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应用电路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65 KB
- 文档页数:5
LM324Im124、Im224和lm324引脚功能及内部电路完全一致。
324电压范系列运算放大器是价格便宜的带差动输入功能的四运算放大器。
可工作在单电源下,围是 3.0V-32V 或+16V.LM324 的特点:1. 短跑保护输出2. 真差动输入级3. 可单电源工作:3V-32V4•低偏置电流:最大100nA (LM324A )5. 每封装含四个运算放大器。
6. 具有内部补偿的功能。
7. 共模范围扩展到负电源8. 行业标准的引脚排列9. 输入端具有静电保护功能LM324 引脚图(管脚图)14 13 12 11 10 3 8—t <5—Fp丄U-LM324*[[4h1 2 3 4 5 G 7LM324 应用电路图:1.LM324 电压参考电路图K7.电瓯步考2.LM324 多路反馈带通滤波器电路图3.LM324 高阻抗差动放大器电路图益芯牯二屮心顾率A if°)=4M>IB 率堆益 选择怙2刑值Q R3对卡来口疋算岐大器的小干10%酣決墓=■ -<0JB\¥直中怙和EW 巾齿为Hz若源阳茫改变,滤波器的加电压舉随器缓2 民检宦谑汕黠耘的■廿危I=1R2=R\R34Q 2R1-Ri图9.高IB抗差动放大器e0 = C (l4a + b)4. LM324 函数发生器电路图图12価数发生器R1 + RQ 址“ R2R1TT R3 二—4CR(R1 R2 + R15. LM324 双四级滤波器3.LM324 高阻抗差动放大器电路图RR =160岳C=O.W1pFRl d.EMil6. LM324 维思电桥振荡器电路图图氐维思电桥振蕩器弭1(A/W5.0k 丄*|—因此他被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各种电路中。
《Im324引脚图》7. LM324 滞后比较器电路图图滞后比较器WnH = pn +R2(^0H _V TE I)+ ^refpiH= R1;R2 WOH-VOL)LM324引脚图资料与电路应用LM324引脚图资料与电路应用LM324资料:LM324为四运放集成电路,采用14脚双列直插塑料封装。
运放基本应用电路运放基本应用电路运算放大器是具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的高增益、高输入阻抗的电压放大器。
若在它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加上反馈网络就可以组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电路。
当反馈网络为线性电路时可实现乘、除等模拟运算等功能。
运算放大器可进行直流放大,也可进行交流放大。
R f使用运算放大器时,调零和相位补偿是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此外应注意同相端和反相端到地的直流电阻等,以减少输入端直流偏流 U I 引起的误差。
U O 1.反相比例放大器 电路如图1所示。
当开环增益为 ∞(大于104以上)时,反相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 1R R U U A f I O uf -== (1) 图1 反相比例放大器 由上式可知,选用不同的电阻比值R f / R 1,A uf 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若R 1 = R f , 则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的负值,因此也称为反相器。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R i ≈R 1直流平衡电阻为:R P = R f // R 1 。
其中,反馈电阻R f 不能取得太大,否则会 产生较大的噪声及漂移,其值一般取几十千欧 到几百千欧之间。
R 1的值应远大于信号源的 O 内阻。
2.同相比例放大器、同相跟随器 同相放大器具有输入电阻很高,输出电阻很低的特点,广泛用于前置放大器。
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当开环增益为 ∞(大于104以上 图2 同相比例放大器 )时,同相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1111R R R R R U U A f f I O uf +=+== (2) 由上式可知,R 1为有限值,A uf 恒大于1。
同相放大器的输入电阻为:R i = r ic其中: r ic 是运放同相端对地的共模输入电阻,一般为108Ω;放大器同相端的直流平衡电阻为:R P = R f // R 1。
若R 1 ∞(开路),或R f = 0,则A u f 为1,于是同相放大器变为同相跟随器。
此时由于放大器几乎不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因此 U可视作电压源,是比较理想的阻抗变换器。
三极管常用应用电路及分析三极管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
在电子领域中,三极管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放大电路、开关电路和振荡电路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三极管的常用应用电路及其分析。
首先,我们来介绍三极管的放大电路应用。
放大电路可以放大输入信号的幅值,并输出一个放大后的信号。
三极管可以作为放大器的关键部件,用于放大音频信号和射频信号等。
常见的三极管放大电路有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是最常见的三极管放大电路之一。
在共射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输入端,基极作为控制端,集电极作为输出端。
输入信号被施加在发射极上,通过基极到地的电阻进行偏置。
当输入信号引发了一定的输入电流时,三极管将放大这个电流,并通过负载电阻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共射放大电路具有较大的增益、较低的输出阻抗和较高的输入阻抗,可用于音频放大和功率放大等应用。
共基放大电路是另一种常见的三极管放大电路。
在共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基极作为输入端,发射极作为控制端,集电极作为输出端。
输入信号直接施加在基极上,通过发射极到地的电阻进行偏置。
当输入信号引发了一定的输入电流时,三极管将放大这个电流,并从集电极输出放大后的信号。
共基放大电路具有较低的输入阻抗、较大的电流放大倍数和较小的输出阻抗,常用于射频放大等应用。
共集放大电路是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另一个常见形式。
在共集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输入端,基极作为控制端,发射极作为输出端。
输入信号通过集电极到地的电阻进行偏置,并施加在集电极上。
当输入信号引发了一定的电流时,三极管将放大这个电流,并通过基极到地的电阻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
共集放大电路具有较大的输入阻抗、较大的输出电流和较小的输出阻抗,可用于阻抗匹配和信号隔离等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三极管的开关电路应用。
开关电路可以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常用于数字电路和计算机器件等。
三极管开关电路可以实现高频开关功能,用于模拟开关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中。
L M应用电路及引脚图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LM358 应用电路资料及引脚图LM358是常用的双运放,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他的一些资料以及简单电路应用等,有什么问题请去电子论坛.简介:LM358里面包括有两个高增益、独立的、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放,适用于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而且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方式,它的应用范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放的地方使用。
lm358引脚图及引脚功能LM358封装有塑封8引线双列直插式和贴片式两种。
LM358的特点:. 内部频率补偿. 低输入偏流. 低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 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包括接地. 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于电源电压范围. 直流电压增益高(约100dB). 单位增益频带宽(约1MHz). 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3—30V);. 双电源(±一±15V). 低功耗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 输出电压摆幅大(0 至lm358 pdf资料:lm358稳压电路制作电路原理:本稳压器的核心器件采用LM358。
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
它主要由供电、基准电压、电压取样比较等组成。
lm358稳压电路应用市电从变压器的1、2头输入,3、4头为自耦调压抽头,5、6头为控制电路的电源及取样抽头。
市电电压正常时,因C点电压始终为3V(即R1降压DW稳压所得),A、B点均大于3V,故A1、A2(lm358芯片)输出低电平;当市电电压下降时,5、6头的电压也随之下降,A点电压也跟着下降,当A点电压下降到低于3V 时,A1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V1饱和导通,继电器K1吸合,将调压器输出调于1、3头;当市电电压继续下降时,同理B点电压低于3V时,(VA 反之,如果电压升高时,B点电压也随之升高,当B点电压高于3V时,A2输出低电平,V2截止,H2释放,输出端调至1、3头;当市电电压继续升高时,A点电压高于3V,A1输出低电平,V1截止,K1释放,输出端调至1、2头。
三极管常用应用电路1. 三极管放大电路三极管作为一种主要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其中,三极管放大电路是其常用的应用之一。
我们可以利用三极管的放大特性来实现不同电压信号的放大,从而实现电子设备的放大控制等。
三极管放大电路一般可分为两种电路结构:共射放大电路和共集放大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输出信号通过集极获得;共集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加在基极上,输出信号通过发射极获得。
2. 三极管开关电路三极管开关电路也是其常用的应用之一。
通过三极管的开关控制,可以实现如定时器、电源控制等功能。
在三极管开关电路中,通常将三极管工作于开启或截止状态,以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对三极管的控制电压、电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开关电路的控制,如LED闪烁器等电路就是一种基于三极管的开关电路。
3. 三极管稳压电路三极管稳压电路是又一种常用的三极管应用电路。
稳压电路的作用在于,对波动的电压进行调整,将其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极管稳压电路通常包括基准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和三极管。
在电路中,通过对三极管中的电流进行调节,将其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稳压的效果。
4. 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是一种特殊的放大电路。
在其电路中,我们将一个三极管单独作为放大器,以实现信号的放大。
虽然在电路中只使用了一个三极管,但通过对其输入电压的调节,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放大效果。
5. 三极管正反馈振荡电路三极管正反馈振荡电路也是一个常用的三极管应用电路。
在这种电路中,通过对三极管工作状态进行调节,使电路达到自激振荡的状态,从而实现对信号的产生。
正反馈振荡电路通常包括三极管、电感和电容等元器件。
通过对电路中的元器件进行调整,可以实现不同频率的振荡信号,如在无线电接收机中应用的中频振荡电路就是一种基于三极管的正反馈振荡电路。
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器件之一,其应用广泛。
在实际的电子设备中,常用的三极管应用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稳压电路、单管放大电路和正反馈振荡电路等。
NE555应用电路图
图1 方波电路图2 振荡器实践电路图3 GIC PROBE WITH PULSE 逻辑脉冲探头
图4 TRONOME电子节拍器电路图5 0-5分定时器电路
图6 铃电路图图7 SCHMITT TRIGGER施密特触发器电路
图8 倾斜开关(水银开关)传感器电路图9TIMER TESTER定时器测试电路图10TWO TONE EXPERIMENT双音实验电路
图11动机调速器电路
图12电源报警电路图13 LED调光器电路图14敏电阻光控报警电路图15光敏电阻光控开关电路
图16红外线发射电路图17 简单闪光电路图18易触摸开关电路图19氖灯驱动电路
图20 50%对称波电路图21 触摸开关电路
图22 单稳态电路触发器
电热毯温控器
一般电热毯有高温、低温两档。
使用时,拨在高温档,入睡后总被热醒;拨在低温档,有时
醒来会觉得温度不够。
这里介绍一种电热毯温控器,它可以把电热毯的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工作原理:
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IC为NE555时基电路。
RP3为温控调节电位器,其滑动臂电位决定IC的触发电位V2和阀电位Vf,且V5=Vf=2Vz。
220V交流电压经C1、R1限流降压,D1、D2整流、C2滤波,DW稳压后,获得9V左右的电压供IC用。
室温下接通电源,因已调V2<VZ、V6Vz,V6≥Vf时,IC翻转,3脚变为低电平,BCR截止,电热丝停止发热,温度开始逐渐下降,BG1的ICEO随之逐渐减小,V2、V6降低。
当V6。
常用驱动电路设计及应用
常用的驱动电路设计及应用:
1. H桥驱动电路: H桥驱动电路用于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向和速度。
它由四个开关管组成,可以实现正反转和调速功能。
H桥驱动电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电动车、电动窗帘等设备。
2.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是用于控制激光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激光二极管需要稳定的电流和电压来工作,所以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通常包含稳流源电路和稳压源电路。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广泛应用于激光打印机、激光测距仪、激光指示器等设备。
3. 高频放大器驱动电路: 高频放大器驱动电路用于将低频信号放大为高频信号,常用于无线通信、雷达系统、音频放大器等设备。
高频放大器驱动电路通常包含功率放大器和调谐网络,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滤波和匹配。
4.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角度和速度。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通常包含双向旋转开关、计数器和时钟电路,可以实现精确的旋转控制。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广泛应用于打印机、数码相机、数控机床等设备。
5.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和颜色。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通常包含电流源电路和PWM调制电路,可以实现对
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和颜色进行调节。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广泛应用于LED显示屏、照明灯具、汽车灯具等设备。
这些驱动电路设计及应用在实际电子设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控制电机、激光器等器件的工作,还可以实现对信号的增益、滤波和调节,从而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三级管常用应用电路及分析三极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和通信领域的半导体器件。
它具有放大、开关、稳压等多种功能,在各种电路和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三极管的常用应用电路及分析。
1.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三极管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放大电路可以将一个微弱的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负载的强信号。
三极管的放大电路通常有两种类型:共射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
共射放大电路是最常见的放大电路类型,它的工作原理是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三极管会将电流从集电极转移到接地。
因此,集电极电流就相当于输入信号放大的信号,并将其输出到负载(扬声器、电阻、电容等)上。
共射放大电路具有放大系数高、功率大、输出阻抗低等优点,因此在音频功放、遥控器等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
共基放大电路是另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类型,它的工作原理是当输入信号加到基极时,三极管将信号放大并将其输出到射极。
由于负载与输出引脚之间没有直接的电流路径,因此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共基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高等特点,因此在调制放大器、高频放大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开关电路另一种常见的三极管应用是开关电路。
开关电路可以将小电流信号转换为大电流信号,以控制高功率负载的开关状态,如电机、灯光、加热器、风扇等。
三极管开关电路主要由两种类型:共射开关电路和共集开关电路。
共射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三极管的基极输入信号控制电流流过三极管的集电极和负载。
这种电路可以使三极管在开启状态下靠近通道电阻,有效地控制电流流动。
共射开关电路常用于低功率应用,如开关电源和继电器。
共集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入信号控制电子流经过三极管的射极和负载。
这种电路可以使三极管在关闭状态下透过通道电阻,有效地控制电流流动。
共集开关电路通常用于高功率应用,如电机驱动、加热器、电子气体放电管控制等。
3. 器件保护电路三极管的应用还可以用于保护电路。
在有些电路中,输入电压或不良电流能够损坏先前的电路或其它元件。
第4章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4.1㊀信号系统控制回路典型电路4.1.1㊀预告信号电路图4-1a所示是利用ZC-23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中央复归重复动作的预告信号装置控制电路,其信号启动回路如图b所示㊂图中,M709㊁M710为预告信号小母线;SB1㊁SB2为试验按钮;SB4为音响解除按钮;SM为转换开关;K1㊁K2为冲击继电器;KS为信号继电器;KVS2为熔断器监视继电器;HL为熔断器监视信号灯;HL1㊁HL2为光字牌;HA为警铃㊂由于预告信号电路设置了0.2 0.3s的短延时,所以冲击继电器应具有冲击自动返回的特性,以使瞬时性故障时不发出预告信号㊂而ZC-23型冲击继电器不具有冲击自302425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动复归的特性,所以此处将两只冲击继电器反极性串联,以实现冲击自动返回的特性㊂(1)预告信号的启动㊂转换开关SM有 工作 和 试验 两个位置,当SM处于 工作 时,其触头13-14㊁15-16接通㊂如果此时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状态,则图4-1b回路中的相应出口继电器K的动合触头闭合,将信号电源+700经触头K㊁光字牌HL引至预告信号小母线M709㊁M710上㊂因此,冲击继电器K1和K2的变流器T的一次绕组中电流发生突变(如由0变为4A左右),在其二次绕组回路中均感应出一个尖峰脉冲电流㊂由于变流器K2-T是反向连接的,其二次侧的脉冲电流被二极管VD1短路,所以只有K1的干簧继电器KRD动作,其动合触头KRD-1闭合启动继电器K1-KC,K1-KC的一对动合触头KC-1用于自保持,另一对接于K16-14端子间的动合触头KC-2闭合,启动时间继电器KT2,其延时闭合的动合触头经0.2 0.3s延时后闭合,启动中间继电器KC2,KC2的动合触头闭合使警铃发出音响信号,同时接通光字牌HL 发出灯光信号,以显示故障性质(图中未画出)㊂(2)预告信号的冲击自动返回㊂如果在时间继电器KT2的延时触头尚未闭合之前,故障消失,保护出口继电器触头断开,变流器T一次绕组电流突然减小或消失(如由4A变为0),在相应的二次绕组回路中均感应出负602的(反方向)脉冲电流iᶄ2,此时K 1-T 二次侧的脉冲电流被二极管VD 1短路,只有干簧继电器K 2-KRD 动作,其动合触头KRD -2闭合启动继电器K 2-KC,KC 与线圈串联的一对动合触头进行自保持,接于K 2端子4-5间的动断触头KC 断开,切断继电器K 1-KC 的自保持回路,使K 1-KC 复归,时间继电器KT 2也随之复归,使预告信号未及发出,便冲击自动返回㊂(3)预告信号的重复动作㊂音响信号的重复动作,是由不对应启动回路并入一只电阻(第一条线路自动跳闸后,又有第二条线路自动跳闸,相当于在不对应回路上又并入一只电阻),使流过冲击继电器的变流器T 一次绕组中电流再次发生突变,变流器T 的二次侧再次感应出脉冲电流,又一次启动音响信号,如此可实现多次重复动作㊂只不过启动回路的电阻是由光字牌中的电灯代替的㊂(4)预告信号回路的监视㊂利用监察继电器KVS 2对回路的完好性进行监视,KVS 2正常时带电,其延时断开的动合触头在闭合状态,白色信号灯HW 点亮;如果熔断器熔断或回路断线㊁接触不良,其动断触头延时闭合,接通闪光小母线M100(+),HW 闪光,表示回路完好性破坏㊂机电元件组成的中央复归可重复动作的信号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称为冲击继电器的元件㊂目前使用的型号主70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要有ZC-23型等,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继电器线圈中通入稳定的电流时,继电器是不会动作的,只有线圈中的电流发生突变增加时(即冲击电流)继电器才会动作,这是由于继电器在直流电路中采用了一个变压器元件的原因㊂利用这个原理构成了重复动作的装置㊂中央信号装置的类型:中央信号装置是发电厂㊁变电所用于集中发出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的装置,由于被控制的断路器多,一般都在集中控制地点装设集中的信号装置,以便于及时对事故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㊂中央信号装置主要包括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两大部分㊂事故信号反映断路器跳闸等被认定为故障的情况,预告信号反映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㊂一般在一个集中控制地点(例如变电所的集中控制室)只装设一套集中信号装置,该变电所的所有设备发出的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都接入该装置,故称为中央信号装置㊂信号装置在发出信号后,如果运行人员不手动恢复,信号应能一直保持不消失,只有运行人员手动操作复归按钮,信号才能消失㊂装置按功能和构成原理可分为中央复归不重复动作的信号装置和中央复归可重复动作的信号装置两种㊂(1)中央复归不重复动作的信号装置㊂是指装置在接收到一个信号(例如某台断路器跳闸)并发出报警音802响后,在运行人员尚未复归时,此时如果紧接着又发生断路器跳闸故障即装置接收到新的信号,由于运行人员尚未复归第一个信号,所以装置不再发出新的报警信号㊂很明显这种装置不容易立即判断有几台设备跳闸㊂所以,这种装置一般用于设备不多的中小型变电所等处㊂但装置的构成比较简单㊂(2)中央复归可重复动作的信号装置㊂在大型变电所和发电厂,高低压断路器等设备数量很多,电气接线复杂,就需要在故障时发出的信号越清楚越好,需要采用可重复动作的信号装置㊂它是指装置在接收到一个信号(例如某台断路器跳闸)并发出报警音响后,在运行人员尚未复归时,此时如果紧接着又发生断路器跳闸故障即装置接收到新的信号,虽然运行人员尚未复归第一个信号,但装置此时仍能发出新的报警信号㊂装置在设计时的技术指标就是要保证能连续发出多个信号㊂4.1.2㊀闪光信号电路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为区别手动跳㊁合闸和由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引起的跳㊁合闸,需要设置更易引起值班人员注意的闪光信号,即电灯一明一暗周期变化的信号㊂在其他一些特别需要引起值班人员注意的地方,也需采用闪光信号㊂闪光信号一般受以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90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控制,图4-2所示为由两只继电器㊁一个试验按钮和一个信号灯构成的闪光装置控制回路㊂图4-2㊀两只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控制回路当某一断路器的位置与其控制开关不对应时,负电源通过 不对应 回路与闪光母线M100(+)接通,使中间继电器KC1带电㊂KC1的动作电压较低,在其回路中虽01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然串联有信号灯(红灯或绿灯)及操作线圈(跳闸线圈YT或合闸接触器YC)也能启动㊂KC1动作后,其动合触头闭合,启动中间继电器KC2;KC2的动断触头断开KC1的线圈回路,同时其动合触头闭合,将正电源直接接至闪光母线M100(+)上,使 不对应 回路的信号灯发出较强的光㊂KC1的线圈断电后,其动合触头延时(约0.1s)返回,又切断KC2的线圈回路;KC2断电后,其触头经一定延时(约0.8s)后进行切换,动合触头断开,动断触头闭合,使KC1线圈再次与M100(+)母线接通, 不对应 回路中的信号灯由于串入了KC1的线圈而变暗㊂如此重复动作下去,信号灯即一明一暗地发出闪光㊂为测试闪光装置是否完好,装设了试验按钮SB和信号灯HW(白灯)㊂信号灯HW平时经SB的动断触头接于正㊁负电源之间,起监视闪光装置直流电源及熔断器FU1和FU2的作用㊂当按下试验按钮SB时,其动合触头闭合,即相当于不对应回路接通,如果闪光装置工作正常,则HW灯发出闪光㊂4.1.3㊀事故信号装置的控制电路事故信号是发电厂和变电站发生事故时断路器跳闸的信号,是最紧急的信号㊂下面介绍两种事故信号电路㊂1.就地复归事故音响信号控制电路112就地复归事故音响信号装置控制电路如图4-3所示㊂图中,HA为蜂鸣器,M708为事故音响小母线㊂图4-3㊀就地复归事故音响信号装置控制电路当有任何一台断路器发生事故跳闸时,由于控制开关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使直流信号小母线负极-700与事21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故音响信号小母线M708正电源接通,蜂鸣器发出音响㊂为了解除音响,值班人员需找到指示灯(由红灯变绿灯且闪光)的相应控制开关SA1或者SA2,就地将手柄打到相应的跳闸后位置,其触头1-3与19-17断开,则音响解除,同时信号灯闪光消失㊂2.中央复归事故信号装置的控制电路在发生事故时,通常希望音响信号能尽快地解除,以免干扰值班人员进行事故处理,而将光字牌信号保留一段时间,以便判断事故的性质及发生地点㊂这就要求音响信号能在一个集中㊁方便的地点(一般在主控制台上)手动解除,这就是中央复归㊂在大型变电所和发电厂,高低压断路器等设备数量很多,电气接线复杂,就需要在故障时发出的信号越清楚越好,不重复动作的装置就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采用可重复动作的信号装置㊂机电元件组成的中央复归可重复动作的信号装置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称为冲击继电器的元件㊂目前使用的型号主要有ZC-23型等,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继电器线圈中通入稳定的电流时,继电器是不会动作的,只有线圈中的电流发生突变增加时(即冲击电流)继电器才会动作,这是由于继电器在直流电路中采用了一个变压器元件的原因㊂利用这个原理构成了重复动作的装置㊂图4-4所示是这种装312置的电路图㊂图中的SBT是试验按钮,通过电阻R1接在信号回路的负电源-WS和WAS之间,WAS就称为事故音响小母线㊂实际上所有断路器的事故信号都和按钮SBT 一样全部是并接在-WS和WAS小母线上的㊂只不过是用各个断路器的辅助触头和控制开关触头取代了SBT㊂图4-4㊀中央复归可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的控制电路当按下按钮SBT(或某一台运行中的断路器跳闸),冲击继电器K中的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得电,二次绕组在瞬间感应出电流使灵敏度极高的继电器KR动作,KR 触头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M动作,KM2的触头KM2闭合412启动继电器KM 1,蜂鸣器HA 带电发出报警响声㊂在运行人员按下复归按钮SB 后,KM 2释放,HA 停止报警响声㊂如果在变压器T 一次绕组中的电流稳定后,即使-WS 和WAS 之间仍然接通(也就是说操作人员尚未将已跳闸的断路器控制开关把手恢复到跳闸后位置,相当于按钮SBT 继续闭合),变压器的二次绕组回路中也不会有电流了,继电器KR 和后面的电路就都不会再动作㊂此时如果又有一台断路器自动跳闸,变压器T 的一次绕组又得到一个冲击脉冲电流,二次绕组在瞬间又感应出电流使灵敏度极高的继电器KR 动作㊂电路重复第一次的动作过程㊂该电路的另一个关键之处是,所有在-WS 和WAS 之间连接的断路器事故信号触头都必须串联有与图中R 1相同的电阻,才能产生多次的冲击电流㊂4.2㊀断路器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工矿企业供电系统的6 10kV 线路采用油断路器或真空断路器控制,也有采用高压熔断器配合高压接触器(F-C)控制的㊂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有电磁机构㊁弹簧机构等㊂控制方式有远方控制㊁就地控制等,一般都有运行指示灯监视(合闸和跳闸指示灯)㊂发电厂和大型变电所51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指示灯大都带有闪光功能㊂一般每条线路装设一组逻辑回路的熔断器㊂4.2.1㊀双灯监控的断路器控制电路图4-5所示为双灯监视的断路器控制电路㊂运行指示灯有两个,即合闸指示灯和跳闸指示灯㊂图中,+㊁-分图4-5㊀双灯监视的断路器控制电路61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别为控制小母线和合闸小母线(合闸母线接大容量的电源);M100(+)为闪光小母线;M708为事故音响小母线;-700为信号小母线的负极端;SA为控制开关;FU1 FU4为熔断器㊂(1)手动合闸回路㊂手动合闸,SA的5-8触头㊂接通(或自动装置动作,其K1动合触头闭合),将绿灯(HG)短路,控制母线电压加到合闸接触器KM的线圈上,其动合触头闭合,启动断路器合闸线圈YC,断路器合闸㊂(2)手动跳闸㊂手动跳闸,SA的6-7触头接通(或保护动作,K2触头闭合),将红灯(HR)短路,断路器跳闸线圈YT的电阻大于跳跃闭锁继电器KCF1电流线圈的电阻,YT上承受足够大的电压,使YT启动,QF跳闸㊂(3)跳㊁合闸控制回路完整性监视㊂在跳㊁合闸回路中串入了指示灯㊂1)跳闸回路:合闸后SA的16-13触头接通,在红灯HR与YT回路中,HR亮表示QF在合闸位置(QF动合触头闭合状态),且跳闸回路完好㊂虽YT回路通,但红灯及附加电阻R2的阻值远大于YT的阻值,YT上电压达不到其动作值,所以QF不动作;只有手动跳闸SA的6-7触头接通或保护动作,K2触头闭合,将HR短路时,YT上电压达到其动作值,断路器才跳闸㊂HR上的附加电阻R2712是防止在HR短接时YT误动作而设置的㊂2)合闸回路:同理,跳闸后SA的10-11触头接通,绿灯亮,不仅表示断路器是跳闸位置,而且说明合闸回路是完好的(KM回路接通)㊂(4)自动跳㊁合闸的监视信号㊂断路器自动跳㊁合闸,则灯光发闪光信号㊂1)自动合闸:跳闸后SA的14-15触头接通,此时若QF自动合闸,则HR经SA的14-15触头接闪光小母线M100(+),HR闪光㊂2)自动跳闸:合闸后SA的9-10触头接通,此时若QF自动跳闸,则HG经SA的9-10触头接闪光小母线M100(+),HG闪光㊂(5)熔断器完好监视㊂HR或HG有一个亮,则表明熔断器FU是完好的㊂(6)KCF的动合触头串电阻R4且与K2动合触头并联㊂当K2先于QF跳开时,必先烧K2的触头;而加入KCF的动合触头,QF在合闸位,即使K2先跳开,因有KCF及R4与之并联,所以K2触头也不会烧坏㊂灯光监视控制回路具有以下优点,该控制回路结构简单,红㊁绿灯指示断路器的位置比较明显;但在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中,因控制屏多,所以必须加入音响信号,以便及时引起值班人员注意㊂812断路器控制回路包括回路接线及熔断器,必须对其有经常性的监视,否则当熔断器或控制回路断线(经常是接触不良)时,将不能正常进行跳㊁合闸㊂目前广泛采用的完好性监视方式有两种,即灯光监视和音响监视㊂中小型发电厂和变电站一般采用双灯监视方式,而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则多采用单灯加音响监视方式㊂4.2.2㊀单灯加音响监视的断路器控制电路图4-6所示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音响监视的单灯制断路器控制电路㊂该系列与图4-5双灯监视的断路器控制电路相比,其主要区别及特点如下:(1)控制回路与信号回路分开,控制开关只有一个信号灯,电灯装在控制开关手柄内,其触头图表见表4-1㊂(2)控制回路中,在合闸回路中用KCT 线圈代替绿灯(HG),在跳闸回路中用KCF 线圈代替红灯(HR),其余完全相同㊂(3)信号回路中,用KCC 的动合触头代替QF 的动合辅助触头,用KCT 的动合触头代替QF 的动断辅助触头㊂91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2212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㊀(4)断线监视信号回路中,用KCT和KCC的动断触头相串联的控制回路断线预告小母线M7131,开关手柄中信号灯是经常亮着的,若灯光熄灭,则说明熔断器熔断㊁控制回路断线或电灯烧坏㊂同时 控制回路断线 光字牌点亮,并发出相应音响信号㊂(5)断路器位置状态的判断方法:1)手动合闸:SA在 合闸后 位,其触头20-17通㊁2-4通,KCC动合触头闭合,灯发平光,则表明QF 在(手动)合闸位㊂2)自动跳闸:SA在 合闸后 位,其触头13-14通;如有事故发生,则保护使QF自动跳闸,KCC动合触头断开,KCT动合触头闭合,信号灯发闪光,表明QF自动跳闸㊂3)手动跳闸:SA在 跳闸后 位,其触头1-3通㊁14-15通,经KCT动合触头,信号灯发平光,表明QF手动跳闸㊂4)自动合闸:SA在 跳闸后 位,其触头18-19通,若自动装置动作,K1触头闭合,则KCC动合触头闭合,信号灯发闪光,表明QF自动合闸㊂单灯制控制回路需由灯光(平光或闪光)及控制开关SA手柄的位置来共同确定断路器QF的位置状态㊂2224.2.3㊀采用电磁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电路图4-7所示为采用电磁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电路,其控制开关采用双向自复式并具有保持触头的LW5型万能转换开关,其手柄正常为垂直位置(0ʎ)㊂顺时针扳转45ʎ,为合闸(ON)操作,手松开即自动返回(复位),保持合闸状态㊂逆时针扳转45ʎ,为分闸(OFF)操作,手松开也自动返回,保持分闸状态㊂图中虚线上打黑点图4-7㊀采用电磁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电路32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㊃)的触头,表示在此位置时该触头接通;而虚线上标出的箭头(ң),表示控制开关手柄自动返回的方向㊂图中,WC控制小母线,WL灯光信号小母线,WF 闪光信号小母线,WS信号小母线,WAS信号音响小母线,WO合闸小母线㊂合闸时,将控制开关SA手柄顺时针扳转45ʎ,这时其触头SA1-2接通,合闸接触器KO通电(其中QF1-2原已闭合),其主触头闭合,使电磁合闸线圈YO通电,断路器合闸㊂合闸后,控制开关SA自动返回,其触头SA1-2断开,切断合闸回路,同时QF3-4闭合,红灯HR亮,指示断路器已经合闸,并监视着跳闸线圈YR回路的完好性㊂分闸时,将控制开关SA手柄逆时针扳转45ʎ,这时其触头SA4-8接通,跳闸线圈YR通电(其中QF3-4原已闭合),使断路器QF分闸㊂分闸后,控制开关SA自动返回,其触头SA4-8断开,断路器辅助触头QF3-4也断开,切断跳闸回路,同时触头SA3-4闭合,QF1-2也闭合,绿灯HG亮,指示断路器已经分闸,并监视着合闸线圈KO回路的完好性㊂由于红㊁绿指示灯兼起监视分㊁合闸回路完好性的作用,长时间运行,因此耗能较多㊂为了减少操作电源中储422能电容器能量的过多消耗,因此另设灯光指示小母线WL (+),专用来接入红㊁绿指示灯㊂储能电容器的电能只给控制小母线WC 供电㊂当一次电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其出口继电器KM 触头闭合,接通跳闸线圈YR 回路(其中QF 3-4原已闭合),使断路器自动跳闸㊂随后QF 3-4断开,使红灯HR 灭,并切断跳闸回路,同时QF 1-2闭合,而SA 在合闸位置,其触头SA 5-6也闭合,从而接通闪光电源WF(+),使绿灯HG 闪光,表示断路器自动跳闸㊂由于断路器自动跳闸,SA 在合闸位置,其触头SA 9-10闭合,而断路器已跳闸,其触头QF 5-6也闭合,因此事故音响信号回路接通,又发出音响信号㊂当值班员得知事故跳闸信号后,可将控制开关SA 的操作手柄扳向分闸位置(反时针扳转45ʎ后松开),使SA 的触头与OF 的辅助触头恢复 对应 关系,全部事故信号立即解除㊂4.2.4㊀电动机合闸的低压断路器控制电路图4-8所示是采用电动机合闸的低压断路器的控制电路,合闸电动机采用的是交直流两用单相串励电动机㊂图中,M 为电动机电枢绕组,WC 为电动机励磁绕组,YRS 为失电压脱扣线圈,KM 1㊁KM 2为交流接触器,52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QF为低压断路器的辅助触头,SL为电动机行程到位开关,YR为操作跳闸线圈,图中R为能耗制动的限流电阻㊂图4-8㊀采用电动机合闸的低压断路器的控制电路(1)合闸过程㊂合闸时,按下合闸按钮SB1,由于此时接触器KM1的动断触头KM1-2和断路器动断辅助触头QF是闭合的,所以接触器KM2得电吸引,其所有的动合触头闭合,动断触头断开㊂动合触头KM2-8闭合使KM2线62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圈自锁,KM2-3㊁KM2-4和KM2-5三个动合触头的闭合和KM2-2㊁KM2-6两个动断触头的断开,使单相串励电动机连接为运行状态,电动机开始转动,带动机构合闸㊂当合闸完成时(即达到合闸后位置),由电动机轴带动的凸轮触及终止行程开关SL,SL的动断触头断开,切断了KM2的自锁回路,KM2线圈失电,其动合触头断开,电动机断电㊂KM2失电后动断触头KM2-2和KM2-6的闭合,使单相串励电动机连接为自励能耗制动电路,电动机迅速制动停转㊂(2)分闸过程㊂按下分闸按钮SB2,由于此时断路器动合辅助触头是闭合的,跳闸线圈YR得电,开关分闸㊂断路器动断辅助触头QF的作用是,当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时,误按合闸按钮SB1,接触器KM2不会吸引㊂若不设该动断辅助触头,在断路器合闸状态时,误按SB1,则KM2吸引,合闸电动机转动运行,这样很可能使搭钩因振动而脱扣,造成不应有的分闸㊂断路器动合辅助触头的另一个作用是当断路器分闸时,误按SB2,跳闸线圈YR的铁心不吸引㊂(3)断路器机构的保护环节如下:1)特殊失电压脱扣器YRS的作用:如果断路器合闸后主回路存在短路故障,合闸后电源电压急剧下降,此时特殊失电压脱扣器YRS的铁心因电压过低而不能吸引,与铁心相连的凸轮将使开关不能合闸,从而保证一旦线路722存在故障断路器就不能合闸㊂合闸后,与主触头相连的机构使YRS失去作用,所以特殊失电压脱扣器YRS只在合闸过程中发生作用㊂2)防止断路器跳跃的环节:由接触器KM1起 防跳跃 作用㊂按下SB1进行合闸操作时,此时KM2-7触头闭合使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其动合触头KM1-1闭合,通过合闸按钮SB1使KM1线圈自锁,只要不松开SB1,则KM1线圈总是保持通电㊂KM1吸引后,KM1的动断触头KM1-2断开,切断了KM2线圈与SB1形成通路的路径㊂如果被合闸的主回路存在短路故障,则合闸动作完成后,断路器的过电流保护装置(低压断路器的过电流保护一般采用一次式保护,设在主回路中,控制回路上看不出来)将使断路器跳闸,低压断路器的动断辅助触头QF闭合㊂从合闸到保护装置使断路器跳闸的过程是短暂的,此时很可能操作者的手尚未离开合闸按钮SB1㊂只要SB1不松开,KM1就通过自身的动合触头KM1-1自锁,动断触头KM1-2保持断开状态,所以KM2线圈不可能得电㊂若不设接触器KM1,遇到线路存在故障且操作者按SB1的时间较长时,则断路器跳闸后就又会使KM2得电,而后又进行合闸,合闸后又因保护动作而跳闸㊂直至SB1松开之前,断路器将反复合闸与分闸,产生断路器的 跳跃 现象㊂此时断路器将连续多次地接通和切断短路电流,这对断路器的损伤是严重的㊂822采用电动机合闸的断路器操动机构并不只有这一种类型㊂有不少断路器制造厂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作为操动电机,采用电磁抱闸制动,其控制电路与本电路区别较大㊂即使同样采用单相串励电动机作为操动电机,不同制造厂的产品,其控制电路也不完全相同㊂但无论控制电路采取什么回路,有两个性能都是必须具备的:一是合闸完成后电动机能迅速停止转动,即控制电路必须有使电动机制动的功能;二是必须具有断路器 防跳跃 功能㊂分析此电路要掌握两点:第一要了解元件动作的先后次序,这就需要了解断路器的结构,主要是合跳闸过程机构的动作情况;第二是找出电路中的特殊环节,并搞清其动作原理㊂该电路的特殊环节是串励电动机的制动电路㊂电动机制动原理是跳闸时通过电阻R 和交流接触器KM 2的动断触头KM 2-2㊁KM 2-6与电动机的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形成闭合回路,使电动机成为自励能耗制动电路㊂4.2.5㊀故障电流跳闸的控制电路图4-9所示是利用故障电流跳闸的两种方式㊂922第4章㊀控制回路典型电路及应用。
生活中常见的电路
《并联电路,生活中的电力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电子设备,比如电视、电脑、手机等,而这
些设备的背后都离不开电路的运作。
其中,最常见的电路之一就是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或元件并排连接在一起,它们共享相同的电压,但各自
独立地接收电流。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同时通过不同的路径流动,这使得各个电器或元件能够独立地工作,而不会相互影响。
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并联电路的应用。
比如,我们家中的插座就是一个
并联电路的典型例子。
当我们插上不同的电器,比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它们都能够独立地运行,而不会相互影响。
这得益于并联电路的特性,使得各个电器能够同时接收到相同的电压,但各自独立地接收电流。
另外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家庭中的灯具。
当我们打开房间里的灯具开关时,每个
灯泡都会独立地发光。
这是因为每个灯泡都连接在并联电路中,它们共享相同的电压,但各自独立地接收电流,因此能够独立地工作。
除了家庭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电路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工厂中的生产线上,各个机器设备的电路通常都是并联连接的,这样能够保证每个设备能够独立地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总的来说,并联电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和舒适,
使得各种电子设备能够独立地工作。
因此,了解并理解并联电路的原理和应用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并联电路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上图为三极管常用电路中的固定偏置电路:Rb 的作用是用来控制晶体管的基极电路 Ib,Ib 称为偏流,Rb 称为偏流 或偏置电阻.改变Rb 的值,就可以改变Ib 的大小.图中Rb 固定,称为固定偏置电阻.这种电路简单,使用元件少,但是由于晶体管的热稳定性差,尽管偏置电阻Rb 固定,当温度 升高时,晶体管的Iceo 急剧增加,使Ie 也增加,导致晶体管工作点发生变化.所以只有在温 度变化不大,温度稳定性不高的场合才用固定偏置电路如上图为三极管常用电路中的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晶体管的基极偏置电阻接于集电极. 这个电路好象与固定偏置电路在形式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正是这一点,恰恰起到了自动 补偿工作点漂移的效果.从图中可见,当温度升高时,Ic 增大,那么Ic 上的压降也要增大,使 得Uce 下降,通过Rb,必然Ib 也随之减小,Ib 的减小导致Ic 的减小,从而稳定了 Ic,保证了1. 三极管常用电路 卬m 疵m 用三极管偏置电路—固定偏置电路 VCC C2 十2.三极管偏置电路—电压负反馈偏置电Uce基本不变.这个过程,称为负反馈过程,这个电路就是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2.三极管偏置电路一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如上图为三极管常用电路中的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这个电路通过发射极回路串入电阻Re和基极回路由电阻R1,R2的分压关系固定基极电位以稳定工作点,称为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下面分析工作点稳定过程.当温度升高,Iceo增大使Ic增加.Ie也随之增加.这时发射极电阻Re上的压降Ue=Ie*Re 也随之升高.由于基极电位Ub是固定的,晶体管发射结Ube=Ub-Ue,所以Ube必然减小, 从而使Ib减小,Ic和Ie也就减小了.这个过程与电压负反馈类似,都能起到稳定工作点的目的.但是,这个电路的反馈是Ue=Ie*Re,取决于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无关,所以称电流负反馈.在这个电路中,上,下基极偏置电阻R1,R2的阻值适当小些,使基极电位Ub主要由它们的分压值决定.发射极上的反馈电阻Re越大,负反馈越深,稳定性越好.不过Re太大,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会使Uce下降,影响放大,所以Re要选得适当.如果输入交流信号,也会在Re上引起压降,降低了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了避免这一点,Re 两端并联了一个电容Ce,起交流旁路作用.这种电路稳定性好,所以应用很广泛.一、采用仪表放大器还是差分放大器尽管仪表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有很多共性,但设计过程的第一步应当是选择使用何种类型的放大W珀器。
优秀的功放IC,LM3886基本应用电路图LM3886是单声道、中功率、高性能音频功放IC,是美国国家半导体(NS)公司的“序曲”(OVerture)音频功放系列具有代表性的IC之一。
它采用11脚TO-220封装并具有输入静音功能,适合小型有源音箱、环绕声放大器和高保真立体声电视机等用作功放。
LM3886主要性能简介1、连续平均输出功率:60W/4Ω(Vcc=±28V)30W/8Ω(Vcc=±28V)50W/8Ω(Vcc=±35V)2、瞬时最大输出功率: 150W3、失真度:(THD+噪声)0.03%(20Hz~20kHz)4、噪声电平:2.0μV5、信噪比:>92dB6、互调失真:(按SMPTE标准)0.004%此IC的最大特点是自身保护功能齐全,无须外接各种保护电路,它内含NS公司研制的SPIKe(自身瞬时温度)保护电路,对输出级晶体管的安全工作区(SOA)进行动态检测与保护,从而全面实现过压、欠压、过载、输出短路(包括短路到地与短路到电源)、热失控和瞬时温度冲击等保护功能。
附图1是3886内部等效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简析R2为LM3886的同相输入端提供偏压;并联在两个输入端的C2是用来减小放大器的高频增益,以免输出管出现振荡,同时抑制输入的电磁干扰噪声;R5、R4、C4组成反馈回路,放大器的低频响应和高频转折频率fH取决于R3、C3;R4、C4、R5和R3决定高频增益和低通转折频率fL(fH、fL的计算公式略)。
C4是补偿元件,它与R4、R5共同起减小高频增益的作用。
R8、R9、C5与开关(图中虚线所示)组成静音控制电路:当开关断开时,LM3886停上输出,即静音起作用;接通开关时静音解除,R8将⑧脚输出电流限制到0.5mA(LM3886的⑧脚电流≥0.5mA)。
C5为静音通、断提供较大的时间常数。
R6、C6的作用为防止放大器产生高频振荡。
L1、R7作用:如果负载呈容性(如扬声器电缆较长),则放大器在高频下会过载,并使方波响应出现转折,为避免此现象,在输出端串入LR组成的并联电路,此时L呈现较大感抗,10Ω电阻将放大器与容性负载隔离开来并降低L与容性负载所构成回路的Q值;低频下则10Ω电阻被L短路,放大器通过感抗很小的L直接驱动负载。
TL494脉宽调制控制电路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宽调制电路,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应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全桥式开关电源。
TL494有SO-16和PDIP-16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
其主要特性如下:主要特征集成了全部的脉宽调制电路。
片内置线性锯齿波振荡器,外置振荡元件仅两个(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内置误差放大器。
内止5V参考基准电压源。
可调整死区时间。
内置功率晶体管可提供500mA的驱动能力。
推或拉两种输出方式。
TL494外形图 TL494引脚图工作原理简述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内置了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其振荡频率如下:输出脉冲的宽度是通过电容CT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两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来实现。
功率输出管Q1和Q2受控于或非门。
当双稳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选通,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期间才会被选通。
当控制信号增大,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
参见图2。
TL494脉冲控制波形图控制信号由集成电路外部输入,一路送至死区时间比较器,一路送往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
死区时间比较器具有120mV的输入补偿电压,它限制了最小输出死区时间约等于锯齿波周期的4%,当输出端接地,最大输出占空比为96%,而输出端接参考电平时,占空比为48%。
当把死区时间控制输入端接上固定的电压(范围在0—之间)即能在输出脉冲上产生附加的死区时间。
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为误差放大器调节输出脉宽提供了一个手段:当反馈电压从变化到时,输出的脉冲宽度从被死区确定的最大导通百分比时间中下降到零。
两个误差放大器具有从到()的共模输入范围,这可能从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察觉得到。
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常处于高电平,它与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反相输入端进行“或”运算,正是这种电路结构,放大器只需最小的输出即可支配控制回路。
当比较器CT放电,一个正脉冲出现在死区比较器的输出端,受脉冲约束的双稳触发器进行计时,同时停止输出管Q1和Q2的工作。
TL431典型应用电路本文主要介绍TL431的典型应用电路,主要包括恒压电路,恒流电路,可控分流电路以及在开关电源设计中的应用,TL431的基础知识请参考本站文章:TL431引脚,参数,工作原理及特点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述.1、恒压电路应用图2:恒压电路前面提到TL431的内部含有一个2.5V的基准电压,所以当在REF端引入输出反馈时,器件可以通过从阴极到阳极很宽范围的分流,控制输出电压。
如上图所示,当R1和R2的阻值确定后,两者对Vo的分压引入反馈,若Vo增大,反馈量增大,TL431的分流也就增加,从而又导致Vo下降。
显见,这个深度的负反馈电路必然在VI等于基准电压处稳定,此时Vo=(1+R1/R2)Vref。
选择不同的R1和R2的值可以得到从2.5V到36V范围内的任意范围电压输出,特别地,当R1=R2时,Vo=5V。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电阻时必须保证TL431工作的必要条件,就是通过阴极的电流要大于1mA。
当然,这个电路并不太实用,但它很清晰地展示了该器件的工作原理在应用中的方法。
将这个电路稍加改动,就可以得到在很多实用的电源电路,如图3,4图3:大电流的分流稳压电路图5:精密5V稳压器2、恒流电路应用由前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器件作为分流反馈后,REF端的电压始终稳定在2.5V,那么接在REF端和地间的电阻中流过的电流就应是恒定的。
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将TL431应用很多恒流电路中。
图5:精密恒流源如图5是一个实用的精密恒流源电路。
原理很简单,不在聱述。
但值得注意的是,TL431的温度系数为300ppm/℃,所以输出恒流的温度特性要比普通镜象恒流源或恒流二极管好的多,因而在应用中无需附加温度补偿电路。
下面就介绍一个用该器件为传感器电桥提供恒定偏流的电路,如图6图6:恒定偏流电路这是一个已连成桥路的传感器的前级处理电路。
Vref/R2的值应设为电桥工作所必要的恒定电流,该电流值通常会由传感器制造商提供。
电源电路单元一、电源电路的功能和组成每个电子设备都有一个供给能量的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有整流电源、逆变电源和变频器三种。
电子电路中的电源一般是低压直流电,所以要想从 220 伏市电变换成直流电,应该先把 220 伏交流变成低压交流电,再用整流电路变成脉动的直流电,最后用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后才能得到直流电。
有的电子设备对电源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有时还需要再增加一个稳压电路。
因此整流电源的组成一般有四大部分,见图 1 。
其中变压电路其实就是一个铁芯变压器,需要介绍的只是后面三种单元电路。
二、整流电路整流电路是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把交流电变成单向脉动直流电的电路。
( 1 )半波整流半波整流电路只需一个二极管,见图 2 ( a )。
在交流电正半周时 VD 导通,负半周时 VD 截止,负载 R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直流电( 2 )全波整流全波整流要用两个二极管,而且要求变压器有带中心抽头的两个圈数相同的次级线圈,见图 2 ( b )。
负载 R L 上得到的是脉动的全波整流电流,输出电压比半波整流电路高。
( 3 )全波桥式整流用 4 个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可以使用只有单个次级线圈的变压器,见图 2 ( c )。
负载上的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值与全波整流电路相同。
( 4 )倍压整流用多个二极管和电容器可以获得较高的直流电压。
图 2 ( d )是一个二倍压整流电路。
当 U2 为负半周时 VD1 导通, C1 被充电, C1 上最高电压可接近 1.4U2 ;当 U2 正半周时 VD2 导通, C1 上的电压和 U2 叠加在一起对 C2 充电,使 C2 上电压接近 2.8U2 ,是 C1 上电压的 2 倍,所以叫倍压整流电路。
三、滤波电路整流后得到的是脉动直流电,如果加上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直流电中的交流成分,就可得到平滑的直流电。
( 1 )电容滤波把电容器和负载并联,如图 3 ( a ),正半周时电容被充电,负半周时电容放电,就可使负载上得到平滑的直流电。
二极管7种应用电路详解之一许多初学者对二极管很“熟悉”,提起二极管的特性可以脱口而出它的单向导电特性,说到它在电路中的应用第一反应是整流,对二极管的其他特性和应用了解不多,认识上也认为掌握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就能分析二极管参与的各种电路,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害了自己,因为这种定向思维影响了对各种二极管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许多二极管电路无法用单向导电特性来解释其工作原理。
二极管除单向导电特性外,还有许多特性,很多的电路中并不是利用单向导电特性就能分析二极管所构成电路的工作原理,而需要掌握二极管更多的特性才能正确分析这些电路,例如二极管构成的简易直流稳压电路,二极管构成的温度补偿电路等。
9.4.1 二极管简易直流稳压电路及故障处理二极管简易稳压电路主要用于一些局部的直流电压供给电路中,由于电路简单,成本低,所以应用比较广泛。
二极管简易稳压电路中主要利用二极管的管压降基本不变特性。
二极管的管压降特性:二极管导通后其管压降基本不变,对硅二极管而言这一管压降是0.6V 左右,对锗二极管而言是0.2V左右。
如图9-40所示是由普通3只二极管构成的简易直流稳压电路。
电路中的VD1、VD2和VD3是普通二极管,它们串联起来后构成一个简易直流电压稳压电路。
图9-40 3只普通二极管构成的简易直流稳压电路1.电路分析思路说明分析一个从没有见过的电路工作原理是困难的,对基础知识不全面的初学者而言就更加困难了。
关于这一电路的分析思路主要说明如下。
(1)从电路中可以看出3只二极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特性可知,这3只二极管如果导通会同时导通,如果截止会同时截止。
(2)根据二极管是否导通的判断原则分析,在二极管的正极接有比负极高得多的电压,无论是直流还是交流的电压,此时二极管均处于导通状态。
从电路中可以看出,在VD1正极通过电阻R1接电路中的直流工作电压+V,VD3的负极接地,这样在3只串联二极管上加有足够大的正向直流电压。
常用应用电路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555时基集成电路的应用555时基电路分TTL和CMOS两大类。
图是TTL型电路的内部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是由分压器、比较器、R-S触发器、输出级和放电开关等组成的。
电路中的比较器的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电压和分压器形成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把比较的结果用高电平"1"或低电平"0"两种状态在其输出端表现出来。
555电路中的R-S触发器是由两个与非门交叉连接构成的。
为了使R-S触发器直接置零,触发器还引出一个MR端,只要在MR端置太低电平"0",不管触发器原来处于什么状态,也不管它输入端加的是什么信号,触发器会立即置零,即Q=0=Uo,所以MR端也称为总复位端。
为了使555电路有更好的性能,触发器的输出端Q是经非门反相后送到输出端U。
的。
由于非门的放大作用,555电路的负载能力得到提高。
555电路在使用中大多跟电容器的充放电有关,例如用555组成定时电路时,定时的长短是由RC电路的充电时间常数确定的。
为了使定时器能反复使用,在完成一次定时控制后,应将电容C上的电荷放掉,为下一次定时工作做好准备"因此在555电路中特设了一个放电开关,它就是三极管VT。
当555电路输出端电平U。
=0时,Q=1,VT 处于导通状态;当输出端电平U。
=1时,Q=O,VT处于截止状态,相当于DIS端开路。
因此三极管VT起到了一个开关的作用。
当U。
=0时,开关闭合,为电容提供了一个接地的放电通路;当U。
=1时,开关断开,DIS端开路,电容器不能放电。
TTL形555电路的内部结构电路中的UC端为外加基准电压的控制端。
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CMOS型555时基电路的内部结构和TTL型555时基电路是不太一样的,如图所示。
但它们的引脚功能及输入和输出逻辑功能是相同的,两种555电路有着完全相同的外特性。
CMOS型555电路内部结构简化了的555内部电路555时基电路的逻辑功能为了描述555时基电路的外特性,可以把它们的内部电路简化成为一个带放电开关的特殊R-S触发器,放电开关受刁端的控制,如图所示。
它的逻辑功能见表。
CMO5型555电路内部结构简化不的555内部电路555时基电路的逻辑功能从简化的内部电路结构和逻辑功能表中可以看出,555电路有以下儿个特点: ①两个输入端触发电平的羽值要求不同。
在TH输入端加上大于(或Vc)的电压时,可以把触发器置于"O"状态,即u。
=0。
在TR 端加上小于(或)的电压时,可以把触发器置于"1"状态,即u。
=1。
②复位端而可低电平有效,平时应为高电平。
③对于放电开关端DIS,当U。
为低电平时,DIS端接地;当U。
为高电平时,DIS对地开路。
555内部电原理图我们知道,555电路在应用和工作方式上一般可归纳为3类。
每类工作方式又有很多个不同的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单一品种的电路外,还可组合出很多不同电路,如:多个单稳、多个双稳、单稳和无稳,双稳和无稳的组合等。
这样一来,电路变的更加复杂。
为了便于我们分析和识别电路,更好的理解555电路,这里我们这里按555电路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把555电路分为3大类、8种、共18个单元电路。
每个电路除画出它的标准图型,指出他们的结构特点或识别方法外,还给出了计算公式和他们的用途。
方便大家识别、分析555电路。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3类电路。
单稳类电路单稳工作方式,它可分为3种。
见图示。
双稳类电路这里我们将对555双稳电路工作方式进行总结、归纳。
555双稳电路可分成2种。
无稳类电路第三类是无稳工作方式。
无稳电路就是多谐振荡电路,是555电路中应用最广的一类。
电路的变化形式也最多。
为简单起见,也把它分为三种。
第一种(见图1)是直接反馈型,振荡电阻是连在输出端VO的。
以上归纳了555的3类8种18个单元电路,虽然它们不可能包罗所有555应用电路,古话讲:万变不离其中,相信它对我们理解大多数555电路还是很有帮助的。
各种应用电路555触摸定时开关集成电路IC1是一片555定时电路,在这里接成单稳态电路。
平时由于触摸片P端无感应电压,电容C1通过555第7脚放电完毕,第3脚输出为低电平,继电器KS释放,电灯不亮。
当需要开灯时,用手触碰一下金属片P,人体感应的杂波信号电压由C2加至555的触发端,使555的输出由低变成高电平,继电器KS吸合,电灯点亮。
同时,555第7脚内部截止,电源便通过R1给C1充电,这就是定时的开始。
当电容C1上电压上升至电源电压的2/3时,555第7脚道通使C1放电,使第3脚输出由高电平变回到低电平,继电器释放,电灯熄灭,定时结束。
定时长短由R1、C1决定:T1=1.1R1*C1。
按图中所标数值,定时时间约为4分钟。
D1可选用1N4148或1N4001。
相片曝光定时器附图电路是用555单稳电路制成的相片曝光定时器。
用人工启动式单稳电路。
工作原理:电源接通后,定时器进入稳态。
此时定时电容CT的电压为:VCT=VCC=6V。
对555这个等效触发器来讲,两个输入都是高电平,即VS=0。
继电器KA不吸合,常开点是打开的,曝光照明灯HL不亮。
按一下按钮开关SB之后,定时电容CT立即放到电压为零。
于是此时555电路等效触发的输入成为:R=0、S=0,它的输出就成高电平:V0=1。
继电器KA吸动,常开接点闭合,曝光照明灯点亮。
按钮开关按一下后立即放开,于是电源电压就通过RT向电容CT充电,暂稳态开始。
当电容CT上的电压升到2/3VCC既4伏时,定时时间已到,555等效电路触发器的输入为:R=1、S=1,于是输出又翻转成低电平:V0=0。
继电器KA释放,曝光灯HL熄灭。
暂稳态结束,有恢复到稳态。
曝光时间计算公式为:T=1.1RT*CT。
本电路提供参数的延时时间约为1秒~2分钟,可由电位器RP 调整和设置。
电路中的继电器必需选用吸合电流不应大于30mA的产品,并应根据负载(HL)的容量大小选择继电器触点容量。
单电源变双电源电路附图电路中,时基电路555接成无稳态电路,3脚输出频率为20KHz、占空比为1:1的方波。
3脚为高电平时,C4被充电;低电平时,C3被充电。
由于VD1、VD2的存在,C3、C4在电路中只充电不放电,充电最大值为EC,将B端接地,在A、C两端就得到+/-EC的双电源。
本电路输出电流超过50mA。
简易催眠器时基电路555构成一个极低频振荡器,输出一个个短的脉冲,使扬声器发出类似雨滴的声音(见附图)。
扬声器采用2英寸、8欧姆小型动圈式。
雨滴声的速度可以通过100K电位器来调节到合适的程度。
如果在电源端增加一简单的定时开关,则可以在使用者进入梦乡后及时切断电源。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电路这是一个占空比可调的脉冲振荡器。
电机M是用它的输出脉冲驱动的,脉冲占空比越大,电机电驱电流就越小,转速减慢;脉冲占空比越小,电机电驱电流就越大,转速加快。
因此调节电位器RP的数值可以调整电机的速度。
如电极电驱电流不大于200mA时,可用CB555直接驱动;如电流大于200mA,应增加驱动级和功放级。
图中VD3是续流二极管。
在功放管截止期间为电驱电流提供通路,既保证电驱电流的连续性,又防止电驱线圈的自感反电动势损坏功放管。
电容C2和电阻R3是补偿网络,它可使负载呈电阻性。
整个电路的脉冲频率选在3~5千赫之间。
频率太低电机会抖动,太高时因占空比范围小使电机调速范围减小。
用555制作的D类放大器我们知道D类放大器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
这里介绍一个用555电路制作的简易D类放大器。
它是利用555电路构成一个可控的多谐振荡器,音频信号输入到控制端得到调宽脉冲信号(如图),基本能满足一般的听音要求。
由IC555和R1、R2、C1等组成100KHz可控多谐振荡器,占空比为50%,控制端5脚输入音频信号,3脚便得到脉宽与输入信号幅值成正比的脉冲信号,经L、C3接调、滤波后推动扬声器。
风扇周波调速电路夏天要来了,电风扇又得派上用场。
这里介绍一个电风扇模拟阵风周波调速电路,可以为将我们家里的老式风扇增加一个实用功能,也算是一个迎接夏天到来的准备吧。
下面介绍其工作原理。
电路见图1a。
电路中NE555接成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调节RW可改变占空比。
在NE555的3脚输出高电平期间,过零通断型光电耦合器MOC3061初级得到约10mA正向工作电流,使内部硅化镓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发射红外光,将过零检测器中光敏双向开关于市电过零时导通,接通电风扇电机电源,风扇运转送风。
在NE555的3脚输出低电平期间,双向开关关断,风扇停转。
MOC3061本身具有一定驱动能力,可不加功率驱动元件而直接利用MOC3061的内部双向开关来控制电风扇电机的运转。
RW为占空比调节电位器,亦即电风扇单位时间内(本电路数据约为20秒)送风时间的调节,改变C2的取值或RW的取值可改变控制周期。
图1b电路为MOC3061的典型功率扩展电路,在控制功率较大的电机时,应考虑使用功率扩展电路。
制作时,可参考图示参数选择器件。
由于电源采用电容压降方式,请自制时注意安全,人体不能直接触摸电路板。
电热毯温控器一般电热毯有高温、低温两档。
使用时,拨在高温档,入睡后总被热醒;拨在低温档,有时醒来会觉得温度不够。
这里介绍一种电热毯温控器,它可以把电热毯的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IC为NE555时基电路。
RP3为温控调节电位器,其滑动臂电位决定IC的触发电位V2和阀电位Vf,且V5=Vf=2Vz。
220V交流电压经C1、R1限流降压,D1、D2整流、C2滤波,DW稳压后,获得9V左右的电压供IC用。
室温下接通电源,因已调V2<Vz、V6<Vf,IC的3脚为高电位,BCR被触发导通,电热毯通电发热,温度逐渐升高。
热敏传感器BG1随温度的升高其穿透电流ICEO增大,V2、V6升高。
当V2>Vz,V6≥Vf时,IC翻转,3脚变为低电平,BCR截止,电热丝停止发热,温度开始逐渐下降,BG1的ICEO随之逐渐减小,V2、V6降低。
当V6<Vf,V2≤Vz时,IC的3脚电位回到高电位,BCR又触发导通,电热丝又开始发热。
实际证明,调节RP2使V2=1/2V6时,温差为零;而V2=V6时最大。
元件选择:BG1可选用3AX、3AG等PNP型锗管;BCR用400V以上的小型双向可控硅,其它元件按图标选用。
制作要点:热敏传感器BG1可用耐温的细软线引出,并将其连同管脚接头装入。
一电容器铝壳内,注入导热硅脂,制成温度探头。
使用时,把该温度探头放在适当部位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