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习题课件:基础知识速记手册(单独成册)(共110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9.27 MB
- 文档页数:110
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1 / 25八年级•下册 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讶藏地区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五节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連设成就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第四节贵州畨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3 / 252.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依据(2)位置和范围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生活差异5 / 25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概况7 / 25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东北地区位置与自然环境2.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布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1.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11 / 25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2.东北地区的工业分布和发展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第一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1.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自然环境2.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15 / 252.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3.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17 / 25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1 •北京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2-北京的城市职能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21 / 252.发展中的经济3.台湾的人口和城市第二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与自然环境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23 / 25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2.贵州省的环境问题及保护3.贵州省的资源利用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八年级地理速记手册 - 下册第九章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1.中国的基本国情2.中国的区域特色25 / 25。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第一课时一、地理位置(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要)1.半球位置: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但是主要在东半球、北半球2.经纬度位置:①经度位置:26°E-170°W 东西距离最长,但是不是跨经度最多,跨经度最多的是南极洲,时差达11个小时②纬度位置:81°N-11°S 跨纬度最广的洲补充:纬度位置就是温度带位置,亚洲跨寒热温三带,主要在北温带3.海陆位置:亚洲大陆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接二、亚洲是最大的洲亚洲的“世界之最”:1.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2.亚洲——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大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3.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脉4.珠穆朗玛峰——最高的山峰5.里海——最大的湖也是最大咸水湖6.死海——陆地最低点7.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半岛8.马来群岛——最大的群岛9.贝加尔湖——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10.加里曼丹岛——世界第三大岛屿11.印度乞拉朋齐——世界年降水量最大值三、亚洲的地形地势1.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和高原为主2.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很大。
四、重点的地形单元在课本第四页中把下列地形单元和河流等划出来并熟记!!!!山脉:乌拉尔山脉、阿尔泰山脉、昆仑山脉、东西伯利亚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图兰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岛屿:日本群岛、千岛群岛、琉球群岛、马来群岛、加里曼丹岛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第一章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第二课时四、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1.特征一——河流众多,有“巨河之洲”之称主要的外流河有: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①黄河②长江(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③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南海,南海属于太平洋)流入印度洋的河流有:①印度河、②恒河流入北冰洋的河流:①鄂毕河、②叶尼塞河、③勒拿河2.特征二——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初二下册地理课件教材人教版第一节四大地理地区的划分教学目的常识目的1.初步理解地区划分的缘由及相应的地理地区种类;2.在容易地图上进行地区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区的地理地方、范围及划分缘由;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的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学会地理事物的划分办法。
德育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愈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国内四大地理地区的地方、范围及划分缘由。
教学难题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义。
教学办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筹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投影片、教学挂图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分别把课前挂好的x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讲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征。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块概括: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很多不一样种类的地理地区:(大屏幕依次显示)至此,同学们已经多少地知道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想一想:(大屏幕显示)为何会出现不一样的地理地区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可做点拨,最后概括:它们是依据不一样的需要划分的。
同学们请看屏幕。
(课本图5.1)按学生座位分成四组,每一个组负责在其中一个地理地区中找出有关地区的术语,最后每组选一名代表,陈述结果,教师大全:(大屏幕显示)x疆维吾尔自治区——牧区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西双版纳——热带——旅游区长江三角洲——农业区——工业区想一想:一个区域只能是一个地理地区吗,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吗?学生考虑后回答:不是,可以。
活动1:(课文第3页活动第1题)做完后,让同桌的同学相互交换划分结果。
提问:你们是否发现划分结果不完全一致呢?(是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地区要有明确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