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04.00 KB
- 文档页数:19
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裂化汽油可使溴水褪色B. 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 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甘油酯类D. 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水解产物是葡萄糖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B.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C. 的电子式:D. 乙酸的球棍模型:3.甲乙两种非金属性质比较,有①甲比乙在相同条件下更容易与氢气化合;②甲单质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较,甲比乙的强;④与一定量的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够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 在气态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存在着共价键C. N aCl溶于水后,共价键被破坏D. H2S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的稳定结构5. “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
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 .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 2+2NH 3+H 2O===(NH 4)2SO 3B .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NO 2+NO +2NaOH===2NaNO 2+H 2O C .制CuSO 4: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D .制CuSO 4:2Cu +O 2=====△2CuO ,CuO +H 2SO 4(稀)===CuSO 4+H 2O6.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溴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7-2018学年大庆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B. 漂白粉失效是由于漂白粉中的Ca(ClO)2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生成的HClO 见光分解C. 少量液溴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在液溴上面加水封D. 向煤中加入适量CaCO 3,可大大减少燃烧产物中温室气体的排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aO+H 2O===Ca(OH)2可放出大量热,可利用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有化学键断裂一定发生化学反应D. 灼热的铂丝与NH 3、O 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3. 2016年IUPAC 命名117号元素为Ts (中文名“”,tián ),Ts 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s 是第七周期第ⅦA 族元素B. Ts 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 Ts 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 中子数为176的Ts 核素符号是4.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与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B. NH 4I 的电子式:C.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D. N 2的结构式:N=N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 与 是不同的核素,因此分别由这两种原子构成的 2与2化学性质不同 ② 2、 2、 2互为同位素,③C 60与12C 、14C 互为同位素④科学家已发现了H 3分子,H 2与H 3互为同素异形体⑤稀土元素 与 的质量数不同,属于两种元素⑥H 2O 与D 2O 互称同素异形体⑦ 和 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A. ④⑥B. ③⑦C. ②⑤D. ④⑦ 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Ca( HCO 3)2溶液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Ca 2++ HCO 3-+OH - =CaCO 3↓+H 2OB. 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呈中性:2H ++ SO 42-+ Ba 2++ 2OH - =BaSO 4↓+2H 2OC. 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 2:Ca+2C1O -+ SO 2+H 2O=2HC1O+CaSO 3↓D. Fe(NO 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溶液: 2NO 3-+8H ++ 6I - =2NO↑ +3I 2+4H 2O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H 4和BCl 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B. Na 2O 2、NaClO 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C. Si 与C 同属ⅣA 族,因此SiO 2和CO 2两种物质中微粒间作用完全相同D. 氯气与NaOH 反应的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8.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B. 锌锰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变薄C. 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D. 手机上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是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 9.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②22.4LCH 4与18gH 2O 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 A ③1molSiO 2晶体中含N A 个SiO 2分子④标准状况下,2.24LCCl 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⑤20gD 2O 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⑥在K 35ClO 3+6H 37Cl===KCl +3Cl 2↑+3H 2O 中,若生成71gCl 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 ⑦在含1mol 硅原子的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4N A 个Si —O 键 A. ①②③④⑤⑦ B. ①⑤⑥⑦ C. ①⑤⑦ D. ④⑤⑥⑦11.有A 、B 、C 、D 、E 五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 、B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溶液中,A 极为负极;②C 、D 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 、C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溶液中,C 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 、D 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SO 4溶液中,H +向B 极移动;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A>B>C>DB. A>C>D>BC. C>A>B>DD. B>D>C>A 12.下列关于同温同压下的两种气体12C 18O 和14N 2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 B. 体积相等时具有的电子数相等 C. 原子数相等时具有的中子数相等 D. 质量相等时具有的质子数相等13.X 、Y 、Z 、W 、R 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说明: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Al:27 Zn:65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自ⅢA族的硼到ⅦA族的砹连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在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 )A. 耐高温材料B. 新型农药材料C. 半导体材料D. 新型催化剂材料【答案】C【解析】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往往既难失去电子,又难得到电子,常用作半导体材料,答案选C。
2. 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LiFB. H2OC. BF3D. PCl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分子内的原子总数,可以判断该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所有原子是否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
详解:A. LiF是离子化合物,锂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变为锂离子,锂离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不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B. H2O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后,O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但是H达不到8电子稳定结构;C. B(硼原子)核外有只有3个电子,故BF3分子中B原子与3个F原子成键后,B的最外层变为6个电子,达不到最外层8电子结构;D. P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PCl3分子中P原子与3个Cl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故其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本题选D。
3. 分子式为C3H8的烃,其六氯代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答案】B【解析】分析:分子式为C3H8的烃是丙烷,其六氯代物的种类与二氯代物的种类相同。
丙烷的二氯代物有4种,分别是1,1-二氯丙烷、2,2-二氯丙烷、1,2-二氯丙烷和1,3-二氯丙烷,故其六氯代物也有4种。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Al-27 K-39 S-32 Fe-56 Cu-64 Ba-137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计24分。
)1.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节日里绚丽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B. 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C.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 明矾、硫酸铁均可以净水,从而除去水中一些悬浮物【答案】C【解析】A、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A正确;B、“雾”的分散质是小液滴,“霾”的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B正确;C、生石灰或硅胶的作用是吸水,防止食品变潮,而不是防止氧化变质,C错误;D、明矾、硫酸铁中的Al3+和Fe3+发生水解生成的胶体具有较大表面积,具有吸附作用,从而可除去悬浮物,D正确。
正确答案为C。
2. 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A. 二氧化硫B. 冰醋酸C. 氧化钙D. 漂白粉【答案】D【解析】A. 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A错误;B. 冰醋酸是电解质,B错误;C. 氧化钙是电解质,C错误;D.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溶于水可以导电,但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掌握溶液导电的原因和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
关于二者的判断,需要注意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个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3.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氨可用作制冷剂B.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C. Fe3O4可用于做红色涂料D. 碳酸氢钠可用作面粉发酵【答案】C【解析】A.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A正确;B.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B正确;C. Fe2O3可用于做红色涂料,C错误;D. 碳酸氢钠可用作面粉发酵,D正确,答案选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9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0-14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B.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公式F=G中的r指两球心之间的距离C. 因地球质量远小于太阳质量,故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远小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D. 只有当物体的质量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之间才有万有引力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恒定外力作用时,就一定不能做曲线运动B. 物体只有受到一个方向不断改变的力,才可能做曲线运动C. 物体受到不平行于初速度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就做曲线运动D. 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曲线运动3.如图所示,木块M可以分别从固定斜面的顶端沿左边或右边由静止开始滑下,且滑到A点或B点停下.假定木块M和斜面及水平面间有相同的动摩擦因数,斜面与平面平缓连接,图中O点位于斜面顶点正下方,则()A. 距离OA等于OBB. 距离OA大于OBC. 距离OA小于OBD. 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4.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开始弹簧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圆环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A. 圆环机械能守恒B. 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 当圆环的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D. 当圆环滑到杆的底端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A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最后落在斜面上的B点.从小球运动轨迹上离斜面最远处的C点作斜面的垂线,与斜面的交点为D,且CD=H,AD=x1,BD=x2,不计空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有x1>x2B. 一定有x1<x2C. x1、x2的大小关系与v0有关D. x1、x2的大小关系与H有关6.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梨形”赛道,两个弯道分别为半径R=90m的大圆弧和r=40m的小圆弧,直道与弯道相切。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曾深入研究了Pt金属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134B. 的核外电子数是202C. 和互称为同位素D. 和是同一种核素【答案】C【解析】分析:表示质子数为78,质量数为202的铂核素,从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以及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对选项的正误作出判断。
详解:A、核组成符号左下方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方表示质量数,所以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202-78-78=46,A错误;B、的核外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均为78,B错误;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因此和互为同位素,C正确;D、和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D错误;答案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除了解核组成符号外,还要记住两个关系:A=Z+N,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量数-中子数。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7 的碳原子:B. 次氯酸的结构式:C. S的结构示意图:D. 的电子式【答案】B【解析】分析:A、表示原子的左上角表示质量数;B、根据次氯酸中元素的化合价分析;C、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D、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
详解:A、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可表示为,A错误;B、次氯酸中氧元素是-2价,氢元素和氯元素均是+1价,则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B正确;C、S的结构示意图为,C错误;D、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B。
3.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B. 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IA族元素Li、Na、K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D. ⅥA族元素O、S、Se的位置从上至下,故、、稳定性依次减弱【答案】A【解析】分析:A.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B.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C.Li、Na、K原子的电子层依次为2、3、4;D.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B.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C. 雷雨天气氮气转化为氮的氧化物D.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2.下列各组气体,在通常情况下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有()A. SO 2、O 2、NH 3B. HCl 、Cl 2、CO 2C. O 2、H 2、COD. SO 2、Cl 2、O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具有氧化性将品红氧化B. 9g 重水(D 2O )中含有5mol 质子C. 浓硝酸中的HNO 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 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4.在同一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有NH 3、HC1、NO 2气体,并分别倒立在水槽中,充分反应后,烧瓶内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设烧瓶中的溶液未扩散到水槽里)()A. 3:3:2B. 2:2:3C. 1:1:1D. 2:2: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构成原子核的微粒中都含有中子B. 任何原子或离子的组成中都含有质子C.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D. 某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它一定是ⅡA 元素 6.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每百吨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理)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23 S-32 Ba-137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高一入学体检时,小亮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
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A.溶解度B.摩尔质量
C.质量分数D.物质的量浓度
2. 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葡萄糖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 淀粉葡萄糖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 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D. 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氧化钙与水反应 B.铝条与稀盐酸反应
C.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 D.晶体与反应
4.下列气体溶于水,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 )
A.SO2 B.NH3 C. NO2 D.CO2
5.某烷烃的结构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B. 3—异丙基—4—甲基已烷
C. 2—甲基—3,4—二乙基戊烷D. 3—甲基—4—异丙基已烷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1 / 10。
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 4 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O 16S 32Cu 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 道题,每题2分,共 24 分)1. 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在过渡金属地区B.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IIIB 族C.所有长周期中都含有18 种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散布在右上角2.短周期元素 X 、 Y 、 Z 在周期表中的地点以以下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 X 、 Y 、 Z 形成的单质中, Z 的单质熔点最高X B . Y 所在周期中所有主族元素,Y 的原子半径最小YC. Z 所在族中元素的最高正价均为+6 价ZD .能发生 Cl 2+H2Z = Z ↓ +2HCl 的反响,说明非金属性 Cl>Z3.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1mol NaCl 分子中含有1mol Na +和 1mol Cl -B.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溶于水都能导电C.离子键的形成必定有电子的得失D .KOH 溶于水电离出 K + 和 OH-不是化学变化4.鉴识 NaCl 、 NaBr 、 NaI 能够采用的试剂是()①碘水、淀粉溶液②氯水、 CCl 4③溴水、苯④硝酸、 AgNO 3溶液⑤氯水、苯A .①②④B .②③C.②④⑤D.④⑤5.依据元素周期律,由以下事实进行概括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选项事实推测A CaCO3和 Ba CO 3都难溶于水SrCO3也难溶于水B Si 是半导体资料,同族的Ge 也是半导体资料第Ⅳ A 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资料C HCl 在 1 500 ℃时分解, HI 在 230 ℃时分解HBr 的分解温度介于两者之间D Si 与 H 2高温时反响, S 与 H 2加热能反响P 与 H2在高温时能反响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有 H、 D、 T 与16O、17O、18O 互相联合为水,可得水分子18 种,相对分子质量不一样的水分子种数为8 种B . H2、 D 2、T2互为同素异形体C. H2、 D 2、T2在同样条件下的密度比为1∶ 2∶ 3D.氕、氘发生核聚变为其余元素,属于化学变化7.当前,人类已经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罕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 种,以下对这16 种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①都是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3②单质在反响中都只好作氧化剂③对应的含氧酸都是强酸④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因此又叫气态氢化物⑤氧化物与水反应都不会重生成气体A .所有B .只有①C.只有①②③ D .只有①②④⑤(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反响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生成B. CH 4、CF 4、 CCl 4、 CBr 4熔沸点渐渐高升,原由是分子间作使劲渐渐增大C. NH 3和 H 2O 间能够形成氢键,这也是氨极易溶于水的原由之一D . NH 4H 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9.运用元素周期律剖析下边推测,此中错误的选项是()① Be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拥有两性② Tl 元素既能与盐酸反响又能跟烧碱反响③ At 2 为有色固体, HAt 不稳固, AgAt 感光性很强,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④Li 在氧气中强烈焚烧,产物是 Li 2O2,LiOH 是一种强碱⑤Rb 与水反响很强烈⑥硒化氢(H 2Se)是无色、有毒,比H 2S 稳固的气体A .①②③④B .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10.工业上制备有关物质,波及的反响原理及部分流程较为合理的是( )A .制取镁:海水Mg(OH) 2 MgO Mg 过度 HCl ( aq)B .冶炼铝:铝土矿NaAlO 2 无水 AlCl 3 AlC.制溴:浓缩海水Br 2 HBr(aq) Br 2 D .制碘:海带海带灰I2(aq) I2 1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有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明矾能够用作净水剂,杀菌消毒②SiO 2用途宽泛,以 SiO2 为主要成分的沙子还是基本的建筑资料,纯净的SiO2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来源料③硅酸钠的水溶液能够做木材防火剂④考古时利用14C 测定文物年月,2H 和3H 用于制造氢弹⑤在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能够找到半导体资料,在过渡元素中找寻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化的合金资料⑥海水中的碘是以I2 的形式存在于海带中⑦丁达尔效应是因为光的衍射形成的⑧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淆物(体积比是3:1)A.3项B.4 项C.5 项D.6 项12.将必定质量的铜粉加入到100mL 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足反响后,容器中剩有m1g 铜粉,此时共采集到NO 气体 448mL( 标准情况 )。
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4月份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O 16 S 32 Cu 64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道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金属元素都在过渡金属区域B •含有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IIIB 族C •所有长周期中都含有 18种元素D •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右上角2•短周期元素 X 、Y 、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X 、Y 、Z 形成的单质中,Z 的单质熔点最高B . Y 所在周期中所有主族元素, Y 的原子半径最小C . Z 所在族中元素的最高正价均为 +6价D .能发生 CI 2+H 2Z = Z J +2HCI 的反应,说明非金属性 CI>Z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1mol NaCI 分子中含有 1mol Na +和 1mol Cl -B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溶于水都能导电C .离子键的形成一定有电子的得失D • KOH 溶于水电离出 K +和OH -不是化学变化 4.鉴别NaCl 、NaBr 、NaI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①碘水、淀粉溶液 ②氯水、CCl 4③溴水、苯 ④硝酸、AgNO 3溶液 ⑤氯水、苯A .①②④B .②③C .②④⑤D .④⑤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X 匚Y□ L□□A .有H、D、T与160、170、18O相互结合为水,可得水分子18种,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下口放出B. 任何金属元素灼烧时都发生焰色反应C. 用碘化钾淀粉试纸和食醋可检验食盐是否为加碘盐D. 用浓盐酸酸化高锰酸钾溶液,可增强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答案】C【解析】A. 因为苯的密度比水小,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在上层,应从上口将溴的苯溶液放出,故A错误;B. 不一定金属元素灼烧时都发生焰色反应,如铂,铁等金属不能发生焰色反应。
故B错;C. 酸性溶液中IO3-、I-反应生成I2使淀粉变蓝,所以能用食醋、水和淀粉KI试纸检验加碘食盐中是否含KIO3,故C正确;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浓盐酸具有还原性,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氯气,所以浓盐酸酸并不是增强高锰酸钾氧化能力的,故D错误。
2. 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l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C. 6.0g二氧化硅含有的Si-O键数为0.4N AD. 2mol硫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为3N A【答案】D【解析】A. 因为2Na2O2+2H2O=4NaOH+O2所以l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故A正确;B. 因为2Fe+3Cl22FeCl3根据电子守恒规律,标准状况下,2.24LCl2为1mol,与足量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故B正确;C.因为每个硅原子形成4个Si-O键, 6.0g 二氧化硅含有0.1mol硅原子,含Si-O键数为0.4N A,故C正确;D. 因为,所以2mol硫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消耗O2的分子数为2N A,故D错;答案:D。
点燃3.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制备Na2FeO4的方法如下:2FeSO4+6Na2O2 =2Na2FeO4 +2Na2O+2Na2SO4 +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3B. 每生成44.8L氧气就有4 mol Fe2+被氧化C. 还原产物是Na2FeO4和Na2OD. 1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4 mol电子转移【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2价,所以硫酸亚铁是还原剂、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在通过4.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为Fe3O4和H2②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③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氨气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④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⑤将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溶液不会充满试管A. 1个B. 2 个C. 3个D. 4个【答案】B【解析】①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产物为Fe3O4和H2,正确;②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和石英坩埚中的SiO2发生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氢氧化钠固体不能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故②C错误;③一水合氨水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不是氨气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③错误;④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④错;⑤因为二氧化氮会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且一氧化氮难溶于水。
所以溶液不会充满试管,故⑤正确;答案B。
5. 将0.02mol铜片溶于100mL9mol/LHNO3中,产生336mL气体(只含NO、NO2)。
该气体与一定量O2混合后用水恰好完全吸收,则通入的O2体积为(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 )A. 22.4mLB. 33.6mLC. 44.8mLD. 224mL【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知HNO3过量,刚开始是铜失去电子,将HNO3还原为NO2,随着反应进行,硝酸变稀,铜又可以将HNO3还原为NO,后来又是4NO+ 3O2+2H2O=4HNO3、4NO2+ O2+2H2O=4HNO3,被O2氧化最终变为HNO3。
根据电子守恒:HNO3 Cu NO、NO2) 3O2HNO3,所以2Cu O2,,所以铜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02mol2=0.04 mol;1 mol O2转移电子数为4 mol,所以消耗氧气为0.01 mol,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0.01 mol22.4L/mol=0.22.4L。
答案:D。
6. 下列叙述及推理正确的是( )①金属性Sn>Ge,故碱性Sn(OH)4>Ge(OH)4②非金属性O>N,故O2比N2更容易与H2化合③非金属性S>As,故后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④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F2+2Cl- =Cl2+2F-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答案】A【解析】①根据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因为Sn和Ge最高价为+4价,且金属性Sn>Ge,故碱性Sn(OH)4>Ge(OH)4,故A正确;②根据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越容易化合,因为非金属性O>N,故O2比N2更容易与H2化合,故②正确;③根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为非金属性S>As,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S> AsH3,故③错误;④非金属性F>Cl,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为2F2+2H2O- =4HF+O2↑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A符合题意。
7.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是它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的是( )A. X3YZ4B. X3YZ3C. X2YZ4D. X4Y2Z7【答案】C【解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则M层有5个电子,故Y为P元素,常见化合价为+3、+5价等;Z元素原子的L电子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Z元素L层有6个电子,故Z为O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价,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处于ⅠA族,常见化合价为+1价。
A. X3YZ4中Y的化合价为+5价, X 的化合价为+1,,Z的化合价为-2价,符合题意,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 X3YZ3中Y的化合价为+3价,X 的化合价为+1,,Z的化合价为-2价,符合题意,故B正确;C. X2YZ4中Y的化合价为+6价, X 的化合价为+1,,Z的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题意,故C错;D. X4Y2Z7中Y的化合价为+5价,X 的化合价为+1,,Z的化合价为-2价,故D正确;答案:C。
点睛: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时要根据原子结构特征推断元素的名称,在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判断化合价,根据化学式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律进行判定化学式的对错。
8.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H、D、T表示同一种核素B. 氢离子电子式为H+C. 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HClO的电子式:【答案】B【解析】A. 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数和质量数的原子。
所以11H、21D、31T表示三种核素,故A错误;B.因为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形成离子时失去最外层电子,所以氢离子电子式为H+,故B 正确;C. 氯为17号元素,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17个电子。
形成离子时得到一个电子,所以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D. HClO的电子式:,故D错误;答案:B。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B. 二氧化硅融化和干冰气化所破坏的作用力不相同C. 非极性键只能存在单质中,不可能存在化合物中D. HBr比HCl的热稳定性差,说明HBr的分子间作用力比HCl弱【答案】B【解析】A.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故A错;B. 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融化时破坏的是共价键,干冰是分子晶体,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两者破坏的作用力是不相同。
故B正确;C. 因为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所以过氧化氢分子中两个氧原子之间形成的是非极性键,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为非金属性Cl>Br,所以 HBr比HCl的热稳定性差;而分子间作用力是由HBr和HCl的相对分子质量决定的,因为同主族组成的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HBr的分子间作用力比HCl强。
故D错误;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的相关知识。
还考察了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键的区别。
解答本题时要根据形成的化学键的种类不同,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偏移而形成的。
极性键是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非极性键是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
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
解答本题抓住概念的区别进行判断。
10. 已知C(s)+H2O(g)=CO(g)+H2(g) ΔH=+135kJ·mol-1;2C(s)+O2(g)=2CO(g) ΔH=-226 kJ·mol-1。
断开1 mol H—H键、O=O键分别需要吸收436 kJ、498 kJ的热量,则断开1 molO—H键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A. 462 kJB. 469 kJC. 362 kJD. 466.5 kJ【答案】D【解析】由①C(s)+H2O(g)=CO(g)+H2(g) ΔH=+135kJ·mol-1;②2C(s)+O2(g)=2CO(g) ΔH =-226 kJ·mol-1,②-①2为:2 H2(g)+ O2(g)= 2H2O(g) ΔH=-496 kJ·mol-1,所以有436 kJ2+498 kJ+4X=-496 kJ1,所以X=466.5 KJ。
答案:D。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都相同B.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C.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为57.3 kJD. 由N2O4(g) 2NO2(g) △H=-56.9 kJ·mol-1,可知将1mol N2O4(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56.9kJ【答案】A【解析】A.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热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经无关,所以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都相同,故A正确;B. 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