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光纤到户工程设计规范标准版
- 格式:ppt
- 大小:5.17 MB
- 文档页数:15
目录第一部分住宅区通信设施设计 (1)1 光缆交接区与配线区设计 (1)1.1 光缆交接区设计 (1)1.2 光缆配线区的划分 (1)1.3 室外配线设备设计 (1)1.4 交接设备选用 (2)2 光缆交接箱 (2)3 光缆接头盒 (2)第二部分主干光缆以及配光缆设计原则 (3)1 主干光缆以及配光缆设计原则 (3)1.1 光缆设计参考规范 (3)1.2入户光缆线路设计原则 (3)第一部分住宅区通信设施设计1 光缆交接区与配线区设计1.1 光缆交接区设计根据住宅区的范围、通信机房至设计区域的距离、用户分布密度,可设立一个或多个交接区。
住宅区应根据交接区的划分设置交接设备,交接区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1个交接区容纳的住户数量不宜超过1000户,当用户小于100户时,可与附近建筑物合并考虑设置交接区。
2. 交接区的边界宜选用道路、绿地、小区等。
3. 交接区的划分及容纳的用户,应与最终接入交接箱的线缆标称容量及交接箱容量系列协调,并应便于今后调整扩充。
1.2 光缆配线区的划分配线区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高层住宅宜以独立建筑物为一个配线区,其他住宅建筑宜以24芯、48芯光缆为基本单元划分配线区。
1.3 室外配线设备设计室外配线设备应包括室外机柜、落地式交接箱、墙挂式线缆配线箱、线缆接头盒,应具备承受包括雨、冰雹、风、冰、烟雾、沙尘暴、雷电及不同等级的太阳辐射等各种不良环境的能力。
安装位置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配线线缆的交汇处。
2.应在人行道边的绿化带内、院落的围墙角、背风处。
3.应在不易受外界损伤、比较安全隐蔽和不影响环境美观的地方。
4.应靠近人(手)孔便于线缆出入,且利于施工和维护的地方。
5.应避开高温、高压、电磁干扰严重、腐蚀严重、易燃易爆、低洼等严重影响设备安全的地方。
6.应避开设有空调室外机及通风机房等有振动的场所。
1.4 交接设备选用1. 应满足进出光缆(主干、配线)管孔数的需要。
中国电信四川省公司FTTH工程设计规范(修订版V2.0)二〇一一年二月目录1.总则42.引用标准43.术语和符号54.缩略语75.FTTH的系统架构96.FTTH的网元设置96.1 OLT的设置96.2 ONU 的设置107.ONU的设备形态108.ODN拓扑结构和组网原则108.1光分配网(ODN)组成和基本功能108.2 ODN基本结构118.3 ODN的组网原则129、场景策略分析159.1新建区域建设模式分析159.2改造区域建设模式分析199.3 投资分析2010、ODN设计原则2110.1 OLT、分光器安装位置、主干光缆以及配光缆设计原则2110.2一级光网络箱的规划2110.3入户光缆线路设计原则2210.4光分路器(OBD)配置原则2510.5活动连接器配置原则2610.6跳纤配置原则2610.7光分路器(OBD)安装设计2710.8光通道衰减核算2710.9光缆线路测试2810.10全程光衰耗要求2911、ODN器件配置及现场设计应用细则2911.1、无跳接光交接箱、分光分纤箱、光分纤箱的配置2911.2、各级光缆的使用及配置建议3111.3、垂直通道部署方案3211.4、结合用户家庭信息箱安装位置进行新建项目FTTH设计3311.5、光缆接头盒的选用原则331.总则1)为适应通信网发展的需要,加强光纤到楼(FTTH)工程建设管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作为中国电信基于EPON 技术的光纤到户(FTTH)工程设计依据,适用于中国电信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桌面、光纤到办公室(FTTO)等采用PON技术的光缆线路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3)采用其他技术实现FTTH,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4)本规范规定了基于EPON 技术FTTH系统的结构、设备形态、ONU设置、ODN的设计以及对入户光缆设计原则等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5)对于EPON设备的FTTH 系统的网络连接、带宽分配、传输距离、PON系统保护、网管设计、网络资源配置等可参照《四川电信FTTB工程设计规范》6)本规范涉及的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各项参数适合于符合IEEE802.3ah 标准的EPON 系统。
1.安装箱体1、光缆交接箱、配线箱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翻开光交后检查光交的配件应齐全、无破损。
2、光交箱地基根底应夯实,抹灰外表光滑,无破损、开裂情况。
光交箱地角螺丝稳固,底座和光交箱有机结合平整。
箱体安装后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底座外沿距光交箱箱体大于15cm,底座高度距离地面30cm。
安装完毕后保证光交箱门锁正常开启,门不可变形。
3、各类箱体〔光交箱、配线箱〕外部应具备标牌,内部应附有资料表,光纤需有标签。
箱体内要有纤芯成端与分配图表,需要显示出分光器的数量和分光器的端口对应关系,以及排列方式。
标示配线盘与馈线盘位置,并标注配线盘光路覆盖范围,如楼栋号。
4、光分纤箱安装时,确保箱体的稳固性,箱内应留有足够的接续区,并能满足接续时光缆的存储、分配,不同类的线缆应留有相对独立的进线孔,光纤在机箱内应适当的预留,预留长度以方便二次接续的操作为宜。
5、光分纤箱应安装在建筑物的公共部位,便于维护。
室内分纤箱底部距离地面应大于1.5m,室外分纤箱距离地面2.5m-3m,用水平尺调整使之端正。
光缆在箱体的下方形成一个较大弧度的滴水弯。
6、接头盒的安装:1〕吊挂式架空光缆接头两端的光缆应做伸缩弯,两端的预留光缆应盘放有邻杆上;2〕管道光缆接头必须安装在人井正上方的光缆接头盒托架上,接头光缆应紧贴人井壁或人井搁架,盘成“O〞型圈,并用扎线固定。
注意“O〞型圈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3〕做好防水处理。
2.光缆敷设2.1架空光缆敷设1、光缆的规格、光缆的走向、路由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光缆线路与电力线路平行、或交越时,其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与电力电缆交越,假设无法满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光缆挂钩程式。
光缆挂钩间距应为50cm±3cm,光缆在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25cm±2cm。
3、光缆布放应顺直,无明显扭绞和穿插。
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0倍。
光纤到户国标工程实施细则(v1.1)二、用户接入点设置(一)配线区:根据住宅建筑的分类、住户密度,以单体或若干个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域(即用户交接配线设备所辖区域)(二)设备间及电信间配置1、设备间:住宅区内具备线缆引入、安装通信配线设备条件的房屋。
是多家电信运营商配线光缆的引入部位,同时也是建筑区多个电信间至设备间配线光缆的汇聚部位。
设备间安装接入网设备、传输设备、电源等,当建筑规模较小,只有一个配线区(300户)时,设备间可直接作为用户接入点。
每一个楼宇区域应设置一个设备间,设备间宜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设备间面积约为10-15m2,平面示意图如下:2、电信间:住宅建筑内放置配线设备并进行线缆交接的专用空间。
通常作为用户接入点机房放置配线设备并进行电信运营商配线光缆与用户光缆交接。
电信间面积为10-15mm2,平面示意图如下:3、每一个住宅区应设置一个设备间,设备间宜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
4、每一个高层住宅楼宜设置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
5、多栋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楼宜每一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宜设置在住宅建筑的单元楼梯间,地下一层或首层。
6、商业办公楼宇设备间\电信间面积宜为40m2(8mx5m)以上。
(三)用户接入点设置原则:1、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按300户一个配线区,每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用户接入点2、别墅——按120户一个配线区,每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用户接入点(四)不同住宅类型接入点设置1、单个高层住宅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建筑物内的电信间设置要点:(1)住户数达不到300户时,临近的几栋高层住宅建筑组成为一个光纤配线区,共用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应该设置在几栋住宅建筑较为中心位置的建筑内(2)当住宅区只有一个光纤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设备间(不设电信间)2、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用电信间。
设置要点:(1)一个住宅区的住户小于300户时,只设一个用户接入点,接入点宜设于设备间(不设电信间)(2)一个住宅区的住户小于144户时(不设设备间):--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住宅区的其中某单元首层公共楼梯间;--优先考虑采用墙体壁龛安装方式,结构不允许时,可采用墙挂式;--应按共箱体考虑配线箱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