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飞船盘点1
- 格式:docx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11
31盘点科幻片中那些逆天的宇宙飞船(上)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
从中国古代的嫦娥奔月到现代在航天领域的不断探索,人类距离遨游宇宙的梦想越来越近。
都说科幻是人类想象的翅膀,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盘点一些那些科幻电影中逆天的宇宙飞船吧。
1. I.S.V Venture Star, 创业之星号出处:《阿凡达》逆天指数:三星转载自:阿凡达中ISV Venture Star飞船的完整设定阿凡达中的创业者号可以说是所有曾出现在电影中里的飞船当中技术上最准确的一艘。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导演卡梅隆对于技术细节的喜爱。
为了设计这艘飞船他请到了曾在泰坦尼克中与他合作过的Pellegrino博士,后者兼具设计飞船所需的技术背景和影视设计的经验。
整体结构图中绿箭头所指为船首(估计不少人跟我一样看电影的时候搞错了)。
这艘船有1.5千米长。
在她离开太阳系的旅程中,一组轨道激光器一直照射着连接在舰首处的一副直径16千米的光帆(电影中光帆没有出现)。
舰尾处的镜面护盾保护着舰体免受激光的损害。
这组激光可以将该船以1.5倍重力加速度加速0.46年,最后这艘船可以达到70%光速,飞船将以这一速度航行5.83年直至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对这个数字有疑问,应当是加上加速和减速的时间才会用这么长)。
舰首部分远景,红色的两扇是引擎的散热板。
散热板中间细长的棍子是固定光帆的结构。
本图为舰首部分特写,注意那四个大圆球中储存的不是燃料,而是工质氦。
货舱引擎部分之后就是货运区。
该区共分4组每组包括4个模块。
每个模块包含6个集装箱。
一台运输机械臂可以用于加载和卸载航天飞机。
第一张图里可以看到那两架航天飞机“瓦尔基莉亚”,设定中称之为:“轨道与表面间运载器”。
每架瓦尔基莉亚一次可以运输两副集装箱和100名成员,或者在不运送人员的情况下加载六副集装箱。
居住模块。
这一区几乎完全以非金属材料建造,以在旅途中抵御宇宙次级辐射。
这种恒星际飞船为了穿越漫长旅程,还得把乘客先给冬眠了。
世界各国宇宙飞船简介东方号宇宙飞船东方1号宇宙飞船,所属国家苏联,它由乘员舱和设备舱及末级火箭组成,总重6.17吨,长7.35米。
乘员舱呈球形,直径2.3米,重2.4吨,外侧覆盖有耐高温材料,能承受再入大气层时因摩擦产生的摄氏5000℃左右的高温。
乘员舱只能载一人,有三个舱口,一个是宇航员出入舱口,另一个是与设备舱连接的舱口,再一个是返回时乘降落伞的舱口,宇航员可通过舷窗观察或拍摄舱外情景。
宇航员的座椅装有弹射装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可紧急弹出脱险。
同时在飞船下降到距离地面7000米的地方,宇航员连同座椅一起弹出舱外,并张开降落伞下降,在达到4000米高度时,宇航员与座椅分离,只身乘降落伞返回地面。
设备舱为顶锥圆筒形,长2.25米,重2.27吨,在飞船返回大气层之前,与乘员分离,弃留太空成为无用之物。
东方1号宇宙飞船打开了人类通往太空的道路。
进步号货运飞船进步号系列货运飞船执行向空间站定期补给食品,货物,燃料和仪器设备等任务。
到1993年底,已发展两代,共发射进步号42艘,进步M号20艘。
它与空间站对接完成装卸任务后即自行进入大气层烧毁。
这种飞船由仪器舱,燃料舱和货舱组成,货舱容积6.6立方米,可运送1.3吨货物,燃料舱带1吨燃料。
它可自行飞行4天,与空间站对接飞行可达2个月上升号宇宙飞船上升号宇宙飞船,所属国家苏联,重5.32吨,球形乘员舱直径与东方号飞船大体相同,改进之处是提高了舱体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宇航员在座舱内可以不穿宇航服,返回时不再采用弹射方式,而是随乘员舱一起软着陆。
上升1号载三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4小时17分钟;上升2号载两名宇航员,在太空飞行26小时2分钟。
联盟号宇宙飞船联盟号飞船,所属国家苏联,俄罗斯,它由轨道舱、指令舱和设备舱三部分组成,总重量约6.5吨,全长约7米,宇航员在轨道舱中工作和生活;设备舱呈圆柱形,长2.3米,直径2.3米,重约2.6吨,装有遥测、通信、能源、温控等设备;指令舱呈钟形,底部直径3米,长约2.3米,重约2.8吨。
航空航天的成就1、天宫空间站: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2、蟐娥探月工程:中国探月工作。
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嫦娥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二颗探月卫星、第二颗人造太阳系小行星,也是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
3、神舟五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也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天问一号:中国进行火星探测时代。
标志着我国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5、羲和号:中国进入探日时代。
是中国第一颗用于探测记录太阳数据的卫星,它的升空,实现了中国对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标志着中国太近探测正式进入探日时代。
6、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国航天的强大后盾。
作为中国自主克制的航天运载工具,支撑了北斗导航、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等为代表的的国家重大工程的成功实施,其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天链卫星:世界依靠的中国自主中继系统。
标志着中国圆满结束了第一代数据系列中继卫星发射过程,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具有全球覆盖能力的中继卫星系统的国家。
8、神舟十二号:中国空间站首次载人飞行。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是中国空间站完成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9、东方红一号:中国发射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发展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神舟一号: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
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对突破载人航天技术有重要意义,中国由此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世界各国利用卫星技术探测宜居星球的例子一、NASA的开普勒号卫星开普勒号卫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一颗太空望远镜,其主要任务是寻找太阳系外的行星。
开普勒号卫星通过观测恒星的亮度变化来发现行星,从而有助于找到宜居的星球。
该卫星于2009年发射,至今已发现了数千颗潜在的宜居行星候选者。
二、欧洲空间局的GAIA卫星GAIA卫星是欧洲空间局(ESA)发射的一颗天文观测卫星,其任务是测量银河系中数十亿颗恒星的位置、距离和运动。
通过对恒星的观测,GAIA卫星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哪些星系可能存在宜居行星,并提供关于这些行星的基本信息。
三、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天问一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于2020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火星的气候、地质特征以及是否存在液态水等条件,从而为未来人类在火星上建立宜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四、俄罗斯的探月计划俄罗斯也计划利用卫星技术进行探测宜居星球的研究。
他们的探月计划旨在研究月球的地质特征、水资源以及有无适合人类居住的条件。
通过对月球的观测,俄罗斯科学家希望能够找到宜居的星球候选者。
五、印度的阿德尼斯计划阿德尼斯计划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发起的一项计划,旨在使用卫星技术来寻找宜居星球。
该计划计划将发射一系列卫星,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来观测地外行星的大气成分、温度等参数,以确定是否存在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六、日本的小行星探测计划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计划发射一系列探测器,探索小行星的构成以及其中是否存在适合人类居住的资源。
通过对小行星的观测,日本科学家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宜居星球的信息。
七、法国的太空望远镜计划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CNES)计划发射一颗太空望远镜,用于观测太阳系外的行星。
该望远镜将使用先进的探测技术,通过观测行星的大气成分、温度等参数,来判断是否存在宜居星球。
八、澳大利亚的宜居行星项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展一项名为"宜居行星项目"的研究,通过对银河系中数千颗恒星的观测,他们希望能够找到更多潜在的宜居星球候选者,并进一步研究这些行星的特征。
苏联载人航天历史回顾一:从东方号到第一代空间站为虢天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而从身体和心理上作好准备的相互关连的措施体系.目前的多舱空间站,使棼联从小蕊模实验牲研究过渡副了大规模地在太空进行生产活动和专门曲科学工作苏联已经完成了迄今晟长的裁人航天(365灭)这,矗长对问的飞行或毗后可能匿长期的飞行,为长期航天对人的生物医学方面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从而使向地球外的匿深远的空间飞行成为可能.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一个人不能永远生话在摇篮中.他预见到,室伺探险作为一个持续的社会过程的一部分栅方法发回地球,首次证明了一只生理上类似于人的高等脊椎动物不仅可以耐受火箭发射而且耐受了至少一周的各种航天困素.随后进行了五艘飞船式卫星系列发射,进一步进行了有关研究.这些飞行为世界上首次裁八航天铺平了道路1-961年4日lc日,尤里.加加林乘坐他的l京方1号宇宙飞船,成为毵地球轨道飞行的先驱.苏联还进行了第一位女航天员(瓦伦第鳙+捷列什科娃)的飞行,她是在东方号系列的最后一次飞行中航天的.6次东方号飞行,其目的在于.航天员对空间环境的防护,保证飞船系统可靠运行保证安全和精确地再入和着陆,握供人耐航天响应的基本参数数据.衷方号飞行以后苏联开始了上升号系列(飞船类型与东方号基本租同).内部结构有些改变取消了弹射座椅以便能乘坐3名航天员.1g64年10月,上升1号进行了第一次载3名航天员的飞行其中包括第1位医生航天员,他髓船飞行,使苏联能获得更多的综台飞行医学数据,主要集中在像空问运动病等方面,格尔曼.季托夫在东方2号飞行期间就发生了空间运动病.l965年3月,上升2号发射,上面载有2名航天员,这次飞行中进行了第一次出舱活动阿列克赛.列昂诺夫借助于一个刨新的,可充气的过渡舱和自持式生命保障系统,进行了人类第一次空间行走.在飞船外进行了12分钟空问行走,在过渡舱里减压10分钟.直到4年以后苏联才进行了第二次空阔行走.上升号飞行后,苏联艋天活动停止了2年,当时正在研制一种新的渡船式飞船,联盟号.这期问双子星飞行为美国提供了轨道上会合对接和出舱话动的经验为阿波罗计划作好了准备o1967年,苏联开始了他的长期的联盟号计划.主要目标是为空间站飞行提供一种渡船进行物品供应航天员运输和自由飞行.悲惨的是,这种新飞船第一次试飞时,联盟1号再入时姿态不稳定,降落伞系统失灵,导致驾驶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死亡.这发生在美国舸波罗l号失火惨案以后3个月,这两欢事件导致两个国家航天计划大大推迟.在推迟了18个月以后,联盟号又重新开始了飞行.对航天员进行了轨道上会合,对接和出舱活动技巧的训练,这些技术应用在礼炮号空间站飞行中.航天员的医学监测继续集中在失重的生理效应和发展对抗措施方面,这将使航天员能够进行空间站上的长期航天.从196年4月的第一次飞行开始到l979年6月联盟9号着陆,早期的联盟号经验为礼炮号空闻站计划排除了最主要的技术障碍.这8次短期飞行,为防止生理失调的各种对抗措施的应用和功效提供了资料,例如t扩胸器,肌肉等长运动,弹性张力带,和企鹅服(以一种恒定负荷作用在腿部和躯干部肌肉上).空问站前面的这些飞行没有发现不寻常的或出乎意料的空问变化,只有联盟9号航天员飞行后体验到了立位耐力显着变化,这个问题加速了发展心血管对抗描麓早期的联盟号飞钉为向空洞站计划进军提供了全面的信心.甚至直到今天,联盟号经过不断改进,仍然还是目前的祁平号空间站的运送敲天员的标准飞船札缒号空阿站总的来说是要长期住人的站上提供了维护,家务管理,吃饭,睡觉,卫生,锻炼设麓.空间站还包含了扩大的船上系统,科学装备和电力系统.礼炮号计赳的总目标是增加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能耐受长期航天的信心,继续试验和使用生理上的对抗措施,进一步发展航天员进彳亍空间站操作的.技巧,将空问站用作轨道上的实验室.在l9l到1984年闻,棼联总共有6艘礼炮号空问站成功地进行了载人飞行.这些空问站可以分成两类第一代(礼炮1,5)和第二代(札炮6和1号).下表中列出了苏联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空阕站情况-表苏联空闻站对接口数目名称使用时河第一代1札炮l号197l礼炮2号(1973,失败,未使用)札炮3号l974礼炮4号l95礼炮5号l976,77第二代2礼炮6号19,Bl札炮7号l982一日6第三代6和平号19日5,现在第一代空间站只有一个对接口,太太限制了飞行任务设计的多变性和持续漆成明快色调.生活区有4个舷窗,服装和娱乐品(磁带录音桃,国际橡棋和书籍)贮存空间,还有一张为医学实验用的特制沙发.,第一批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逗留了2周进行了约400顼实验,还进行了身体锻炼以便评估这些锻炼方法对再适应地球重力的有效作用.日常鼹炼用了一个跑台和改进了的企鹅服.制定的每天作息时问表为,B小时睡眠,8小时工作,B小时行政管理,家务活动和锻炼.第二批航天员投能对接.总的看经航天员进行有效的修理和维护以后该空间站一直工作了二倍于它的设计寿命的时问.l94年12月,苏联发射了礼炮4号.它的第一批航天员是联盟¨号航天员,他们在轨道中逗留了29天.航天员们评价了对抗微重力失调影响的各种锻炼和饮食措施还用一种新装备(称为chibiS真空服,是下身负压装置的一种变体)研究了心血管系统.chibis服是锻炼时穿的,是减轻心血管失调和减少瀛到头部的体液容积.随联盟1号飞行,开始了一项标准的锻炼尉度t规定锻炼3天,每天3敬,总共25小时第4天自由锻炼.除了跑台以外还增加了自行车功量计.还试验了一种新的身体调节[标签:快照]。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这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Russia)和美国(America)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
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
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天高任船飞。
未来的宇宙飞船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让我们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吧!。
航天飞船知识
航天飞船知识
一、宇宙飞船的发展历史: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全人类的第一颗卫星“苏大卫星”,从此,宇宙飞船起步,在以后几十年里,发射了许多的宇宙飞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959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首枚登陆月球的“朱诺号”,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伟大壮举。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首枚进入外太空的人类宇宙飞船“朱诺号”,也就是著名的“克里姆球”,它是穿越太阳系的人类宇宙飞船,它是第一次离开月球的宇宙飞船。
1962年,美国发射了首枚载人宇宙飞船“宇宙旅行者”,这是人类第一枚进入太空的宇宙飞船。
1965年,苏联发射了首枚进入太空的宇宙飞船“兹拉斯宇宙鹰号”,它是一枚由两个太空飞行员驾驶的宇宙飞船,它的飞行成功为太空探索突破了一道新的关口。
1966年,苏联成功发射多个宇宙飞船,进行从月球绕地球飞行、月球机器人探测、月球航行以及太空援助行动等,为探索宇宙做出贡献。
二、宇宙飞船的主要功能:
1、太空探索:宇宙飞船是太空探索的突破口,它可以收集太空中的空气、气体和陨石等数据,查明太空中的宇宙力学现象和其他现
象,从而深入理解宇宙现象。
2、地球全球观测:宇宙飞船可以发射星载传感器,通过对地球的全球观测,获取地面实况数据,从而实现预报。
3、太阳系探索:宇宙飞船可以运行到临近行星,通过探测其他行星及其表面的环境、结构等,加深对太阳系结构及其规律的了解。
4、太空驾驶:宇宙飞船可以进行宇宙交通,实现在地球之间的穿梭,大大缩短了宇宙穿梭的时间。
5、太空游览:宇宙飞船可以用来进行太空游览,让人们可以去探索宇宙中的神奇世界。
1.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标志着太空探索新纪元的开始。
2.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乘坐“东方1号”飞船绕地球一周。
3.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类,并发出了那句经典的“这是个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
4. 1971年4月19日,苏联“萨尔托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成为第一艘到达火星的人类航天器。
5. 1972年12月7日,美国“阿波罗17号”任务完成后,标志着阿波罗计划的结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登月任务。
6. 1977年8月20日,美国“旅行者2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为首个进入太阳系外围的人类制造物体。
7. 1986年2月19日,苏联“米尔号”太空站发射升空,成为第一个持续在轨运行超过10年的太空站。
8. 1990年4月24日,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成为首个长期在轨观测外太空的望远镜。
9. 1997年11月7日,美国火星探测器“火星路德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并开始对火星进行详细探测。
10. 2001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第一艘长期居住船“联盟1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人类长期在太空中生存的新时代的开始。
11. 2012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开始对火星进行详细探测和研究。
12. 2015年7月14日,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冥王星,成为第一个接近并拍摄到冥王星的人类制造物体。
13. 2019年4月11日,以色列首次尝试将一艘无人探测器送上月球,但不幸坠毁在月球表面上,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将私人探测器送上月球。
14. 2020年5月30日,美国“龙飞船”首次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美国重返太空的新纪元的开始。
15. 随着科技和人类的不断发展,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重要宇宙探索里程碑被创造出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航天飞船的种类一、载人航天飞船载人航天飞船是用于将宇航员送往太空并返回地球的飞行器。
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出了多种载人航天飞船。
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的阿波罗号飞船和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
阿波罗号飞船是美国NASA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间开发的一种载人航天飞船。
它由命令舱和服务舱组成,能够搭载三名宇航员进行太空任务。
阿波罗号飞船成功实现了人类登月的壮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的载人航天器。
联盟号飞船是俄罗斯自1986年开始使用的一种载人航天飞船。
它由返回舱和仪表舱组成,可以搭载三名宇航员进行太空任务。
联盟号飞船是目前唯一一种能够将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的载人飞船。
二、货物运输航天飞船除了载人航天飞船,还有专门用于运输货物的航天飞船。
这些飞船通常被称为货运飞船或补给飞船,用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和实验设备。
美国的龙飞船是一种常见的货物运输航天飞船。
它由SpaceX公司开发,能够搭载大量货物进入太空,并在返回地球时将实验样本带回。
龙飞船还可以被改装成载人飞船,用于将宇航员送往太空。
俄罗斯的进步号飞船也是一种常用的货物运输航天飞船。
它能够搭载大量货物进入太空,并在返回地球时燃烧残余物,使飞船完全烧毁。
进步号飞船起源于苏联时代的“进步”系列飞船,至今仍在使用。
三、探测器航天飞船探测器航天飞船是用于探测和研究外太空的飞行器。
它们通常不搭载宇航员,而是携带各种科学仪器和探测设备,用于观测和收集有关宇宙的数据。
美国的旅行者号探测器是一种著名的探测器航天飞船。
它由NASA 于20世纪70年代发射,经过多年的飞行后已经进入了国际间的宇宙空间。
旅行者号探测器通过观测行星、恒星和星系等天体,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宇宙知识。
欧洲的罗塞塔号探测器也是一种重要的探测器航天飞船。
它由欧洲航天局研制,于2014年成功降落在彗星上,并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研究。
罗塞塔号探测器的任务为人类提供了对彗星的独特认识,对于揭示宇宙起源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Space International 国际太空·总第497期1111国外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人类进入太空的重要工具,在载人航天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前,国外仅有俄罗斯联盟MS(Soyuz MS)一型飞船处于服役状态,俄、美等国均依靠该飞船实现地面与“国际空间站”的往返。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载人航天的持续发展,主要航天国家、优势商业航天企业纷纷开展新型载人飞船的研制或论证工作。
除俄罗斯联盟 MS 飞船外,美国大力推动“载人龙”(Crew Dragon)飞船、CST -100“星际客船”(Starliner)等新一代商业飞船的研制工作,并取得重要进展;围绕载人月球探测活动,美国正在发展“猎户座”(Orion)飞船,俄罗斯也加紧研制新一代的“雄鹰”(Orel)飞船。
从技术水平、可靠性、任务适应性等维度看,国外新一代载人飞船性能大幅提升。
何慧东 苑艺(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情况一览1 老当益壮的运输工具—联盟 MS 飞船俄罗斯“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始于20世纪60年代,截至目前发展了四代、多个型号,联盟 MS系列载人飞船继承了联盟 TMA -M 飞船的设计,是俄罗斯“联盟”系列载人飞船的最新型号。
联盟 MS 载人飞船由3个舱段组成,分别为轨道舱、返回舱和服务舱,3个舱段可互相分离。
轨道“载人龙”飞船CST-100“星际客船”主要用于执行近地轨道任务。
“星际客船”为两舱段设计,包括航天员舱和服务舱两部分。
乘员舱为锥形,主要负责运送乘员和货物;服务舱为圆柱形,具备发射逃逸、姿轨控、发电、热辐射等功能。
飞船最多可搭载7名航天员,也可以乘员加货物的形式进行混合搭载。
飞船独立飞行状态设计寿命60h,对接状态设计寿命210天,具备运输功能。
飞船由洛马公司(LM)牵头研制,团队包括主要分承包商航空喷气发动机-洛克达因公司(Aerojet Rocketdyne)、联合技术宇航系统公司(U T C A e r o s p a c eSystems)、霍尼韦尔3 往返天地的商业航班——“星际客船”“星际客船”是波音公司(Boeing)与NASA“商业乘员计划”合作开发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猎户座”飞船12。
各国宇宙飞船大盘点:中国“天舟”排第几2017-04-20 16:06:28|上世纪,美俄两国开展了太空竞赛模式,为了取得各自在太空领域上的制高点,载人工具和卫星就成了双方不断发展的对象,如今,两国在航天领域上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反观,我国在航天领域上由于起步较晚,可进度一点不落于美俄两国,这成就方面我就不再做过多的阐述了。
今晚,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将飞天对接天宫二号,而与中国货运飞船对标的,目前,国际上使用的货运飞船有很多种,比如俄罗斯的“进步” 货运飞船、欧洲的“自动转移” 飞行器、美国的“龙” 飞船,天鹅座飞船,以及日本的HTV货运飞船等都能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货物运输。
在这些货运飞船中,中国天舟能不能做到后来居上呢?宇宙飞船相比与航天飞机,可能非常简陋,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容器拥有足够强度、并安装了必要设备,甚至大多是一次性的。
不过,它却承担了载人航天行动中大部分搬运工作。
如今,在航天飞机谢幕后的今天,宇宙飞船依然不断在壮大着自己的家族。
一、俄罗斯的“进步” 货运飞船——作为世界老牌强国,俄罗斯在飞船领域上的发展是最早的,1957年春,科罗廖夫领导的单位受命开始“东方”工程,研制苏联第一种载人飞船。
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载着加加林平安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飞行。
可以说,科罗廖夫为俄罗斯进军天空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而史上最具盛名的联盟系列原始设计同样出自科罗廖夫之手联盟号运载飞船,联盟号飞船的出现为苏联率先研制进步号货运飞船提供了样板。
1978年第一款进步无人货运飞船被研制出来,它直接使用联盟飞船现成的结构,拥有6.6立方米的运载空间,可载1.3吨货物和1吨燃料。
进步号货运飞船自诞生之初,已经历了多个改进型号,首款改进型号货1989年诞生,应用了大量联盟T和联盟TM上的新技术。
替代进步M的型号是2008年出现的进步M1,是目前俄最先进的货运飞船,它最大的进化就是和同时代的联盟-TMA-M一样装备数字式控制系统,节省下来的重量能够装载更多物资,它减小了货舱空间,取而代之地安装更大的燃料舱,用于为空间站进行燃料补给。
世界上速度最快最大的宇宙飞船你绝对不知道的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宇宙飞船,下面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经过5年的飞行,接近28亿公里的旅程,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太空探测器“朱诺号”目前已成功抵达木星轨道,即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这艘宇宙飞船的名称来自希腊罗马神话。
天神朱庇特拉起了帷幕隐藏他的恶作剧,但他的妻子朱诺能够看穿云雾,看见木星(朱庇特)真正的本质[40]。
第三号小行星,婚神星(3 Juno)的英文名字也是朱诺。
得知朱诺号已成功进入木星轨道后,NASA团队鼓掌庆祝“朱诺号”的第一个纪录创造于2016年1月,成为【最远的太阳能宇宙飞船】,那时候“朱诺号”飞行距离超过了由欧洲航天局罗塞塔于2012年10月创造的7.91亿公里距离,虽然Voyager和New Horizons走的更远,但是他们是由核动力发电。
朱诺号的第二个纪录创造与2016年7月4日,那时它受到了来自木星的巨大引力。
这个气态巨行星的巨大引力能够让正在移动的探测器速度达到每小时26.5万公里,这使得“朱诺号”成为【运行速度最快的宇宙飞船】,从而打破了由Helios 1号于1976年4月17日创下的纪录。
朱诺号接下来的20个月将在木星上度过,搜集这个星球神秘的天气和内部构造相关数据。
除了携带了各种相机和科学工具之外,Juno 还带了3个LEGO迷你人型——分别为古罗马神话的众神之王朱庇特、他的妻子朱诺和天文学家伽利略——他们绝对是历史上走的最远的迷你人型了。
朱诺号是NASA新疆界计划前往木星探测的宇宙飞船,于2011年8月5日从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2016年7月5日抵达。
探测器将放置在绕极轨道,研究木星的组成、重力场、磁场、磁层和磁极。
发射时间: 2011 年 8 月 5 日轨道高度: 2,672 mi耗资: 11 亿美元(2011 年)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朱诺号是NASA新疆界计划前往木星探测的宇宙飞船,于2011年8月5日从卡纳维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2016年7月5 日抵达。
外太空飞船发展历程
外太空飞船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太空探索之初。
以下是外太空飞船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1. 初期试验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美国和苏
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无人飞行试验,以测试在真空环境中的航天器性能。
苏联的“太空舱”和美国的“水星”飞船是这个阶段最突
出的代表。
2. 有人航天飞行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太空探索进入了有
人航天飞行的新时代。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成功将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并成功返回地球。
同时,苏联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有人航天飞行成就,例如“联盟号”和“索洛雅号”飞船。
3. 载人空间站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成
为了主要目标。
美国与苏联、后来的俄罗斯以及其他国家合作,共同建设这个大型空间站,为长期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提供了一个居住和工作的环境。
4. 预计未来发展阶段:目前,太空探索正进入新的篇章。
私人航天公司如SpaceX、Blue Origin等开始研发可重复使用的宇
宙飞船,以降低航天成本,并实现商业化太空旅行的梦想。
此外,人类还在探索其他星球的可能性,例如计划登陆火星的任务。
综上所述,外太空飞船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从无人试验到有人航天飞行再到载人空间站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和太空探索的不断发展,外太空飞船在未来将继续迎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十大科幻片电影中的经典太空飞船,有一艘受到中国救援人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种族,农耕文明我们探索土地,工业文明我们探索海洋,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又被深邃的太空所吸引。
虽然目前的太空飞船只能让我们往太空踏出一小步,不过许多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片电影不断勾起我们对深空探索的渴望。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太空飞船就是我们探索太空的利器,这些太空科幻电影也创造出许多经典的太空飞船。
下面为大家盘点十艘在太空科幻片电影中变现抢眼的经典太空飞船。
他们虽然功能不尽相同,征服的旅途也长远有别。
但是它们都承载这人类对深空的无限想象。
十、太空旅客:阿瓦隆号阿瓦隆号是一艘内饰豪华的太空飞船,上面有不同风格的餐厅,奢华的套房及太空风情酒吧。
它承载着五千名地球旅客到另一星球生活,不过飞船在旅行途中发生意外,即将走向奔溃。
阿瓦隆号可以说是太空版的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沉没埋葬了杰克和罗丝短暂的爱情,阿瓦隆亦见证了吉姆和奥罗拉的太空之恋。
九、银河护卫队:曙光号曙光是漫威科幻片《银河护卫队》主角星爵的战机,漫画里的“曙光”是一架有自我意识的飞船,但它不是人工智能,它的意识来自一个被摧毁了的恒星意识,后被收集放入星爵的飞船内,自称为曙光,不仅是星爵的助手,同事也是星爵恋人。
不过电影版的曙光似乎还没有自我意识,星爵的女朋友也换成了卡魔拉,曙光失去了许多传奇色彩。
八、星际迷航:进取号进取号是科幻片《星际旅行》系列中军队太空巡航主要的战舰,兼具攻防能力,到目前为止一共出有九艘星舰被命名为进取号,每一艘进取号的外形相当,只不过大小配置侧重各不相同。
初代进取号极受美国群众喜爱,受其影响,美国直接将一首航天飞机命名为进取号。
七、冲出宁静号:宁静号宁静号是科幻片《冲出宁静号》中,科姆驾驶走私用的太空飞船,亦是电影故事的主要场景。
电影中并没有对宁静号过多地描述,然而宁静号流线型的外表,科技感十足的外观设计,受到了大量科幻迷的拥趸。
市面上出现了林林总总的周边,许多知道宁静号的人根本就没有看过这部科幻电影。
世界航空航天大事件:风筝起源古代中国,约14世纪传到欧洲公元前500-400年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木鸟并试验原始飞行器1909年世界第一架轻型飞机在法国诞生1903年12月14日至17日,由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在人类航空史上首次实现了自主操纵飞行.这次试飞成功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人类航空史从此进入新的纪元1947年10月14日美国著名试飞员查尔斯·耶格尔驾驶X—1飞机实现了突破音障飞行1969年7月20日22时56分20秒,阿姆斯特迈出一小步成为全体地球人类的一大步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1970年12月15日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1971年4月9日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
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实用大全1971年12月2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
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198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8年,至今仍在运行,是目前最成功的人类空间站1993年11月1日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我国航空航天大事件: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1957.10.4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
1961.4.12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
宇航员加加林在绕地飞行1圈、历时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开始了载人航天的新时代。
1961.5.5美国宇航员艾伦·B·谢泼德驾驶美国“水星”MR3飞船进行首次载人亚轨道飞行,美国成为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1965.3.18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宇宙飞船,第一次在太空自由行走了10分钟。
1966.3.16载有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美国“双子星座”8号在飞行中与一个名叫“阿金纳”的对接舱体对接,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空间对接。
1969.7.21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了第一次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表面停留了21小时18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
1971.4.19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
1973.5.14美国用“土星”V火箭发射名为“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后与多艘“阿波罗”飞船对接,先后有3批9名航天员到空间站工作。
这是美国发射的第一个载人空间站。
1981.4.12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1986.1.28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后73秒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2名女宇航员。
1986.2.20苏联发射了第三代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和平”号在绕地球飞行8万多圈、行程约35亿公里、服役15年后,于2001年3月23日坠毁在太平洋预定海域。
“和平”号是世界上第一个长期载人空间站,也是20世纪质量最大、载人最多和寿命最长的航天器。
1994年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共16个国家开始建立国际空间站,计划于2007年完成。
“国际空间站”是一种更先进的多舱段空间站,代表了当代空间站技术的最高水平。
与航天飞机相比,宇宙飞船可能非常简陋。
本质上它就是一个大容器,拥有足够强度、并安装了必要设备,甚至大多是一次性的。
不过,简单的往往是最为有效的,它们承担了载人航天行动中大部分搬运工作,如今,航天飞机的历史已经谢幕,而飞船的家族依然繁荣。
1957年春,科罗廖夫领导的单位受命开始“东方”工程,研制苏联第一种载人飞船。
为了以最快速度拿出成品,东方号飞船结构做了最大程度的简化:飞船上连陀螺仪都没装、返回舱采用人舱分开着陆等等以降低技术难度。
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载着加加林平安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飞行。
苏联的第二种载人飞
船上升号,完全是在东方号的基础上修改而来的——甚至外部尺寸都没多大变化。
它在原本乘坐一名宇航员的舱内塞了三个人的座席,不过着陆方式升级为人舱同落。
为了1965年3月所进行的太空行走任务,上升2号还在外部加装了一个气阀舱。
史上最具盛名的联盟系列原始设计同样出自科罗廖夫之手。
科罗廖夫的初衷是为苏联的载人登月计划设计一款飞行器。
他本人未能活着看到这一计划修成正果,最终苏联的登月失败了,但联盟号飞船变成了一个庞大而成功的载人飞船家族。
第一型联盟飞船名为7K-OK,1967年4月23日,宇航员科马罗夫乘坐联盟-1升空,但这次飞行失败了,返回时降落伞没有打开,将科马罗夫活活摔死。
一种没有量产联盟系列飞船:名为7K-L3的苏联载人登月飞船。
科罗廖夫本希望使用两艘此类飞船对接,执行载人登月任务,但最终还是选择使用单艘飞船的方式。
遗憾的是苏联用于发射登月飞船的N1火箭4次发射全部失败,这种飞船只参与过其中一次失败的无人发射。
联盟7K-OKS是一种设计专门用来在地面与苏联的空间站进行人员交流的摆渡飞船,只发射过2艘,第二艘联盟11号在1971年6月30日执完成礼炮1号空间站对接任务后的返回过程中失压,导致3名未穿宇航服的航天员全部死亡。
此次事故暴露了早期联盟飞船因英塞进3人导致座舱空间过小的严重设计缺陷。
不过这也是联盟系列的最后一次死亡事故。
根据联盟11号的教训改进出的首款二代联盟飞船名为7K-T。
它只携带2人,所有宇航员在舱内均穿航天服作为保护。
它还没有太阳能电池板,由此造成的缺点就是只能独立在太空飞行2天。
联盟7K-TM应该是冷战中的一朵奇葩。
它是为了美苏首次合作太空行动而特制的,安装了一个能与美国飞船兼容的特殊对接口。
1975年7月18日,联盟19号与阿波罗计划的剩余飞船进行了两国太空飞行器的首次对接。
联盟-T是系列中的第三代,用于执行与礼炮号系列空间站摆渡任务的载人飞船。
经过技术改进,联盟-T的人员编制再次允许容纳3名宇航员,且宇航员可以在飞行途中身着宇航服。
重新装备的太阳能电池板也使飞船可以执行较长时间的独立飞行任务。
1986年,苏联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与之相匹配的人员摆渡飞船就是联盟-TM。
它是联盟系列的第四代产品,它安装了新的对接系统,增设了着陆反冲火箭,无线电通讯系统,与空间站的对接操作也变得简单。
后期的联盟-TM还被改装成可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2003年,专为国际空间站而研制的第五代联盟飞船——联盟-TMA诞生。
它由俄罗斯按照美国宇航局的技术标准研制,增加了载重能力、装备了改进型降落伞,另外,联盟-TMA的座舱还在系列中首次采用了“玻璃化”概念,宇航员终于摆脱了苏联飞船数量庞大的机械式仪表。
2010年,联盟-TMA-M面世。
这使联盟飞船终于实现了全数字化操作。
换装数字化设备还为飞船减轻了多达70公斤的净重。
未来的联盟,联盟-ACTS。
联盟-ACTS由俄罗斯与欧洲联合研制,预计2012年面世。
设计中,联盟-ACTS通过换装轨道舱,甚至可具备载人登月任务能力。
多年来,联盟飞船被当成一种天地间可靠的载人飞行器而知名,大多数人早已忘记联盟号的设计初衷,科罗廖夫未竟的梦想有可能以这种形式重见天日。
军用型联盟飞船的存在被苏联严格保密,苏联解体后流出的部分资料让外界对这个神秘的支系家族才有一点了解。
但也仅限于鲜见的几张概念图,军用型联盟的详细使用记录仍然隐藏在前苏联高达1700颗“宇宙(苏联人造地球卫星的统一代号,也是一些保密的地球轨道飞行器的掩护用代号)”系列卫星中。
为了接替技术老化、日益不敷使用的联盟系列飞船,俄罗斯于下一代载人飞船计划。
PTK-NP 分为客货两型,载人型可乘4名宇航员,无人型可携带2吨物资升空,并可携带500千克物资再入。
苏联的空间站需要经常补充燃料和人员给养,但装载了3人的联盟飞船富余运量有限,所以,1978年,第一款进步无人货运飞船(7K-TG)被研制出来。
它直接使用联盟飞船现成的结构,拥有6.6立方米的运载空间,可载1.3吨货物和1吨燃料。
区分联盟与进步飞船的主要特征就是中部的载荷舱,进步飞船为了扩大容积采用了桶形设计,而联盟飞船需要考虑人员再入大气层采用了一端较粗的陀螺形。
进步M(11F615A55)货运飞船1989年诞生,主要用于为和平号空间站和后来的国际空间站补给物资。
进步M(11F615A55)上应用了在联盟T和联盟TM上装备的一些新技术。
替代进步M(11F615A55)
的型号是2008年出现的进步M(11F615A60)。
它最大的进化就是和同时代的联盟-TMA-M 一样装备数字式控制系统。
节省下来的重量能够装载更多物资。
进步M1飞船2000年投入使用,是进步M系列的一款变体。
它减小了货舱空间,取而代之地安装更大的燃料舱,用于为空间站进行燃料补给。
进步M2由于苏联/俄罗斯的财政问题被取消了。
它是为苏联原计划的和平2号空间站设计的物资补给飞船,巨大的载荷舱能携带大量物资,甚至可以直接将空间站组件送上太空。
本国载人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