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最具 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所谓“烧尾宴”,据《封氏闻见录》云, 士人初登第或升了官级,同僚、朋友及亲 友前来祝贺,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馔和乐 舞款待来宾,名为烧尾,并把这类筵宴成 为“烧尾宴”。
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 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 很大变化。
中国文化概论——饮食篇
怎样思想,就有怎样的生活
饮食篇
王永豪
明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唐伯虎有一首叫 做《除夕口占》诗,劈头便用此七字: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借此来反映穷困不堪的境况,亦借以解嘲,真 是别有情趣。
清人张粲在自己的书斋题了这么一首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字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诗中七雅七俗对照鲜明,诗人境况今不如
人类由单纯地捕猎动物到有意识地驯养动物,其间也经历 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长期的实践,人类才驯化出第一 批家畜和家禽。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它是由狼驯育而来的,狼 的品种很多,狗的起源也是多源的。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早 期,狗就己经被人所驯化,成为原始人类狩猎、畜牧、守 户的忠实助手。
猪是新石器时代人类饲养的生要家畜,此期的黄河流域及 长江流域的绝大多数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家猪的踪迹。
羊是比较温顺的食草动物,饲料简单,也是人类较早驯养 动物之一,此时,人们还驯化原鸡为家鸡,并开始驯养家 蜂。牛与马的驯化稍晚于猪、羊、鸡的驯化。
总之,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大约四千年前,畜牧业中 的六大家畜:马、牛、羊、猪、狗、鸡均已驯养成功,并 成为人们稳定的肉食资源。
四、彩陶、黑陶:炊煮食具的发明
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一种新式炊具鬲(lì),这是 一种拥有三只肥大的袋形空心足的烧煮炊具,主 要用来烧煮粥类食物。后来人们又想到利用烧煮 时产生的蒸汽来加工食物,发明了“甑”( zèng),甑的底部有许多透出蒸汽的小孔,把甑 放在鬲上,利用沸水产生的蒸汽将食物蒸熟。后 来,人们将鬲与甑合二为一,制成了“甗(音: yǎn 。义:下部是鬲,上部是透底的甑,上下部之间 隔一层有孔的箅(bì)”,这样蒸制食物就更方便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