的台灯还可以调节亮度(展示一个可调节亮度的台灯,让学生了解亮暗的变化)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的台灯是如何制成的吗?它里面有什么控制元件?它的原理是什么?等等问题都是我们不很清楚的,今天我们就专门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解决你的疑惑。
设问1:同学们,在刚才的台灯演示中,灯的亮度发生了变化。
在学习电流强度时,我们已经知道这盏灯亮度的变化是由于通过它的电流发生变化引起的,那么也就是说改变电流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的呀?请思考我们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流呢?学生:改变电路中的电源(电压)或者改变电路中的(电阻)。
我们的台灯要在家庭照明电路中使用,电压U=220V是不能改变的,那么我们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又如何来改变电流呢?学生:那只能改变(电阻)了。
讲: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常常就是靠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完成的。
2022-2023学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4.2 变阻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并能够解释什么是变阻器;•掌握变阻器电阻的变化规律;•能够使用实验方法测量电阻的变化。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设备、变阻器、导线、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实验箱等;•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三、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学生们坐好后,教师简要介绍变阻器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改变电阻大小的情境,比如调节电风扇的风力大小、调节电灯的亮度等,这些都是借助变阻器来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变阻器来改变电阻大小。
步骤2:讲解变阻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变阻器的外观和内部构造,解释其工作原理和基本原理。
教师强调变阻器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的领域,如家庭电器、电子设备等。
步骤3:实验操作1.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装置,并解释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至少两名学生合作完成,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3.学生依次连接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4.学生依次调节变阻器的电阻值,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以及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
5.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表。
6.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图表,总结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并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
步骤4:讲解实验结果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实验数据和图表,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并总结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电流和电压的线性关系,并解释变阻器对电阻的控制。
步骤5:讲解变阻器的应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电子设备中的变阻器应用案例,如调光开关、音量调节器等,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变阻器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延伸1. 拓展实验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一些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如温度、长度等。
2. 实际应用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调查和研究如何利用变阻器来改变电子设备的性能。
3. 拓展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变阻器,如可变电阻器、光敏电阻器等,并探索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4.2 变阻器一、教学内容1. 变阻器的概念:介绍变阻器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变阻器的原理:讲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阻丝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等因素对电阻的影响。
3. 变阻器的种类:介绍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压器等常见变阻器的特点和应用。
4. 变阻器的连接方式:讲解变阻器的基本连接方式,包括串联和并联。
5. 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如调节亮度、音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阻器的概念、作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掌握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种类,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3. 学会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连接方式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连接方式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滑动变阻器、电阻箱、调压器等。
2. 学具:电路图、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调节灯光亮度,让学生感受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介绍变阻器的概念、作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种类和连接方式。
3. 例题讲解: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实际应用,如调节音量、亮度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电路。
六、板书设计1. 变阻器的概念、作用及其应用2.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3. 变阻器的种类4. 变阻器的连接方式5.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电路图。
2. 简述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变阻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下一节课进行分享。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14.2 变阻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2节《变阻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变阻器的原理、结构、种类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变阻器,并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阻器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变阻器的原理、结构、种类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变阻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2. 学会使用变阻器,并能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阻器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变阻器、电路图、实验器材。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调节电视音量、调节灯光亮度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是如何实现调节的。
2. 知识讲解:介绍变阻器的原理、结构、种类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使用变阻器。
3. 课堂实验: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实验,观察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变阻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变阻器。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变阻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阻器的原理2. 变阻器的结构3. 变阻器的种类4. 变阻器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学生想调节书桌上的台灯亮度,应如何使用变阻器实现?答案:将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通过旋转变阻器的旋钮,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从而实现调节台灯亮度的目的。
2. 题目: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应用实例。
答案:电视机的音量调节、空调的温度调节、灯光的亮度调节等。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2 变阻器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变阻器的概念,知道变阻器是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装置。
2. 让学生掌握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变阻器如何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 让学生学会使用变阻器,能够熟练地调节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阻器的概念和作用,能够说出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变阻器。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难点:变阻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变阻器、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变阻器,用于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需要调节亮度的台灯,引发学生对变阻器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变阻器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如何使用变阻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变阻器,体会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5. 知识拓展:讲解变阻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中的变阻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4.2 变阻器一、概念:变阻器是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的装置。
二、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三、应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对用电器亮度、速度等参数的控制。
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 请举例说明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 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洗衣机中的调速器,空调中的温度控制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变阻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讲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时,通过示例使学生易于理解。
变阻器【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2.通过观察、对比,学习利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3.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学习重难点】1.重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原理;滑动变阻器的符号;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使用方法。
2.难点: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学习〗问题1:调光台灯是靠什么来改变灯泡的亮度?你所选用的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活动14.3: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实验:电路图如下(对照书图14-5)当M向左移动,接入电路中铅笔芯长度变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变_____, 灯泡亮度变_____ ;当M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铅笔芯长度变_____ ,电流表的示数变 _____ , 灯泡亮度变_____。
请你想一想该实验的不足之处:_____;该如何改进:问题2:电阻箱的使用方法及读数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里用的旋盘式电阻箱,使用时,调节四个旋钮就能得到 _____Ω范围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图中所示的电阻箱的电阻大小为_____Ω,合 _____ MΩ.小结:(1)原理: _____ ;(2)是否可以直接读数:_____ 。
(3)电阻变化是否连续:_____ ;问题3:关于滑动变阻器阅读书,思考并回答:1.工作原理:2.构造:3.认清铭牌:某滑动变阻器上有“10Ω,2A”,其中“10Ω”表示________________;“2A”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结构示意图和符号:5.作用:连接方式:要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某用电器的电流,则滑动变阻器与该用电器_____联。
小结:变阻器的种类有:_________ , _______ 。
二、〖课堂反馈〗1.张微同学在实验室里连接一个电路如图1所示,她想让小灯泡变暗些,应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_____ 端(选填“A”或“B”)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逐渐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图1 图22.如图2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C端滑动时使小灯泡变亮,那么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_____或______接在电路的M、N两端.3.如图3所示,当滑片P向右移动使得电路中电流变大,电路的E、F点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情况正确的是()A.E接A,F接B B.E接A,F接DC.E接C,F接B D. E接C,F接D图3 图44.如图4所示,在m、n两点间接一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灯的亮度,电路图的上方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要求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灯逐渐变亮,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方式应采用()A.m接a,n接b B.m接d,n接bC.m接b,n接a D.m接c,n接d。
《变阻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认识它的符号和结构示意图,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会用它改变电流大小;了解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连续改变电流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阻作用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变阻器的自主设计,感知创新设计的一般方法。
(2)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设计变阻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矛盾,激发动机,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实践、修正、提高,从而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2)像科学家一样研究、发现,体验人类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自然的过程,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点:根据要求正确使用与连接滑动变阻器。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具与学具教师:实物投影、灯泡、二节干电池、开关1个、导线若干、铅笔芯(约10厘米长)、亮度可变台灯、收音机、电位器。
学生:实验接线板、小灯泡、二节干电池、开关1个、导线、铅笔芯、1米长康铜合金丝、1米长铁丝、滑动变阻器、实验报告单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布置预习“变阻器”了解家庭里可以改变音量、风速、温度、车速等的元器件。
学生了解家庭里的家用电器中,音量、风速、温度、车速等的元器件。
通过解说、照片、等方式向全班介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意图【设疑】当绝缘问题解决后,导线夹在密绕的被绝缘的导线上移动时,电路会出现什么问题?电路是否是通路?【讨论验证并说明】采用部分刮漆的办法解决问题。
导线夹经过的部分,将绝缘油漆刮掉。
【鼓励总结】恭喜大家,你已经像科学家一样不断发现、不断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设计好的滑动变阻器。
我们先认识一下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4.2 变阻器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变阻器的概念,知道变阻器是一种可以改变电阻大小的电子元件。
2. 让学生掌握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变阻器是如何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3. 让学生学会使用变阻器,能够熟练地调节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变阻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阻器的概念、工作原理和作用,能说出变阻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 掌握变阻器的结构、原理,能正确使用变阻器。
3. 通过对变阻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变阻器实物、导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包括变阻器、导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亮度可调的台灯,让学生观察到亮度的改变,引导学生思考亮度改变的原因。
2. 讲解:介绍变阻器的概念、工作原理和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3. 演示:进行变阻器的使用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调节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变阻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变阻器概念:可以改变电阻大小的电子元件工作原理: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结构:电阻线、滑片、固定电阻等使用方法:调节滑片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 请说明如何使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举例说明变阻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1.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
2. 使用变阻器时,通过调节滑片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4.2 变阻器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2节“变阻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变阻器的原理,理解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 掌握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如电位器、光线调节器等,并认识它们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能说出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理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能通过实验探究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难点: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导线、灯泡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如音响的音量调节旋钮、灯光调节等),引导学生关注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变阻器的原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在不同电阻值下,灯泡亮度的变化,让学生探讨其背后的原理。
3. 讲解变阻器的构造: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讲解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4. 应用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如电位器、光线调节器等,并认识它们的作用。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有关变阻器原理、构造、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变阻器的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
2. 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原理。
3. 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描述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花果山中学课堂教学案
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主备人:刘桂林审核人授课人
课题 : 14.2 变阻器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及作用,能画出变阻器的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2、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简单电路中如何引起电流的变化。
3、学会正确使用变阻器。
学习重、难点:
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简单电路中如何引起电流的变化。
学会正确使用变阻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B.通过导体的电流变大,导体的电阻也变大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D.一般情况下,导体都有电阻
2、小明在研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时,在不同时刻测量了一段锰铜合
金线的电阻,其电阻与时间的图像如右图所示,与时刻t2相比较,时刻
t1的温度较(选填“高”、“低”和“一样高”).
3、A、B、C、D四根导线,其中A、B、C是铅线,D是镍铬合金线.A、B
粗细相同,A比B短,B、C长度一样,B比C粗,D、C长短粗细都一样,
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阻值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A.RA>RB>RC>RD
B.RD>RC>RB>RA
C.RD>RA>RB>RC
D.RC>RB>RA>RD
4、如下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个金属夹,分别在两金属之间接入硬
币、铅笔芯、橡皮或塑料尺,闭合开关后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在观察到
小灯泡发光时,两金属夹之间接入的可能是( )
A.硬币或橡皮 B.铅笔芯或硬币 C.橡皮和塑料尺D.塑料尺或铅笔
二、新课学习
1、活动14.3 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
2、介绍三种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和电位器
3、活动14.4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书本P59图14—7)
(2)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电阻的?
(3)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
(4)应该怎样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接线原则是什么?
(5)如果把图14—8中滑动变阻器的A B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结果会怎样?如果接C D呢?
(6)如果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有“10Ω 2A”的字样,其中“10Ω”表示,“2A”表示。
(7)在接通电路前,应将金属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为什么?
三、典型例题
例题1、如右图所示,在m、n两点间接一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灯的亮度,
电路图的上方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要求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
时,电灯逐渐变亮,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方式应采用()
A、m接a,n接b
B、m接d,n接b
C、m接b,n接a
D、m接c,n接d
例题2、右图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它有四个接线柱,C和D为
金属棒的两端。
A和B为电阻线圈的两个端点,P为滑片,那么一共有
______种接法,若把C和D直接接入电路电阻将为_______,若把A和B
直接接入电路电阻将________;要想使变阻器能够起到变阻作用
有______种接法,它们是分别接入_________。
例题3、书本P92“WWW第2题”,这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
的装置,利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至少写出3点)。
其工作原理:当油箱内油量减少时,浮标下沉,杠杆的A端随之
下降,B端,R2接入电路的电阻长度,其有
效电阻,这样电路中的电流,油量表的示数。
反之,当加油时,A端随着浮标的上浮而上升,,B端,R2接入电路的电阻长度,其有效电阻,这样电路中的电流,油量表的示数。
例题4、书本书本P91 “WWW第1题”
§14.2 变 阻 器 【课堂检测】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
【夯实基础】
1.滑动变阻器是根据改变 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 的原理制成的.
2.某个变阻器上标有“50Ω 1.5A ”字样,这表示此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A ,通常在使用前应将电阻值调至 .
3.图1表示的是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⑴电阻值变大的是 ;⑵电阻值变小的是 ;⑶电阻值不变的是 ;
4.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阻箱能逐渐地改变它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出连入的阻值
B .滑动变阻器能够表示出它连入电路的阻值
C .电阻箱能表示出它连入电路的阻值
D .这两种变阻器规定有最大的阻值,对通过它们的电流没有任何限制
【综合拓展】
5.如图2所示,滑动变阻器起改变电路中电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不能改变干路中的电流 B .只能改变灯L 1的电流
C .不能改变灯L 2的电流
D .可以同时改变灯L 1和L 2的电流 6、如图3所示,现有两只灯泡,电源、电流表、开关及滑动变阻器各一个.某小组要设计符合如下要求的电路:灯L 1、L 2要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灯L 2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只能使灯L 1亮度变暗;开关控制整个电路通断.
请在细线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并将对应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丙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