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复习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配伍禁忌1、常用的品种: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Ⅴ、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
2、药物的适应症: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病部分种类较好(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
对大肠杆菌、鸡白痢、绿脓杆菌病效果比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差。
青霉素Ⅴ耐鸡胃中的酸性,与抗球虫药物配合使用,防治球虫发病后继发细菌病。
3、目前使用的效果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氯唑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效果:羧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
4、使用剂量:阿莫西林预防量为100kg水加水5g,治疗量为100kg水加10g;阿莫西林+棒酸治疗量为100kg水加3-5g,连续使用4-5天。
氨苄西林预防量为1000kg水加100g,治疗量为150g。
5、药物的配伍阿莫西林可以与硫酸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及其它半合成青霉素搭配。
阿莫西林配合棒酸,可以使抗菌活性提高1000倍,配方比例为4:1。
阿莫西林配合磺胺增效剂(TMP),常用的比例为5:1,增强治疗大肠杆菌的疗效。
阿莫西林配合盐酸环丙沙星,增强抗大肠杆菌的效果。
此外,还有氨苄西林与盐酸环丙沙星(比例为3:1)、氨苄西林配合硫酸链霉素(比例为1:3)。
6、不能配合使用的药物⑴青霉素与四环素类抗生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
⑵青霉素与氯霉素配合使用,能使青霉素的作用减弱。
由于青霉素药物处于最强的对数期时,氯霉素则受到抑制,从而使青霉素作用减弱。
⑶青霉素不与土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放线菌素D、庆大霉素配合使用。
⑷青霉素不要与小苏打、维生素C、磺胺类钠盐、阿托品混合使用。
主要是因为酸、碱、氧化剂、重金属盐可以失效。
7、本类药物的残留时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2天,阿莫西林5天。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1、常用的品种第一代头孢:头孢拉定、头孢唑啉(仅供注射)、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头孢羟氨苄等。
第二代头孢: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替安等。
第三代头孢: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定、头孢哌酮钠、头孢唑肟、头孢噻呋等。
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配伍禁忌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配伍禁忌(一)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
因此,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
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等。
因此,输液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1、青霉素类药物是临床最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之一,在严重感染或危重病的抢救中,常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因此应注意配伍禁忌。
(1)不可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合用。
因为红霉素等是快效抑菌剂,当使用红霉素等药物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使青霉素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2)不可与碱性药物合用。
如在含青霉素的溶液中加入氨茶碱、碳酸氢钠或磺胺嘧啶钠等,可使混合液的pH>8,青霉素可因此失去活性。
(3)青霉素在偏酸性的葡萄糖输液中不稳定,长时间静滴过程中会发生分解,不仅疗效下降,而且更易引起过敏反应。
如氨苄青霉素加入到葡萄糖中,比加入到生理盐水中发生输液反应的机率要高,这可能由于葡萄糖的弱酸性使氨苄青霉素降解生成微量致敏性聚合物的缘故。
因此青霉素应尽量用生理盐水配制滴注,且滴注时间不可过长。
(4)青霉素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一旦溶解即不断分解。
其溶液放置的时间越长,分解也越多,且致敏物质也不断增加。
因此要“现配现用”,不宜溶解后存放,以保证药效,减少致敏物质的产生。
(5)每日一次静滴给药方法并不可取。
因为当停止滴入后,体内药物迅速消除,待第二天给药,因间隔时间过长,细菌又大量繁殖。
(6)在抢救感染性休克时,不宜与阿拉明或新福林混合静滴。
因为阿拉明与青霉素G可起化学反应,生成酒石酸钾(钠),影响两者的效价;新福林与青霉素G钾(钠),可生成氯化钾(钠),使两者效价均降低。
(7)不可与维生素C混合静滴。
因为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使青霉素分解破坏,且维生素C注射液中的每一种成分,都能影响氨苯青霉素的稳定性,使其降效或失效。
常见配伍禁忌(仅列举临床已经或可能发生的配伍)1.米力农注射液/普南力康与速尿,布美他尼混和产生沉淀2.盐酸尼卡地平与速尿配伍禁忌3.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亚宁定不能与碱性液体混和,因其酸性物质可能引起溶液浑浊或絮状物形成4.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与含钙注射液配伍时易析出沉淀,不宜配伍5.胰岛素:注射用阿糖胞苷,盐酸多巴酚丁胺,盐酸多巴胺,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氢化可的松,维生素c注射液,氨茶碱,奥曲肽注射液,速尿6.维生素c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碳酸氢钠,谷氨酸钠等)配伍,与维生素K1配伍,因后者有氧化性,可产生氧化还原反映,使两者疗效减弱或消失7.丹参注射液,丹参酮II a磺酸钠注射液,丹参川芎嗪:与10%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禁忌8.硫酸镁注射液:葡萄糖酸钙,盐酸多巴酚丁胺,氨茶碱,维生素K9.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不得与维生素K1混合使用10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等b内酰胺类不能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体外混和,因为本品可使后者丧失活性11.注射用亚叶酸钙不能与5-氟尿嘧啶混和,因可能产生沉淀12.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共同滴注,因可引起本品分解13.注射用骨肽:不可与氨基酸类药物,碱性药物同时使用14.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不可与其它任何注射液混和注射15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不应与维生素C,维生素K16.酚璜乙胺注射液:可与维生素K 注射液混和使用,但不可与氨基己酸注射液混和17.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能与PH大于6.3的其它溶液混和,因为PH的增加会产生氨溴索游离碱沉淀18.注射用盐酸地尔硫卓:与其它药剂混和时,若PH超过8,本药可能析出19.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本品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故不宜与硫喷妥钠混合注射20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甲泼尼松龙,硫酸镁,葡萄糖酸钙21.丹参川穹嗪注射液:不宜与碱性注射液一起配伍22.安可欣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维生素C2 3 .苯巴比妥钠与酸性药物配伍有沉淀析出2 4 .依达拉奉与氯化钾注射液2 5 .肾上腺素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与胰岛素配伍时效降低2 6 .甲氧氯普胺与速尿,葡萄糖酸钙,碳酸氢钠,氟尿嘧啶,顺铂配伍禁忌2 7 .氨茶碱与胰岛素,维生素C,辅酶A,硫酸镁配伍禁忌28 .维生素K与盐酸多巴胺,雷尼替丁,维生素C,硫酸镁,艾诺吉配伍禁忌29.速尿与二甲弗林,尼卡地平,法莫替丁,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甲氧氯普胺,维生素C,维生素B6,葡萄糖酸钙,米力农配伍禁忌30.前列地尔注射液与酸性药物配伍有沉淀析出31.氢化可地松:与葡萄糖酸钙,复合辅酶,碳酸氢钠,氨茶碱,硫酸镁,胰岛素配伍禁忌3 2 .地塞米松:硫酸镁,胰岛素,葡萄糖酸钙,复合辅酶,维生素B6,昂丹司琼,青霉素配伍禁忌3 3 .甲泼尼松龙:硫酸镁,胰岛素,葡萄糖酸钙,维生素B6,昂丹司琼,氯化钾配伍禁忌34.艾诺吉:葡萄糖酸钙,维生素B6,氨茶碱,碳酸氢钠配伍禁忌3 5.葡萄糖酸钙: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地塞米松,氢化可地松,甲泼尼松龙, 碳酸氢钠,硫酸镁,艾诺吉配伍禁忌3 6 .碳酸氢钠:维生素B6,维生素C,硫酸镁,葡萄糖酸钙,复合辅酶,艾诺吉,甲氧氯普胺配伍禁忌3 7.注射用万古霉素:与氯化钾,硫酸镁,氨茶碱,复合辅酶,艾诺吉配伍禁忌3 8.潘南金:氨茶碱,碳酸氢钠配伍禁忌39.山莨宕碱:维生素B6,复合辅酶配伍禁忌40.甘露醇:维过饱和溶液,不能加氯化钾,地塞米松等其它药物4 1 .多巴胺与肌甘在葡萄糖中逐渐变黑4 2 .思美泰与碱性药物或含钙的注射液不能合用4 3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胰岛素配伍禁忌(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在临床治疗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然而,并非所有的药物都能随意搭配使用,不恰当的药物配伍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甚至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
因此,了解临床常见药物的配伍禁忌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化学性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1、酸碱中和反应酸性药物如维生素 C 注射液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导致药物失效。
2、沉淀反应某些药物混合后会产生沉淀,如氯化钙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会生成碳酸钙沉淀。
同样,头孢曲松钠与含钙溶液(如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时,会形成不溶性沉淀。
3、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 C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具有氧化性的药物如高锰酸钾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两者的药效降低。
4、络合反应四环素类药物能与钙、镁、铝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其吸收和药效。
二、物理性配伍禁忌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指药物混合后,出现物理性质的改变,如溶解度降低、混悬液分层、溶液变色等。
1、溶解度改变有些药物在混合后溶解度会降低,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当与其他水溶性药物混合时,可能会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结晶。
2、混悬液分层一些混悬剂在混合后容易分层,影响药物的均匀性和使用效果。
3、溶液变色某些药物混合后会发生颜色变化,如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后会逐渐变成粉红色至紫色。
三、药理性配伍禁忌药理性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由于药理作用相反或相似,导致药效降低或增强,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1、作用相反的药物如吗啡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而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具有中枢兴奋作用,两者配伍使用会抵消彼此的药效。
2、作用相似的药物同时使用两种作用机制相似的降压药,如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可能会导致血压过度下降,增加低血压的风险。
临床上常见的配伍禁忌咱今天就来唠唠临床上那些常见的配伍禁忌,这可都是很重要的小知识呢。
一、药理性配伍禁忌。
有些药物它们在药理作用上就互相不对付。
比如说,钙剂和洋地黄类药物就不能一起用。
为啥呢?钙剂会增强洋地黄类药物的毒性,这就好比两个性格相冲的人凑一块儿,准得出乱子。
就像一个小火苗,本来洋地黄单独用的时候就像小火苗在正常燃烧,钙剂一加进来,小火苗就变成熊熊大火了,这毒性一下子就增强了好多,那患者可就危险了。
还有像中枢神经兴奋药和中枢神经抑制药,这俩完全是相反的作用类型。
一个是让神经兴奋起来,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个是让神经安静下来,像安抚小婴儿入睡。
要是一起用,那就像让一个人同时又跑又躺,身体都不知道该咋办了,效果肯定不好,还可能引发各种不良反应。
二、理化性配伍禁忌。
从理化性质的角度看,也有不少配伍禁忌。
就拿酸碱性不同的药物来说吧。
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碰到一起,可能就会发生中和反应。
像维生素C是酸性的,氨茶碱是碱性的,它们要是凑一块,就像酸碱中和实验一样,彼此的药效都被破坏掉了。
这就好比你精心做了两个美食,一个是酸酸的柠檬汁,一个是苦苦的碱水面包,你把它们混在一起,那最后就变成了一团怪味的东西,谁也不想吃,药物也是这样,失去了原本治病的能力。
再比如说,有些药物混合后会产生沉淀。
像磺胺嘧啶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混合,磺胺嘧啶钠就可能会析出来,变成小颗粒沉淀在溶液里。
这就像在一杯清澈的水里突然掉进了沙子,这注射液要是打进人体里,那可就是个大麻烦,可能会堵塞血管之类的,多吓人呀。
三、注射剂配伍禁忌。
注射剂的配伍更是得小心谨慎。
例如青霉素和庆大霉素,虽然它们有时候会被考虑联用,但在注射液配伍的时候,是有很多讲究的。
如果配伍不当,青霉素可能会分解失效。
这就好比两个人合作干活,要是配合不好,本来能干成的事儿也干不成了。
还有像红霉素乳糖酸盐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红霉素在这种环境下不太稳定,会影响它的药效发挥。
就像一个娇弱的小花朵,本来在特定的环境里能好好开花治病,结果被放到了不合适的土壤(氯化钠注射液这个环境)里,花朵就蔫儿了,药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
禁忌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一.药物与溶媒
1.青霉素与葡萄糖:葡萄糖注射液显酸性,可破坏青霉素的活性;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葡萄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会降低稳定性;
3.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与葡萄糖:质子泵抑制剂显碱性,与葡萄糖配伍后可发生颜色变化;
4.肝素与葡萄糖:肝素在酸性条件下很快失活;
5.依达拉奉与葡萄糖:依达拉奉与含有糖分的输液混合时,可使其浓度降低;
6.呋塞米与葡萄糖:呋塞米注射液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7.地西泮与葡萄糖、氯化钠:地西泮注射剂的溶媒采用丙二醇、乙醇、苯甲醇、水的混合溶媒而制成;当该注射液加入输液中稀释时,由于溶媒改变使地西泮瞬间析出而出现浑浊;
8.胺碘酮与氯化钠:胺碘酮具有苯并呋喃基团,显酸性,pH值的改变会引起其呋喃环开环,且含的碘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洛铂与氯化钠:配伍后可增加洛铂的降解;
10.多烯磷脂酰胆碱与氯化钠:与电解质配伍后可出现不溶性微粒增加;
11.水溶性维生素与复方氯化钠:强电解质可影响水溶性维生素的稳定性;
12.茵栀黄与氯化钠:可出现颜色变化及微粒增加等现象;
13.复合磷酸氢钾与复方氯化钠: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与含钙注射液配伍时易析出沉淀;
14.曲克芦丁与木糖醇:木糖醇与曲克芦丁混合应用,可引起颜色变化。
二.药物与药物
1.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合用:中药注射剂成分较为复杂,宜单独使用;
2.抗菌药物与利巴韦林、地塞米松合用:抗菌药物多不稳定,宜单独使用;
3.水溶性维生素与氯化钾、碳酸氢钠:强电解质的加入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电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从而降低本品的有机酸(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等)盐、有机碱(维生素B1、维生素B6 等)盐的溶解度,析出不溶性的有机碱或有机酸;且强电解质含量越大,不溶性微粒越多;
4.呋塞米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呈碱性,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溶液显酸性,混合后易导致后者析出,出现沉淀;
5.多巴酚丁胺与氯化钾、肝素、硝酸甘油:存在配伍禁忌;
6.多巴酚丁胺与氨茶碱:氨茶碱偏碱性,盐酸多巴酚丁胺因pH 值升高而发生变化, 故有可能导致作用降低;机理:多巴酚丁胺在碱性介质中的这一变化过程,主要是氧化反应, 侧键脂肪胺的环化反应,以及聚合成较深的有色化合物(如粉红色,黄色、棕色和黑色等);
7.胰岛素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胰岛素为弱碱性药物,其它均为酸性药物,混合后在25℃ 24h内轻度地变色;
8.多巴胺与复合磷酸氢钾、硝酸甘油:配伍后可产生沉淀或者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9.环磷腺苷与硝酸甘油、硝普钠:配伍后可产生沉淀或者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10.维生素B12与维生素C:维生素C为强还原剂,可破坏维生素B12活性,二者不能配伍;
11.维生素C与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与碱性药物配伍,影响疗效;
12.维生素C与胞磷胆碱钠:配伍后可致药效降低;
13.维生素C与维生素K1: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较差;维生素K1为醌类化合物,具氧化性,与一些药物特别是具还原性的药物如维生素C等起化学反应可导致药物疗效消失或降低;
14.维生素K1与维生素B6:混合后维生素K1含量中明显下降;
15.维生素B6与消旋山莨菪碱:存在争议;
16.维生素B6与肌苷:混合后药效降低;
17.维生素B6与地塞米松:混合后将产生浑浊和沉淀:机理:维生素B6为水溶性碱性物质制成的盐,可导致地塞米松磷酸盐产生沉淀;
18.酚磺乙胺与地塞米松:容易产生浑浊;
19.地塞米松与呋塞米:毒副作用增加,可引起低钾血症;
20.泮托拉唑与地塞米松:泮托拉唑性质不稳定,混合后可产生沉淀或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21.三磷酸腺苷二钠与西咪替丁:存在理化性质的配伍禁忌;
22.洛贝林与氨茶碱:配伍后出现沉淀;机理:因氨茶碱在pH<8 时不稳定,与洛贝林(pH2.5~p4.5)混合后被析出茶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