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同步复习第13章内能内能的利用演练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62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 认识分子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2. 了解什么是内能,知道内能和温度的关系;学会辨别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3. 知道比热容的概念及单位,学会用热量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有关热现象。
5、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能辨别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6、经历探究物体吸热能力的过程,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7、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养成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内能的改变;②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③热量的计算。
难点:①分子热运动;②内能的理解。
③比热容的理解。
【学具准备】红墨水、烧杯、胶头滴管、细线、玻璃板、弹簧测力计、水槽、空气压缩引火仪、集气瓶、打气筒、水和食用油等,以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案。
【知识构建】【复习过程】[创设情境] (播放“海陆风”flash动画,同时提出问题)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总会感到习习的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你能否运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海陆风”形成的原因呢?(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切入主题,更好的体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形象的flash动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形成复习课的枯燥感。
)[专题复习]专题一:分子动理论✧知识聚焦1.物质是由大量_______组成的;扩散现象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散现象表明,分子运动跟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___________越剧烈。
3.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如何利用烧杯、冷水、热水、红墨水、胶头滴管、细线、玻璃板、弹簧测力计、水槽、空气压缩引火仪等探究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和分子间作用力。
第一部分第十三章1.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__力.倒入开水后,过一会儿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无规则运动__.2.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这属于__扩散__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得快,这是由于__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__.3.如图所示,冬天手冷时,人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是用__热传递__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双手相互搓搓,使手感到热,这是用__做功__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4.如图所示,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比较__大__ (选填“大”或“小”),根据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比热容__大__的特点,曲线A表示的是__内陆__ (选填“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5.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 ℃,吸收的热量为__6.3×104__J.(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J/(kg·℃).6.用燃气灶烧水时,把2.2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共燃烧了45 g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4×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1)水的内能增大了__7.392×105__J.(2)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37.3%__.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A.春天柳枝摇曳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B.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穿过大气层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大、强度高的合金材料9.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D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中飞出10.如图是汽车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D )11.(不定项)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D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12.江西抚州汝水湿地公园建成后,水域面积大大增加,不仅起到了美化、绿化作用,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附近居民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变小了.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做出简要的解释.答:水域面积增大,蓄水量增多,又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Δt =Q cm,可知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小.13.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太阳能热水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下表提供的是一装满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照射下的相关信息:请根据上表信息计算: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2)热水器中的水需吸收的热量; (3)热水器平均每小时所接收的太阳能.解:(1) m =ρV =1.0×103kg/m 3×0.1 m 3=100 kg ;(2)Q 吸=c ·m (t -t 0)=4.2×103J/(kg·℃)×100 kg×60 ℃=2.52×107J ; (3) Q 太=Q 吸η=2.52×107 J50%=5.04×107JQ 0=Q 吸t =5.04×107 J 10 h=5.04×106J .14.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中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1)__牛奶的质量、初温__;(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_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中冷却效果要好(或水传递热的本领比空气好)__;(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慢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单位时间下降的温度__叫作冷却速率.(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水温(或外界温度)__的影响.(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①__流动的水擅于传热__;②__水循环流动能长久地保持低温__.。
第13章内能解答题训练1.“车祸猛于虎”,大货车装载量大,车体长,一定程度上成为马路杀手。
(1)往大货车轮毂上滴水的原因是,踩刹车时克服阻力做功多,机械能转化为的内能多,容易造成刹车温度过高而失去刹功能就是为了降低刹车毅的温度,确保刹车不失效。
这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刹车温度?(2)在同样的道路上,同样的速度,大货车刹车不易停下来,为什么?(3)大型车辆转弯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同,这就是所谓“内轮差”,车体直接挡住了行人光线,或者挡住射向后视镜的光线,司机根本就看不见,这是符合哪个光学原理?(同学们一定注意安全呦)2.烹调中汤的做法很有学问,汤的营养也很丰富,小亮的妈妈很会做汤,他非常爱喝妈妈做的汤,每当妈妈做汤的时候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味,这是什么现象?小亮每次喝汤时总是迫不及待,为了能尽快的喝汤,他总是对着碗中的汤吹气,很快汤就可以喝了,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析为什么小亮对着碗中的汤吹气很快就可以喝上汤。
3.周末,宁宁在家做家务时,发现铁锅的糊焦垢用抹布很难清洁,而用不锈钢丝球却容易清洗干净;宁宁还发现用不锈钢丝球用力搓洗锅底时,钢丝球和锅底都会发热。
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以上两个现象。
4.2020年8月至10月,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将在黔南州首府都匀市举办。
这是中国绿化博览会第一次在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次在西部地区、第一次在地(州)和第一次在高原山地举办的绿博会,具有十分重要和特别的意义。
其中,绿博园景观湖区由一岛两湖组成,设四处滨湖生态湿地,湖上设六座景观桥。
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提倡在城市中兴修湿地公园?5.(1)交通部规定:严禁汽车超载,汽车超载易诱发交通事故。
为什么?(2)汽车急刹车时,在路面上留下轮胎滑过的深深痕迹,轮胎温度急剧升高。
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轮胎温度急剧升高的原因是什么?6.夏天,家在广州的小余和妈妈一起到敦煌莫高窟旅游。
傍晚到站后,穿着短袖的他不禁打了一个哆嗦,“好冷呀!”妈妈解释说:“与广州相比,这里地处内陆,昼夜温差较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节 13.2 内能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A.钻木取火 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C.用热水袋取暖 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2.下列现象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会变热B.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来取暖C.远古时代,人们采用钻木的方式来取火D.汽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温度升高3.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A.搓动双手感到暖和B.用嘴向手“哈气”感到暖和C.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D.围坐火炉烤火感到暖和3.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A.通过搓手,手变暖和B.用炉火烧水C.阳光照在柏油路上,路面变烫D.用热水泡脚,脚感到暖和4.下列现象中哪一种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AA.冬天人们搓手取暖B.加剧的温室效应使多年的冰川融化了C.用热水袋取暖D.冬天晒太阳会觉得暖和5.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牛,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C6.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A.夏天,柏油马路在烈日下会被晒热 B.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就会暖和C.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会发光发热 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筒壁会发热7.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热,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8.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B.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C.前者就利用做功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来增大手的内能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来增大手的内能9.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加热前,水分子是不停运动的B.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C.水的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木塞的内能10.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DA.0o C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1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00C以下的物体没有内能C.内能和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量 D.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1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13.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BA.0℃的水内能为零 B.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C.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 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14.下列关于内能和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DA.0℃的冰块没有内能B.运动越快的物体内能越大C.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15.在下列做功过程中,加有着重号的物体,内能逐渐减小的是BA. 砂轮磨刀具时,砂轮..的温度越来越高B. 暖水瓶中的热空气..将瓶塞冲出C. 在压缩冲程中,气缸内的气体..温度升高D. 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16.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类的生存及发展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当水的温度为0℃时,水的内能为0B.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干泥土的比热容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的主要原因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D.冬季的地窖里贮菜时,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菜被冻坏二、选择题1.(1)学过物态变化之后,我们知道,汽化的方式有:和两种;(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和两种。
单元质量检测九年级物理·13-14章·内能内能的利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榴莲因其果肉香甜又富有营养,被称为水果之王。
榴莲被切开后,其香味将很快充满整个房间,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2.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3.在如图1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图14.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一半汽油与原来一箱汽油相比较()A.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D.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等的1 kg和100 g的水内能相同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6. 如图2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
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B .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D .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7.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8.如图4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9.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____(选填:“加剧”或“减缓”).10.水不易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着 力;若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盆清水中,后来整盆水都变红了,这是 现象;将3 cm 3水和3 cm 3酒精注入一个量杯,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6 cm 3,这说明分子间有 .11.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塞子被弹出.在塞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塞子的 能。
第一部分第十三章1.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__力.倒入开水后,过一会儿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无规则运动__.2.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这属于__扩散__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得快,这是由于__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__.3.如图所示,冬天手冷时,人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是用__热传递__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双手相互搓搓,使手感到热,这是用__做功__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4.如图所示,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比较__大__ (选填“大”或“小”),根据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比热容__大__的特点,曲线A表示的是__内陆__ (选填“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5.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 ℃,吸收的热量为__6.3×104__J.(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J/(kg·℃).6.用燃气灶烧水时,把2.2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共燃烧了45 g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4×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1)水的内能增大了__7.392×105__J.(2)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37.3%__.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A.春天柳枝摇曳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B.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穿过大气层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大、强度高的合金材料9.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D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中飞出10.如图是汽车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D )11.(不定项)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D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12.江西抚州汝水湿地公园建成后,水域面积大大增加,不仅起到了美化、绿化作用,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附近居民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变小了.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做出简要的解释.答:水域面积增大,蓄水量增多,又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Δt =Q cm,可知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小.13.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太阳能热水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下表提供的是一装满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照射下的相关信息:请根据上表信息计算: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2)热水器中的水需吸收的热量; (3)热水器平均每小时所接收的太阳能.解:(1) m =ρV =1.0×103kg/m 3×0.1 m 3=100 kg ;(2)Q 吸=c ·m (t -t 0)=4.2×103J/(kg·℃)×100 kg×60 ℃=2.52×107J ; (3) Q 太=Q 吸η=2.52×107 J50%=5.04×107JQ 0=Q 吸t =5.04×107 J 10 h=5.04×106J .14.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中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1)__牛奶的质量、初温__;(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__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中冷却效果要好(或水传递热的本领比空气好)__;(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慢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单位时间下降的温度__叫作冷却速率.(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水温(或外界温度)__的影响.(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①__流动的水擅于传热__;②__水循环流动能长久地保持低温__.。
第13章内能实验探究题训练1.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方式改变的。
2.如图一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一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二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
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3.如图所示,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不考虑热损失),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水比煤油温度升高的少,也可以说,要使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吸收的热量。
换用其它物质来做这样的实验,通过实验人们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用物理量来描述。
4.小礼在自己的家庭实验中用矿泉水瓶水、沙子、细线、毛巾、海绵块、细针演示了以下几个实验:(1)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沙子,拧紧瓶盖,用厚毛巾包住瓶盖和瓶底儿用力快速晃动瓶子约五分钟后,沙子变热,这表明;(2)把装满沙子的矿泉水瓶,先正放后再倒放在海绵上,发现海绵凹陷程度变大,这表明;(3)用空矿泉水瓶从饮水机接水的过程中,听到瓶中传出的声音的音调越来越;(4)如图,将细线系在矿泉水瓶下部,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使其沿同一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发现拉满水瓶比拉半水瓶需要的力大,此现象表明;(5)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上,用细针沿竖直方向由上至下扎三个孔,看到水的射程越来越大,这表明。
5.小明同学想测量家中色拉油的比热容。
设计了如下的方案:①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入200g水和200g色拉油,测得它们的温度均为20℃;②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器材装配好;③用酒精灯给水加热4min,测得其温度为32℃;④用同样的方法给色拉油加热4min,测其温度48℃;⑤整理器材,并计算色拉油的比热容。
第13章内能计算题训练(二)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已走进家庭。
一辆小轿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10L.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用来驱动汽车做有用功,(q汽油=4.6×107J/kg;ρ汽油=0.7×103kg/m3,1L=0.001m3),求:(1)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汽车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3)这辆轿车以该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多少?2.某电热水器的铭牌如下表所示,现将冰箱装满水,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把水从20℃加热到60℃.已知c水=4.2×103J/(kg?℃),不计热量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2)加热所需要的时间;(3)利用氢气做燃料对环境没有污染,因为它燃烧后的产物是水,若上述用电发热,改由燃烧氢气,则需要消耗氢气的质量为多少?(氢气的热值是 1.43×108J/kg)型号×××额定电压220V加热功率2000W频率50Hz水箱容量50kg3.如图是质量为100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min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3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4.一定气压下,某种晶体熔化成同温度液体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该晶体的熔化热,用字母λ表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用一个热效率为40%的酒精炉为热源,将50g初温为0℃的冰全部熔化为0℃的水,共燃烧了14g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
求:(1)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化热λ冰。
5.用天然气灶给水加热,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体积为10L,温度为15℃的水加热到沸腾,求:(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2)若不计热量损失,需要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q天燃气=4.2×107J/m3)6.工匠用钢铁打制刀具时,有一个重要流程叫“淬火”,把刚打制成型的刀具放到炉火中充分煅烧,然后将其迅速放入水中骤冷。
第一部分第十三章
1.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__力.倒入开水后,过一会儿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无规则运动__.
2.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茶叶蛋时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这属于__扩散__现象.煮茶叶蛋要比腌蛋时咸得快,这是由于__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__.3.如图所示,冬天手冷时,人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是用__热传递__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双手相互搓搓,使手感到热,这是用__做功__的方法增加了手的内能.
4.如图所示,是某一沿海城市和某一内陆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比较__大__ (选填“大”或“小”),根据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比热容__大__的特点,曲线A表示的是__内陆__ (选填“沿海”或“内陆”)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5.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小于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甲液体温度升高到90 ℃,吸收的热量为__6.3×104__J.(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J/(kg·℃).
6.用燃气灶烧水时,把2.2 kg初温为20 ℃的水加热到100 ℃,共燃烧了45 g天然
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4×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1)水的内能增大了__7.392×105__J.
(2)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__37.3%__.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
A.春天柳枝摇曳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B.宇宙飞船的返回舱在穿过大气层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大、强度高的合金材料
9.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中飞出
10.如图是汽车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D )
11.(不定项)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D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12.江西抚州汝水湿地公园建成后,水域面积大大增加,不仅起到了美化、绿化作用,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附近居民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变小了.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做出简要的解释.
答:水域面积增大,蓄水量增多,又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根据Δt =Q cm
,可知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小.
13.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倡导低碳生活,太阳能热水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城市.
下表提供的是一装满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太阳照射下的相关信息:
请根据上表信息计算: (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 (2)热水器中的水需吸收的热量; (3)热水器平均每小时所接收的太阳能.
解:(1) m =ρV =1.0×103
kg/m 3
×0.1 m 3
=100 kg ;
(2)Q 吸=c ·m (t -t 0)=4.2×103
J/(kg·℃)×100 kg×60 ℃=2.52×107
J ; (3) Q 太=
Q 吸η=
2.52×107 J
50%
=5.04×107
J
Q 0=Q 吸t =5.04×107 J 10 h
=5.04×106
J .
14.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中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1)
__牛奶的质量、初温__;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__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中冷却效果要好(或水传递热的本领比空气好)__;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_慢__的.小明想用“冷却速度”(用字母v代表)来定量表示冷却的快慢程度,请你给物理量下个定义:__单位时间下降的温度__叫作冷却速率.
(4)小明又仔细分析了冷却速度变小的原因,认识到这是因为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水温(或外界温度)__的影响.
(5)根据(4)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①__流动的水擅于传热__;
②__水循环流动能长久地保持低温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