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题:数轴类运动类问题综合1.【定义新知】在数轴上,点M和点N分别表示数x1和x2,可以用绝对值表示点M、N两点间的距离d(M,N),即d(M,N)=|x1﹣x2|.【初步应用】(1)在数轴上,点A、B、C分别表示数﹣1、2、x,解答下列问题:①d(A,B)=;②若d(A,C)=2,则x的值为;③若d(A,C)+d(B,C)=d(A,B),且x为整数,则x的取值有个.【综合应用】(2)在数轴上,点D、E、F分别表示数﹣2、4、6.动点P沿数轴从点D开始运动,到达F点后立刻返回,再回到D点时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点P的运动速度始终保持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t=时,d(D,P)=3;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d(E,P).2.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a,b,且点A在点B的左边,|a|=10,a+b=80,ab<0.(1)求出a,b的值;(2)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经过多长时间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遇?相遇的点表示的数是多少?3.在数轴上点A表示﹣3,点B表示4.(1)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2)我们知道,在数轴上|a|表示数a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你能说明|﹣3+5|在数轴上表示的意义吗?(3)在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为x,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2PA+PB=12?若存在,请求出相应的x;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背景知识】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线段AB 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问题情境】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0和40,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 >0).(1)运动开始前,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中点M所表示的数为;(2)它们按上述方式运动,A、B两点经过多少秒会相遇?相遇点所表示的数是多少?(3)当t为多少秒时,线段AB的中点M表示的数为8?【情境拓展】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20和40,若在点A,B之间有一点C,点C所表示的数为5,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和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4)请问:BC﹣AC的值是否随着运动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5.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位于数轴上三个点A、B、C处,点A、B、C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满足a是绝对值最小的正整数,点B在原点的左侧且到原点的距离是5,点C在点A的右侧,且到点B的距离是到点A距离的4倍.三个球在数轴上同时开始运动,甲球向左运动,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乙、丙两球向右运动,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1个单位长度.(1)a=,b=,c=.(2)小球甲碰到乙后按原来的速度立刻返回,乙球仍按原速原方向继续前行.①小球甲在何时何地遇到小球乙?②当小球乙追上丙时停止运动,此时甲球的位置在哪里?(3)在(2)的条件下,整个运动过程中何时三个球中的一个球到另外两个球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结果)6.(直接填答案,不写推演过程)观察数轴,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若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则A,B两点的距离可表示为AB=|a﹣b|.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多项式2x4y2﹣3x2y﹣x﹣4的次数是b,3a与b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点O是数轴原点,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设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m.(1)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若满足AM=BM,则m=.(3)若A,M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则B,M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若满足AM+BM=12,则m=.(5)若动点M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在此新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了2019次时,则点M所对应的数m=.7.如图,琪琪把东、西大街表示成一条数轴,把公交站的位置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其中鼓楼站的位置记为原点,正东方向为正方向,公交车的一站地为一个单位长度(假设每站距离相同).请你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到广济街的距离等于2站地的是.(2)到这8个站距离之和最小的站地是否存在?若存在,是哪个站地?最小值是多少?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果用a表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那么|a﹣1|=2表示这个点与1对应点的距离为2,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面问题:①若|a﹣2|+|a+1|=3,请你指出满足条件a的所有站地表示的数.②若|a﹣4|+|a+1|=10,请你求出满足条件的a的值.8.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5|,c是﹣4的相反数,且a、b、c分别是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1)求a、b、c的值,并在数轴上标出点A、B、C;(2)在数轴上,若D到A的距离刚好是3,则D点叫做A的“幸福点”.则A的幸福点D所表示的数应该是;(3)若动点P从点B出发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也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求运动几秒后,点P可以追上点Q?(4)在数轴上,若M到A、C的距离之和为6,则M叫做A、C的“幸福中心”.请直接写出所有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9.在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分别为a、b,我们把a、b之差的绝对值叫做点M、N之间的距离,即MN =|a﹣b|.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3,0,1,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表示的数为x.(1)如果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那么x=;(2)当x是多少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是6;(3)若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时,点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点F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且三个点同时出发,那么运动几秒时,点P到点E、点F的距离相等.10.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地结合.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例如:若数轴上点A、点B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请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2,点B表示的数为10,则A、B两点间的距离AB=,线段AB的中点表示的数为;(2)数轴上另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是线段BP 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t=2时,求此时点Q表示的数;②如图2,点P运动至B点右侧,M是线段AQ的中点,若B恰好是QM的中点,求t的值.。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总复习资料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题总复资料类比归纳专题:有理数加、减、乘、除中的简便运算——灵活变形,举一反三类型一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一、相反数相结合或同号结合1.计算:【方法2】515-3;1-(+6)-3+(-1.25)- 48/82.3+(-1.7)+6.2+(-2.2)-1.1.二、同分母或凑整结合2.计算:【方法2】6.82)+3.78+(-3.18)-3.78;311/-5 + (-9)/8 - 1.25.三、计算结果成规律的数相结合3.计算1+2-3-4+5+6-7-8+…+2013+2014-2015-2016的结果是()A。
B。
-1 C。
2016 D。
-20164.★阅读:因为一个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所以,当a≥时,|a|=a;当a<0时,|a|=-a.根据以上阅读完成下列问题:1)|3.14-π|=________;1/1-1/11+1/111-1/1111+…-1/2013+1/2014-1/2015-1/2016 2)计算:2/3-3/2+4/3-9/8+10/9类型二运用分配律解题的技巧一、正用分配律5.计算.131/2-4+8×(-24);39×(-14).二、逆用分配律666/(-3)-3×(-3)-6×3.6.计算:4×7/7.三、除法变乘法,再利用分配律122/6-7+3÷(-42).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1)原式=1+(-1.25)-6+4/8= -4.75.2)原式=2.3+6.2-(-1.7-2.2-1.1)= 3.5.2.解:(1)原式=[(-6.82)+(-3.18)]+(3.78-3.78)= -10.2)原式=19+8/4-9/8-1.25= 3.3.D4.解:(1)π-3.14=π-3.14.2)原式=1-1/2-1/10= 3/5.5.解:(1)原式=-12+18-3=3.2)原式=2/3-3/2+4/3-9/8+10/9= 55/7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Chapter 1 nal Numbers in Grade 7 Mathematics1.1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rs① Positive numbers are numbers greater than zero。
Sometimes。
a "+" sign is added in front of positive numbers.② Negative numbers are numbers with a "-" sign in front of them。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numbers we have learned before。
They have the opposite meaning of positive numbers.③ Zero is neither positive nor negative。
It is the only XXX: North and South。
East and West。
Up and Down。
Left and Right。
Rising and Falling。
High and Low。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etc.1.2 nal Numbers1) nal numbers include (1) integers: positive integers。
negative integers。
and zero。
(2) ns: positive ns and negative ns。
(3) nal numbers: integers and ns.2) Number Line: (1) n: A number can usually be XXX line called the number line。
关注我谢谢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大纲【五篇】
【篇一】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与负数
①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②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⑤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结合数轴和一元一次方程出题),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⑥非负数就是正数和零;非负整数就是正整数和0。
⑦“基准”题:有固定的基准数,和的求法:基准数×个数+与基准数相比较的数的代数和;平均数的求法:基准数+与基准数相比较的数的代数和÷个数(写出原数,也可用小学知识解答);“非基准”题:无固定的基准数,如明天和今天比,后天和明天比。
-------------1.2数轴
①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②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③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
15。
2023-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题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1.某中学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1)班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七(2)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0千米/时.(1)后队追上前队需要多长时间?(2)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骑车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某开发公司生产出若干件新产品,需要精加工后才能投放市场,现有甲、乙两个工厂每天分别能加工这种产品16件和24件,已知甲单独加工这批产品比乙单独加工这批产品要多用20天,又知若由甲厂单独做,公司需付甲厂每天加工费用80元;若由乙厂单独做,公司需付乙厂每天加工费用120元。
(1)求这批新产品共有多少件?(2)若公司董事会制定了如下方案:可以由每个工厂单独完成,也可以由两个工厂合作完成,但在加工过程中,公司需派一名工程师到工厂进行技术指导,并由公司为其提供每天10元的午餐补助,请你帮助公司选择一种既省时又省钱的加工方案,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3.某中学将举行“歌唱祖国”主题歌咏比赛,七年级需要在文具店购买国旗图案贴纸和小红旗发给学生做演出道具.已知每袋贴纸有50张,每袋小红旗有20面,贴纸和小红旗需整袋购买,两家文具店的标价相同,每袋贴纸价格比每袋小红旗价格少5元,且4袋贴纸与3袋小红旗价格相同.(1)求每袋国旗图案贴纸和每袋小红旗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如果购买贴纸和小红旗共90袋,给每位演出学生分发国旗图案贴纸2张、小红旗1面,恰好全部分完,请问贴纸和小红旗各多少袋?某校七年级(1)和(2)班共105人去游玩,其中七(1)班40多人不足50人,经计算,如果两个班都以班为单位购票,则一共应付1401元.(1)两班各有多少人?(2)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能省多少钱?7.某中学举行校运会,初一(1)班同学准备用卡纸制成乒乓球拍和小旗作道具.若一张卡纸可以做3个球拍或6面小旗,用21张卡纸,刚好能够让每位同学拿一个球拍和一面小旗.(1)应用多少张卡纸做球拍,多少张卡纸做小旗?(2)若每个人的工作效率都相同,一个人完成道具制作要6个小时,先安排2个人做半小时,再增加几个人做1小时可以刚好完成?8.一段道路,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1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15天完成.(1)若两队自始至终合作铺设, 天可以完成;(2)实际由甲工程队先单独铺设几天后,为了加快进度,余下的部分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完成,共用8天铺设完成了这段道路.甲工程队先铺设了几天道路?9. “双十二”期间,某个体商户在网上购进某品牌A 、B 两款羽绒服来销售,若购进3件A 和4件B 需支付2400元,若购进1件A 和1件B 则需支付700元.(1)求A 、B 两款羽绒服在网上的售价分别是每件多少元?(2)若个体商户把网上购买的A 、B 两款羽绒服各10件,均按每件600元进行销售,销售一段时间后,把剩下的羽绒服按6折销售完,若总获利为3800元,求个体商户打折销售的羽绒服是多少件?10.下雪了,学校七年级准备为同学们定制一批冬帽,现有甲、乙两个工厂都想加工这 批冬帽,已知甲工厂每天能加工这种冬帽20件,乙工厂每天能加工这种冬帽30件,且单独加工这批冬帽甲厂比乙厂要多用16天.(1)求这批冬帽共有多少件?(2)为了尽快完成这批冬帽,若先由甲、乙两厂按原生产速度合作一段时间后,甲工厂停工了,由乙工厂单独完成剩余部分,为此乙工厂每天的生产速度也提高20%.已知乙工厂的全部工作时间是甲工厂工作时间的2倍还少2天,求乙工厂共加工多少天?1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cm ,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 ,宽增加2cm ,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1)设长方形的长为cm x ,请列出关于x 的方程.(2)说明8x =是(1)中所列方程的解,而10x =不是它的解.(3)设长方形的宽是cm y ,请列出关于y 的方程.(1)若小泮购买了25千克的柑橘,则他需要付多少元?(2)若小钱一次购买柑橘共付了200元,则小钱购买柑橘多少千克?(3)小王分两次共购买了柑橘90千克,第二次购买的数量要多于第一次购买的数量,共付出376元,请问小王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柑橘多少千克?14.某校开展劳动教育,在植树节当天组织植树活动,该校七年级共有120人参加活动,分成树苗保障组和种植组,种植组的人数是树苗保障组人数的2倍.(1)求树苗保障组的人数;(2)已知种植点有甲、乙两处,种植组在甲处有a人.①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种植组在乙处的人数;a ,树苗保障组人员在运送完树苗后全部去支援种植组,使在甲处种植的人数②若46是乙处种植人数的2倍,问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15.甲、乙两地相距72km ,一辆工程车和一辆洒水车上午6时同时从甲地出发,分别以1km/h v 、2km/h v 的速度匀速驶往乙地.工程车到达乙地后停留了2h ,沿原路以原速返回,中午12时到达甲地,此时洒水车也恰好到达乙地.(1)1v =______,2=v ______;(2)求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遇?(3)求出发多长时间后,两车相距30km ?(直接写出答案)______16.某同学进入初中后,家长为他买了一个电话手表.现从某电信运营商那里了解到,有两种电话卡,A 类卡收费标准如下:无月租,每通话1分钟交费0.6元;B 类卡收费标准如下:月租费15元,每通话1分钟交费0.3元.(1)若每月平均通话时间为100分钟,他应该选择哪类卡?(2)如果这位同学这个月预交话费120元,按A 、B 两类卡收费标准分别可以通话多长时间?(3)根据一个月的通话时间,你认为选择哪种卡更实惠?17.用80m 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场地.(1)如果长比宽多6m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2)如果一边靠墙,墙长为32m ,长比宽多11m (长边与墙平行),这样设计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18.请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下面的问题:某超市计划购进甲、乙两种型号的钢笔共900支,这两种钢笔的进价、售价如下表:(1)如果进货款恰好为28500元,那么可以购进甲、乙两种型号的钢笔各多少支?(2)售完这批钢笔一共可以获利多少元钱?参考答案:1.(1)2小时(2)20千米2.(1)这批新产品共有960件.(2)甲、乙合作同时完成时,既省钱又省时间,理由见解析.3.(1)每袋国旗图案贴纸和每袋小红旗的价格各是15和20元(2)购买贴纸40袋,购买小红旗50袋4.(1)买卡合算,小张能节省400元(2)这台冰箱的进价是2480元5.(1)第一批购进文具盒40个,则第二批购进文具盒30个.(2)第二批文具盒中按标价售出的有7个.6.(1)七年级(1)班47人,(2)班58人(2)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351元7.(1)用14张卡纸做球拍,7张卡纸做小旗;(2)再增加3个人做1小时可以刚好完成8.(1)6(2)5天9.(1)A、B两款羽绒服在网上的售价分别是每件400元,300元(2)个体商户打折销售的羽绒服是5件10.(1)这批冬帽共有960件(2)乙工厂共加工22天(2)售完这批钢笔一共可以获利7500元钱。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和练习题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期末总复期末复一有理数的意义一、双基回顾1、前进8米的相反意义的量是;盈利50元的相反意义的量是。
2、向东走5m记作+5m,则向西走8记作,原地不动用表示。
正数{…};负数{…};分数{…};整数{…};非负整数{…};非正数{…}。
4、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5、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6、3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7、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正整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是;最大的负整数是。
8、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倒数即是它自己的数是。
9、如图,如果a<,b>0,那么a、b、-a、-b的大小关系是.10、已知︱a+2︱+(3- b)2=0,则a b =。
ab二、例题导引例1(1)大于-3且小于2.1的整数有哪些?(2)绝对值大于1小于4.3的整数的和是多少?例2已知a、b互为相反数,m、n互为倒数,︱x︱=3,求(a+b)2-3mn+2x的值。
例3(1)若a<,a2=4,b3=-8,求a+b的值。
(2)已知︱a︱= 2,︱b︱=5,求a-b的值;3、操演升华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①零上6℃的相反意义的量是零下6℃,而不是零下8℃()②如果a是负数,那末-a就是正数()③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④一个数的相反数长短正数,那末这个数肯定长短负数()⑤若a=b,则︱a︱=︱b︱;若︱a︱=︱b︱,则a=b()2、一种零件标明的要求是Ф10(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10mm,加工零件要求最大直径不超过mm,最小直径不小于mm.。
3、某天气温上升了-2℃的意义是。
5、12的相反数与-7的绝对值的和是。
6、若a<0,b<0,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a)+(-b)>07、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它们的商是()A、0B、-1C、1D、不能确定8、若|x|=-x,则x=_____;若︱x-2︱=3,则x= .9、古希腊科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它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个三角形数为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和练习题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期末总复期末复一:有理数的意义一、双基回顾1.前进8米的相反数是后退8米,盈利50元的相反数是亏损50元。
2.向东走5m记作+5m,则向西走8m记作-8m,原地不动用0表示。
3.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中:正数{7,11/2,0.25};负数{-9.25,-301,-7/3};分数{11/2,-7/3,0};整数{7,-9,-301,0};非负整数{0,7,11/2};非正数{-9.25,-301,-7/3,0}。
4.与表示-1的点距离为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是-4.5.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2的点所表示的数是±2.6.3的相反数的倒数是-1/3.7.最小的自然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最大的负整数是-1.8.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9.如图,如果a0,那么-a>b>-b>a。
10.已知|a+2|+(3-b)²=0,则a=-2,b=3/2.二、例题导引例11) 大于-3且小于2.1的整数有-2,-1,0,1.2) 绝对值大于1小于4.3的整数的和是-3+2+1+3+4=7.例2由a、b互为相反数可得a+b=0,由m、n互为倒数可得mn=1,代入(a+b)²-3mn+2|x|的式子中得(-6)²-3+6=33.例31) 由a²=4得a=±2,由b³=-8得b=-2,故a+b=0.2) 由|a|=2,|b|=5得a=-2,b=5,故a-b=-7.三、练升华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①零上6℃的相反数是零下6℃,而不是零下8℃。
(错误)②如果a是负数,那么-a就是正数。
(正确)③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
(正确)④一个数的相反数是非正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非负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有理数专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若,则的平方根为()A. ±2B. 4C. 2D. ±42.近似数4.50所示的数值a的取值范围是( )A. 4.495≤a<4.505B. 4.040≤a<4.60C. 4.495≤a≤4.505D. 4.500≤a≤4.50563.在1、-2、-5.6、-0、、、π中负数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4.当1<a<2时,式子|a-2|+|1-a|的值是( )A. -1B. 1C. 3D. -35.总投资647亿元的西成高铁已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运营,用科学计数法表示647亿为( )A. 6.47×106B. 6.47×108C. 6.47×1010D. 6.47×10116.数轴上点A表示的运算结果完全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共4题;共6分)7.的相反数是________,的倒数是________,的绝对值是________.8.已知点P(2,﹣6),点P到x轴的距离为a,到y轴的距离为b,则a﹣b=________.9.已知有理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a+|a-1|=________。
10.若|x- |+(y+1)2=0,则x2+y3的值是________。
三、计算题(共3题;共25分)11.12.已知、互为倒数,为最小的正整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求式子的值.13.计算(1);(2);(3).四、综合题(共2题;共20分)14.平远县居民生活用电的收费标准如下表:注:表中的数据是按照每一阶段超出的用电量进行收费.(1)小张家5月份的用电量是200度,问他家应缴电费是多少元?(2)8月份天气炎热,空调使用频繁,这个月用电量是850度,问他家应缴电费又是多少元?15.5分钟内背过10个单词为过关,超过的单词数记为正,不足的单词数记为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解答题专题训练一、有理数的计算:1.计算:(1)(﹣5)+(﹣4)﹣(+101)﹣(﹣9).(2).(3).(4)﹣24+3×(﹣1)6﹣(﹣2)3.2.计算:(1)﹣20+(﹣14)﹣(﹣18)﹣13(2)4﹣8×(﹣)3(3)(4)3.计算(1);(2);(3);(4).4.为庆祝端午节,和平加油站开展了加油每满10L返现金5元(不足10L不返现金)的活动.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只在东西走向的路上开车接送乘客,他7:00从甲地出发(向东行驶的里程数记作正数),到8:00为止,他所行驶的里程记录如下(单位:公里)+4,﹣3,﹣6,+13,﹣10,﹣4,+5.(1)计算到8:00时,王司机在甲地的哪个方向,距甲地多远?(2)若王师傅当日工作10小时,每小时行驶的里程相同,该车每百公里耗油6L,每升油5元,则王师傅当日在该加油站加油共花费多少元?5.已知13=1=×12×22,13+23=9=×22×32,13+23+33=36=×32×42,…,按照这个规律完成下列问题:(1)13+23+33+43+53==×2×2.(2)猜想:13+23+33+…+n3=.(3)利用(2)中的结论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13+123+133+143+153+163+…+393+403.6.定义新运算“@”与“⊕”:a@b=,a⊕b=.(1)计算3@(﹣2)﹣(﹣2)⊕(﹣1)的值;(2)若A=3b@(﹣a)+a⊕(2﹣3b),B=a@(﹣3b)+(﹣a)⊕(﹣2﹣9b),比较A 和B的大小.二、解一元一次方程:7.解方程:(1)4x﹣3=7﹣x;(2)4x﹣2(3x﹣2)=2(x﹣1);(3);(4).8.解方程:(1)5x﹣4=2(2x﹣3);(2)﹣=1;(3)﹣=1+;(4)﹣=0.75.9.解方程(1)3x﹣5=8;(2)﹣2x+3=4x﹣9;(3)3(x+2)﹣2(x+2)=2x+4;(4).10.解下列方程.(1)2(x﹣2)﹣3(4x﹣1)=9(1﹣x);(2)﹣=﹣2;(3)﹣=1+(4)=0.75三、整式的加减11.若多项式2mx2﹣x2+5x+8﹣(7x2﹣3y+5x)的值与x无关,求m2﹣[2m2﹣(5m﹣4)+m]的值.12.先化简,再求值:(1)(5a2+2a+1)﹣4(3﹣8a+2a2)+(3a2﹣a),其中.(2),其中13.先化简再求值:3(x2﹣2xy)﹣[3x2﹣2y+2(xy+y)],其中.14.化简并求值.(1)2(2x﹣3y)﹣(3x+2y+1),其中x=2,y=﹣0.5(2)﹣(3a2﹣4ab)+[a2﹣2(2a+2ab)],其中a=﹣2.15.先化简,再求值:2(x2y+xy2)﹣2(x2y﹣x)﹣2xy2﹣2y,其中x=﹣2,y=2.16.先化简,再求值:4xy﹣[(x2+5xy﹣y2)﹣2(x2+3xy﹣)],其中x=﹣1,y=2.17.a、b、c三个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且|a|=|b|(1)求出a、b、c各数的绝对值;(2)比较a,﹣a、﹣c的大小;(3)化简|a+b|+|a﹣b|+|a+c|+|b﹣c|.18.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判断正负,用“>”或“<”填空:c﹣b0,a+b0,﹣a+c0(2)化简:|c﹣b|+|a|.19.化简已知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化简:|a+b|﹣|c﹣b|+|b﹣a|(2)若a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2,﹣b的倒数是它本身,c2=4,求﹣a+2b+c﹣(a+b﹣c)的值.20.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1)a+b0;a+c0;b﹣c0;(用“>,<,=”填空)(2)试化简|a+b|﹣|a+c|+|b﹣c|.四、几何图形初步:21.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C=6cm,BC=4cm,求线段MN的长;(2)若线段CM与线段CN的长度之比为2:1,且线段CN=2cm,求线段AB的长.22.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点,AD=7cm,CB=7cm.(1)线段AC与BD相等吗?请说明理由.(2)如果M是CD的中点,MD=2cm,求线段AB的长.23.如图,延长线段AB到点F,延长线段BA到点E,若点M、N分别是线段AE、BF的中点,若AE:AB:BF=1:2:3,且EF=24cm,求线段MN的长.24.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线段AB=14cm.(1)求线段MN的长;(2)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求线段MN的长;(3)若点C在直线AB上,求线段MN的长.25.如图,AB:BC:CD=2:3:4,AB的中点M与CD的中点N的距离是3cm,则线段BC的长度.2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CD,若∠BOC比∠DOE大75o.求∠AOD和∠EOF的度数.27.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CD于点O,FO⊥AB于点O.若∠AOE=50°,求∠BOC和∠COF.28.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1)若∠EOC=35°,求∠AOD的度数;(2)若∠BOC=2∠AOC,求∠DOE的度数.参考答案1.解:(1)(﹣5)+(﹣4)﹣(+101)﹣(﹣9)=﹣5﹣4﹣101+9=﹣101.(2)=﹣18﹣1÷(﹣16)=﹣18﹣(﹣)=﹣17.(3)=(5﹣5×)×(﹣4)=(5﹣)×(﹣4)=×(﹣4)=﹣15.(4)﹣24+3×(﹣1)6﹣(﹣2)3=﹣16+3×1﹣(﹣8)=﹣16+3+8=﹣5.2.解:(1)原式=﹣20﹣14+18﹣13=﹣47+18=﹣29;(2)原式=4﹣8×(﹣)=4+1=5;(3)原式=(﹣﹣+)×36=﹣×36﹣×36+×36=﹣27﹣20+21=﹣26;(4)原式=÷﹣×16=×﹣=﹣=﹣.3.解:(1)=++﹣=﹣+=﹣=﹣;(2)=(﹣)×÷(﹣6)2﹣1=(﹣)×÷36﹣1=(﹣)××﹣1=﹣1=﹣;(3)=﹣1×(﹣9×﹣2)×(﹣)=﹣1×(﹣4﹣2)×(﹣)=﹣1×(﹣6)×(﹣)=﹣9;(4)=×(﹣25)﹣49×(﹣+)=(﹣1)﹣49×+49×﹣49×=(﹣1)﹣42+﹣1=﹣33.4.解:(1)4﹣3﹣6+13﹣10﹣4+5=﹣1(公里),∴王师傅在甲地的西1公里位置;(2)10×(4+3+6+13+10+4+5)=450(公里),450÷100×6=27(L),27×5﹣2×5=125(元).∴王师傅当日在该加油站加油共花费125元.5.解:(1)13+23+33+43+53=225=×52×62(2)猜想:13+23+33+…+n3=×n2×(n+1)2(3)利用(2)中的结论计算:113+123+133+143+153+163+…+393+403.解:原式=13+23+33+...+393+403﹣(13+23+33+ (103)=×402×412﹣×102×112=672400﹣3025=6693756.解:(1)3@(﹣2)﹣(﹣2)⊕(﹣1)=﹣=+=1;(2)A=3b@(﹣a)+a⊕(2﹣3b)=+=3b﹣1,B=a@(﹣3b)+(﹣a)⊕(﹣2﹣9b)=+=3b+1,则A<B.7.解:(1)∵4x﹣3=7﹣x,∴4x+x=7+3.∴5x=10.∴x=2.(2)∵4x﹣2(3x﹣2)=2(x﹣1),∴4x﹣6x+4=2x﹣2.∴4x﹣6x﹣2x=﹣2﹣4.∴﹣4x=﹣6.∴x=.(3)∵,∴6x﹣3(3x+2)=18﹣2(5x﹣2).∴6x﹣9x﹣6=18﹣10x+4.∴6x﹣9x+10x=18+4+6.∴7x=28.∴x=4.(4)∵,∴30(0.6x+0.5)﹣100(0.03x+0.2)=2(x﹣9).∴18x+15﹣3x﹣20=2x﹣18.∴18x﹣3x﹣2x=﹣18+20﹣15.∴13x=﹣13.∴x=﹣1.8.解:(1)5x﹣4=2(2x﹣3),5x﹣4=4x﹣6,x=﹣2.(2)﹣=1,5(x﹣3)﹣2(4x+1)=10,5x﹣15﹣8x﹣2=10,﹣3x=10+15+2,x=﹣9;(3)﹣=1+,6x﹣2(5x+11)=12+4(2x﹣4),6x﹣10x﹣22=12+8x﹣16,6x﹣10x﹣8x=12﹣16+22,﹣12x=18,x=﹣;(4)﹣=0.75,﹣=0.75,2(30+2x)﹣4(20+3x)=3,60+4x﹣80﹣12x=3,4x﹣12x=3﹣60+80,﹣8x=23,x=﹣.9.解:(1)3x﹣5=8移项,3x=8+5.合并同类项,3x=13.x的系数化为1,x=.∴这个方程的解为x=.(2)﹣2x+3=4x﹣9移项,﹣2x﹣4x=﹣9﹣3.合并同类项,﹣6x=﹣12.x的系数化为1,x=2.∴这个方程的解为x=2.(3)3(x+2)﹣2(x+2)=2x+4去括号,3x+6﹣2x﹣4=2x+4.移项,3x﹣2x﹣2x=4+4﹣6.合并同类项,﹣x=2.x的系数化为1,x=﹣2.∴这个方程的解为x=﹣2.(4)去分母,3(3y﹣1)﹣12=2(5y﹣7).去括号,9y﹣3﹣12=10y﹣14.移项,9y﹣10y=﹣14+12+3.合并同类项,﹣y=1.y的系数化为1,y=﹣1.∴这个方程的解为y=﹣1.10.解:(1)去括号得:2x﹣4﹣12x+3=9﹣9x,移项合并得:﹣x=10,解得:x=﹣10;(2)去分母得:4x﹣2﹣5x﹣2=3﹣6x﹣12,移项合并得:5x=﹣5,解得:x=﹣1;(3)去分母得:3x﹣5x﹣11=6+4x﹣8,移项合并得:﹣6x=9,解得:x=﹣1.5;(4)方程整理得:﹣=0.75,即15+x﹣20﹣3x=0.75,移项合并得:﹣2x=5.75,解得:x=﹣.11.解:原式=2mx2﹣x2+5x+8﹣7x2+3y﹣5x=(2m﹣8)x2+3y+8,因为此多项式的值与x无关,所以2m﹣8=0,解得:m=4.m2﹣[2m2﹣(5m﹣4)+m]=m2﹣(2m2﹣5m+4+m)=﹣m2+4m﹣4,当=4时,原式=﹣42+4×4﹣4=﹣4.12.解:(1)∵(5a2+2a+1)﹣4(3﹣8a+2a2)+(3a2﹣a)=5a2+2a+1﹣12+32a﹣8a2+3a2﹣a=33a﹣11,∴当a=时,原式=33a﹣11=33×﹣11=0;(2)∵=2x2﹣2x2﹣2+5x2﹣3=5x2﹣5,∴x=﹣时,原式=5x2﹣5=5×(﹣)2﹣5=﹣.13.解:原式=3x2﹣6xy﹣[3x2﹣2y+2xy+2y]=3x2﹣6xy﹣(3x2+2xy)=3x2﹣6xy﹣3x2﹣2xy=﹣8xy当时原式=﹣8×(﹣)×(﹣3)=﹣12.14.解:(1)原式=4x﹣6y﹣3x﹣2y﹣1=x﹣8y﹣1,将x=2,y=﹣0.5代入,得原式=x﹣8y﹣1=2﹣8×(﹣0.5)﹣1=2+4﹣1=5;(2)原式=﹣3a2+4ab+a2﹣4a﹣4ab=﹣2a2﹣4a,当a=﹣2时,原式=﹣8+8=0.15.解:原式=2x2y+2xy2﹣2x2y+2x﹣2xy2﹣2y=2x﹣2y,当x=﹣2,y=2时,原式=﹣4﹣4=﹣8.16.解:原式=4xy﹣(x2+5xy﹣y2﹣2x2﹣6xy+y2)=4xy﹣(﹣x2﹣xy)=5xy+x2,因为x=﹣1,y=2,所以原式=5×(﹣1)×2+(﹣1)2=﹣9.17.解:(1)∵从数轴可知:c<b<0<a,∴|a|=a,|b|=﹣b,|c|=﹣c;(2)∵从数轴可知:c<b<0<a,|c|>|a|,∴﹣a<a<﹣c;(3)根据题意得:a+b=0,a﹣b>0,a+c<0,b﹣c>0,则|a+b|+|a﹣b|+|a+c|+|b﹣c|=0+a﹣b﹣a﹣c+b﹣c=﹣2c.18.解:由图可知,a<0,b>0,c>0,且|b|<|a|<|c|,(1)c﹣b>0,a+b<0,﹣a+c>0;(2)原式=c﹣b﹣a.故答案为:>,<,>.19.解:(1)∵a+b>0,c﹣b<0,b﹣a<0,∴原式=a+b+c﹣b﹣b+a=2a﹣b+c;(2)由题意,得a=2,b=﹣1,c=﹣2,∴﹣a+2b+c﹣(a+b﹣c)=﹣a+2b+c﹣a﹣b+c=﹣2a+b+2c=﹣4﹣1﹣4=﹣9.20.解:(1)由数轴可得:c<a<0<b,∴a+b<0,a+c<0,b﹣c>0,(2)∵a+b<0,a+c<0,b﹣c>0,∴|a+b|﹣|a+c|+|b﹣c|=﹣a﹣b+a+c+b﹣c=0.故答案为:(1)<;<;>;(2)原式=0.21.解:(1)因为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所以,,所以MN=CM+CN=3+2=5(cm).(2)因为线段CM与线段CN的长度之比为2:1,CN=2cm,所以线段CM=4cm.因为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所以AC=2CM=8cm,BC=2CN=4cm,所以AB=AC+BC=8+4=12(cm).22.解:(1)相等,因为AD=7cm,CB=7cm.所以AD=CB,因为AC=AD﹣CD,BD=CB﹣CD,所以AC=BD;(2)因为M是CD的中点,所以CM=MD,由(1)得,AC=BD,所以AC+CM=BD+MD,所以AM=MB,因为AD=7cm,MD=2 cm,所以AM=7﹣2=5(cm),所以AB=2AM=10(cm).23.解:设EA=xcm,则AB=2xcm,BF=3xcm,EF=6xcm.∵点M,N分别是线段EA,BF的中点,∴EM=MA=xcm,BN=NF=xcm.∵AB=2xcm,∴MN=MA+AB+BN=4xcm.∵EF=24cm,∴6x=24,解得:x=4,∴MN=4x=16cm.24.解:(1)∵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MC=AC,CN=BC.∴MN=MC+CN=AC+BC=AB=7cm.(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下图:∵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MC=AC,CN=BC.∴MN=MC﹣NC==AC﹣BC=AB=7cm.(3)由(1)、(2)小题知,当点C在线段AB上或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MN=AB=7cm.当点C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时,如下图: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MC=AC,CN=BC.∴MN=NC﹣MC=BC﹣AC=AB=7cm.综上:当点C在直线AB上时MN=7cm.25.解:设AB=2xcm,BC=3xcm,CD=4xcm,∵M是AB的中点,N是CD的中点,∴MB=xcm,CN=2xcm,∴MB+BC+CN=x+3x+2x=3,∴x=0.5,∴3x=1.5,即BC=1.5cm.26.解:设∠BOD=2x,∵OE平分∠BOD,∴∠DOE=∠EOB==x,∵∠BOC=∠DOE+75°=x+75°.∴x+75°+2x=180°,解得:x=35°,∴∠BOD=2×35°=70°,∴∠AOD=180°﹣∠BOD=180°﹣70°=110°,∵FO⊥CD,∴∠BOF=90°﹣∠BOD=90°﹣70°=20°,∴∠EOF=∠FOB+∠BOE=20°+35°=55°.所以∠AOD和∠EOF的度数分别为:110°、55°.27.解:∵EO⊥CD于点O,∴∠DOE=90°,∴∠AOD=∠DOE﹣∠AOE=90°﹣50°=40°,∵∠BOC和∠AOD为对顶角,∴∠BOC=∠AOD=40°,∵FO⊥AB于点O,∴∠BOF=90°,∴∠COF=∠BOF+∠BOC=90°+40°=130°.28.解:(1)∵EO⊥AB,∴∠BOE=90°,∵∠EOC=35°,∴∠BOC=∠BOE+∠EOC=125°.∴∠AOD=∠BOC=125°,答:∠AOD的度数为125°;(2)∵∠AOC+∠BOC=180°,∠BOC=2∠AOC,∴∠AOC+2∠AOC=180°∴∠AOC=60°,∴∠BOD=∠AOC=60°,∴∠EOD=∠BOE+∠BOD=90°+60°=150°,答:∠DOE的度数为15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②(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0 ⇔ a是正数; a<0 ⇔ a是负数;a≥0 ⇔ a是正数或0 ⇔ a是非负数; a≤ 0 ⇔ a是负数或0 ⇔ 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 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或;(3) ;;(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汇总: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简便运算)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3)a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2≥0;若a2+|b|=0 ⇔ a=0,b=0;(4)据规律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注意:不省过程,不跳步骤。
18.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常用于填空,选择。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5. .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是同类项.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9.整式的加减:一找:(划线);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2.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5.移项:改变符号后,把方程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去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移项----------变号(留下靠前)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系数化为1---------除前面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 …………多用于“行程问题”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工程问题常用等量关系:先做的+后做的=完成量(3)顺水逆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顺水逆水问题常用等量关系:顺水路程=逆水路程(4)商品利润问题:售价=定价,;利润问题常用等量关系:售价-进价=利润(5)配套问题:(6)分配问题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一)多姿多彩的图形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2、几何体的三视图:主(正)视图---------从正面看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1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图形:A M B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5、角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8、角的平线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图形:符号: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余(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余)角相等.10、方向角(1)正方向(2)北(南)偏东(西)方向(3)东(西)北(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