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高教科信息
- 格式:doc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30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研究郑金明(江西省鹰潭市田家炳中学)摘要:学好高中数学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影响着高中数学的学习,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今,新课改要求现代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那么,在实际中,教师们应如何设计课堂才能使课堂质量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高,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质量;课堂有效性;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关注。
因此,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教学课例研究成为了新时代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提问方式影响教学结果巧妙的提问方法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时就好似饥饿的人扑到了面包上,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
当然,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难免会有细节的小问题,似乎并不起眼,但的确会给学生造成无形压力。
比如说,老师会因为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于是讲同类型的问题一到两节课,这样做有没有效果?有,只是效果微乎其微。
因为此类问题大多不需要学生动脑思考,是为了配合上课而用的方法,学生张口就能讲出答案,这种问题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学生或许有所收获,但毕竟比较死板,会让学生产生错觉,还没有开始,便已经觉得学好了,但无论是方法还是理解上都比较机械化,起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不能让学生活学活用。
此类问题逐渐淡出学生的注意,以至于再次碰见相类似的问题,他们又无从下手,花费了时间,还不能掌握知识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像、声音、动画等功能,巧妙的将教学形象化,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
二、灵活多变运用教材教学离不开教材,教师应该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变通,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教学计划2010.3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组一、外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我们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外国小说欣赏》。
这一课本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
每个单元又分为四个板块: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
●阅读:阅读部分选取两篇小说,一篇精读,一篇略读。
所选小说以短篇为主,适当节选一些长篇中的精彩章节。
这些作品都是外国小说中的经典,充分考虑到了小说发展史、创作方法、小说流派以及国家和地区,适当注意作品的时空分布。
●话题:每个单元一个话题,全书共八大话题。
每大话题又分解出一些小话题,分基本话题和延展话题,大体囊括了叙述类文本的基本元素。
对话题的阐释,以介绍文学常识为尺度,顺便勾画外国小说在某一方面的变化脉络,有助于我们从理性层面赏析作品。
●思考与实践:在每一单元的后面,设置一些思路新颖、别具一格的思考题。
全书共27题分三类:(1)文本分析类15题,是有关所选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精到之处和引申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可为我们的作品阅读提供路径;(2)拓展训练类9题,安排与话题、所选小说相关的诸如改写、续写、场景作文、想象作文、朗诵等实践活动,可以丰富欣赏活动,深入体会小说,锻炼写作能力;(3)小说探究类3题,从所选小说出发做一定的流派、主题、题材探究,在中国传统感悟式、评点式欣赏外,有较理性的深入分析。
●链接:这个部分列举了一些与该单元的作家作品相关的一些著作,这些著作一般版本较为优良,为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延伸阅读提供便利。
有些单元的链接部分还附有简短的评论资料,用于对正文进行补充或从侧面印证。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外国小说读本》是依据人教社《外国小说欣赏》体系编写的,可以作为本课程学习的拓展和延伸。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生物课例课堂观察课例: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一、背景任教教师:屠飞燕(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生物老师,教龄四年,专业素养较好,学生非常喜欢她的课。
)内容主题: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模块Ⅰ)观察者:生物组课堂观察合作体二、课前会议: 11月8日(一)屠飞燕老师说课1.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为基因工程的第二课时,学习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科技中的热点,该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对这一前沿科技的了解,有助于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为学生的人生规划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本课时内容是在基因工程工具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应用,是必修教材中的“基因”和“基因重组”知识的深化,是学习“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的基础,与发酵工程也有联系。
基因工程操作的过程是微观而复杂的。
而教材中本节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是通过文字叙述展开的,缺少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情境,使得知识的呈现比较抽象,给阅读和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材中有一个基因工程操作示意图,但它的作用意在给学生一个基因工程的整体认识,且因教材叙述四个步骤的过程发散性不够,故也显得作用不够突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学习本节内容前,我们已结束了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知识的学习。
2.学情分析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改造,技术要求高,过程复杂,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上知识的呈现比较抽象,很难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
这对学生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及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三(4)班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学生上课发言积极,敢于提出问题,师生和生生互动比较好,大家在观察时可特别关注下表中的15位同学。
3、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简述基因工程的概念,举例说明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举例说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举例说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写出重组DNA的过程。
本节课的难点是“获取目的基因”、“重组DNA”、“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发布时间:2023-02-28T02:44:27.95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56卷10月19期作者:丁仰峰[导读] 科学技术等信息化设备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创新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参考方向。
丁仰峰绍兴市上虞区华维外国语学校 312300摘要:科学技术等信息化设备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创新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参考方向。
在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只能依据教材知识内容的不同自主设计教具和板书,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使课堂教育效果较差。
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后,教师能以多样化的形式讲解数学知识,有利于推动高质量数学课堂的建构。
基于此本文从合理设计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联合家校教育,强化学生数学技能;创新课堂训练模式,强化数学知识记忆三个角度,对高中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高中教材的数学知识相较其他阶段来说更加复杂和抽象,如果依然使用传统教育理念讲解数学知识难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只有将信息技术合理融入于高中数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化形象化的教育特点,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在此模式下,不仅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也能推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落实,有利于为教师创新数学教育工作提供更多助力,便于建构高效数学课堂。
一、合理设计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思考信息技术应应用于哪一教学环节,借助多元化的教育技术营造生动轻松的数学学习情境,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提供更多条件。
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依据教材中数学知识点的不同分别设计课前和课后学习目标,在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课前视频简要讲解本课的主要知识和学习形式,使学生思维从课间的讨论话题转移到课堂学习中,以便更好的满足高中生对数学学习的期待[1]。
余二高高三物理集体备课活动
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整体法与隔离法.
现让杆和环均静止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求绳中拉力的大小;
若杆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在空中沿AB方向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环恰好悬于端的正下方,如图乙所示.
①求此状态下杆的加速度大小a;
以题说法
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顺时针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0时,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块恰好能由0的大小以及这一过程中滑块与传送带间产生的内能.
0.5
24 J
的绝缘水平轨道,固定在离水平地面高处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E=5×105N/C的匀强电场。
余二高高三物理集体备课活动
例
图1
方向看到的装置如图乙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ab杆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
BL v,
用“四步法”分析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变式题组
的“
图2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若细杆CD所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判断
图3
;
与弹簧伸长量x之间的函数关系.
B2ω2l4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解决电磁感应动力学及能量问题的一般思路
电路分析:确定电源,画出等效电路,明确内、外电路,分析电路的串、并联关系.
受力分析:注意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和方向.
运动分析:对运动过程进行“慢进”式推理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运动过程中各物理量进能量分析:分析运动过程中各力做功情况,明确能量转化形式.
例2
图4
边将要离开磁场时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是cd边刚进入磁场时的几倍;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求解焦耳热时容易出现以下两类错误:变式题组
图5 在离开磁场右边界时的速度;
图6
内导体棒的运动情况;
内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判断电流方向;
内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图6
求金属线框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求金属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恰好完全进入磁场所用的时间t.。
基于“互联网 +”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分析发布时间:2022-12-31T16:36:35.812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12月作者:杨仕宇[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变化,更多的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也开始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通过对高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能力,更是能够鼓励其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正式进入高科技的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子。
因此,在这样的形式,授课教师应当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互联网知识。
本研究主要从三个维度入手,对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杨仕宇德阳外国语学校 618000【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也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了变化,更多的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也开始重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通过对高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掌握足够的信息技术能力,更是能够鼓励其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效使用信息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正式进入高科技的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子。
因此,在这样的形式,授课教师应当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互联网知识。
本研究主要从三个维度入手,对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互联网 +”;信息技术;教学分析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22)12-156-01引言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渗透,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已经离不开它的辅助。
由此看来,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人们只有具备足够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游刃有余。
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强化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1]。
高中学教育研究报告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高中学教育研究报告: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尤其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概念解析:数字化教学资源指的是以数字化形式呈现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包括电子课本、在线教学平台、教育软件等。
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但在实际应用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师资力量和教学策略的不足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教学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来收集数据。
首先,我们向高中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他们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看法;然后,我们观察了教师在课堂中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该部分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情况。
1.教师的应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中教师认识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他们普遍使用教育软件、在线教学平台等数字化资源来辅助教学。
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2.学生的应用情况:学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数字化资源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反映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培训。
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的调查,我们发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校本选修课程《记者技巧与实务》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课程名称:《记者技巧与实务》教材名称:无课程类型:社会实践类课程授课课时:每周1课时,共18课时主讲教师:於露亮授课对象:高一学生二:课程说明(一)、课程开发的背景余高广播电视台成立与1995年,还有不定期各类小刊物,致力于服务学校教育工作,并为培养宣传干事有兴趣爱好的学生,促进学校宣传教育工作、以及日常学校工作的开展。
学校每学年面向新高一学生招收广播、电视台、刊物工作人员学员50人左右,分为主持播音、记者、摄影、摄像、后期剪辑五个小组,每周不定时制作一些新闻时讯之类的类节目,给学生学习搭建一个良好资讯平台,也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
因此必须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有效的实践给与保驾护航,确保宣传工作能富成有效的开着工作,因此推出记者技巧与实务这门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社会实践类课程,这里不仅能学到广播、电视、刊物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可以在工作中实践,强化知识,培养学生对宣传媒体工作的兴趣爱好,在学习工作中互相帮助,互相探讨合理的工作方案。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团队意识,凝聚合力。
(三)、课程的实施理念本课程的选修时间最适合安排在高一年级,课程实现学习发声技巧极其文案的准备、设备的使用;并在学习过程中加入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和巩固。
本课程实施过程以宣传内容和选考内容为切入口,以原有一定性知识拓展到实践,使学生对原有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把原有的知识升华为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的总目标通过本选修课的学习,提升学生记者技巧发声技巧、文案组织、审美美学和基本的播音基本技能,学会小型节目制作。
(二)、课程的具体目标学生在选修课学习,学会基本的播音要求一方法,并能根据宣传工作不同节目的需要能够组织好播出内容的栓选和整理,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些小节目。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巩固知识,最终能够胜任余高宣传需要。
余二高高三物理集体备课活动
.对着圆心入射的粒子,速度越大在磁场中通过的弧长越长,时间也越长
,沿不同方向入射的粒子出射后均可垂直打在MN上
bc的中点,以e为圆心eb
的圆形区域,圆心坐标为O1(a,0),圆内分布有垂
的左侧区域内,有一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
和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内,存在着两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匀强电场区域Ⅰ、的圆形磁场区域Ⅲ、Ⅳ。
电场的场强大小均为E,区域Ⅰ的场强方向沿
轴上,右边界刚好与区域Ⅱ的边界相切;区域Ⅱ的场强方向沿y轴正方向,其上
轴上,左边界刚好与刚好与区域Ⅳ的边界相切。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2 2。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与案例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特别是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及其实际效果,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概述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增强师生互动等方面。
接着,文章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信息技术与函数教学的整合方式,如使用教学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实时互动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选取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这些案例将展示信息技术在函数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进行总结和反思,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数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之上。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信息技术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工具,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数学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的本质和性质,提高函数问题的解决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函数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支持的动态演示和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函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及实践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目的:
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学生更容易产生枯
燥乏味、难以掌握、难以应用等问题。
而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互动
性强、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究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
课程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及效果。
二、研究内容:
1.整合思路探究:研究面向高中数学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模式,探
讨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2.实践研究:选取数学教学常见难点及重点,设计信息技术融入的
数学教学方案,并进行实践应用。
3.效果评价分析:根据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对整合教学模式及措
施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研究进行梳理归纳。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及教师对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
学的认知程度及其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3.实验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对比同内容教学,对比效果评价,验
证其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预期研究成果及意义:
1.得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育软件、互动课堂等方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通过实践应用,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达到了教育目的。
3.为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于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中推广学案导学的决定为落实《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选修课教学常规》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质量,决定自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中推广学案导学。
一、强化对学案导学的认识学案导学是依托导学案辅助教学。
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
在走班选修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打造走班选修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办学生和家长满意学校的关键环节。
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走班教学中推广学案导学,主要针对的是部分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没有特别完善的教材(讲义)、没有现成配套训练册的现实。
“两个没有”导致学生自学、预习资源不够充分,训练落实不是特别有力,从而导致部分走班选修课程质量不高,学生和家长不太满意。
而且,没有学案导学,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中落实“五化”有序教学失去了凭依,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打造有效课堂也缺少抓手。
二、提高导学案设计质量(一)导学案设计主要原则针对我校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现实,提出我校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导学案设计主要原则如下:1.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立足于“导”,着力于“学”。
2.探究性原则。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能力。
3.导学性原则。
有具体、明白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学什么、如何学。
4.实用性原则。
学生好学,老师好用,容量适度,服务达标。
5.课时性原则。
一课一案。
(二)导学案主要模块我校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导学案应由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个模块组成,具体涵盖学习目标、知识提要、自学检测、自学疑问、重点探究、达标检测、反思小结等7个基本环节(反思小结环节可置于选修课程笔记本中)。
1.预习案:(1)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目标、章节目标及学生实际,设置指向明确、力求可检测的学习目标。
(2)知识提要。
承担教材作用,是本节课的核心、主干知识提要。
余高教科信息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教科信息处主办第2004—005期(导师名录特辑)出版时间:2004年11月25日关于《余高导师名录》使用的意见自2003年1月开始,我校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的高中导师制研究,期望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构建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强化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学业指导与道德指导同步的、一体化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根据导师制开展需要,在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下,课题组制作本期《余高导师名录》,名录中的材料摘自《余高导师档案袋》的“自我简介”,希望能为需要导师的学生选择导师提供帮助,确保导师制工作在师生双方积极参与的和谐氛围下顺利进行。
由于我校教师的工作负荷大,我们将控制需受导学生人数(高一、二年级每班12人,每位导师一般带3-5人);同时,基于导师制相互尊重了解、双向选择等原则,需受导学生不跨年级、班级选择导师。
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协助。
《余高导师名录》印发至各班、各办公室。
内部资料,请班主任和办公室负责人妥为保存。
时间匆忙,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导师本人和读者谅解,谢谢!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导师名录(以任教学科、年级、班级为序)语文组(20人,编号DS-01)林荣凑马瑾沈建妹邵慧俐陈耀清蒋继福钟霞梅沈浙瑛方巧丽陈晓红施麟麒李文姚阿娟金海英林友珠陈叶珍陈根法祝明富姜桂芳王樱数学组(21人,编号DS-02)吴亚东许义中俞小平曹良华孙建忠童元意李仲桂张艳辉吴寅静唐俊江韩晓丽王玉人朱华峰许映虹高坚沈小明王剑平马富强吴晓曙沙汀盛立忠英语组(20人,编号DS-03)胡剑锋吕正清李瑾沈园园赵冰芳王亚丽姜丽娜张娟妹徐一珠范艺赵小武潘观根马美珍白福庆张松鹤余炳富邵雯唐华东瞿小芳顾群英物理组(15人,编号DS-04)陈爱萍秦耀廷马少红叶惠芳王洋臧丽丽王爱强姜振环李丽华曹天福葛佳行李双元李小林董国彬查文华生化组(21人,编号DS-05)周玉婷陈跟图刘桂清盛连芬毛红燕倪丰云高志远张禹李建松刘辉褚玉良王忠华吴天国李锦亮吴江林杨红兰彭小妹路雅琴曹小卫屠飞燕郑超政史地组(20人,编号DS-06)陈艳冯晓娴严建强唐立强方冬梅仰虹徐晓芸郑萍刘亚萍郑怡华婷蒋春华谢根祥俞艳萍毛宏良於萍许希伟孙香花赵圣玉尹新建音体美组(10人,编号DS-07)王坚强邓幼玲吴福征朱根年於露亮章小平赵未名闫永吉汪鸯方虎信息技术、《人与社会》课(6人,编号DS-08):姚国忠张明华管国新苏斌王荣根沈毅语文组导师名录DS-01-001 林荣凑男 1963.7出生1983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余高青年教师困惑和关注的调查报告余杭高级中学青年教师沙龙秘书处一、问题的提出余高2005年9月在职的专任教师152人,其中1970年1月后出生〔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83人,占专任教师的54.6%。
他们的专业开展决定着余杭高级中学的未来。
为此,2005年12月,在学校教科信息处的指导下,成立了“余高青年教师沙龙〞,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开展搭建思想交流、教育研究、教学研讨、成果共享的平台,全方位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
2005学年的青年教师沙龙,挂靠杭州市校本培训工程,共有57人参与,占青年教师总数的68.7%。
沙龙活动如何把握青年教师的脉搏,解决青年教师专业开展中的困惑,成为沙龙秘书处工作亟需面对的问题。
我们认为,如果仅仅满足于观察和日常议论的结果,虽然也能了解根本情况,但这样了解的情况是浅层面的、缺乏理性反思根底的。
于是,我们基于教师专业开展理论,从“关注〞着眼,通过问卷调查实现青年教师问题的聚焦。
希望通过调查和问题聚焦,为学校决策、沙龙活动、青年教师的自我成长提供依据。
二、方法与过程1.调查时间:2006年2月28日,在林荣凑老师作?青年教师专业开展的根本理论?讲座后,用20分钟时间答复两份问卷。
2.问卷有两份:一是问答卷,总问题为“请你写出目前最困惑的问题〞,要求按“自我生活〞、“自我专业〞、“教学任务〞、“学生教育〞、“其他〞等五方面各写1-2个困惑。
最后收回问卷50份,收到问题313个,统计整理后形成18个方面的问题。
二是选择卷。
采用叶澜等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开展新探?1提供的问卷〔见附件一〕,总问题为“请阅读以下表达,并确定就您自己的教学而言,您对这些表达给予了多大程度的关注。
〞最后收回问卷47份。
3.问卷的统计和分析。
问答卷、选择卷分别由秘书长李瑾老师、秘书处曹良华老师负责统计和初步分析。
2006年3月10日,秘书处会议专题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我们以问答卷为主问卷,选择卷为补充卷,试图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聚焦“自我生活〞、“自我专业开展〞、“教学任务〞、“学生关注〞,了解青年教师目前的困惑和关注。
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拿来主义》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观点。
(2)掌握“拿来主义”的概念和内涵。
(3)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
(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据。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拿来主义”的概念和内涵。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三、教学难点:1. 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及其作品《拿来主义》。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背景,激发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掌握生字词。
(2)学生自主分析文章的结构,梳理思路。
3. 合作学习:(1)小组讨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有哪些?(2)小组分享: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为何提倡“拿来主义”?(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拿来主义”?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作业中的作文质量。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拿来主义”的文章,进行对比分析,拓宽视野。
Mind+结合XEduHub开发AI交互作品
谢作如;邱奕盛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年(卷),期】2024()11
【摘要】在图形化编程工具Mind+和通用AI推理库XEdu Hub的支持下,中小学生使用简短的代码就能设计出有趣的AI交互作品。
本文在介绍Mind+和XEdu Hub的同时,分析了AI交互作品的核心环节,指出作品可以由感知输入、智能处理和执行呈现三个部分组成,希望为中小学开展AI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谢作如;邱奕盛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科技高级中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小学初级人工智能作品“智能夜灯”设计与开发——以ai2控制micro:bit通信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
2.AI语音交互智能座椅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
3.建党百年HTML5文艺作品中交互设计开发的工具图表研究
4.H5制作平台与JavaScript 脚本相结合制作VR全景图交互H5作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高教科信息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教科信息处主办第2004—005期(导师名录特辑)出版时间:2004年11月25日关于《余高导师名录》使用的意见自2003年1月开始,我校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的高中导师制研究,期望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构建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强化学生的人生规划和终身发展素养、学业指导与道德指导同步的、一体化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根据导师制开展需要,在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下,课题组制作本期《余高导师名录》,名录中的材料摘自《余高导师档案袋》的“自我简介”,希望能为需要导师的学生选择导师提供帮助,确保导师制工作在师生双方积极参与的和谐氛围下顺利进行。
由于我校教师的工作负荷大,我们将控制需受导学生人数(高一、二年级每班12人,每位导师一般带3-5人);同时,基于导师制相互尊重了解、双向选择等原则,需受导学生不跨年级、班级选择导师。
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协助。
《余高导师名录》印发至各班、各办公室。
内部资料,请班主任和办公室负责人妥为保存。
时间匆忙,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导师本人和读者谅解,谢谢!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导师名录(以任教学科、年级、班级为序)语文组(20人,编号DS-01)林荣凑马瑾沈建妹邵慧俐陈耀清蒋继福钟霞梅沈浙瑛方巧丽陈晓红施麟麒李文姚阿娟金海英林友珠陈叶珍陈根法祝明富姜桂芳王樱数学组(21人,编号DS-02)吴亚东许义中俞小平曹良华孙建忠童元意李仲桂张艳辉吴寅静唐俊江韩晓丽王玉人朱华峰许映虹高坚沈小明王剑平马富强吴晓曙沙汀盛立忠英语组(20人,编号DS-03)胡剑锋吕正清李瑾沈园园赵冰芳王亚丽姜丽娜张娟妹徐一珠范艺赵小武潘观根马美珍白福庆张松鹤余炳富邵雯唐华东瞿小芳顾群英物理组(15人,编号DS-04)陈爱萍秦耀廷马少红叶惠芳王洋臧丽丽王爱强姜振环李丽华曹天福葛佳行李双元李小林董国彬查文华生化组(21人,编号DS-05)周玉婷陈跟图刘桂清盛连芬毛红燕倪丰云高志远张禹李建松刘辉褚玉良王忠华吴天国李锦亮吴江林杨红兰彭小妹路雅琴曹小卫屠飞燕郑超政史地组(20人,编号DS-06)陈艳冯晓娴严建强唐立强方冬梅仰虹徐晓芸郑萍刘亚萍郑怡华婷蒋春华谢根祥俞艳萍毛宏良於萍许希伟孙香花赵圣玉尹新建音体美组(10人,编号DS-07)王坚强邓幼玲吴福征朱根年於露亮章小平赵未名闫永吉汪鸯方虎信息技术、《人与社会》课(6人,编号DS-08):姚国忠张明华管国新苏斌王荣根沈毅语文组导师名录DS-01-001 林荣凑男 1963.7出生1983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此后,先后在职进修于浙江教育学院中文系、杭州大学法律系,获得中文、法律双本科,1995年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获得司法部颁发的《律师资格证书》,2000年获得导游员资格。
1983年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先后在泰顺一中、临平一中、余杭高级中学担任语文教师,独立撰著《十八春秋》《学生古诗词欣赏指津》。
作为教师,追求人才、情感和科研三大收获,在班主任、团委书记、教务处副主任、政教处主任和教科室主任等不同的岗位上将工作和科研结合起来,享受着工作的艰苦和乐趣。
爱好旅游,几年来走完红色旅游线(韶山、长沙、井冈山、延安、北京),1998年去新疆、甘肃,2002年走江西、湖南,2004年年上青海、西藏。
爱说的一句话,人生就在路上。
DS-01-002 马瑾女 1968.12出生教学简历:1990年工作至今。
学科特长:中文教学个性特点:踏实、严谨兴趣爱好:看书、旅游个人风格:平平淡淡就是真DS-01-003 沈建妹女 1980.11出生教学简历——2003年至今学科特长——中文个性特点——理解他人兴趣爱好——看书个人风格——细心、踏实、求真、文明DS-01-004 邵慧俐女 1969.6出生教学简历——从校园到校园,从学生到教师学科特长——中文个性特点——和蔼可亲兴趣爱好——看书、听歌个人风格——严谨务实DS-01-005 陈耀清男 1963.4出生自参加工作20多年以来,一直奋战在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并长年担负高三语文高考复习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学科特长——擅长高考复习专项指导,在阅读和写作以及其它高考常规考点的复习教学中,有切实可行的好方法。
个性特点——求善、求真、务实、率直。
兴趣爱好——阅读、写作、制作教学课件。
个人风格——崇尚真善美,对生活和工作充满激情。
教学上,一贯主张尊重学生人格,倡导学习的自主探索和实践,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中提高教学质量。
DS-01-007 蒋继福男 1960.4出生工作25年来,曾在多个学校任教,一直教授中学语文学科;兴趣广泛,特别是对历史、地理也有较浓厚的兴趣。
也许是岁月的熏陶,个性随和,能够与人和睦相处。
教学中崇尚求真、求实、求活;不拘一格。
信奉“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原则。
DS-01-008 钟霞梅女 1971.5出生钟霞梅,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杭市青年岗位能手,骨干教师,中共党员。
现任高二年级组长,兼跨实验班和曙光班语文教学。
教育工作,担任过四年的班主任工作及三年的年级组长工作。
对学生严、爱结合,积极营造“勤奋进取、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所带班级,大都能评上校文明班级,特别是99学年,还被评为余杭市文明班级。
所带2001届高三毕业班,在高考中以75%的重点率,100%的升学率,在年级中遥遥领先。
教学工作,平时注重提高课堂45钟效率,注重精讲精练,注重学法指导。
语文教学善于把握教学重点,善于把握高考方向,在指导高考复习上有一定的经验。
带了三届毕业班,无论是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在高考中语文成绩都能在年级中保持领先,近两届还在大杭州地区保持第一。
为人热情公平,也较快人快语,有敏锐的感受力和较强的接受能力。
参加过杭州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举办的心理辅导讲习班,平常喜欢阅读有关心理学的著作,早在2000年,就有一篇有关中学生心理辅导的论文在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班主任》上发表。
另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区、省、全国级杂志上发表。
希望通过导师制活动能与更多的同学交上朋友,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DS-01-009 沈浙瑛女 1977.6出生给同事一份微笑,那微笑代表着真诚、友好;给学生一份微笑,让他们也能微笑着面对学习、生活;更给自己一份微笑,在微笑中学会平和、豁达。
让我们都能微笑每一天。
DS-01-010 方巧丽女 1976.1出生本人在三年余的教学过程中,从事于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边教边学,边学边教,从中获得不少的收益。
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悦纳社会,相信因为付出,一切皆有可能,并且认真地负责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希望能与他们一起快乐成长,稳步提高。
DS-01-011 陈晓红女 1980.7出生2003年踏进教师队伍,校园林荫道上那行浅浅的足迹就是我的。
热爱一切有思想的文字,偏爱古代文学。
个性表面温和,内里有些倔强。
兴趣不算广泛,常有守着网络怎生得黑的感觉,于是书籍与音乐便无约而来。
在今后的日子里,能与青春少年们共同轻松愉快地接受祖国文字的熏染将是我莫大的快乐!DS-01-012 施麟麒男 1979.4出生所教学科:语文择业初衷:守护象牙塔执教时间:一年半载工作性质:以知识铺路,为灵魂做导游。
特殊体验:面对座下的闪亮眼睛,余响未绝的中学时代,竟如静电般时时触动心弦。
理想的工作环境:生长人文,栖息真诚。
理想的生活环境:家里有宽敞的书房,社区有宽敞的篮球场。
DS-01-014 李文男 1970.3出生教学简历:1992年工作至今。
学科特长:中文教学个性特点:爱岗敬业兴趣爱好:读书看报看电影。
自然求真,严谨不足,有待努力。
DS-01-015 姚阿娟女 1957.1出生毕业于浙江教育学院中文系,藉着对智慧的向往、对成功的期待、对自我完善的渴望、对浪漫人生的追求,走上了神圣的教育岗位,与我生命中最有缘的人(我的学生)相遇、相知。
从此,在这个能自由的空间里,能幻想的世界里辛勤地耕耘着,爱好文学,喜读古典诗词,尤其对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可谓情有独衷。
也因此生命中最开心的事是上课时看到学生入迷的眼神,生活中谈的最多的是学生,与学生聊天是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
总盼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奋,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大门,也期许着学生能有如浴春风的感觉。
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愿望是能成为一颗种子,在学生的心田播下自信、播下快乐,绽开出一束束成功的花朵。
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自己的要求是能读透几本好书,能心存一份美好的情感,能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能做一个好人。
DS-01-016 金海英女 1978.9出生本人于2001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参加工作三年有余,经验尚少,阅历尚浅。
喜欢看电视、看报纸、看书,喜欢周游城市,不喜欢运动尤其是爬山。
比较推崇萨特的一句话: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如果你愿意诉说,那么我乐意倾听,因为“两个苹果分给两个人那就是一人一个苹果,而两种思想交流之后,一个人便拥有了两个思想”。
DS-01-017 林友珠女 1965.10出生自从大学毕业就来到这所学校,从教15年,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是语文高级教师,曾被评为余杭区教坛新秀、余杭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
在教育教学上,严谨求实敬业,乐于奉献;性格亲切随和,平易近人。
深受学生喜欢和信任。
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进取。
DS-01-018 陈叶珍女 1974.4出生本人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本着严谨、求实、敬业的教风,一直兢兢业业坚守在语文教学的岗位上。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摸到了高考命题的大体特点,历次所带学生高考成绩也都不错。
就自己喜好而言,我比较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其中尤以唐诗宋词为最。
它们或秾艳或清丽的语言,或幽婉或清脱的意境,总是令人手不释卷。
也喜欢明清小说,特别是《红楼梦》,其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清新脱俗的诗词,如“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等句,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DS-01-019 陈根法男 1966.7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语文高级教师,2001年6月完成上海师大和杭州师院合办的中文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的课程学习并结业。
系浙江省文学学会会员,余杭区作家协会会员,余杭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
对所说的母语,本人有深厚的感情;对所教的语文,本人有一定的感悟;对语文教师这个有些尴尬的角色,本人有许多的感慨!个人爱好不少,但能被尊为艺术的几乎没有,所以对生活也许有点价值而对事业可能毫无益处。
比如崇尚自然,所以钟情旅游;比如欣赏文化,所以喜欢读书;比如信奉天命,所以嗜好烟酒;比如酷爱自由,所以迷恋轻松;比如热衷运动,所以爱好打球;比如看重感情,所以礼遇朋友;比如……自己最理想的人生状态是:“静如处子,动若脱兔”。
DS-01-020 祝明富男 1954.2出生现为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浙江省中小学写作研究会常务理事,高考作文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著有专著《初中古文应试要览》、《高中古文应试要览》、《文史论据精选》;担任《中级古代汉语》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