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2014年最新15大重仓股 有何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刘建位老师在讲述巴菲特的故事我们现在开始讲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一个股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巴菲特创造了三个神话,一个是投资神话,从1965到2000年,巴菲特投资收益超过3650倍,也就是说我们在座各位只要给巴菲特一万块钱,过四十年,巴菲特就还给三千六百多万;第二个是财富,巴菲特从1956年从100美元起家,到现在积累了五百多亿元的财富,也接近四千亿人民币,是仅次于比尔盖茨的富翁;第三个,是巴菲特宣布将个人资产的85%也就是400多亿美元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
即便菲特是这样一个古怪人,但他的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巴菲特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做了50多年股市,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牛市和熊市。
有人说一生中经历一次大牛市就是幸运,而巴菲特一生经历了四次大牛市,巴菲特在这四次大牛市中,他是如何正确应对呢,保证了自己取得长期稳定的业绩。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一分析。
从1956年开始到1966年这十年,巴菲特收益是11倍,而这10年美国大盘的涨幅是1.26%,也就是说巴菲特投资收益远远超过大盘。
这时候巴菲特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收益。
从1967到1980年,美国股市大幅度上涨,涨了40%,突破了一千点大关,交易量也是大幅度上升,日平均交易量比十年前猛涨了六倍。
当时的股市也是非常的疯狂,疯狂到什么地步,收益率都很高,例如IBM收益高达39倍,雅芳高达96倍。
这时候的巴菲特非常痛苦,也非常苦恼,因为当时股票收益率非常高,要找便宜的股票找不到,他想买,但是买不到便宜的股票。
他就在家里面左思右想,整整想了半年,到1965年,他说股市太高了,尽管明天股票都在狂涨,买哪一支股票都会赚钱,但是这种方式短期是可以的,但是长期肯定是会亏本的,但是这种方式不是我很擅长的驾驭方式,当市场以我所擅长的方式运转,我就可以操作。
所以他就和他的投资合伙人说:我要解散公司,你们委托我管理的股票,我要退出交易,现在的市场环境我根本无法预计,我无法以不擅长的方式来经营,我不想让以前十年创下的辉煌业绩受到损坏,所以巴菲特就把公司解散了,可以说他的决策非常的果断,因为从下半年开始大盘就从1000点跌到了800点,第二年大盘又继续下跌,反正是跌幅过半。
2024年巴菲特箴言读后感经典版2024年,巴菲特先生再次给我们带来了他的箴言。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巴菲特先生的箴言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2024年巴菲特箴言的读后感,并从中汲取一些经典的智慧。
巴菲特先生在2024年的箴言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关投资和生活的智慧。
他告诉我们,投资并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场长期的持有游戏。
他强调了长期投资的重要性,并鼓励我们保持耐心和冷静。
正如他所说,“股市是一个喧闹的地方,但你需要学会在噪音中保持冷静。
”巴菲特先生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创新和进步的观点。
他认为,创新和技术变革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然而,他也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热门”投资机会。
他说:“热门的东西往往是最危险的。
”这个观点告诉我们要警惕热点投资,并用清醒的头脑来作出决策。
巴菲特先生对于企业的价值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一个好的投资项目应该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利润和收益。
他引用了亚当·斯密的一句名言:“假如你不投资自己的竞争优势,那就是在浪费资本。
”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找到并投资于那些具备优势和可持续性的企业。
另外,巴菲特先生也对风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投资和风险是相辅相成的。
他说:“避免重要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有足够的智慧。
”这个观点告诉我们要做好充分的研究和分析,降低自己的风险。
巴菲特先生的箴言不仅仅适用于投资,它们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启发。
他告诉我们要保持谦逊和诚实。
他认为,谦逊是成功的基石,而诚实是建立良好信任关系的关键。
他说:“在金钱和声望消失之后,你唯一留下的就是你的品格。
”这个观点提醒我们要保持真实和正直,不要为了短暂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道德底线。
此外,巴菲特先生也对教育有着重要的看法。
他认为,教育是一个持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他鼓励我们保持好奇心,并不断追求知识。
他说:“知识是一笔永远不会流失的财富。
”这个观点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巴菲特最新股东信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内容球投资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巴菲特2014致股东的信终于发布了。
对于巴菲特来说,今年也许会是他的投资生涯上业绩最不如预期的一年。
他给自己设定的业绩标准是:用五年的周期衡量,伯克希尔的业绩跑赢标普500指数。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他都做到了。
但是站在今年的时点上测算,过去五年,他没有做到这一点。
所以,今年巴菲特会对股东说些什么,在这个特殊的时点上,就更值得聆听。
下面,我会呈现巴菲特今年信的内容的精华,以及独家点评。
巴菲特致股东信2014(RIH点评版)“像做生意一样对待投资,是最聪明的。
”--本-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引用本-格雷厄姆的话作为这封信的开场白是合适的,因为我很感激能从他那了解到关于投资的想法。
我在后面会谈到本,甚至很快会谈到普通股,但首先我想和你聊聊,在很久以前我曾做过的两个小小的非股票投资。
尽管它们都没有明显地改变我的净值,但还是能带来些启发的。
谭昊点评:开头点出了今年信的主旨——捂住耳朵。
生意与投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生意不会每天跳出来告诉你这桩生意值多少钱,而股票就会通过每天的股价来告诉你这一点。
这到底是好还是坏?请往下看两个小故事。
这故事始于1973至1981年的内布拉斯加州,当时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价格暴涨,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恶性通货膨胀要来了,而且小乡镇银行的贷款政策还火上浇油。
然后泡沫爆了,导致价格下跌50%甚至更多,摧毁了那些举债经营的农民和他们的债主。
在那场泡沫余波中倒闭的爱荷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银行,数量比我们最近这次大萧条中倒闭的还要多五倍。
在1986年,我从FDI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那买下了一个400英亩的农场,坐落在奥马哈北部50英里处。
这花了我28万,此价格比前几年一家倒闭了的银行批给农场的贷款还要少得多。
我根本不懂怎样去经营一个农场,好在有个热爱农活的儿子。
我从他那得知这农场能生产多少蒲式耳的玉米(2342,3.00,0.13%)和大豆(4458,-10.00,-0.22%),经营费用会是多少。
巴菲特读后感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书籍,它记录了巴
菲特多年来对投资、经济和商业的见解和心得。
读完这本书,我深
受启发,对于投资和财务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巴菲特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的成功并非来自
于投机或者运气,而是来自于对价值投资的坚持和对企业的深入研究。
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投资理
念和方法,让人受益匪浅。
首先,巴菲特强调价值投资的重要性。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关
注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股票的价格波动。
只有找到真正有价值的
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的投资回报。
这种理念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启示,让我明白了投资并非是短期行为,而是需要长期的眼光和耐心。
其次,巴菲特在书中提到了对企业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他认为,只有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行业前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能
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了投资不是
盲目跟风,而是需要理性思考和深入分析。
另外,巴菲特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投资经验和教训。
他坦言
自己曾经犯过很多错误,但每一次错误都成为了他的财富。
这让我
明白了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
总的来说,读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我对投资有了更深刻
的认识和理解。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方法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让
我明白了投资需要理性思考和长期眼光。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
教训将对我的投资之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投资中,运用巴菲特的理念和方法,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投资策略解析与启示巴菲特,现代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
他的投资策略一直备受关注,被众多投资者视为学习的楷模。
本文将对巴菲特的投资策略进行解析,并探讨其中蕴含的启示。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可概括为“价值投资”。
他认为价格是市场情绪的反映,而价值则是一家公司真正的财务状况。
他强调投资者应该关注基本面,挖掘具备真正价值的股票。
以下是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几个关键要点:1. 长期持有:巴菲特坚信长期投资的力量。
他并不跟随市场短期波动,而是选择那些他认为具备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并长期持有。
他曾经说过:“我们只喜欢准备把它们长期拥有的公司。
”这一策略的启示在于,投资者应该放弃短期的追求,投资具备持续增长潜力的公司,并持有足够长的时间。
通过长期持有,可以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避免频繁交易和市场波动的风险。
2. 选择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巴菲特注重寻找那些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
他认为,只有这些公司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的成功和利润增长。
这给投资者带来的启示是,需要仔细评估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
这包括了解其行业地位、品牌知名度、创新能力等。
选择那些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可以增加投资的成功概率。
3. 低估值购买:巴菲特非常擅长发现市场的低估公司。
他善于分析企业的价值,并在低估值时进行购买。
他认为,低估值是投资者获得超额回报的关键。
投资者可以从中获得的启示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估值能力,在分析企业的基本面的基础上,寻找低估值的投资机会。
只有在低估值的情况下购买,才能获得更高的回报。
4. 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发掘:巴菲特提到了一个关键的概念,他称之为“个人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集中精力投资在自己最了解和擅长的领域,而不是盲目追随市场的热点。
这一观点给投资者带来重要启示,即需要发掘和发挥个人自身的竞争优势。
投资者应该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和公司进行投资,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总结起来,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强调长期持有、选择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低估值购买和发掘个人核心竞争力。
巴菲特给投资者的九个启示一、贪婪与恐惧巴菲特有句名言:“当别人贪婪时我们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
没有人对股票感到兴趣之时,正是你应该对股票感兴趣之时。
”贪婪和恐惧是人类的天性,对利润无休止的追求,使投资者总希望抓住一切机会,而当股票价格开始下跌时,恐惧又占满了投资者的脑袋。
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感性比理性更为强烈,恐惧和贪婪使股票价格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跌宕起伏。
当投资者因贪婪或者受到惊吓时,常常会以愚蠢的价格买入或卖出股票,追涨杀跌是贪婪与恐惧形成的典型后果。
二、羊群心理羊群心理就是盲目的从众心理,这往往会使投资者损失惨重。
市场低迷时,是进行投资的好时机,但是由于市场上所有投资者都显出悲观情绪,媒体也是一片空头言论,大多数投资者因为羊群效应的心理,即使是最优质的股票被大幅低估,也不敢问津。
市场高潮来临时,则正好相反。
在股票选择上也存在羊群心理,对那些市场热烈追捧的热门股票,即使是投机性很强、价格已经很高,投资者依然不顾一切地买入。
而被市场一时低估的真正优质股票,投资者因为冷门而没有买入的信心。
巴菲特说:“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好公司,远远胜过用非同一般的价格买下一家一般的公司。
”三、一夜暴富一夜暴富是投资者的普遍心理,急功近利也就是往往成为通病。
股票买入后一两个月没有涨就忐忑不安。
看着别的股票不停地上涨,而自己的股票原地踏步,心里十分着急,于是即使亏损也马上换股,但刚抛出后它却涨了,而买进的股票又陷入亏损,这样的错误一次次不断地重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快即是慢,慢即是快。
“如果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巴菲特这样告诉投资者。
四、一叶障目缺乏战略思维,只看到短期一时的得失,而忽略长期的利益或损失。
只看到股票一部分的优势,而看不到潜在的重大危机,站在战略性的高度去思考,很多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站得高,看得远,只有战略性的思维,才能使我们大赢。
对此,巴菲特总结为:“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巴菲特给股东的一封信读后感读完巴菲特给股东的信,就像听一位超级智慧的老爷爷在唠嗑,只不过这个老爷爷是投资界的大神。
一、投资理念如灯塔。
巴菲特在信里不断强调的那些投资理念,就像是大海里的灯塔,给咱这些在投资海洋里扑腾的小虾米指明方向。
他说要找那些有护城河的公司,这就好比找一个有坚固城墙和深沟的城堡一样。
那些有独特优势的企业,就像城堡里有宝藏,而且还有强大的防御,别的竞争对手很难攻进来抢宝。
比如说可口可乐吧,这牌子全世界都认识,味道独特,品牌就是它的护城河。
不管什么时候,你想喝可乐,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可口可乐,这种深入人心的品牌价值就是其他对手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让我明白,在投资的时候不能只看表面,得深入挖掘这个公司有没有自己的“看家本领”,能在市场的大风大浪里屹立不倒。
二、长期投资的耐心。
这老爷子对长期投资的执着,真的让我特别佩服。
他就像一个超级有耐心的农夫,种下种子,然后就静静地等着它长成参天大树。
他不是那种今天种下去,明天就想看到大树结果子的急性子。
他在信里举了好多例子,说他投资的公司,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分析,然后一旦买入,就做好了长期持有的准备。
这就像谈恋爱,不能见一个爱一个,得找到那个对的人,然后好好经营,相伴一生。
在投资里,短期的波动就像是情侣之间偶尔的小吵架,不能因为一点小矛盾就分手,得有长远的眼光。
比如他投资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路走来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就是死死抱住不放手,现在看来,这坚持就像挖到了一座金矿。
这也告诉我,投资不能被短期的市场波动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判断,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长期的价值会得到回报。
三、坦诚的态度。
巴菲特给股东写信的态度特别坦诚,有啥说啥,就像跟老朋友聊天一样。
赚了钱,他会告诉你为什么赚了,是抓住了什么机会;亏了钱,他也不藏着掖着,会分析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种坦诚在商业世界里可不多见。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做的菜好吃,他会告诉你用了什么新鲜食材、独特的烹饪方法;要是菜做砸了,他也会诚实地说盐放多了或者火候没掌握好。
巴菲特的投资启示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是滚雪球。
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通俗的说,就是要有良好的投资目标和长期的坚持,这样,复利才会发挥出它神奇的魔力。
复利有点像从雪山上滚雪球,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是当往下滚的时间够长,而且雪球得适当紧,最后雪球就会很大很大。
但是。
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忽略复利存在的价值。
例如:①、如果一个人将1万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3%,持续100年,资产会增值到19万元。
②、如果一个人将1万元投资股市,年增长率为25%,持续100年,资产会增值到49亿。
巴菲特投资思想的根基实际上就是复利。
长期持有具有竞争优势的股票,将给价值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富。
其关键在于投资者未兑现的企业股票收益通过复利产生了巨大的长期增值。
投资那些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投资者所要做的就是长期持有,并耐心地等待股价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增长。
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具有超额价值的创造能力,其内在价值持续稳定的增加,相应的其股价也不断上升。
最终,复利累进的巨大能量,将会为投资者带来巨大财富。
复利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财富增长,主要来源与两个因素:时间的长短和收益率的高低。
时间长短:同样的投资金额和收益率,假设是10万元和24%,若投资时间分别为10年和20年,到期金额将是85.94万元和738.64万元。
时间越长,资本就越多,随着时间的增长,资本的增加额也就越大越明显。
收益率高低:同样的投资金额和时间,假设是10万元和20年,若收益率分别为10%和20%,到期金额将是67.28万元和383.38万元收益率的差别越大,到期收益额的差距也就越大。
最合适的收益率,是在10%至20%。
保持持续稳定的收益率是财富增长的关键。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对于投资对象的选择。
它主要是进行企业投资,而不是股票买卖。
一般人对于投资所感兴趣的都是股票本身,但巴菲特投资的则是企业的潜在价值,对所要投资的企业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经营范围,管理人员素质,盈利能力等,考虑其发展的前景。
股神巴菲特给我们的四点启示刘建位老师在讲述巴菲特的故事我们现在开始讲巴菲特,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一个股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巴菲特创造了三个神话,一个是投资神话,从1965到2000年,巴菲特投资收益超过3650倍,也就是说我们在座各位只要给巴菲特一万块钱,过四十年,巴菲特就还给三千六百多万;第二个是财富,巴菲特从1956年从100美元起家,到现在积累了五百多亿元的财富,也接近四千亿人民币,是仅次于比尔盖茨的富翁;第三个,是巴菲特宣布将个人资产的85%也就是400多亿美元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
即便菲特是这样一个古怪人,但他的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巴菲特从1956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做了50多年股市,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牛市和熊市。
有人说一生中经历一次大牛市就是幸运,而巴菲特一生经历了四次大牛市,巴菲特在这四次大牛市中,他是如何正确应对呢,保证了自己取得长期稳定的业绩。
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一分析。
从1956年开始到1966年这十年,巴菲特收益是11倍,而这10年美国大盘的涨幅是1.26%,也就是说巴菲特投资收益远远超过大盘。
这时候巴菲特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收益。
从1967到1980年,美国股市大幅度上涨,涨了40%,突破了一千点大关,交易量也是大幅度上升,日平均交易量比十年前猛涨了六倍。
当时的股市也是非常的疯狂,疯狂到什么地步,收益率都很高,例如IBM收益高达39倍,雅芳高达96倍。
这时候的巴菲特非常痛苦,也非常苦恼,因为当时股票收益率非常高,要找便宜的股票找不到,他想买,但是买不到便宜的股票。
他就在家里面左思右想,整整想了半年,到1965年,他说股市太高了,尽管明天股票都在狂涨,买哪一支股票都会赚钱,但是这种方式短期是可以的,但是长期肯定是会亏本的,但是这种方式不是我很擅长的驾驭方式,当市场以我所擅长的方式运转,我就可以操作。
所以他就和他的投资合伙人说:我要解散公司,你们委托我管理的股票,我要退出交易,现在的市场环境我根本无法预计,我无法以不擅长的方式来经营,我不想让以前十年创下的辉煌业绩受到损坏,所以巴菲特就把公司解散了,可以说他的决策非常的果断,因为从下半年开始大盘就从1000点跌到了800点,第二年大盘又继续下跌,反正是跌幅过半。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及对我们的启⽰读《巴菲特如是说》3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并不复杂,是适⽤⽽理性的。
就是寻找价值被低估的对象,并在他被低估⽽不是正确对待或⾼估的情况下买进。
⼀切就围绕价值低估这四个字。
⽽且仅仅围绕这四个字。
我们也从这四个字⼊⼿简单发掘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核⼼。
1什么是仅仅围绕。
投资是⼀种经济现象,⼀般来说,投资者总被教科书强调要注意研究经济运⾏的⼤环境,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等。
这似乎是包括投资⾏为在内的所有经济运作所必须考虑的。
此外,还特别要关注市场因素,关注市场的波动。
但是巴菲特对这些⼀概置之不理。
他只关注投资对象的价值,以及当前价格和他内在价值的关系。
如果当前价格低于内在价值就买进。
不管市场环境多么恶劣。
如果当前价格等于或⾼于内在价值,就等着,不管同期市场环境是多么的优越,经济⼤形式是多么的好。
巴菲特在震惊世界的⾦融危机中的表现就是这种投资理念的典型体现。
当时⾦融危机令全世界恐慌,⼏乎没有⼈敢考虑买⼊,⼤家都在争先恐后的抛售。
但是巴菲特出⼿了。
虽然出⼿之后被市场狠狠的咬了⼀⼝。
但这些并不在巴菲特担⼼的范围内。
巴菲特担⼼的就是内在价值是否会⾼于价格。
⼀旦低于就会买⼊。
所以,市场波动在巴菲特那⾥毫⽆价值。
巴菲特从不在意市场波动。
从不会因为市场波动来抛售⾃⼰的股票。
但是,经常会利⽤市场波动来买⼊股票。
2什么是价值在巴菲特眼⾥,价值是有特定含义的。
巴菲特⽤⼀个有护城河的城堡来形容他所期待的价值。
⽤我们的话来试图概括⼀下就是:那种具有⼀定的不可复制⼜可持续的并且被⼴泛的市场所接受的东西。
不可复制,持续性,市场⼴泛性。
是价值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如可乐,他的配⽅就是不可复制的,竞争对⼿⽆法得到⽆法复制。
⽽⼈们年复⼀年都会喜欢饮⽤可乐,这种消费需求⾄少在可预见的⼗⼏甚⾄⼏⼗年内不会改变,这就是有了可持续性。
⽽随着可乐的全球化,可乐已经被全球接受并欢迎,具有了越来越⼴泛的市场。
所以在巴菲特眼⾥,可乐,就是价值的典范。
巴菲特2014年最新15大重仓股有何启示?
巴菲特2014年1季度与2季度前15大重仓股(2季度变化附后):
1、富国银行:224.5亿美元(持有市值,下同),持该公司比例8.8%。
2、可口可乐:159.8亿美元,9.1%。
3、IBM:133.8亿美元,6.5%。
(第二季度增3%至7020万股)
4、美国运通:129.9亿美元,14.3%。
5、宝洁:42.6亿美元,1.9%。
6、埃克森美孚:40.3亿美元,0.9%。
7、沃尔玛:37.9亿美元,1.5%。
(第二季度增加了1%)
8、美合众银行:32.1亿美元,4.3%。
9、DirecTV:27.3亿美元,7%(二季度减10亿美元/32%,6月末持2350万股/市值近20亿)
10、达维塔公司(肾疾病治疗和透析服务商):25.5亿美元,17.7%。
11、菲利普斯66:21.1亿美元,4.5%。
(2季度减少33%,至650万股)
12、高盛:19.4亿美元,2.8%。
13、穆迪:18.6亿美元,11.5%。
14、USG:13.1亿美元,31.2%。
15、通用汽车:14.4亿美元,2.5%。
(第二季度增10%,至近330万股)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14年第二季度中对电信商Verizon的持股增加36%至1500万股,这持仓的市值约7.35亿美元。
还购入了230万份特许通讯的股票,市值约3.61亿美元。
美分析指出,后面这种规模的投资几乎可以肯定不是巴菲特本人的决定,而是巴菲特名下的两名投资组合经理人之一作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