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27479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背景跌倒和坠床是住院患者常见的不安全事件,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护理纠纷。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跌倒、坠床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报告制度、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二、报告制度1. 护士在发现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报告给当班医生和护士长。
2.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并了解事件经过。
3. 护士长应在24小时内将事件报告给护理部,并提交书面报告。
4. 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5. 患者家属对跌倒、坠床事件有知情权,护士长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家属,并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6. 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预防能力。
三、应急预案1. 护士在发现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检查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处理外伤等。
2. 根据患者情况,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如病床或抢救室。
3. 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并根据医嘱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4. 对患者家属进行解释和安抚,消除其紧张和恐惧情绪。
5. 护士长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了解事件经过,并做好记录。
6. 护理部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四、处理流程1. 护士在发现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报告给当班医生和护士长。
2.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并了解事件经过。
3. 护士长应在24小时内将事件报告给护理部,并提交书面报告。
4. 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事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5. 患者家属对跌倒、坠床事件有知情权,护士长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通知家属,并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6. 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预防能力。
五、预防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对跌倒、坠床事件的预防意识,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对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保障患者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处置及后续处理。
三、报告制度1. 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
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
2. 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状态等。
3.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了解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并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4.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对科室进行指导和监督,促进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
5. 鼓励主动报告,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促进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
四、处置预案1.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及护士长。
2. 医生到场前,对患者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状态等。
3. 医生到场后,为医生提供信息,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4. 评估意识状态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受伤较轻者,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皮肤出现淤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 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协助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并遵医嘱给药。
6. 头部受伤者,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配合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contents •引言•坠床、跌倒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坠床、跌倒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事后处理与持续改进•协作与沟通机制建立•培训与演练计划安排目录目的和背景目的背景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场景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时,医护人员应迅速响应,按照本预案进行处置。
同时,本预案也适用于医院内其他类似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
风险评估方法全面的患者评估包括年龄、病史、药物使用、视力、听力、平衡能力等方面,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坠床、跌倒的高风险。
环境评估检查病房、走廊、卫生间等区域,评估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患者坠床、跌倒的安全隐患。
使用专业评估工具如Morse跌倒评估量表等,对患者进行定量化评估,以更准确地识别高风险患者。
预防措施制定针对高风险患者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01优化病房环境02提供合适的辅助器具03告知患者及家属坠床、跌倒的风险和后果,引起其重视。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和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坠床、跌倒的风险。
教育患者及家属在发生坠床、跌倒时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以减轻伤害程度。
患者及家属教育010204应急响应流程发现患者坠床或跌倒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到达现场。
评估患者伤情,判断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根据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及时报告医生、护士长和相关部门,做好记录。
03现场处置措施01020304医疗救治与转运事件报告与调查事件报告调查分析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经验教训总结及分享经验教训总结对坠床、跌倒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归纳出经验教训,明确哪些做法有效、哪些做法需要改进,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分享交流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将坠床、跌倒事件的处理经验、教训及整改措施进行分享交流,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医护团队协作家属参与及沟通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照护,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
及时向家属通报患者病情及风险,共同制定防范措施。
建立家属意见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并处理家属意见和建议。
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目标该文档旨在制定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的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启动事件报告处理预案。
事件报告分为三个层次:1. 一级报告:责任护士或医生应当及时向本科室主任和院内事件报告中心报告。
2. 二级报告:本科室主任应按照事件处理流程对事件进行评估,并填写《在院病患突发意外事件报告表》,按要求报送院内责任部门、评审委员会和医疗管理部门。
3. 三级报告:医疗管理部门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事件进行审查,并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后续处理措施,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本科室主任和责任医师和护士。
工作流程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前期准备:1. 逐一查缺补漏,完善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2. 在科室内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3.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器材,保障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发生意外事件后的处理流程:1. 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对患者及时进行救治。
2. 责任医护人员及时报告本科室主任和院内事件报告中心。
3. 本科室主任在接到报告后,分别通知其他相关责任人,并成立事件处理小组,对事件进行评估和处理。
4. 本科室主任填写《在院病患突发意外事件报告表》并按规定流程报告院内责任部门。
5. 医疗管理部门对事件进行审查,并按照事件处理流程对事件进行认真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6. 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本科室主任和责任医师和护士,并对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结论制定和认真执行住院患者跌倒跌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同时,各责任人在执行过程中要认真履职尽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促进了住院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一、目的为规范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处理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处理。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安全保卫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本制度的实施。
2. 各临床科室设立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员,负责本科室相关事件的报告和初步处理。
四、报告制度1.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后,当班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并立即报告本科室主任、护士长和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
2. 各临床科室应建立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登记本,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患者基本信息、事件经过、初步处理措施及结果等。
3.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各临床科室应将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相关记录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五、处理预案1. 立即对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并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消除家属的担忧和疑虑。
3. 组织相关专家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对涉及医疗纠纷的事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保障患者和医院的合法权益。
六、工作流程1.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后,当班医护人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治,并报告本科室主任、护士长。
2. 本科室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本科室主任、护士长将事件情况报告给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 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小组根据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字】报告篇一: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1]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工作流程一、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制度(一)、患者一旦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当班医务人员应即将上报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即将汇报医务科,同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报表内容包括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经过、原因及事后处置情况,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和采取的的扑救措施。
医务科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后,制定整改措施;(二)、科室设置报告的原则,鼓励主动报告,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促进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二、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一)、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即将通知科室负责人,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二)、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BP、P、H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揩伤、骨折等;(三)、科室负责人到场后,应问清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对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四)记录事件经过及患者情况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五)、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工作流程:篇二: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制度、措施、报告制度、处置预案、工作流程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管理制度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制度1、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2、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评估存在导致患者跌(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患者跌倒, 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⑴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⑴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者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彻底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带或者无效的约束患者;⑴服用特殊药物(镇静剂、降压药等)、近期有跌倒史(一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时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一、引言跌倒和坠床是医院常见的不良事件,可能导致患者受伤、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危及生命。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一套完善的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以降低跌倒、坠床对患者的影响,确保患者安全。
二、应急预案1.跌倒、坠床风险评估(1)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如年龄、疾病、用药、行动能力等。
(2)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护,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跌倒、坠床预防措施(1)加强病房环境管理,确保病房内光线充足、地面平整、无障碍物,卫生间、走廊等区域设有扶手。
(2)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认知,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叫铃、床档等设施。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跌倒、坠床风险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4)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病房内24小时有人值班,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突发状况。
三、处理流程1.跌倒、坠床发生时的处理(1)发现患者跌倒、坠床后,医护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评估患者意识、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
(2)如有生命危险,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3)评估患者受伤情况,如骨折、软组织损伤等,进行相应的处理。
(4)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告知跌倒、坠床原因及处理措施。
2.跌倒、坠床后的跟踪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跌倒、坠床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3)加强患者安全管理,防止再次发生跌倒、坠床。
3.跌倒、坠床事件的记录与报告(1)详细记录跌倒、坠床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处理措施等。
(2)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跌倒、坠床事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3)定期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总结,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四、总结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是医院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跌倒坠床报告制度1.1 目的为了提高对跌倒坠床事件的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报告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所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报告。
1.3 报告责任1.3.1 护士:在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
1.3.2 护士长:在接到护士报告后,立即向护理部报告。
1.3.3 护理部:在接到护士长报告后,立即向医务科报告。
1.3.4 医务科:在接到护理部报告后,立即向院长报告。
1.4 报告程序1.4.1 护士在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后,立即向护士长报告,并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患者情况、采取的措施等。
1.4.2 护士长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护理部报告,并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患者情况、采取的措施等。
1.4.3 护理部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医务科报告,并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患者情况、采取的措施等。
1.4.4 医务科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院长报告,并详细记录事件经过、患者情况、采取的措施等。
1.5 报告时限1.5.1 护士在患者跌倒坠床事件发生后,应在1小时内向护士长报告。
1.5.2 护士长在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护理部报告。
1.5.3 护理部在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医务科报告。
1.5.4 医务科在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院长报告。
1.6 报告内容1.6.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床号、住院日期等。
1.6.2 事件经过: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
1.6.3 患者情况:包括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受伤情况等。
1.6.4 采取的措施:包括现场处理措施、转院治疗情况等。
1.7 保密要求1.7.1 所有报告内容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1.7.2 未经授权,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报告内容。
二、应急预案2.1 目的为了提高对跌倒坠床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2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医院内所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的应急处理。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一、背景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加强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对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报告制度及处理预案。
二、报告制度1. 报告对象: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2. 报告时间: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
3. 报告流程:(1)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后,现场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同时向所在科室护士长报告。
(2)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患者受伤情况,并在2小时内将事件情况报告给医院安全管理办公室。
(3)医院安全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向医院领导报告。
4. 报告内容:(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患者信息。
(2)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患者受伤情况。
(3)事件发生后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4)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三、处理预案1. 预防措施:(1)加强入院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意识。
(2)对有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3)加强病房环境安全管理,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合理设置扶手、警示标识等。
(4)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识别、预防和处理能力。
2. 紧急处理措施:(1)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后,立即进行现场评估,了解患者受伤情况,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2)对受伤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3)安抚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4)根据患者受伤情况,及时通知家属,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3. 后续处理措施:(1)对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安全管理漏洞,制定整改措施。
(2)加强对相关医护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防范意识。
(3)定期对整改措施进行跟踪评估,确保整改效果。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规范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可能给患者和医院带来严重的伤害和责任。
为了降低这类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医院应制定详细的报告规范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
下面是一份关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规范处理预案和工作流程。
一、报告规范处理预案:1.事件报告:(1)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患者信息等基本事实情况。
(2)医院应建立专门的报告系统,确保事件信息准确记录,以便后续的处理和追踪。
2.事件调查:(1)医院应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由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医生、护士等组成,对事件进行调查。
(2)调查小组应迅速到达现场,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采集相关证据和信息。
(3)调查小组应与事件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访谈,了解事件的可能原因和责任分配。
3.事件分析:(1)在调查的基础上,调查小组应对事件进行分析,查明事件的原因和责任。
(2)分析的重点包括患者个体因素、环境因素、护理质量等方面。
(3)调查小组应制定事件分析报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处理流程:(1)在事件发生后,医院应立即安排护理人员进行紧急救治,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随后,医院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事件处理、医疗救治、赔偿协商等。
(3)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加强员工培训,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工作流程:1.事件发生:(1)当发生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相关人员应及时报告事件。
(2)医院应立即启动事件处理预案,成立调查小组。
2.信息采集:(1)调查小组应迅速赶到事件发生现场,了解事件的基本事实情况。
(2)调查小组应与事件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访谈,收集证据和信息,并记录。
3.事件分析:(1)调查小组基于收集到的证据和信息,进行事件分析和原因查明。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意外事件规范及流程
一、患者坠床、跌倒预防措施
1、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评分中度以上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床头悬挂安全警示标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防范。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接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昏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动作缓慢或由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
4、给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测量体重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离开。
5、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
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6、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后勤保洁员拖地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7、晚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8、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特殊药物者(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加强观察。
9、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立即通知管床或值班医生,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护理部。
10、当班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
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报送护理部。
二、发生跌倒与坠床处置预案
1、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
2、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BP、P、HR、意识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3、科室负责人到场后,应问清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对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4、记录事件经过及患者情况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5、科室负责人及时组织讨论,查找原因,总结经验,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工作流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