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完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21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能用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词句段运用,学会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及时记录;认识并会使用表示对调、移动的修改符号,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和习作。
3.积累古诗《滁州西涧》,感受诗中描写的美好景色。
▶教学重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古诗《滁州西涧》的意思,并背诵古诗。
2.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并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教学策略1.借助例文,学会迁移在教学“交流平台”内容时,教师可以呈现例文,让学生找关键语句,并训练学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自然段大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迁移运用,由说到写,层层深入,将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训练落到实处。
2.发现规律,拓展升华“词句段运用”指向实践运用。
第一部分与单元语文要素“观察事物的变化”有关。
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示范语段,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每段话前面部分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最后一句则是由此引发的思考,即提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值得思考的生活现象,并提出问题。
运用范例中习得的记录方法进行练笔。
最后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随时记录。
第二部分通过比较、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表示对调和移动的修改符号,并迁移运用到习作的修改中去。
▶教学准备一盆含羞草。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关键语句,并能用关键语句概括段意。
2.学会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及提出的问题。
3.认识并学会使用表示对调、移动的修改符号。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忆片段,自然过渡1.交流平台,说说发现。
(1)课件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自然段,用找关键语句的方法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课件出示: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段落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请大家找一找。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讲解知识点交流平台:①直接用关键句概括;②根据关键句的提示进行概括;③关键句在段中不同的位置。
词句段运用:一、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1、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2、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
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一读两段话就会发现,这两句都是先写看到的现象,再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的提问有理有据,反问的句式加强了疑问的语气。
不同在第一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而第二句仅仅只提出问题。
答案示例:(1)他一贯工作认真踏实,做任何事情一丝不苟,而她成天只是溜奸耍滑,只会在表面上做文章。
现在工作出现漏洞,责任怎么能仅仅追到他的头上呢?(2)两个同学一块去文具店买了同一牌子的同一款钢笔,一个人的用了两年还在用,而另一个已经重新购买了第三支了。
差别这么大,究竟什么原因呢?日积月累: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诗意: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单元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燥(zào)适(shì)雅(yǎ)吻(wěn)概(gài)逆(nì)超(chāo)缸(gāng)隙(xì)掀(xiān)末(mò)副(fù)钳(qián)搏(bó)较(jiào)腹(fù)(2)难写的字醒:左边是“酉”,不要少写一横。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讲解知识点交流平台:①直接用关键句概括;②根据关键句的提示进行概括;③关键句在段中不同的位置。
词句段运用:一、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
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
1、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2、这个路口总是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
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却这么大。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一读两段话就会发现,这两句都是先写看到的现象,再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的提问有理有据,反问的句式加强了疑问的语气。
不同在第一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而第二句仅仅只提出问题。
答案示例:(1)他一贯工作认真踏实,做任何事情一丝不苟,而她成天只是溜奸耍滑,只会在表面上做文章。
现在工作出现漏洞,责任怎么能仅仅追到他的头上呢?(2)两个同学一块去文具店买了同一牌子的同一款钢笔,一个人的用了两年还在用,而另一个已经重新购买了第三支了。
差别这么大,究竟什么原因呢?日积月累: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诗意: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单元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燥(zào)适(shì)雅(yǎ)吻(wěn)概(gài)逆(nì)超(chāo)缸(gāng)隙(xì)掀(xiān)末(mò)副(fù)钳(qián)搏(bó)较(jiào)腹(fù)(2)难写的字醒:左边是“酉”,不要少写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