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各学院设置
- 格式:doc
- 大小:5.96 KB
- 文档页数:5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简称宁理)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具体情况如下:
1. 硕士点:宁理拥有多个硕士点,包括工商管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工程、视觉传达设计、动画等。
这些硕士点涵盖了商科、工程、设计等领域,表明宁理在多个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宁理的硕士点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实践和应用,培养方案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2. 博士点:目前,宁理尚无博士点。
然而,宁理一直积极争取博士点的建设,并已与多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准备工作。
至于原因,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作为一所新建的独立学院,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良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逐步拓展研究领域,提高科研水平,最终获得了硕士点的批准。
同时,随着学院的发展,其科研实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为博士点的申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到实践经验方面,宁理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
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实践研究的平台。
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可以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总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硕士点和博士点的获得,既体现了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进步和成就,也表明了学院在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决心和实力。
未来,宁理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提高科研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请注意,学校的招生信息请参考官方发布的通知和公告,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校园地图
图片来源:百度网站
学生宿舍
学校共有学生公寓21幢,公寓内的宿舍分为ABCD四种类型,可容纳约12000名学生入住。
作为浙江省首批认定的标准化学生公寓,公寓内配有家具、网络、空调、热水、洗衣房等功能完备的生活设施设备,能满足学生的正常住宿要求。
住宿费:1600元/人·年(住宿费为预收,多退少补)。
食堂
学校有两个大型食堂,餐厅宽敞明亮,就餐环境怡人,饭菜品种多样,
能同时提供大众化餐饮和风味小吃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口味,其中一个食堂还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百家中国好食堂。
除食堂外,在生活区还有许多特色食品小店供学生选择。
浙江大学院系调整情况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随新中国解放,浙江大学进行一系列的院系调整,学科和院系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动。
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浙江大学1949年8月,停办法学院。
法学院的法律学系和史地学系的历史组停办,学生转院、系或转学。
史地学系的地理组改为地理学系,史地研究所改为地理研究所,均隶属理学院。
设在金华的英士大学并入浙大。
1949年9月南通农学院农业经济学系学生并入浙大。
1950年1月又有暨南大学人类学系并入浙大。
1952年2月,杭州之江大学的土木、机械两系并入浙大。
1952年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杭州大学1952年,浙江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系部分教师,之江大学文理学院、以及解放后创办的俄文专科学校和设在浙大的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浙江师范学院,院址在原之江大学。
1958年该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
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
浙江农业大学1952年,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1960年扩建成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
浙江医科大学1952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定名为浙江医学院,以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附属第一医院,以广济医院作为附属第二医院。
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
1998年,并入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含上海医科大学)1952年,浙江大学与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及震旦大学七校化学系合并成今日复旦大学化学系。
浙江大学数学系并入复旦大学数学系。
浙江大学生物系、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生物系。
浙江大学物理系并入复旦大学物理系。
1952年将浙江大学药学系的全部以及中法药学专修科、浙江医学院药学系的一部分与上海医学院药学专修科合并,1955年定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院,后又改称药学系,1986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概述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是浙江大学下设的一个学科系,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能力,以及系统性的社会分析能力。
社会学是一门涉及社会行为、社会组织与社会问题的学科,致力于探索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立足于国内社会学研究的前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和教学环境。
学科设置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涵盖了广泛的社会学领域,包括社会理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论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和研究领域。
社会学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与社会机构、企业合作,开展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师资力量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包括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研究人员。
他们在社会学领域均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学术造诣,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可以与导师开展学术研究项目,参与学术论坛和学术会议,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
学术研究浙江大学社会学系致力于学术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和学术活动。
学生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积累研究经验和提升学术能力。
社会学系还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学术讨论会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交流,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就业前景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毕业生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领域都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社会学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生可以在社会学研究机构、教育机构、企业公司、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和单位就业,为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科系,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这里能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社会学专业人才。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将继续努力提升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社会发展和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大学简介关于浙江大学简介1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坐落于“人间天堂”杭州。
前身是1897年创建的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
1928年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中华民国时期,浙江大学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崛起为民国最高学府之一,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迎来了浙大百年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竺可桢老校长也因此成为了浙大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浙江大学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C9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的`成员,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国著名顶尖学府之一。
截至20xx年底,浙江大学共拥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6个校区,占地总面积4。
50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2072303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71万余册,并有7家附属医院;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本科专业123个,全日制在校学生4636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3952人,博士研究生8779人,本科生23633人。
关于浙江大学简介2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
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
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浙大考研之院系设置简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既有资深博学的知名教授,如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教授,也有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如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863集成电路设计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严晓浪教授,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徐德鸿教授,长江特聘教授盛况博士,求是特聘教授甘德强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叶旭东教授,还有智力引进院士马伟民教授、光彪教授和永谦教授彭方正博士(美国)、诸自强博士(英国)、刘大可博士(瑞典)、贺斌博士(美国)、李晓榕博士(美国)、瞿志华博士(美国)、潘志刚博士(美国卜吴青华博士(英国)。
现有教职工175名,其中教授43名(含博士生导师36名)、副教授(副研究员)65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4人、讲师20人。
教学科研岗位人数12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90人,占75.0%。
历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人才,计本科毕业生16238名,授予硕士学位2283名,授予博士学位455名,出站博士后79名,毕业外国留学生91名。
在学院学习或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共17名。
目前在校本科生1326名,硕士研究生1204名(其中工程硕士研究生829名),博士研究生284名,在站博士后32名。
浙江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重点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简称电气学院)由原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发展而来。
该系历史悠久,始建于1920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电机系之一。
电气学院位于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设置有电机工程学、系统科学与工程学、应用电子学三个系和电工电子基础教学中心,三个系下属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所属专业学科主要领域涉及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
学院设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共享)”、“电子科学与技术(共享)”三个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电气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十个二级学科,其中九个博士点、十个硕士点。
人文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科学技术史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休闲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人口学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世界经济数量经济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光华法学院法律史法学理论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诉讼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硕士(只招收英语笔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译)管理学院创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旅游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美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光通信技术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系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公共管理学院档案学非传统安全管理公共管理硕士国际关系情报学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图书馆学土
地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中外政治制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工程管理与信息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航天电气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食品科学水产养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微生物学预防兽医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控制科学与工程海洋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造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修护与资源再生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植物营养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壤学
建筑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城市规划与设计造道路与铁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历史与理论海洋建筑物与环境建筑技术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水工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发育生物学海洋生物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精密仪器及机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设计艺术学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教育学院比较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史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航空航天学院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工程力学固体力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宙制造工程空天信息技术流体机械及工程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国际政治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化工系动力装备信息工程工业催化化工过程机械化工过程信息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能源工程学系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调工程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能源环境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核技术及应用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作物学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园艺学植物保护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药学院药学中药学理学院等离子体物理光学科学技术史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基础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化学地球化学化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构造地质学海洋地质气象学环境科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发酵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机贮藏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生物系统工程食品安全食品科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发育生物学法医学妇产科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护理学急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口腔基础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老年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免疫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麻醉学内科学(传染病)内科学(风湿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肾病)内科学(血液病)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皮肤病与性病学全科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神经病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外科学(骨外)外科学(泌尿外)外科学(普外)外科学(烧伤)外科学(神外)外科学(胸心外)外科学
(整形)微生物学卫生毒理学细胞生物学眼科学药理学遗传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