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纸上故乡》
- 格式:docx
- 大小:16.32 KB
- 文档页数:2
纸上故乡阅读答案【篇一:2015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txt>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每空1分)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②,悠然见南山。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④烽火连三月,。
⑤,蜡炬成灰泪始干。
(6)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晏殊《浣溪沙》中的:“ ,。
”被赞为“情致缠绵,音调协婉,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分)北国早春,山野的杏花先开,那干瘦乌黑的枝条上绽放出明亮的粉色花朵,生意盎然。
但远看那山坡上一簇簇的杏花,一团团白灰灰的,被()在灰暗的土石中,倒像是癞秃头上的疮疤。
花,宜近看不宜远看;树,依凭体态之美,才宜于远看。
鲜艳的碧桃,远看不过是一堆红色灌木,失其妖娆;牡丹、芍药,远看也不见其丰满华贵之态,只呈点点嫣红了。
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画花大都表现折枝花卉,取花瓣转折之柔和,如亲其肌肤,闻其芬芳。
鲜花令人珍惜,花比青春,年华易逝,虽然花期苦短,但是这实在是人生千古憾事。
为了赋予短暂的花期以恒久深远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兰为空谷佳丽, ??其实正是生命的轮回,促成了人间的缤纷多彩。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衬托依托鲜嫩鲜艳①②(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3)根据上下文,仿照“兰为空谷佳丽”这一句子,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6分)(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霎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活的决心。
纸上的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纸上的故乡》阅读材料①一座叫枫林的村庄又一次在我纸上展开:朝霞微漾的饶北河在村前作了短暂的停留,恋恋不舍地去了远方,茶花遍野的灵山吹来秋天的郁香,两个桔子卿卿耳语,像一对小情侣,缱绻、羞涩,缠绵在一枝丫上。
②一只灰雀剪开薄雾,来到后院的枣树上,轻轻鸣叫。
一棵苍老的枣树,根部裹满暗黄的苔鲜,蚂蚁则顺着枝,把熟烂的枣子搬回家。
最后挂在树上的枣子,让蚂蚁在整个秋天有了劳作的意义。
从树顶上升起的,是一缕炊烟,在微风中,炊烟仿佛要向高处飘升,又像要被风刮散。
它是我的乡思,不熄灭,也不弯曲,只飘散,最后溶化在薄雾间,恍惚,迷离。
③我忆起一个老头,个子偏矮,穿一件黑大褂,走路一晃一晃,光着头,腰间挎一只扁篓,扛一把锄头,在灰雀的鸣叫声中,向菜地出发。
当他弯入溪口的拐角,稻花淹没了的身影在我眼中渐渐模糊,初升的太阳闪眼间跳出山梁,把大地涂抹得流光溢彩。
他就是我至爱的祖父,一生热爱酒和泥土,勤奋、善良、温和。
④祖父的执着、秉性与血脉,因了饶北河的哺育。
我常常跟在祖父的背后,屁股一颠一颠,走五里路的草径,没入一个山坳,在一片茶树林的怀抱中,在几块菜地上投入一天的时光。
我热切地爱那片山野,脚踝高的青白菜还滚动着几滴露珠,萝卜则扎着蓝头巾像乡间的女孩,质朴、曼妙、芬芳。
茶花白艳艳地坠入绿叶的簇拥,当花香挣脱白雾的紧裹,当蚯蚓钻出新翻挖的土垒,山野就要漂浮劳作的人声。
祖父把锄头高举过肩顶,倾尽臂力地挖下来,光亮的两齿钳咬进泥里,我感到大地有轻轻的震动。
偶尔他也轻轻地用锄头磕碰拳状的土块,匀和地平整,铲去的杂草用泥块深埋。
我知道,他在劳作中获得休息。
他劳作的姿势是那么优美,柔和而强劲,让我想起梭罗《瓦尔登湖》中的伐木者。
⑤其实,祖父一年要挖多少遍地,我不清楚,况且一生。
他每天都在那块地里,猪屎、狗屎、牛粪,渗入每一粒泥丸,以至我远远地就能闻到惺忪陈腐的气息。
他仿佛不是在种菜,而是在种自己一生的时光,菜不过是他时光的一种体现,一种对生活充满热血的表现。
纸上故乡邓琴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
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
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
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
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
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
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
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
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
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
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
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
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
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
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
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单元家乡文化链接高考(2023·全国新高考二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戏沈从文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是九月二十二。
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
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
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
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
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
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
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
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
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
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
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
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
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
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
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
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
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
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
201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1.(6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师者,。
(韩愈《师说》)(3)宁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离骚》)(4),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文言文阅读2.(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与王昆绳书①[清]方苞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
接手书,义笃而辞质。
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
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
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
聚落居人,貌甚闲暇。
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
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
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
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
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
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
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吾兄得举。
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
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
”愿时自觉也。
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及答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福建卷及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师者,。
(韩愈《师说》)(3)宁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离骚》)(4),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与王昆绳书①【清】方苞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
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
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
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
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
聚落居人,貌甚闲暇。
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
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
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
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
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纸上故乡邓琴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
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
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
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
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
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
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
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
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
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
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
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
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
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
纸上故乡参考答案纸上故乡纸,是一种神奇的材料,它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记忆,将过去的岁月凝结在其中,成为人们心灵的故乡。
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那时的纸是由植物纤维制成的,经过研磨和加工后形成薄片,人们用它来记录文字和绘画。
纸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通过纸张来交流思想和感情。
在纸上,人们可以畅游于文字的海洋,阅读名篇佳作,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都是通过纸张传承给后世的。
纸上的文字,像是一座桥梁,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让我们能够与历史对话,与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交流。
除了文字,纸还承载着人们的绘画和艺术。
中国的山水画、人物画等,都是通过纸张来表现的。
纸的质地柔软,能够很好地承载绘画的线条和色彩,使得艺术作品更加生动和真实。
纸上的绘画,像是一扇窗户,让我们可以窥探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纸还是人们记录生活的工具。
在古代,人们用纸来记账、写信、写日记等。
纸上的文字,见证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记录了他们的喜怒哀乐。
纸张上的字迹,如同时间的印记,让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点滴,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逐渐取代了纸张的使用,人们开始使用电子书籍、电子邮件等来传递信息。
然而,纸张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纸质的书籍,仍然是人们阅读的首选,因为它能够给人一种实体的感受,让我们更加专注和沉浸其中。
纸张的笔记本,也是人们记录思考和灵感的重要工具,它能够让我们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
纸上的故乡,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世界。
在纸上,我们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世界。
纸张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不仅可以记录文字和绘画,还可以承载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
纸张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让我们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纸上故乡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高中阅读练习>>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纸上故乡》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
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
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
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
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酲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
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
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紛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
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
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
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
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給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
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
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
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
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责的精神财富。
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謝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
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
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湖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
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
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
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4.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激起“我”的思乡之情。
“我”常在故乡记忆里寻找慰藉。
B.“我”在外面的世界获得了—些成就,却对故乡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也催生出内心深处的不安。
C.文中写孩子们学大人们采茶的情景,表现了故乡虽有贫穷苍白的一面,也有给生活增添乐趣的一面。
D.“我”的家乡是革命老区,经历过苦难,受过战争的洗礼,它丰厚的红色文化浸润了这片土地。
5.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给我们的影响。
”“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5分)
6.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6分)
答案:
4.答案:BE(B “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E强调对故乡的思念)
5.答案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2)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
(意思对即可)
6.答案:(1)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 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