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品质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及12个桑品种的桑椹品质综合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340.19 KB
- 文档页数:6
南方农业学报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2023,54(11):3328-3339ISSN 2095-1191; CODEN NNXAABDOI:10.3969/j.issn.2095-1191.2023.11.019不同种质桑椹农艺性状及品质分析吴剑丽1,覃慧玲1,孙莉莉1,邱长玉2,周华锋1,黄晓1,莫荣利3,马雯芳1,4*(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530007;3广西蚕桑遗传改良与高效种养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4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1)摘要:【目的】对不同种质桑椹农艺性状和品质进行分析,为桑椹优良种质选育提供参考。
【方法】对19份桑椹种质的植株形态、叶、果穗等农艺性状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桑椹中活性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评价桑椹抗氧化活性;运用差异分析、变异系数及相关分析对不同种质桑椹农艺性状及品质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19份桑椹种质植株形态(树形、植株特性)、叶(叶形、叶基、叶缘、叶裂、叶尖、叶质、叶色)和果穗(颜色、口感、硬度、果长、果直径、单果重)等农艺性状差异明显,果长变化范围2.47~7.95 cm,果直径变化范围0.64~2.17 cm,单果重变化范围1.36~10.58 g,而叶质无差异,均为纸质;除叶质外,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均达16.67%及以上。
浸出物、总黄酮、总多糖和总多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66%、26.60%、18.13%和28.04%。
活性成分总量变化范围为0.31~6.39 mg/g,变异系数为40.03%。
不同种质桑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6.51%~98.34%,桂诱2172抗氧化活性高于其他种质。
6种活性成分总量、总黄酮和总多酚与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6种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均呈正相关,除绿原酸外,其他5种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
桑葚子检测报告简介本文档为桑葚子检测报告,旨在提供桑葚子的质量检测结果,包括种子纯度、水分含量和有害物质检测等。
1. 检测样品本次检测的样品为从某农场采集的桑葚子。
样品采集时,采用了随机采样的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检测方法2.1 种子纯度检测桑葚子的种子纯度是指种子在总样品中所占比例。
种子纯度的检测方法如下:1.取样:从样品中随机取出一定数量的桑葚子。
2.清洗:使用清水将取样的桑葚子清洗干净,并去除杂质。
3.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清洗后的桑葚子样品,计算其中种子的数量和比例。
2.2 水分含量检测水分含量是桑葚子中水分所占的比例,是反映桑葚子新鲜程度的指标。
水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如下:1.取样:从样品中随机取出一定数量的桑葚子。
2.烘干:将取样的桑葚子放入烘箱中,以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将其完全干燥。
3.称量:使用精密天平称量烘干后的桑葚子的重量。
4.计算:根据称量的重量和初始取样的重量,计算出水分含量的百分比。
2.3 有害物质检测有害物质检测旨在检测桑葚子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如下:1.取样:从样品中随机取出一定数量的桑葚子。
2.预处理:将取样的桑葚子进行研磨处理,以便提取有害物质。
3.提取:使用适当的溶剂将有害物质从样品中提取出来。
4.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对提取物进行检测和分析。
3. 检测结果3.1 种子纯度检测结果经过种子纯度检测,得到桑葚子种子纯度为98%,即样品中含有98%的种子。
3.2 水分含量检测结果经过水分含量检测,得到桑葚子的水分含量为82%,表明样品较为新鲜。
3.3 有害物质检测结果经过有害物质检测,结果显示桑葚子中未检出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4. 结论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桑葚子样品中种子纯度达到了98%,说明样品的品质较好。
2.桑葚子的水分含量为82%,表明样品较为新鲜。
3.桑葚子中未检出任何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提高桑葚品质的营养调控与品质指标筛选研究提高桑葚品质的营养调控与品质指标筛选研究摘要:桑葚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但其品质却容易受到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桑葚营养调控的研究,选取适用于评估桑葚品质的关键指标,旨在提高桑葚的品质。
1.引言桑葚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纤维以及一些重要的矿物质,具有多种营养价值。
然而,桑葚品质的低下往往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利用。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桑葚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营养调控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对桑葚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研究发现,供应充足的氮、磷和钾肥料可以显著提高桑葚的维生素C含量。
此外,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等,可以有效改善桑葚的口感、香气和色泽。
3.品质指标筛选为了评估桑葚的品质,需要筛选出适用的品质指标。
研究发现,桑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等,是判断桑葚品质的关键指标。
其中,维生素C含量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抗氧化活性可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值来评估。
4.营养调控与品质指标的关系研究表明,供应合适的营养元素可以显著提高桑葚的品质指标。
充足的氮肥可以提高桑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而适当的磷肥和钾肥可以提高桑葚的维生素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此外,有机肥料的施用可以增加桑葚的抗氧化活性。
5.结论通过适当的营养调控,可以显著提高桑葚的品质。
供应充足的氮肥、磷肥和钾肥,适当施用有机肥料以及微量元素和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桑葚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在品质评估中,应注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等指标的测定。
综上所述,通过营养调控和品质指标的筛选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桑葚的品质。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桑葚品质与其他因素(如栽培方式、气候条件等)的关系,为桑葚的生产和加工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6. 影响桑葚品质的其他因素除了土壤营养状况外,桑葚品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栽培方式、气候条件等。
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
原药材1【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果穗。
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2【性状】本品为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1~2cm,直径0.5~0.8cm。
黄棕色、棕红色至暗紫色,有短果序梗。
小瘦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宽约1mm,外具肉质花被片4枚。
气微,味微酸而甜。
3【鉴别】粉末红紫色。
内果皮石细胞成片,淡黄色,表面观不规则,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壁厚,孔沟和纹孔明显。
内果皮含晶细胞成片,每个细胞细胞含一草酸钙方晶,方晶直径7~11μm,花被薄壁细胞充满紫红色或棕红色色素块,非腺毛单细胞,多碎断,长短不一,直径12~45μm,有的足部膨大。
草酸钙簇晶散在或存在于花被薄壁细胞中,直径3~22μm.种皮表皮细胞黄棕色,表面观类长方形或多角形,直径7~18μm,垂周壁连珠状增厚,孔沟明显。
4【检查】4.1照ZT-TS-02-001-1《水分测定法》第一法测定,水分不得过18.0%。
4.2照ZT-TS-02-002-1《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不得过12.0%。
5【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ZT-TS-02-003-1《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用8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6【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中间品1【净制标准】照ZT-TS-02-009-1《杂质检查法》测定,杂质(无机物及果梗)不得过3%。
不得有虫蛀霉变现象。
2【干燥标准】照ZT-TS-02-001-1《水分测定法》第一法测定,水分不得超过12%。
成品1【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同药材。
2【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广西主栽桑树品种的桑枝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评价作者:吴婧婧陆春霞董桂清梁贵秋周晓玲谭汪英黄振勇吴军来源:《南方农业学报》2017年第09期摘要:[目的]评价广西不同桑树品种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筛选出营养型或保健型的桑树品种资源,以推动广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方法]测定广西蚕区12个主栽桑树品种桑枝的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保健活性成分(总黄酮、总生物碱、多酚、多糖),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进行综合评分,并采用类平均聚类法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在桑枝营养品质方面,12个桑树样品中以桂桑优62的综合评分值(Di )最高(2.309),强桑1号次之,7862×94168的最低(-1.59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桑树样品可初步划分为四大类:桂桑优62可作为食品加工和菜用兼用品种(第1类),强桑l 号、农桑14和果大10可作为饲料加工品种(第Ⅱ类),桂桑优12、试11×93251和7862×94168可作为兼用备选品种(第1II 类),桑特优1号、粤桑11号、伦40、沙2x伦109和桑特优2号可作为菜用品种(第Ⅳ类)。
在桑枝保健功能方面,12个桑树样品中以粤桑11号的Di最高(3.204),沙2×伦109次之,农桑14的最低(-2.337);聚类分析亦可将供试的12个桑树样品初步划分为四大类:第Ⅰ类为黄酮和多糖类兼用型保健品种(粤桑11号),第Ⅱ类为生物碱和多酚类兼用型保健品种(桂桑优12、桂桑优62和农桑14),第Ⅲ类为生物碱和黄酮类兼用型保健品种(桑特优2号和试11×93251),第Ⅳ类为兼用备选品种(果大10、7862×94168、桑特优1号、强桑l号、沙2×伦109和伦40)D[结论]依据桑枝的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可将广西蚕区12个主栽优良桑树品种分别分成四大类。
不同品种桑椹加工品质比较研究王香君;吴劲轩;夏川林;殷浩;胡古月;冯俊;张浩仁【摘要】该实验对四川地区8种不同品种桑椹的出汁率、pH值、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糖酸比、密度及原花青素等多种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系统聚类分析(CA).结果显示,8个品种的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桑椹品种无核大十的出汁率最高(75.25%),且原花青素含量最高(0.674 g/100 g).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桑椹加工品质影响最大的是糖酸比、可溶性总糖及密度,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2.58%.桑椹品种无核大十最适宜深加工,德果1号、台湾四季桑及嘉陵30号等桑椹品种次之.【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9(038)003【总页数】5页(P139-143)【关键词】桑椹;品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加工品质【作者】王香君;吴劲轩;夏川林;殷浩;胡古月;冯俊;张浩仁【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2桑椹(Fructus mori),又名桑果、桑枣,质地鲜嫩,酸甜可口,营养成分丰富,药用价值高,《本草经疏》、《本草纲目》等多部中医药著作记载桑椹具有滋阴补肾、黑发明目、悦颜不老等功效,有“中华果王”、“民间圣果”之美誉,是国家卫生部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的农产品之一[1-3]。
桑椹品鉴方法桑椹,即桑树的果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拥有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
品鉴桑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对自然馈赠的珍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桑椹的品鉴方法,包括外观、口感、气味、产地和食用方式等方面,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和享用这一美味佳品。
一、外观品鉴桑椹的外观是品鉴的第一步,优质的桑椹应该呈现出饱满、均匀、色泽鲜艳的特点。
在挑选桑椹时,要注意观察其颜色、大小和形状。
1.颜色:成熟的桑椹颜色应为紫黑色或暗红色,这种颜色的桑椹通常甜度较高,口感较好。
避免选择颜色过于浅淡或发青的桑椹,因为这些桑椹可能尚未成熟,口感会相对较差。
2.大小:桑椹的大小因品种而异,但一般来说,较大的桑椹果肉更厚实,口感更佳。
在挑选时,可以挑选个头较大的桑椹。
3.形状:优质的桑椹形状应该饱满、圆润,表面没有明显的凹陷或破损。
这些形状特征表明桑椹在生长过程中得到了充足的养分,品质较好。
二、口感品鉴桑椹的口感是品鉴的核心环节,包括甜度、酸度、果肉质地和汁液含量等方面。
1.甜度:桑椹的甜度因品种和成熟度而异,优质的桑椹甜度适中,既不会过于甜腻,也不会过于寡淡。
在品尝时,可以细细感受桑椹的甜度,判断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
2.酸度:桑椹的酸度也是品鉴的重要指标之一。
适量的酸度可以增加桑椹的口感层次,使其更加鲜美可口。
在品尝时,可以注意感受桑椹的酸度是否适中,是否与其他味道相协调。
3.果肉质地:桑椹的果肉质地应该细腻、多汁,易于咀嚼和消化。
在品尝时,可以关注桑椹的果肉质地是否细腻、多汁,是否有纤维感或粗糙感。
4.汁液含量:桑椹的汁液含量也是影响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质的桑椹应该具有较高的汁液含量,口感更加鲜美多汁。
在品尝时,可以注意感受桑椹的汁液是否丰富、口感是否爽滑。
三、气味品鉴桑椹的气味也是品鉴的重要方面之一,优质的桑椹应该具有浓郁的果香和清新的气息。
1.果香:桑椹的果香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之一。
在品鉴时,可以仔细嗅闻桑椹的果香,判断其是否浓郁、纯正。
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1 品名:
1.1 中文名:桑椹
1.2 汉语拼音:Sangshen
2 代码:
3 取样文件编号:
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
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
7 检验操作规程:
7.1 试药与试剂:乙醇。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显微镜、马弗炉、烘箱。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5 检查:
7.5.1 水分不得过18.0 %(附录15 第二法)。
7.5.2 总灰分不得过12.0 %(附录17)。
7.5.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8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桑葚干2763检验标准
桑葚干是一种食品原料,它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制定桑葚干的2763检验标准,保障人们食用健康的桑葚干。
该标准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验:桑葚干应呈现棕黑色,表面有光泽、纹路明显,无霉变、虫蛀、异物等杂质。
2. 水分检验:桑葚干的水分含量不应超过25%,以保证干燥程度。
3. pH值检验:桑葚干的pH值应在
4.0-6.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质量。
4. 残留农药检验:桑葚干中残留农药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5. 铅、汞等重金属检验: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6. 微生物检验:桑葚干中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微生物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7. 防腐剂检验:桑葚干中添加的防腐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
通过以上的检验标准,生产桑葚干的企业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也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促进行业的发展。
FOOD EXPERIMENT 食品实验(4)在测定和分析完成以后,需要采用Excel进行处理,并且根据处理的结果,采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达。
根据表达的数据,将不同桑葚种类应用到不同产品加工中,以此保证加工的品质。
3.实验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桑葚的品种不同,出汁率也不同,一般是在54.55%-75.25%。
根据出汁率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不同种类适宜哪种产品的加工,再结合其他指标,有效地将其应用到产品加工中,以此实现不同品种桑葚加工品质比较分析的意义和目的,从而有效提升加工的品质。
(2)果汁、果膏、果干等产品加工对于桑葚的酸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酸度适宜,才能提升果汁、果干、果膏的加工品质。
其中,果酒和果汁主要注重的是含糖量,在对不同品种桑葚加工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含糖量在10g/100g以上的桑葚品种较适宜加工成果酒和果汁。
(3)经过相关软件分析可以知综上所述,桑葚作为一种味道鲜美可口的食物,可以被加工成很多产品,例如果干、果汁、果酒、果膏等。
但是这些产品对于桑葚的糖酸比、含糖量、含酸量、密度、出汁率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要对不同品种的桑葚进行加工品质比较,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产品加工,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桑葚的利用效率,还能确保桑葚不同种道,不同品种的桑葚,其含氧量也是不同的。
(4)在对不同品种桑葚加工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还需要注重密度,主要是因为密度是果酒发酵的重要参数,高密度桑葚可以提升果酒发酵的品质,使其味道鲜美独特。
(5)从果实的角度来说,其良好的风味不仅与含糖量和含酸量有关,还与糖酸比有着直接联系,由于糖酸比的不同,其风味也是有着很大差异的。
因此,在对不同品种桑葚加工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的时候,要想确保果实的鲜美,一定要考虑以上几点内容,这样才能保证加工的效果和质量。
4.不同品种桑葚加工品质之间的关联。
从表2可以知道,桑葚的出汁率和总酚含量与其他加工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明显,换句话说,出汁率与桑葚其他加工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总酚含量仅与桑葚的含糖量存在负相关。
广西地区13个主栽桑品种的桑椹营养与药用品质综合评价何雪梅;零东宁;唐雅园;孙健;梁贵秋;邱长玉;李杰民;李丽;李昌宝;盛金凤;刘国明【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8(039)010【摘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地区13 个主栽果桑品种的桑椹中主要营养成分、功能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其综合营养品质和药用品质,筛选桑椹食、药用开发的专用桑品种.营养品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从15 项指标提取的5 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32%,能较好地解释自变量信息,维生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膳食纤维含量是影响桑椹营养品质的最主要的指标.综合得分排列前3 位的品种是大10、桑特优2号和桂诱M161,这3 个品种可作为桑椹食品开发的专用桑树品种.药用品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从9 项指标提取的4 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02%,较好地反映桑椹药用品质的综合信息,影响桑椹药用品质最主要的指标为多酚、绿原酸、芦丁和花青素.综合得分排列前3 位的品种是桂诱M257、桂桑优62和大10,这3 个品种可作为桑椹药品、保健品开发的专用果桑品种.【总页数】7页(P250-256)【作者】何雪梅;零东宁;唐雅园;孙健;梁贵秋;邱长玉;李杰民;李丽;李昌宝;盛金凤;刘国明【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8.3【相关文献】1.广西主栽桑树品种的桑枝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评价 [J], 吴婧婧;陆春霞;董桂清;梁贵秋;周晓玲;谭汪英;黄振勇;吴军2.广西主栽桑树品种的桑枝营养品质和保健功能评价 [J], 吴婧婧;陆春霞;董桂清;梁贵秋;周晓玲;谭汪英;黄振勇;吴军;3.不同杂交桑品种桑叶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及药用品质综合评价 [J], 赵东晓; 李公存; 董亚茹; 耿兵; 陈传杰; 王照红; 娄齐年; 孙景诗4.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不同品种猕猴桃品质指标综合评价 [J], 冯勇5.中国棉花主栽品种棉子营养品质及播种品质研究 [J], 王延琴;魏守军;周大云;匡猛;马磊;方丹;徐双娇;杨伟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桑特优2号、桂桑优12桑果的营养品质分析研究
石韡韬;梁贵秋;陆春霞;吴婧婧
【期刊名称】《广西蚕业》
【年(卷),期】2022(59)1
【摘要】为了充分开发和利用广西叶用桑树品种的果实,通过分析桑特优2号和桂桑优12果实的营养品质,并与果桑品种(粤椹大10)和蓝莓品种(杰兔)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两种叶用桑品种的桑果营养成分丰富,两者之间的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与粤椹大10的营养成分含量也普遍不显著,其部分营养成分甚至高于粤椹大10。
两种叶用桑品种的桑果与蓝莓的营养成分比较差异显著。
两种叶用桑树的桑果可以充分用于高营养品质的桑果饮品和桑果加工食品,并用于化妆品等行业。
试验结果可为小浆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6页(P10-15)
【作者】石韡韬;梁贵秋;陆春霞;吴婧婧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88.3
【相关文献】
1.桂桑优62和桂桑优12的特点及栽培
2.推广桑树新品种桂桑优12、桂桑优62的经验和体会
3.桂桑优62和桂桑优12在宜州市的繁育与推广
4.桑品种桂桑优12的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5.3种盐胁迫对桂桑优12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