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精卫填海【人教部编四上语文】
- 格式:ppt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24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寓言故事《精卫填海》的寓意和主题;–理解并能背诵相关课文内容;–能够通过反复朗读和解释理解古代诗句文言文的意义。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拼搏、不怕困难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珍爱自然,尊重劳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并解释《精卫填海》故事的含义;2.背诵相关课文内容。
难点1.理解古代诗句文言文的意义;2.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四年级上册;2.PPT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3.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互动,引入课题《精卫填海》;2.讲解古代诗句“滴水穿石”的意义,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学习过程1.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分析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寓意;3.解释生词生语,梳理课文内容;4.师生探讨古代诗句的意义;5.分组讨论,小组展示对课文的理解;6.背诵课文,展示表演。
三、拓展延伸1.分角色讨论课文中的人物;2.与生活实际联系,探讨如何化解困难;3.创设类似情景,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能力;4.设计相关绘本或手工活动,巩固课文内容。
五、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2.强调课文的寓意和主题;3.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2.思考课文中展现出的品质和智慧,并撰写心得体会。
七、教学反思1.查漏补缺,关注学生的理解和表现;2.针对学生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精卫填海》的寓意,同时培养勇敢拼搏、不畏困难的品质,为其德育和认知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了精卫鸟填海的故事,寓意着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精卫鸟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精卫鸟坚持不懈的精神。
此外,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需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精卫、填海、坚持不懈”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精卫鸟填海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精卫鸟坚持不懈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决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精卫鸟坚持不懈的精神。
2.教学难点: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精卫鸟填海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3.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实践运用:通过造句、写作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课堂学习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课文的重难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精卫—–> 坚持不懈填海—–> 勇往直前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3精卫填海课后练习题及课内阅读(含答案)一、用“____”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溺.水(nì ruò)炎帝.(di ti)溺.水(ni ruo)名曰.(yuē rì)少.女(shào shǎo)二、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 shào nǚ jīng wèi tián hǎi三、形近词组词。
帝()返()曰()衔()溺()啼()饭()日()街()弱()四、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曰—()溺—()湮—()反义词返—()少—()东—()五、古文翻译。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曰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词语解释。
精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炎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女:___________。
溺: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
湮:___________。
七、特殊词语积累。
神话故事的词语:八仙过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八、按要求写句子。
1. 春天来了,大地上一切都是新的了。
(改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秋的月亮很圆很亮。
【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本篇课文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经典之作,这个故事围绕精卫日日夜夜填海的事,让人感受到其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品格。
【作者介绍】许仲琳(约1567—1620),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
著有《封神演义》。
活动于于隆庆、万历年间。
生平事迹不详.有些学者,专家以为许仲琳仅是别人托名,《封神演义》可能另有他人所著,到底是谁,尚有争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成语典故精卫填海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精卫填海”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
3.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
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六、略13 《精卫填海》说课稿一、说教材这个神话故事写炎帝的小女儿被海水淹死后,化为精卫鸟,常衔木石,投金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的故事。
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形象,表现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治理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奋斗不止的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认读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3.学习理解故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受精卫的精神。
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韵味、感受古文语言特点是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故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受精卫的精神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有这样一只鸟,他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爪子,这只小小的鸟却有一个大愿望——他想把大海填平!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只鸟叫什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只精卫鸟为什么想把大海填平吧!打开课文,课题是什么?(精卫填海)我们根据课题可以知道什么?(主人公是精卫,主要事件是填海)二、初读古文,疏通字词。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3《精卫填海》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精卫鸟填海的故事。
课文通过精卫鸟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勇敢面对困难,持之以恒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本文内容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感悟。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精卫鸟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的感悟。
3.培养学生将课文中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频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课堂上学生的认读和巩固。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听力训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精卫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精卫鸟的特点,从而引出课文《精卫填海》。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精卫鸟填海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精卫鸟填海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4.巩固(10分钟)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