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水资源环境的调查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4.66 MB
- 文档页数:23
江苏省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报告导读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对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年降水量等,对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
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第一节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现状 (1)第二节常州市水资源总量指标分析 (3)一、常州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 (3)三、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 (3)四、常州市水资源总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常州市水资源总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水资源总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同全省水资源总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7)一、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省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指标分析 (11)一、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占全省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同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指标分析 (15)一、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现状统计 (15)二、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现状统计 (15)三、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占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比重统计 (15)四、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同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常州市年降水量指标分析 (19)一、常州市年降水量现状统计 (19)二、全省年降水量现状统计 (19)三、常州市年降水量占全省年降水量比重统计 (19)四、常州市年降水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0)五、常州市年降水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0)六、全省年降水量(2017-2019)统计分析 (21)七、全省年降水量(2018-2019)变动分析 (21)八、常州市年降水量同全省年降水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 (1)表2:常州市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水资源总量现状统计表 (3)表4: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比重统计表 (3)表5:常州市水资源总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常州市水资源总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水资源总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水资源总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同全省水资源总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地表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占全省地表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同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占全省地下水资源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常州市地下水资源量同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现状统计表 (15)表28: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占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比重统计表..15 表29: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常州市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同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重复计算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8)表34:常州市年降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年降水量现状统计表 (19)表36:常州市年降水量占全省年降水量比重统计表 (19)表37:常州市年降水量(2017-2019)统计表 (20)表38:常州市年降水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年降水量(2017-2019)统计表 (21)表40:全省年降水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常州市年降水量同全省年降水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现状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常州市水资源总量具体情况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第34卷第2期2021年4月污染防治技术POLLUTION CONTROL T ECHNOLOGYVol.34,No.2Apr;2021-环境管理-常州市水生态环境历年变化趋势及问题分析陆森森",顾礼明1,毛,徐宪根1,强娟2(1.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22;2.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江苏常州213022)摘要:通过对常州主要河流及湖泊水质现状及多年变化趋势分析,识别其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时期、区域内水体主要污染因子的变化情况,掌握其动态变化趋势,对常州市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诊断,为常州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结果显示:常州主要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污染得到改善,但总磷、总氮污染问题开始凸显。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污染因子、问题诊断、总磷中图分类号:X524文献标识码:BHistorical trends and problems analysis of water ecologicalenvironment in ChangzhouLu Sensen1*,Gu Liming1,Mao Kun1,Xu Xiangen1,Qiang Juan2(1.Changzhou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Jiangsu Changzhou,213022,China;2.Changzhoo Wujing municipality,Jiangsu Changzhoo,213022,China)Abstract:Analysis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change trend of water quality of main rivers and lakes in Changzhou,the main pollution factors and theio spatial-temporai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identified.Grasp the dynamio change trend and diagnose the water ecolooicai environment problem in Changzhou.Evaluate the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Changzhou rivere and provided data support for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i and eccyomcl restoration in Changzhou.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emicai oxyyen det mand(COD)and ammonio nitrooen pollution in Changzhou were partly improved,but the pollution of totai phosphorus and totai ni- teogen began tobepeomonent.Key words: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pollution fator,probiem diagnosis,total phosphorus“十三五”期间,我市以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治理模式、加大资金投入,着力补齐污水设施建设短板,仅列入太湖治理目标责任书工程项目投资就超过了200亿元,通过一系列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的实施,城市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全市治污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的趋势正在不断拓展。
2 0 1 3CHANGZHOU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常州市水资源公报常州市水利局常州市水文局2014.5目录一、综述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水资源利用五、水资源质量一、综述2013年,常州市面平均降水量957.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1.37亿米3,属偏枯年份。
全市水资源总量8.24亿米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23亿米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4.01亿米3。
2013年,常州市总供水量23.62亿米3,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23.58亿米3,地下水开采量0.040亿米3。
全市总用水量23.62亿米3,其中常州市区总用水量(含武进区)17.34亿米3。
全市总耗水量9.90亿米3,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6.96亿米3。
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4.1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54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60亿吨。
2013年,常州市水体总体水质比2012年略有好转,水体污染覆盖面仍较大,主要污染指标有化学需氧量、氨氮、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全市地表水功能区达到和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13.4%。
- 1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13年,常州市面平均降水量957.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1.37亿米3,为多年平均的88.1%,比2012年少20.9%,属偏枯年份。
3个行政分区中,常州市区、金坛市和溧阳市年降水量均较多年平均偏少,分别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2.0%、13.4%、10.6%。
全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见图1,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见表1,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比较见图2。
小河新闸蒸发量为1093.5毫米,为多年平均的1.21倍;沙河水库蒸发量为851.8毫米,为多年平均的99%。
图1 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表1 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行政分区年降水量(毫米)与上年比较(%)与多年平均比较(%)常州市区921.6 -22.7 -12.0金坛市925.6 -23.1 -13.4溧阳市1019.5 -17.4 -10.6全市957.3 -20.9 -11.9图2 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比较(二)地表水资源量2013年,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4.23亿米3,相当于年径流深97.9毫米,比2012年少65.3%,比多年平均少66.3%。
2023年水污染调查报告14篇水污染调查报告篇1一、背景资料龙游河位于常州市东城区,流经朝阳、清凉、丽华等新村,沿岸有纺织厂、印染厂、制药厂、化工研究所、印刷厂等。
龙游河的水质状况与沿岸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而它最终汇入太湖,对这一著名景点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调查目的1、提高自身对身边环境问题的重视;2、了解水体污染的危害;3、从自身做起,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4、呼吁全体居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三、研究方法1、8月5日,到龙游河朝阳段实地观察并取水样观察,走访附近居民;2、8月6日,到常州市污水处理厂(茶山桥)了解当前污水处理情况及相关问题;3、8月7日,上网查询水体污染及其危害;4、整理总结所得到的相关信息资料。
四、调查内容1、实地观察:河面无漂浮物,河水呈黄绿色,河水有异味,可看到近岸处有田螺、小鱼及藻类等生物。
沿岸有个别广告纸的碎片。
观察期间无人向河内抛掷杂物。
2、取样观察:透过无色玻璃瓶看,水呈浅绿色,水质透明,有少量絮状似藻类植物,沉淀静置,瓶底有一层薄薄的泥沙。
(由于这次实地调查只是一个大体的认识,所以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3、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沿岸居民龙游河近二十年主要阶段水质情况比较时间1988年以前1994年—1998年近两年河岸及河面清洁度——岸边有堆积的生活垃圾偶尔有个人随手丢弃垃圾河水颜色清绿深蓝、鲜红、黑色等,一天中河水的颜色要改变好几回,河面还会漂浮白色泡沫黄绿色气味无有浓郁的恶臭味细闻有异味水中生物鱼虾鱼虾绝迹小鱼、田螺、藻类居民活动及评价居民可以钓鱼捉虾河水清冽,水质好从河上小桥经过都要捂住鼻子,水质很差,尽量不经过小河遛狗、散步,在河边石凳歇脚聊天水质良,可以接受备注新村附近无工厂河段两岸为农田在不足五十米的河道有两三个大的排水口,不停向河内排放污水所调查地已无私自排污口4、走访污水处理厂:a、影响水质的主要原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b、主要污染物:Cl—、N、P、NH3—N、悬浮物、金属离子、染料等c、日污水处理量:2万立方米(该厂)处理后的污水去除率达到90%以上,达到国家一级标准d、其他:继沿河工厂接通排污管道之后,朝阳、清凉新村于去年接通排污管道,浦北新村也于今年工程竣工。
水资源调查报告范文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水资源的情况,我进行了一次水资源调查。
以下是该调查的报告:一、调查目的1.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状况;2.评估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3.探讨水资源管理的改善方向。
二、调查地点本次调查选择了市城区作为研究区域,该地区是该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三、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四、调查结果1.自然水资源调查地区主要依赖江河湖泊和地下水。
经询问当地农民,他们表示水资源逐年减少,农田灌溉困难,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江河湖泊水质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2.水资源利用和管理问卷调查显示,调查地区居民平均每日用水量较大,主要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
然而,大部分居民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意识较差,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同时,调查发现水资源管理不够科学,存在监管不力、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
3.水资源保护调查显示,水资源保护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但环境教育和宣传仍需加强。
此外,需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整治工作,提升水资源保护水平。
五、改善方向基于以上调查结果1.加大水资源治理和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措施;3.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工作;4.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减少水污染问题;5.加大科研力度,提升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科学性。
六、结论水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当前水资源的挑战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评价作者:张文蕾陈江龙钱佳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4年第06期摘要:常州城市饮用水目前全部取自长江,包括西石桥(第一水厂)和魏村(第二水厂),我们通过对这两个断面理化和生物方面的监测,发现其水化学评价指数S分别为0.51和0.65,小于1。
表明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化学指标总体良好。
生物方面,监测结果表明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粪大肠菌群指标介于1100~5000个/L,卫生学状况满足饮用水源功能使用要求;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也表明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质无急性毒性生物效应,毒理学评价倘属安全,而生物群落结构却显示了水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生物效应。
关键词:城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化学评价;生物评价地球上存在水的总量估计为1.37×1010亿立方米,其中淡水只占2.7%,且大部分存在于地球南北极的冰盖、冰河以及深度在750米以上的地下水中,可利用的饮用水资源只有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一小部分,不到淡水总量的1%。
饮用水紧缺已成为当代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饮用水源污染实施有效控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常州因环境污染已使其成为水质型缺水区。
目前城市饮用水源全部转向长江,主要有西石桥(第一水厂)、魏村(第二水厂),为了解该市饮用水源状况我们对其进行化学和生物学评价。
一、研究方法饮用水源的水化学评价是判断水质状况是否符合水质标准的基本方法,通常采用单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等进行评价。
生物学评价主要是利用水生生物进行评价,通常采用一般对比描述法,指示生物法和生物指数法等。
生物学评价能较好的映射出水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其评估结果有综合性、连续性、和积累性。
这些特点是化学评价法所缺乏的。
本文中我们生物学评价法和化学评价法相结合,以求获得到更合理、更可靠的结论。
(一)监测项目1. 水质化学评价项目各水质化学评价指标的监测方法按照GB3838- 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
一、前言水资源是地球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开展了水资源调查社会实践。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调查背景1. 水资源现状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
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北方地区尤为严重。
2. 水资源利用现状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低、工业用水量大、生活用水浪费严重等。
此外,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进一步减少。
3. 社会实践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开展了本次水资源调查社会实践。
三、调查方法1. 文献调研查阅国内外水资源相关文献,了解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资源管理政策。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当地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等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水资源的认知、态度和需求。
3. 实地考察深入农村、城市、企业等地,实地考察水资源利用情况,了解水资源浪费、污染等问题。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水资源现状(1)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
(3)水资源污染严重。
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导致水资源质量下降。
2. 水资源利用现状(1)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低。
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仅为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
(2)工业用水量大。
我国工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且用水效率较低。
(3)生活用水浪费严重。
部分城市居民存在用水习惯不良、设施老化等问题,导致生活用水浪费。
3. 社会实践成果(1)提高了我们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短缺、污染等问题严重,提高了我们的环保意识。
水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水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水资源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水资源状况,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查方法。
我们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地区进行水资源调查,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情况。
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调查,包括实地考察、水样采集和化验分析等。
同时,我们还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进行了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水资源的管理情况。
三、调查结果。
1. 地表水资源状况。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地表水资源状况较为丰富,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然而,由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出现了下降,部分水域甚至出现了污染现象。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地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质监测和治理的力度,以保障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地下水资源状况。
在地下水资源方面,我们发现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地下水层中。
然而,由于过度开采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部分地下水资源已经出现了枯竭和水质下降的情况。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限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地下水污染。
3. 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
在调研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时,我们发现该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包括水资源利用许可制度、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措施等。
然而,由于人力和财力等方面的限制,部分措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的执行力度,增加投入和加强监管,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水资源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当前地表水资源的水质出现了下降和污染现象,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措施;2. 当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问题较为严重,需要限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地下水污染;3. 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已经建立,但需要加强执行力度和监管,以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