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协议
- 格式:ppt
- 大小:423.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管理制度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及法律框架一、服务贸易方式(一)服务及服务贸易1、人类经济生产活动有两种产出形式:货物和服务(共同构成产品)2、概念:①货物:指对它有某种需求并能够确定所有权的无形的有形生产成果②服务是改变消费单位状态或促进产品或金融资产交换的不能确定所有权的无形的生产活动成果。
3、服务的特征:产品无形性、不能储存性、技能依赖性、管制差异性5、国际服务贸易:指服务的国际间提供或跨境提供。
(二)国际服务贸易方式,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不需跨境实际流动。
如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远程教育、国际诊断等出国就医等中国设立的公司、经营网点。
然人流动)。
如出国讲学、出国维修。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签订背景:1、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促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离不开国际规范的保障;2、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离不开美国的推动。
3、1994年4月15日正式签署《服务贸易总协定》,1995年1月1日随《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一同生效。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框架:1、概念与特征:《服务贸易总协定》是第一个调整国际服务贸易的多边性、具有法律强制力的规则。
伙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在适当尊重国家政策目标的同时,通过连续回合的谈判,在互利基础上促进所有参加方的利益,并保证权利和义务的总体平衡,早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的逐步提高。
《服务贸易总协定》包括协定本文、附件以及各成员作出的具体承诺表。
本文部分包括一般性的原则和义务,附件处理具体部门的规则,各国的具体承诺表提供市场准入条件。
《服务贸易总协定》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范围和定义、一般义务和纪律、具体承诺、逐步自由化、机构条款以及最后条款。
(1)《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一般义务:①最惠国待遇;②其他一般义务与纪律。
透明度;相互承认标准;垄断和专营服务提供者及其他限制竞争的商业惯例;国内管理。
(2)《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具体承诺:①市场准入;②国民待遇。
国际服务贸易协议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简介国际服务贸易协议是指由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之间签订的,旨在促进和便利服务贸易的协议。
服务贸易是指不涉及实物的跨境交易,主要包括金融、通信、运输、旅游等行业。
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作用国际服务贸易协议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促进贸易自由化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可以消除或减少服务贸易的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各国通过降低服务贸易的限制和管制,为服务提供者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从而促进跨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保护知识产权国际服务贸易协议通常提供了一套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为服务提供者在跨境交易中提供了法律保障。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鼓励各国之间的经验分享和技术合作,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跨国服务企业的竞争和合作,各国的服务行业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推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服务业在许多经济体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扩大服务贸易,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机会。
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例子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例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签订的协议,该协议旨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
该协议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
欧盟服务贸易协定欧盟服务贸易协定是欧盟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签订的协议,旨在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欧盟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服务贸易协定,如、韩国等。
亚太经合组织(APEC)协议亚太经合组织(APEC)协议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
APEC成员国之间签订了许多服务贸易协议,促进了亚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结论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协议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动。
国际服务贸易协议作为促进各国服务业发展和合作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对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定义、目的、特点和现行的主要协议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一领域的了解。
一、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定义国际服务贸易协议是指各国为了促进和规范国际服务贸易而达成的协议和条约。
它以服务贸易为核心,包括金融、保险、运输、教育、旅游、咨询、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的服务。
协议的签署方通常是各国政府或地区组织,协议的内容包括贸易自由化、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贸易规则、合作发展等方面。
二、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目的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目的是促进各国之间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协议的签署和实施,各国可以扩大市场准入、提高竞争力、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的繁荣。
三、国际服务贸易协议的特点1. 多边性国际服务贸易协议通常是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参与的协议,以多边方式进行谈判和签署。
多边性使得协议更具普遍性和影响力,各方可以共同制定和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的规则和标准。
2. 开放性国际服务贸易协议强调市场的开放和公平竞争,各方要通过减少和取消不合理的限制和歧视,为自己和对方提供更好的准入条件。
开放市场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流动,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
3. 灵活性国际服务贸易协议注重灵活性和差异化,各方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在协议中进行灵活的安排和规定。
这样能够更好地适应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特点,实现多样化的合作和共赢。
四、主要1.《关于全球服务贸易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作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服务贸易协议之一,GATS于1995年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框架下生效。
国际服务贸易协议国际服务贸易协议一、协议目的与背景本协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国际间的服务贸易,实现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本协议适用于各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活动,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的机会。
二、定义和范围⒈服务:指任何权利的提供,除了货物的提供,以及包括以下各类服务:a) 商业服务:如咨询、市场研究、会计、法律服务等。
b) 金融服务:如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
c) 交通运输服务:如航空、海运、陆运等。
d) 旅游和相关服务:如酒店、旅行社等。
e)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如计算机软件、电信设备等。
f) 专业服务:如医疗、教育、科研等。
g) 建筑和工程服务:如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
⒉市场准入:指各成员国对其他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在其领土上开展服务活动的准许和限制。
⒊最惠国待遇:各成员国应相互给予对服务提供者的最惠国待遇,即对来自其他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不能以不同于对本国或第三国的服务提供者的方式进行区别待遇。
⒋国民待遇:各成员国应对其他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给予国民待遇,即对本国服务提供者与其他成员国服务提供者给予同等待遇。
⒌限制和障碍措施:各成员国在市场准入和服务提供方面所采取的限制和障碍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数量限制、准入门槛、行政审批等。
⒍技术壁垒:各成员国在服务提供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壁垒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认证、检验、标识等。
三、市场准入与国民待遇⒈成员国应通过优化法律法规和行政审批程序,来减少市场准入的限制和障碍。
⒉成员国应予以最惠国待遇,对其他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不同于对本国或第三国服务提供者的方式进行区别待遇。
⒊成员国应给予其他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即应对其给予与本国服务提供者同等待遇。
四、技术壁垒与质量标准⒈成员国应制定统一的技术壁垒和质量标准,以便服务提供者更好地开展跨国服务。
⒉在制定技术壁垒和质量标准时,应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公平、公正、非歧视地对待各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
2024年国际贸易协议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和公平化,加强国际贸易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自由贸易规则,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各方达成本协议。
第二条各方应当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和其他国际贸易协定的规定。
第三条各方应当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贸易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第四条本协议适用于所有的货物和服务的国际贸易。
第二章贸易自由化和关税减让第五条各方应当逐步取消或减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并努力降低贸易成本。
各方应当采取合理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六条各方应当加强贸易促进措施,共同建设便利化的贸易环境。
各方应当建立和完善贸易便利化的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分享和数据交流。
第三章贸易公平化和非关税措施第七条各方应当遵守国际贸易规则,维护贸易的公平竞争环境。
各方应当加强贸易救济和反倾销措施,确保贸易公平和市场稳定。
第八条各方应当加强对非关税措施的监管和透明度。
各方应当及时通报和交换有关非关税措施的信息,并建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第四章服务贸易和自由贸易区第九条各方应当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降低服务贸易壁垒,提供更多的服务市场准入机会。
第十条各方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条件,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
自由贸易区应当遵守本协议的规定,并尊重各方的主权和国内政策。
第五章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第十一条各方应当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的合作。
第十二条各方应当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各方应当加强绿色贸易的合作,推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推广。
第六章争端解决和合作机制第十三条各方应当建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和纠纷。
各方应当遵守争端解决机制的裁决和仲裁结果。
第十四条各方应当加强合作机制的建设,共同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各方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合作平台,加强多边和区域合作。
第七章协议的执行和管理第十五条各方应当按照本协议的规定执行和履行各项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