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排水系统安全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 格式:pdf
- 大小:958.67 KB
- 文档页数:4
建设现代城市排水系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游佩琳(重庆市第一中学,重庆400038)摘要:2016年夏季,我国的天气受到强厄尔尼诺的影响,南北大地都被大雨“恩泽”,而这些暴雨带来的并不是雨后的一片蓝天,而是 城市的内涝成灾。
重庆,一个远离大海的内陆城市直接开启了“看海模式”。
让我们不禁想问:高速发展的城市,何以排水防涝的功能不尽人意。
关键词:重庆;排水;防涝中图分类号:T U99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ki.j lny.2017.06.067城市特大暴雨所引起的积水、淹水、山洪爆发、泥石流等问题不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而且还威胁着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个城市是否能经住暴雨的考验,也意味着检验这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是否达到了标准。
1重庆暴雨后的瞬间2016年5月,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重庆经历了三场特大暴雨。
重庆的这三场暴雨让千千万万的重庆人受灾。
回想 前十年里,2007年,没有“滴滴打车”,却有消防来送船;2009 年,只是一个小时的雨,就让碗口般的大树连根拔起,在南岸区罗坝,一辆轿车被冲出,而这只是重庆一个角落的缩影。
洪水涌进了朝天门洞口,更有出租车行至龙头寺火车站宝华路进站下穿道时,被深达1.58米的积水淹没,两名乘客身亡;2010年,眼 前都是洪水退去后的“汽车坟墓”,在洪崖洞下的路灯都被洪水所掩埋;2011年,新牌坊受强降雨影响,道路变成了停车场,山 洪袭击渣滓洞,仅剩一排男牢房;2012年,洪水没过了车轮,人 们无法出行;2015年,万州开启“看海模式”;2016年,酉阳马鞍山隧道,有人员被困,險道内遇洪水倒灌,水位升高……2重庆排水之问所谓城市排水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气降水径流以及其他弃水收集、净化、输送、利用、排放。
城市排水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先导性以及全局性的产业。
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以及城市排渍、防洪骨干工程。
重庆市水资源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王晓青【摘要】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综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基准,构建了重庆市水资源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指标进行量化,并探讨单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综合评分,应用于2012年重庆市38个区县水资源管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用该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可有效地考核重庆市各地区水资源开发、节约和水质现状的综合管理水平,可作为重庆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行之有效的考评方法.【期刊名称】《水利水电科技进展》【年(卷),期】2015(035)002【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评价体系;用水效率;水质合格率;重庆市【作者】王晓青【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自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方针政策的研究和讨论成为热点[1-11]。
目前对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孙宇飞等[12-17]从理论上提出了建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的思路;孙可可等[18]对武汉市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的评价指标量化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武汉市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合理控制标准,但未提出综合评分标准;陶洁等[19]从目标层、类型层、指标层提出了较为完善的“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但也未涉及各地区之间的指标量化和分级。
本文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建立三级指标体系,对用水量、用水效率、水质管理分别进行量化分级和综合评分,并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水资源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重庆市辖区面积8.24万km2,下辖38个行政区县,其“一圈两翼”主城区及区县分布如图1所示。
重庆市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为567.76亿m3,在中等干旱年全市当地水资源总量460.67亿m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4号――关于公布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7.02.15
•【文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14号
•【施行日期】2007.02.1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7年第14号)
关于公布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公告根据我局《关于印发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04〕157号)规定,经各地、各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中国环境报》及环保总局政府门户网站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36个项目获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7项。
现予以公布。
附件: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二○○七年二月十五日附件:
200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单因子指数法分析重庆清水溪非点源污染摘要随着工业企业环保意识、清污能力的加强,集中性工业污染源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而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重庆周边地区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
科学有效地寻找并控制河流的污染源已成为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本文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分析重庆清水溪五日需氧量(BOD5)、氨氮、溶解氧、高锰酸钾等指数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清水溪;水污染;单因子指数法1 自然概况清水溪位于重庆主城沙坪坝区,发源于歌乐山镇山洞村附近,流经覃家岗镇,在磁器口汇入嘉陵江。
清水溪干流全长15.88km,流域总面积约35km2,流经城区的流域面积约21km2,主要有5条支流,相对高差317m,平均坡降26.6%,多年平均流量0.47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 478m3。
清水溪小流域降水丰沛,降雨强度大,季节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089mm[1]。
非点源污染,(或称面源污染),是指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大面积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污染,其主要来源包括水土流失、农业化学品过量施用,城市径流、畜禽养殖和农业与农村废弃物等[2]。
国外的经验表明,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的首要污染源,尤其是农业生产以及城市生活引起的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污染,逐渐成为了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
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田施肥污染、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和径流污染等部分,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过剩物质,通过地表径流、地下渗流的形式,最终汇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体的污染。
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渐发展,这一问题已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显现。
同样重庆近年的飞速发展,由此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研究采用动态监测,了解清水溪的污染变化规律,通过对监测点位不同时间主要水质指标监测,分析比较在不同时间污染物质浓度的差异以此研究清水溪非点源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确定清水溪优先控制的特征污染物。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安全数据分析与管理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给水、供水和环境保护需求日益增加。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城市,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是国家战略性新兴城市。
作为长江流经城市之一,重庆水环境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其中,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该区域兼具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等多重污染因素。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该区域的水环境安全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安全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为该区域的水环境安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和指导。
二、课题内容及研究方法(一)课题内容1. 数据采集和整理:收集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安全数据,包括水质、底泥、生物等多种数据类型,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类。
2. 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安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探究污染源、污染物特征、污染程度等问题。
3. 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将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可视化,建立数据库和数据平台,为相关单位和决策部门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查询和维护服务。
(二)研究方法1. 数据采集和整理: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获取,并通过Excel等软件进行初步整理。
2. 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和Python等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 数据管理和可视化: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ebGIS等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实现数据的快速查询和可视化展示。
三、预期研究成果1. 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环境安全数据整理和归纳。
2. 污染源、污染物特征和污染程度等问题的分析结果。
3. 数据库和数据平台的建立,实现数据的快速查询和可视化展示。
4. 针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水环境安全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提出决策建议。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水环境安全问题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建议,对加强水环境管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8.09•【字号】渝办发[2007]222号•【施行日期】2007.08.09•【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渝办发〔2007〕22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做好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在我市的协调领导工作,市政府决定成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现将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组长:余远牧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程志毅市政府副秘书长曹光辉市环保局局长郭汝齐市市政委主任成员:欧阳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皮晓青市科委副主任XXX 市财政局副局长乔明佳市建委副主任杨盛华市水利局副局长王健市农业局副局长黄红市环保局副局长刘孟兰市水务集团总裁张利州市水投集团总经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环保局,办公室组成人员为:主任:黄红市环保局副局长副主任:王志飞市市政委副主任成员:董晓川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保处处长杨莉市科委社会发展处处长廖建容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处长黄明聪市建委城建处副处长陈萌市市政委科技处处长舒金扬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处长王国华市农业局生态能源处处长李阳熙市环保局科技监测处处长陆磊市水务集团总工办副主任谭平市水投集团经营管理部副部长二○○七年八月九日。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市污水主干管运维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23.12.12•【字号】渝建发〔2023〕7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市污水主干管运维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渝建发〔2023〕7号各区县(自治县)住房城乡建委,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重庆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城市污水主干管运维保护管理办法(试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重庆市城市污水主干管运维保护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3年12月12日重庆市城市污水主干管运维保护管理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运营维护管理第三章安全保护管理第四章附则附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重庆市城市污水主干管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运维保护,保障城市污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重庆市城市管线条例》《重庆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污水主干管及其配套设施(以下简称“城市污水主干管”)是指: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相连接的一级污水干管及其配套检查井、沉砂井、溢流排口、应急排放口、接入井、通气设施、管道支墩等设施。
第三条城市污水主干管保护应坚持统筹协调、保障安全的原则,确保城市污水主干管安全稳定运行。
第四条市排水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污水主干管运维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管理,区县(自治县)排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污水主干管运维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生态环境、城市管理、水利、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能职责范围内做好污水主干管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排水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城市污水主干管运营维护和保护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结果向社会公开,发现履责不到位的责任单位、责任人,予以通报,同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信用惩戒。
重庆市城镇排水管网监测技术导则(试行)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二〇二〇年三月前言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明确提出“到2017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于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
2019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建城〔2019〕52号),提出“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为进一步指导各区县(自治县)科学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合理判定提质增效成效,加强城镇排水管网运行监管水平,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制了《重庆市城镇排水管网监测技术导则(试行)》。
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主要术语;3.基本规定;4.监测技术要求;5.数据管理与应用;6.运行维护。
本导则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制和管理,由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洋河一村69号,电话及传真:********、********,邮箱:********@)。
本导则主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本导则参编单位: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重庆交通大学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志为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设计院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编制人员:程建林蒲贵兵古霞谢天吕波刘杰向星光余薇薇敖良根程吉建郑丰收付国楷苏定江张靖强常松毕生兰雷晓玲刘伟刚刘亭役刘靓黄琳张然方小桃邹志宇朱永郭远臣刘元鹰毛绪昱董佳陶雪峰彭颖蔡岚邵川刘希黄炜曦任子杰陈亚松程常坦主要审查专家:张智龚安军王峰青冉飞何栋张华伟谭宏礼1 总则 (1)2 主要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监测技术要求 (5)4.1一般规定 (5)4.2监测点设置及监测指标 (5)4.3监测方式及监测设备 (10)4.4监测频率 (13)4.5监测设备安装 (15)4.6监测技术其他要求 (16)5数据管理与应用 (18)5.1一般规定 (18)5.2数据管理 (18)5.3数据应用 (19)6运行维护 (22)附录引用标准名录 (23)1.0.1为指导重庆市城镇排水管网监测工作,加强城镇排水管网运行状态的管理,提高城镇排水管网运营维护水平,及时发现排水管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制定本导则。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申报2020年度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4.01•【字号】渝建科〔2020〕3号•【施行日期】2020.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申报2020年度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渝建科〔2020〕3号各区县(自治县)住房城乡建委,两江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建设局,有关单位: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经研究,决定开展2020年度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八项战略行动计划”、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具体安排,重点以推进智能建造、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升城市综合品质和城市基础设施为研究方向。
详见申报指南。
二、申报要求(一)基本要求。
项目申报单位应是重庆市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有从事申报项目研究的基础条件,包括技术储备、人才队伍和科研设施设备等。
项目负责人在本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技术优势和项目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信誉良好,作为主研人员参与过1项及以上科研活动,且无逾期未结题的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
(二)项目要求。
申报单位可单独、也可联合其他单位围绕申报指南主题方向自主确定申报项目,成体系协同攻关,解决行业集中共性问题;其他未列入申报指南,但对推进建设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也可申报。
2019年7月錄t.科技•Journal of G r e e n Science a nd Te c h n o l o g y第14期基于重庆市水环境问题的三峡库区科技支撑尹真真,敖亮(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大数据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401147)摘要:指出了重庆市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支流水质出现超标、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不稳定、农 业面源污染贡献较大等现象。
以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提出了重庆市水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方向:以科技为先导全面开展水污染治理的示范与推广.引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以期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环境问题;科研方向;长江经济带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4-9944(2019)14-〇m-021引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育的摇篮,也是我国拥有独特生态系统的宝库。
推动长江经济 带发展是新时代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系国 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 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重庆地处三 峡库区腹心地带,库段长度约占三峡库区的85%,是长 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人了解其水环境问题,以科技为先导寻找解决途径,对于改善三峡库区水环境质 量,保护长江母亲河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重庆市主要水环境问题2. 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存在工程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重庆市江河纵横,水系发达,过境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汛期占70%,非汛期占30%;东部水 多,西部水少;丘陵平坝人多水少幅员面积小,高山深丘 人少水多幅员面积大。
重庆因地形起伏大,河谷深切,水资源的利用对水利T程的依赖性大,绝大部分区域属 T.程型缺水,同时兼有水质型缺水和资源性缺水。
三峡库区重庆主城区河段水环境模拟研究的开题报
告
开题报告:
1.课题背景
三峡库区重庆主城区是我国重要的城市和工业基地之一,其水环境
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因此对其水环境进行监
测与研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课题旨在对三峡库区
重庆主城区的河段水环境进行模拟研究,以对该区域的水环境状况进行
评估和预测,为城市做出科学合理的水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科
学支持。
2.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选用已有的水文泥沙系统模型,结合该区域的水文信息、
河道形态、气候变化等相关因素,开展三峡库区重庆主城区河段水环境
的模拟与分析。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分析该区域建设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探究城市化进程和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作用机制。
(2)对水文、水质和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模拟模型建立和验证,以进行水环境状况评估。
(3)对不同情景下的水环境变化进行模拟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对水环境状况的影响,并预测水环境的未来变化趋势。
3.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全面了解三峡库区重庆主城区河段水环境
的状况和演变趋势,为城市治理和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同时,本研究的
结果和成果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城市水环境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