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策划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国内大型品牌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国内大型品牌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闪耀新时代,共筑品牌辉煌”二、活动目的1.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2. 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与沟通,增强品牌忠诚度。
3. 展示品牌的创新实力和独特魅力,推动品牌的发展与升级。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参与人员1. 品牌相关领导、工作人员。
2. 重要客户、合作伙伴。
3. 媒体记者。
4. 广大消费者。
六、活动内容1. 品牌发布会邀请品牌高层领导进行精彩的品牌理念和战略发布演讲,让参与者深入了解品牌的发展方向和核心价值。
通过多媒体展示、产品演示等方式,全面展示品牌的最新产品、技术和成果。
设置互动环节,如问答、抽奖等,增加参与者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2. 品牌体验活动设立品牌体验区,设置各种互动体验项目,如产品试用、创意设计体验、科技互动等,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品牌的魅力和优势。
邀请专业的设计师或艺术家进行现场创作展示,展示品牌的创意灵感和艺术追求。
举办品牌文化展览,展示品牌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参与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情感连接。
3. 客户答谢晚宴举办一场盛大的客户答谢晚宴,邀请重要客户、合作伙伴参加。
在晚宴上安排精彩的文艺表演、美食佳肴和互动游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对长期以来支持品牌的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表彰和感谢,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合作关系。
4. 媒体宣传活动邀请各大媒体记者参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和宣传。
提前准备好新闻稿、图片、视频等宣传素材,提供给媒体记者进行发布。
组织媒体专访和专题报道,深入挖掘品牌的故事和亮点,扩大品牌的传播影响力。
5. 线上互动活动开设活动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进行线上活动宣传和互动。
举办线上投票、问答、分享等活动,吸引广大网友参与,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关注度。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实时展示活动现场的精彩瞬间,让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参与其中。
2007年中国名牌战略发展报告2007年,中国名牌战略的实施,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以企业积极投入名牌建设为主体,政府大力引导、扶持、培育,有关社会组织积极支持,名牌战略得到有效推进。
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名牌建设、重视名牌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批优势名牌脱颖而出,为用户和消费者提供了高质量的选择。
一批优秀企业走出国门,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促进了“中国制造”质量水平的提高,为中国名牌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名牌战略的实施,对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名牌战略全方位推进(一)政府高度重视,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名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
为了营造良好的名牌发展环境,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国务院成立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行动,掀起了新一轮的打假扶优热潮,进一步为名牌产品的发展营造了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良好环境。
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若干配套政策,通过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全面推进名牌战略,加大培育和宣传力度,完善名牌评价机制,积极营造培育名牌、保护名牌的市场环境。
国务院有关部委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加强质量工作、推进名牌战略进行了专门部署,制定了名牌扶持政策。
28个省、市、自治区制定了名牌战略实施规划,19个省、市、自治区把实施名牌战略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管理。
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品牌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按照企业主体、合力推进、龙头带动、科技创新的原则,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推进“品牌大省”建设。
《管理学报》2007年总目次学术探讨赋予与国外的管理学相对应的学科以应有的学科地位周祖城(1-1)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特色的管理学周建波(2-144)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彭 贺(3-253)试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侧议本刊特约评论员(5-549)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地位——一种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再认识陈 悦 刘则渊(6-695)“管理学”断想刘文瑞(6-703)管理学在中国基于“心理场”的消费者气质研究——全息系统方法论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应用罗纪宁(6-706)中国管理论坛元决策:支持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手段王众托(2-127)中国企业十年盘点郭重庆(5-537)系统集成创新与知识的集成和生成王众托(5-542)中国管理学派园地和合管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黄如金(2-135)创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兼评《和合管理》李京文(2-141)和合管理的真谛:和气生财,合作制胜黄如金(3-258)和合发展战略与和合发展力 黄如金(5-556)论和合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黄如金(6-712)基金项目巡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资助项目评估研究李若筠(1-5)基于运筹学知识表示理论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调度A g en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17040)回溯胡祥培 黄敏芳(2-152)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族数据管理但 斌 张旭梅(3-266)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及其支持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072020)回溯徐福缘 何 静 林 凤 等(4-379)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能力系统、学习导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72007)回顾和总结陈国权(6-719)管理与文化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探讨刘文瑞(1-16)管理科学与工程T EI @I 方法论及其在外汇汇率预测中的应用汪寿阳 余乐安 黎建强(1-21)基于加权知识网络的个人知识存量表示与度量方法席运江 党延忠(1-28)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对两级供应链的收益影响张 欣 马士华(1-32)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军品供应商选择体系研究李 力 陈 宏 王进发(1-40)中国核电站供应链及其风险研究魏其岩 田志龙(1-48)引入第三方物流的V M I 模型优化研究张梅艳 高远洋(1-53)A SP 平台运营的原模型分析董 亮 卢向华 黄丽华(1-57)非线性时变系统行为与软件开发组织的演化李孟军 陈英武 谭跃进(1-61)供应链协同与信息共享的关联研究蔡淑琴 梁 静(2-157)在弹性需求和物品易变质条件下数量折扣定价模型覃毅延 郭崇慧(2-163)拓展的质量屋及其应用研究邹宏新 陈荣秋(2-169)装配式产品拆卸的随机网络模型研究谢家平 任 毅 赵 忠(2-174)基于收益分成的多受让方两部技术转移定价策略研究王偌鹏 唐小我 慕银平(2-180)3层供应链V M I 集成的短期效果与博弈分析王卫平 朱扬光 杜少甫(2-184)公司隐性知识共享的经济学分析芮明杰 陈晓静(3-269)基于文本聚类的客户知识获取和应用研究汪克夷 齐丽云(3-273)多方-多属性电子商务谈判支持系统研究尚 维 李一军(3-279)一类基于SP E 的物流配送量优化模型叶彩鸿 董新平 李 丽(3-284)面向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商业智能系统设计张德海 邵培基 刘德文(3-288)技术转移中的技术知识系统分析王永强 朱方伟 武春友(3-293)上市公司董事会业绩评价模型王宗军 严 磊 夏 天(3-297)电子商务信誉管理系统的多维评分模型江文钰 糜仲春(3-302)·850· 第4卷第6期2007年11月 管 理 学 报Chinese Jo ur nal o f M anag ement Vo l.4N o.6No v.2007经济批量排产问题的一种排产方法李天凤 周支立 吴丽娜(4-384)模糊积分在多目标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张 群 李 岭 邵球军 等(4-390)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柔性与环境不确定性的匹配度计算模型张辰彦 吴 冰 刘仲英(4-393)基于行业组合的贷款总体风险优化决策模型迟国泰 洪忠诚 赵志宏(4-398)东方系统方法论指导项目评价实践: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刘炳胜 王雪青 李金海(4-404)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需求工程多视图建模方法方 程(4-409)基于人工股市模型的投资者仿真研究刘维妮 韩立岩(4-414)住房市场系统模型研究刘 丹 杨德礼 杨德权(4-421)具有边权特性的社会网络重要成员识别 方一蔚 崔文田 闫化海 等(5-566)一种面向客户的知识推送模型冯 博 樊治平 冯 勇(5-570)对方案有偏好的不确定语言多属性决策方法卫贵武 黄登仕 魏 宇(5-575)基于利率期限结构和博弈论的R&D投资决策分析何启志 何建敏 马立成(5-580)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风险投资环境有效性研究王培宏 刘卓军 唐志鹏(5-584)基于P SO和SVM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胡达沙 王坤华(5-588)网络外部性、转移成本与产品兼容性决策分析吉宏伟 孙武军(6-729)面向EP R的政府及生产企业行为策略选择研究赵一平 朱庆华 武春友(6-737)基于模糊信息熵的环境管理过程控制能力张玉华 蔡政英 梅晚霞(6-743)产学研合作创新路径选择的博弈分析张千帆 方超龙 胡丹丹(6-748)基于时间约束的多边自动谈判模型研究郭 静 陈英武 刘德生 等(6-752)基于消息顺序图和P etr i网的供应链工作流模型设计石双元 张 浩(6-756)工商管理股票市场的有限套利:一个行为金融模型孔东民 冯智坚(1-67)非理性信息交易者的羊群行为均衡分析庄新田 王 健(1-76)多性质多目标模糊指派模型在市政工程开发商选择中的应用胡达沙 李 萌(1-81)关于经理股权激励机制的探讨张 勇(1-86)企业员工复杂适应行为的模拟胡 斌 王志明(1-89)产业集群内双寡头企业合作创新博弈分析陈 旭 李仕明(1-94)延期支付条件下的最优付款时间确定:考虑现金折扣情形邱 昊 梁 (2-191)基于非财务指标的企业财务危机模糊预警模型研究万希宁 王 艳(2-195)服务产品价格的范围与振荡收敛性研究林光平 杜义飞 李仕明(2-201)中国企业集团概念的演化:背离与回归蓝海林(3-306)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龙立荣 毛文心歆(3-312)企业对顾客直接投诉的反应及其影响王 勇 庄贵军 刘周平(3-318)基于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核心技术员工激励研究王小琴 卿向阳(3-326)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计量检验付一婷 范曙光(3-330)高校新校区建设贷款规模与还贷策略的博弈分析甘筱青 胡 凯 阮陆宁(3-336)车险理赔业务中的徇私赔付及其对策李天凤 周支立 陈 凯(3-341)品牌信任对品牌态度、契合感知与延伸评价关系的影响柴俊武(4-425)顾客参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相互持股的比较研究 张文辉 陈荣秋(4-431)协同过滤在CRM交叉销售中的应用研究王卫平 吴 伦(4-436)学习型组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李明斐 李 丹 卢小君 等(4-442)股指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Hur st分析苑 莹 庄新田(4-449)国内外原油价格关系的动态分析张意翔 孙 涵 成金华(4-453)核电站非连续性需求条件下的业务外包风险研究魏其岩 田志龙(4-460)奥运会对北京会展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唐少清 白素英(4-464)品牌来源国和产品制造国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吴 坚 符国群(5-593)团队学习和学习型团队:概念、能力模型、测量及对团队绩效的影响陈国权(5-602)核心自我评价与风险倾向陈建文 廖建桥(5-610)资本结构与企业财权安排: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张兆国 戚拥军 罗 勇(5-614)多标度条件下的幂相关性:中国股市收益率的经验分析杨宏林 陈 收 袁际军(5-618)控股股东机会主义与非效率投资宋小保 刘 星(6-760)公司经营困境风险的动态评价模型研究杨广青 邓晓岚(6-767)收益的定价管理在网络空间租赁中的应用王 静 刘德文 鲁若愚(6-77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的新框架:理论整合的视角蒋建武 赵曙明(6-779)企业培训投资决策与员工职业生涯的关系研究曹威麟 巫绪芬 郭江平(6-783)·851·《管理学报》2007年总目次科技管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过程中跨组织知识管理的障碍因素童 亮 陈 劲(2-204)新兴技术的物种特性及形成路径研究宋 艳 银 路(2-211)新巴斯德象限:高科技政策的新范式刘则渊 陈 悦(3-346)创新管理突破性创新:一种“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建模分析 马家喜 仲伟俊 梅姝娥 等(4-470)浅析我国科学数据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朱雪忠 徐先东(4-477)产业集群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演化阶段与路径分析郁培丽(4-483)服务外包基地城市BPO发展模式分析王燕妮 李 华(4-488)基于随机网络的创新扩散研究黄玮强 庄新田(5-622)基于模型语言的技术跟踪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康宇航 苏敬勤(5-628)案例研究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全新模式——基于绿盛集团和天畅公司的案例研究陈 劲 杨 峰(1-114)从体验管理的角度透视中国大型购物中心——以世纪金源为例涂荣庭 朱华伟 林倩蓉(5-660)基于产业集成的科技创业企业成长路径——以路明科技集团为例王海龙 武春友(5-668)我国民营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内聚力之案例研究李晶晶 柴俊武 井润田(5-674)案例分析:毕马威公司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转变蓝海林(6-788)我国乡村企业的混合治理模式研究——以山西龙门科技集团为例鹿 盟 霍国庆(6-791)实证研究内部社会资本对知识能量与组织创新的影响——华南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谢洪明 王 成 吴业春(1-100)权衡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的解释力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李延喜 郑春艳 包世泽 王 阳(1-108)基于T AM和网络外部性的移动服务使用行为研究邓朝华 鲁耀斌 张金隆(2-216)中小民营企业基层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颜爱民 王维雅(2-222)高校知识工作者胜任力要素与个人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林立杰 高俊山 裴利芳(2-230)制造企业创新战略、员工培训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秦晓蕾 杨东涛 魏江茹(3-354)人格特质、组织承诺与离职意图关系的实证研究黄攸立 丁 芳(3-358)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马士华 谭 勇 龚凤美(4-493)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张 平(4-501)资源依赖、网络中心度与多方联盟构建——基于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实证研究吴剑峰 吕振艳(4-509)基于体验的顾客满意度模型研究——针对团队旅游的实证研究杜建刚 范秀成(4-514)中国产业市场企业全球营销战略驱动因素实证研究吴晓云 张 峰(5-636)高层管理团队价值观共享、冲突与绩效:一项实证检验刘 军 李永娟 富萍萍(5-644)消费者重复购买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李东进 杨 凯 周荣海(5-654)顾客心理安全感对网络服务消费行为作用的实证研究李 艺 马钦海(6-796)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与财务困境关系的实证研究王宗军 李红侠(6-803)“马钢”可分离转债定价实证分析许 可 李 昕(6-815)基于消费者创新性视角的网上购物意向影响因素研究常亚平 朱东红(6-820)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实证研究李 金 李仕明 熊小舟(6-824)公共管理基于宏观调控的我国房地产市场聚类研究熊方军 邓长荣 马永开(6-829)政府的公共补贴对风险投资的促进作用刘志伟 王大鹏 刘 澄(6-833)综述资产负债管理多阶段模型研究金 秀 黄小原(1-118)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王 晶 李伊岚 孙海燕(2-235)品牌联合的研究进展原永丹 董大海 刘瑞明 等(2-243)大股东治理及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研究综述张光荣 曾 勇 邓建平(3-363)国外物流服务质量研究述评郑 兵 董大海 金玉芳(3-373)供应链鲁棒性问题的研究进展黄小原 晏妮娜(4-521)国外新产品扩散模型研究的新进展何应龙 周宗放(4-529)心理契约研究述评曹威麟 陈文江(5-682)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效应:研究述评刘 宁 张正堂(6-839)管理者工作时间分配研究综述乔 坤 高毓英(6-844)学术会议国家层面规划与政策的监测评估——国家规划与政策的监测评估国际研讨会综述杨东峰 殷成志(2-249)全球化挑战与管理变革——第6届管理国际大会综述汪 琼(5-688)卷终·852·管理学报第4卷第6期2007年11月。
国内大型品牌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国内大型品牌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活动主题]二、活动目的[阐述活动目的,如提升品牌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增强品牌忠诚度等]三、活动时间[活动时间范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址]五、活动对象[目标客户群体]六、人员安排1. 活动总指挥:[姓名/职位],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组织和协调。
2. 活动执行:[姓名/职位],负责活动的现场执行和管理。
3. 宣传推广:[姓名/职位],负责活动的宣传和推广。
4. 后勤保障:[姓名/职位],负责活动的后勤保障和物资采购。
5. 嘉宾邀请:[姓名/职位],负责活动嘉宾的邀请和接待。
6. 主持人:[姓名/职位],负责活动的主持和流程引导。
七、活动内容1. 开幕式:邀请重要嘉宾致辞,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2. 主题演讲: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或知名企业家进行主题演讲,分享行业趋势和成功经验。
3. 产品展示:设立专门的展区,展示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提供产品演示和体验。
4. 互动环节:设置互动游戏、抽奖等环节,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5. 技术交流:组织技术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促进业内人士的技术交流和合作。
6. 答谢晚宴:活动结束后,举办答谢晚宴,感谢嘉宾和合作伙伴的支持。
八、活动宣传1. 线上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行业网站、电子邮件等渠道进行宣传,发布活动信息和预告。
2. 线下宣传:在活动现场周边、商业中心等地点张贴海报、发放传单,进行线下宣传。
3. 媒体合作:与行业媒体、大众媒体合作,进行活动报道和宣传。
4. 嘉宾邀请:通过邀请函、电话、邮件等方式邀请目标客户、合作伙伴、媒体等参加活动。
九、活动预算[列出活动所需的各项费用,如场地租赁、设备租赁、人员费用、宣传费用、餐饮费用等]十、效果评估1. 参与人数:统计活动期间的参与人数,评估活动的影响力。
2. 品牌知名度: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评估活动对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效果。
3. 销售业绩:统计活动期间的产品销售情况,评估活动对销售业绩的促进作用。
论坛活动策划方案汇总10篇论坛活动策划方案I一、活动前言在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的积极领导下,我们文娱协会经过上学期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众多的成果,但在协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新的学期里,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的迎接新的挑战,给协会带来新的发展,必须制定出新的解决方案,战胜和克服困难。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为了团结协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深思、探讨和解决协会在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以期协会能够达到更加的团结向上,使协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同时,确定协会各部门的建设工作,使各部门具有更高的独立运作能力和与其他部门的密切合作和协调能力。
此外确定协会各种文化标志,打造属于文娱自己的品牌,为协会更好地走出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活动主题齐聚交流共谋发展四、活动举办主办:共青团郑州大学委员会郑州大学社团联合会策划承办:郑州大学文化娱乐协会文讯部五、活动时间—年3月20日六、活动地点郑州大学数学系402教室七、活动内容本次论坛总共分为三项内容如下:协会部门建设。
由各部门汇报其部门建设的情况,包括工作制度、会议制度、部门特色活动、文化建设等。
讨论和解决协会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包括协会的制度问题、实施情况的问题、新学期出现的新问题等。
确定协会文化标志。
包括协会的宗旨、口号、会徽、会歌等。
八、活动前期准备1、由会长助理指导协调各部门依据《文娱协会一年部门建设模板》,进行各部门的一个包括制度、特色活动、文化等建设,并在活动开始前,将各部门的建设方案收集齐全,并在会上作相关报告。
2、由文讯部到各部门收集协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或一些解决方案,统一起来整理分类。
3、由会长助理和文讯部提前向各部门征集一些会歌、协会口号等。
4协会各部长干事要与对接会员联系交流,让他们指出协会发展的若干问题,给协会提一些好的方案和建议。
九、活动预期效果本次活动是以一次大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开展,因此,能够让更多的协会成员积极配合和参与进来,畅所欲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协会的团结融合。
国内大型品牌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一、活动主题[品牌名称]大型品牌活动二、活动目的1.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
3. 展示品牌形象和产品特色。
4. 促进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增长。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活动对象1. 目标消费者。
2. 合作伙伴。
3. 媒体人士。
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邀请知名嘉宾致辞。
精彩的文艺表演。
品牌展示和介绍。
2. 产品体验区设立产品展示区,让消费者亲身体验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产品讲解和演示。
3. 互动游戏区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吸引消费者参与,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设立奖品,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
4. 主题演讲和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和品牌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分享行业动态和品牌发展经验。
组织研讨会,与消费者和合作伙伴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5. 闭幕式举行抽奖活动,为幸运观众颁发奖品。
七、活动宣传1. 线上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官方网站、电子邮件等渠道进行活动宣传和推广。
发布活动海报、视频等宣传资料,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
2. 线下宣传在商场、超市、专卖店等场所张贴活动海报、发放传单。
与合作伙伴合作,进行联合宣传和推广。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
2. 活动布置费用:[X]元。
3. 嘉宾邀请费用:[X]元。
4. 宣传推广费用:[X]元。
5. 奖品和礼品费用:[X]元。
6. 其他费用:[X]元。
总预算:[X]元九、活动效果评估1. 设立专门的评估指标,如参与人数、销售额、品牌知名度提升等。
2. 进行问卷调查和消费者反馈收集,了解活动效果和改进方向。
十、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的安全和秩序维护。
2. 活动流程的顺畅和时间控制。
3. 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沟通和协调。
4. 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篇二《国内大型品牌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推广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品牌名称]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展示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独特魅力。
情感营销创造品牌价值——依文企业集团依文企业集团(以下简称“依文”),通过13年的商业化运作,已拥有包括依文企业品牌管理公司、北京依文风度职业装有限公司、北京依文礼品设计公司、依文企业VIP会员管理中心、北京诺丁山贸易有限公司、北京诺丁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香港华瑞国际控股公司、北京圣仑凯文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四个原创品牌(依文EVE、NOTTING HILL、Kevin Kelly 、JAQUES PRITT)与四个国际代理品牌,业务范围包括服装、服饰、职业装、礼品、国际品牌代理、火电高科技脱硫等领域。
创新是依文的崛起之路。
彩色西服、情感营销、英式管家式服务、品牌管理、涉足文化创意产业等代表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创新。
创业期的产品创新,成长期的定位模式与营销模式创新,发展期的服务模式创新,稳定期的管理创新,成熟期的文化创新等,更是依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赖以生存和壮大的有力保障。
多年的凝聚,企业形成了团队共同的价值观,挖井哲学、土豆精神、竹子原理,用依文的真情感动中国。
坚持“永远兢兢业业,永远如履薄冰”的企业理念。
1.创业期:首推亮丽人生,掀起国内西装史变革1994年创办了北京依文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并创立“依文”品牌,取“人、衣服、文化”一体之意。
公司瞄准毛纺厂因缺少出口配额而在库房里大量积压的、当时中国男人很难接受的格子面料和色彩亮丽的花呢面料,全面吃进。
上演主题叫“亮现人生”的花色西装与传统灰蓝黑西装相对抗的市场较量。
90年代是西方生活观、价值观侵入的阶段,人们有了休闲的概念,开始寻找突破生活中条条框框束缚的途径,反映在顾客消费行为上的心理缺口表现为对丰富色彩、纹样的需求。
在店内位置明显的地方,设置大面积的身着彩色休闲西服的外国模特灯箱,一举突破传统,抓住了顾客的心理需求,赢得了第一桶金。
2.成长期:情感营销将顾客甜蜜套牢,内升型营销让顾客心随我动2.1 探究顾客情感的创意营销1) 情感故事吊牌注重感情的人,往往因心思的细腻而获得非常多源于生活中的馈赠,喜欢依文的朋友往往可以在每一件新装上发现一个精致的吊牌,那是摇摆在您视野中的美丽,上面寄托着与您共鸣的情感故事。
2007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策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
“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由中国顶尖财经传媒《21世纪经济报道》携手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集团Interbrand于2004年发起主办,是中国品牌界的一项年度顶级盛事,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紧密围绕当下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现状与世界知名品牌发展趋势,邀请全球知名企业品牌专家进行探讨,自创立伊始,即被业界评为“世界顶级品牌对话殿堂”。
二、历届回顾
2004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
2004年11月,《21世纪经济报道》携手Interbrand,成功主办了2004“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
此次论坛广邀了国内外数十位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巨子汇聚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就“如何创造和管理品牌价值”等一系列品牌价值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受到了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此次论坛被誉为2004年中国品牌界的一项顶级盛事。
2005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
2005年9月,“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再次开讲。
主办方继续邀请中外最著名的品牌精英汇聚北京中国大饭店,共同研讨“如何有效提升品牌价值”等关键问题。
论坛围绕“如何有效提升品牌价值”这一主题,集结品牌管理各个层面的丰富经验,从品牌传播和品牌体验的角度,讲述成功品牌背后的真实体验,集中分析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现状,深入交流适应现阶段中国企业品牌价值管理的理念、途径和方法,并积极探讨品牌价值提升之道。
此外,本次论坛同时发布了中国品牌现状白皮书,点评了04-05年度中国优秀品牌案例并隆重举行了“2005中国品牌建设年度案例”颁奖典礼,对中国品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进行了嘉勉。
2006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
2006年10月19日—10月20日,第三届“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在上海龙之梦丽晶大酒店再度盛大启幕。
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如何抢占市场,如何拥有稳固的市场分额已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纵观多数企业的品牌建设难题,主办方将“品牌推动业务成长”定为第三届论坛主题,旨在创建世界顶级品牌与中国品牌的对话殿堂,剖析中国市场现状及品牌发展趋势,借鉴国际顶级品牌的成功运作经验。
高水准的嘉宾,精辟的观点,富有实效的主题是本届论坛的最大亮点。
“2006中国品牌价值管理论坛”凝聚各路精英,以最有力的姿态,于2006年持续引领中国品牌的健康发展。
三、组织架构
主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INTERBRAND
战略支持: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
学术支持: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合作媒体: CCTV-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上海文广互动电视
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 21世纪商业评论南方人物周刊东方企业家环球企业家中国企业家财富(中国)
新京报东方早报青年报中国商报深圳商报瞭望东方周刊名牌杂志城市画报品牌世界 TOP 风尚
网络支持:腾讯网《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 21世纪网中国广告网
四、论坛时间、地点
初定时间:2007年11月8日
初定地点:深圳
五、论坛主题
主题:寻找品牌发展的大智慧
(主题定位:思考中国市场上发生的品牌建设的重大事件,预测未来品牌建设的趋势,通过高层次的互动激荡,得到在中国市场提升品牌价值的启迪。
)
六、论坛主要议题
1、中国企业的品牌竞争现状及国际化
2、行业品牌建设的趋势和突破方向
3、成功中国品牌建设案例分享
4、在整体品牌战略下的奥运传播战略
七、演讲嘉宾(详细拟邀请嘉宾名单待定)
1、优秀跨国企业品牌营销决策者
2、优秀中国企业品牌营销决策者
3、奥运全球合作伙伴品牌营销决策者
4、优秀品牌研究专家
八、参会嘉宾
1、优秀中国企业品牌运作高层
2、中国奥运合作企业品牌运作高层
注:对于参会嘉宾的邀请,将通过报纸招募与定向邀约相结合的方式,由论坛组委会对参会人员进行精选与邀请,严格控制现场参会人员规模,保证与会者质量。
九、论坛日程安排
08:00 签到及早茶
08:45 大会主席致欢迎辞
08:50 主办方发言
08:55 赞助方发言
第一部分:中国企业的品牌竞争现状及国际化
09:00 主题演讲一:待定
09:30 主题演讲二:待定
10:00 茶歇
第二部分:行业品牌建设的趋势和突破方向
10:15 主题演讲一:确立全面的品牌竞争战略(汽车行业)
10:45 主题演讲二:以差异化助推业务成长(金融行业)
11:15 主题演讲三:让体验带上品牌的印记(航空、酒店行业)
11:45 主题演讲四:待定
12:15-13:45 午餐
第三部分:成功中国品牌建设案例分享
14:00 主题演讲一:待定
14:30 主题演讲二:待定
第四部分:在整体品牌战略下的奥运传播战略
15:00 主题演讲一:待定
15:30 主题演讲二:待定
第五部分:平行会议
16:00-17:30 平行会议(行业圆桌会议,分行业探讨品牌建设话题)
18:00 晚宴
19:00 “2007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评选”颁奖典礼
十、媒体宣传计划
(一)传播策略
为使本次论坛更具关注与影响力,同时带动赞助合作伙伴的品牌形象推广,主办单位将采用以下两个形式进行传播。
(A)主题广告宣传:
1、充分利用21世纪报系内部媒体资源,在《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商业评论》上密集投放论坛主题广告。
2 、充分整合外部资源,通过合作媒体联盟进行论坛主题广告投放与宣传。
(B)主题报道宣传:
1、《21世纪经济报道》在战略管理版面加强品牌报道,在论坛前期策划一期品牌价值管理专题报道。
2、《21世纪商业评论》在论坛前期策划一期品牌价值管理专题。
3、在相关合作媒体上做活动相关新闻报道。
4、腾讯网对论坛现场进行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