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汇总
- 格式:pdf
- 大小:27.47 KB
- 文档页数:4
统编五下文学常识复习提纲统编语文五下文学常识复习整理1、《古诗三首》中,《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朝的范成大。
《稚子弄冰》是宋朝的杨万里,我们还学过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和《小池》,还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
《村晚》的作者是宋朝雷震。
2、《少年闰土》作者是鲁迅,我们学过描写他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3、《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作者萧红。
4、《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季羡林,他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怀念母亲》《夹竹桃》《小树苗与大树的对话》选入了小学课本。
5、《游子吟》是唐朝诗人孟郊所著。
6、《草船借箭》是根据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
7、《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写了北宋末年以松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
武松是这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
8、《猴王出世》选自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一回。
9、《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
10、《鸟鸣涧》作者唐朝王维,我们学习过他的古诗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送元二使安西》等。
11、冰心说过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12、林则徐是清朝的政治家、思想家,《虎门销烟》中写到的就是林则徐带领官兵在虎门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他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3、第9课《古诗三首》中,《从军行》的作者是唐朝王昌龄,我们学过他的诗词《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宋朝诗人陆游,我们学过他写的《示儿》和《游山西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杜甫的诗选入小学课本的比较多,有我们熟悉的《绝句》(两个黄鹂),还有《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等。
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看拼音写词2、词语搭配(的、地、得)3、特殊结构词4、诗句、谚语、俗语(搭配情境选择恰当语句)5、四字词语、成语6、古诗词默写(5和25课)及重要字词解释7、多音字8、文学常识(包括作者资料、主内、中心)9、按原文填空10、改病句(改1处,5病因,8种修改符号)11、课后资料袋、单元提示12、修辞、说明方法、文章体裁、写作特点13、语文园地(积累)14、改写句子(把被句,调换语序,修辞句)15、扩句、缩句(3删1保留)16、句式(陈述、疑问、反问、感叹、双重否)17、近义词、反义词18、标点符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冒号)19、关联词语20、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方法21、回答文章问题(尽量用原文语句)22、概括主要内容(时间,谁,地点,干什么,怎样)23、归纳文章中心(懂得、明白、赞美、赞扬、表达、抒发、歌颂)25、作文:重点复习写人、记事作文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我们曾经学过的《猫》《母鸡》也是老舍的作品。
代表作是《骆驼祥子》。
2、《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3、《白杨》作者袁鹰。
本文的写作手法是借物喻人。
4、5、《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改编自张建魁《触摸风火山》和青藏铁路网《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
5、《古诗词三首》《牧童》的作者是唐朝的吕岩。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朝的杨万里。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
作者是宋朝的辛弃疾。
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一、课文内容理解1. 掌握每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中心内容。
2. 理解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及其发展变化。
3. 能够复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并能够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词语积累与运用1. 学习并掌握本册书中的新词汇,了解其词义和用法。
2. 能够在适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新学的词语。
3. 通过词语搭配、同义词、反义词等形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三、句式结构与运用1. 理解和掌握各种基本句式结构,如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
2. 能够正确运用各种句式结构进行表达。
3. 学习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在写作中恰当使用。
四、阅读理解与分析1. 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大意。
2. 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段落大意和关键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习如何从阅读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写作技巧与实践1. 学习并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2. 能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材料,组织语言进行写作。
3. 注意文章结构的合理性,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六、古诗文学习与鉴赏1. 学习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了解其作者、背景和内容。
2. 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艺术特色,学习欣赏古代文学的美。
3. 能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并理解其含义。
七、语文基础知识1.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学习并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3. 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等。
八、综合性学习1. 通过课外阅读、参观访问等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2. 学习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和资料收集。
3. 培养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一般五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的要求进行的归纳,具体的知识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使用的教材有所差异。
教师和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文学常识学习在五年级语文下册中,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文学常识的学习。
文学常识是指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作者的生平与创作特点等内容。
通过学习文学常识,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还能够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本文将介绍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文学常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对于理解和欣赏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在预习文学作品前,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预习《西游记》时,可以了解一些关于明代的历史背景,了解唐僧取经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吴承恩的生平等方面的知识。
二、作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作家的生平与创作特点对于理解和评价其作品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预习作家的生平了解他们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信息,并了解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特点。
例如,预习《小燕子衔土》这篇作品时,可以了解作家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对历史和人民的关注。
三、文学流派和名著选读文学流派是指文学作品按照一定的形式和风格特点所归类的范畴。
在五年级语文下册中,学生将接触到不同的文学流派,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预习时,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同时,学生还需重点预习一些名著,如《西游记》、《红楼梦》等。
通过对名著的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经典的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学习方法1. 阅读原著在学习文学常识时,学生可以选择阅读原著。
通过阅读原著,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阅读原著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多角度分析学生在预习文学作品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也可以从历史、社会等角度分析作品,了解作品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
3. 辅助工具学生在预习文学常识时,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
文学常识(一)古诗《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古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三)对联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千里迢迢肝胆相照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程门立雪(五)歇后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s hù)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六)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七)名言警句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国)歌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印度)泰戈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俄国)普希金(八)古诗文详解古诗词:《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前一句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五下语文单元知识点五年级语文共有9个单元,下面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第一单元:小说阅读1.小说的定义:一种以虚构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为素材,通过文学化的手法来描绘生活的艺术形式。
2.小说的分类:现实主义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神话小说等。
3.小说的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
4.小说的元素:主题、情节、人物、环境、对话、描写、独白等。
5.小说的技巧:比喻、夸张、拟人、对仗、省略等。
第二单元:诗歌鉴赏1.诗歌的定义:一种用语言来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形式。
2.诗歌的分类: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3.诗歌的特点:格律、韵脚、修辞等。
4.诗歌的鉴赏: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欣赏诗歌的美。
第三单元:修辞的艺术1.修辞的定义: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达到修辞的艺术效果。
2.修辞的技巧:比喻、夸张、拟人、对仗、排比、反问等。
3.修辞的作用: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和艺术感。
第四单元:中国文化1.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中国的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兵马俑、黄山、九寨沟等。
4.中国的传统美食:北京烤鸭、麻婆豆腐、龙井茶、粽子等。
第五单元:写人的艺术1.描写人物的特点:外貌、行为、心理等。
2.描写人物的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3.描写人物的技巧: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
第六单元:风和太阳的故事1.逻辑和情感:故事中的风和太阳在争吵中通过比赛来证明各自的观点。
2.推理和判断:通过判断风和太阳的行为,推理出主题。
第七单元:银杏树和小草的故事1.主题和情感:故事中的银杏树和小草通过经历变化来表达成长和坚强的意义。
2.推理和判断:通过判断人物的变化,推理出主题。
第八单元:之乎者也1.方言和普通话:故事中的贾老师用方言来“之乎者也”,引发了孩子们对方言和普通话的思考。
第九单元:成语故事1.成语的定义:由固定的词语组成、有特定含义的语句。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乡村农人耘田、绩麻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JL童天真、勤劳、可爱,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稚子弄冰》写小孩子在冬天的一场嬉戏:稚子的喜乐与失望宛然在目,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孩子天真浪漫。
《村晚》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人物形象。
出诗人对乡村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赞美,对闲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2、《祖父的园子》本文通过对祖父的园子的介绍,以及描述作者跟随祖父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地玩耍的美好感受,表现了作者儿时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幸福、自由、快乐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也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的热爱与依恋,对童年生活的是深深怀念。
3、《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的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以“月”为线索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
4、《梅花魂》作者陈慧英本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
课文题目“梅花魂”中的“魂"不仅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情的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5、《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同体历史演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才苗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描写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混战和蜀、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作结。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弁囊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课文《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草船借箭”相关内容改写的作者罗贯中。
写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表现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顾全大局的品质,塑造了周瑜妒贤嫉能、心胸狭窄。
鲁肃忠厚老实、信守承诺。
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三国故事:《火烧赤壁》《失街亭》《三顾茅庐》《空城计》等。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名言归类、课外知识积累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我们曾经学过的《猫》《母鸡》也是老舍的作品。
代表作是《骆驼祥子》。
2、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道路有关。
3、描写古代儿童有趣生活的诗句:A.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B.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C.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4、《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 世纪20 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小说作者林海音,小名英子。
文中人物有:惠安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妈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5、《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6、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7、《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述自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8、《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
《史记》是用人物传记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
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
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
9、《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编。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小学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大全
一、文言文
文言文是指以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其特点是使用古代汉语,文体多为散文、诗歌、小说等。
二、白话文
白话文是指以现代汉语为基础,文体多为散文、小说等,内容以现代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三、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型,常见的有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寓言等。
四、文学元素
文学元素是指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情节、人物、环境、语言、主题等。
五、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是指利用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想象力转化为文学作品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草原》作者( ),原名舒庆春,代表作( )。
2、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 ) (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 )。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 ) 最具代表性,“( )”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 ) ,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 ) 。
3、《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 )的序言。
这是一部( )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 )在北京城经历的童年往事,小说作者( ) ,小名( )。
4、《杨氏之子》是文言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 )。
5、“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 )。
这个成语后来多用来称赞( )的精神。
6、《将相和》选自《史记》,是根据( )改编。
被鲁迅先生称为“( )”,作者是( ) 代的( )。
7、《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 )第( )回改编。
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 ) 、( )、( )的故事,书中塑造的( )、( )、( )、( )、( )、( )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书中的许多故事,如,“( )”、“( ) ”、“( ) ”、“( )”,。
) ( (朝代)的) ( 广为流传。
作者是8、景阳冈选自我国著名古代长篇小说( ),写的是( )(朝代)以( )为首的( ) 人在( ) 起义的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 )、( )到( )的全过程。
作者是( )的( )。
你知道这部小说的人物有及时雨( )、豹子头( )、智多星( )、黑旋风( )、浪里白条( )。
9、《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 )。
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塑造了( )、( )、( )、( )等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
作者是( )朝的( )。
10、小嘎子是作家( )的儿童小说( )中的主人公。
文学常识1、草原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2、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3、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4、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骆驼祥子》2*丝绸之路1、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2、首尾呼应3白杨1、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2、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3、课文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
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让学生在课下阅读,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袁鹰1924年生,江苏省淮安人。
当代著名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
本文选自《风帆》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
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
2、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
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5、古诗三首《牧童》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
有《诚斋集》。
《舟过安仁》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
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
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有《稼轩长短句》。
6、冬阳·童年·骆驼队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
7、祖父的园子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8、童年的发现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内容涵盖了课文阅读、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写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的总结:一、词语的学习与运用1.词义辨析:学习词语的多义、近义、反义关系,掌握词义的灵活运用。
2.词语辨析:学习词语的深浅、高低、胖瘦、优美等对立关系,提升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3.词义拓展:学习通过前后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等来推断词语的义项,丰富词语的词义。
二、古代文学知识的学习1.古文阅读能力:学习理解古文中的词语、句子、篇章结构,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2.古代文人名著:学习古代文人的作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发展历程。
3.古代中国文学流派:学习古代中国文学的流派,如诗、词、曲、文等,在实际阅读中掌握其特点和风格。
三、现代文学知识的学习1.现代文学作品:学习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词语、句子、主题,培养对现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2.名家作品欣赏:学习名家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阅读策略:学习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1.写作素材的积累:通过广泛的阅读和观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的内容丰富度和质量。
2.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写出生动有力的作文。
3.文体风格的培养:学习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培养自己的文笔风格,写出自己的风格独特的作品。
五、修辞手法的学习1.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对偶、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学习修辞手法的技巧,提高作文的修辞水平和艺术性。
3.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学习将多种修辞手法巧妙地结合运用,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表达效果。
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1.细节理解:通过细节的分析、探究,获取文本的详细信息,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主题意义的理解:通过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文学常识1、草原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2、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3、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4、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骆驼祥子》2*丝绸之路1、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2、首尾呼应3白杨1、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2、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3、课文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
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让学生在课下阅读,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袁鹰1924年生,江苏省淮安人。
当代著名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
本文选自《风帆》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
2、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
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5、古诗三首《牧童》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
有《诚斋集》.《舟过安仁》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
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有《稼轩长短句》。
6、冬阳·童年·骆驼队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
7、祖父的园子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8、童年的发现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9、儿童诗两首作者高洪波笔名向川10、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部编版五年级语⽂下册⽂学常识(⼆)第⼀单元⽂学常识1、《四时⽥园杂兴》(其三⼗⼀)这⾸诗描述了农家⼉⼥的勤劳,⼩孩的天真、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农村⽣活的向往。
2、《稚⼦弄冰》表现了孩⼦们的聪明、天真和顽⽪。
3、《村晚》这⾸诗表达了诗⼈对乡村⾃然风光的热爱,对牧童悠然⾃在,⽆忧⽆虑⽣活的赞美。
4、《祖⽗的园⼦》这篇课⽂抒发了作者在园⼦⾥⾃由快乐的⽣活。
祖⽗的园⼦是我成长的乐园,表达了我对祖⽗的热爱和依恋。
5、园⼦⾥的⼀切都充满活⼒和⾃由。
表达了我对园⼦的喜爱和赞美。
突出了我的调⽪可爱,祖⽗对我的包容、耐⼼和慈祥。
6、阅读链接写出了作者追忆祖⽗,追忆园⼦⾥的⼀切,然⽽祖⽗不在了,园⼦也荒凉了,今昔对⽐,突出作者的悲痛之情和对童年⽣活的⽆⽐怀念。
7、《⽉是故乡明》作者季羡林。
⽂章的题⽬—《⽉是故乡明》,出⾃杜甫《⽉夜忆舍弟》,露从今夜⽩,⽉是故乡明。
这⾸诗表达了杜甫对故乡及亲⼈的思念之情。
8、每个⼈都有故乡,每个⼈的故乡都有个⽉亮,⼈⼈都爱⾃⼰故乡的⽉亮。
⾸句总领全⽂,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的思念。
9、思念家乡的诗句: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0、《⽉是故乡明》通过对故乡和童年⽣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的思念。
11、《梅花魂》中魂指的是精神梅花,精神是指凌寒独放,不为严寒,百折不挠。
梅花精神是中国⼈坚贞不屈,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12、《梅花魂》叙述了作者回忆童年时与外祖⽗之间的五件事,表达了外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13、《梅花魂》中的五件事分别是教“我”读唐诗宋词、弄脏墨梅图、外祖⽗因不能回国⽽哭泣、送“我”墨梅图、送“我”绣着⾎⾊梅花的⼿绢。
14、孩⼦要管教好,这清⽩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是反问句。
改为陈述句是:孩⼦要管教好,这清⽩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15、思乡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在飞花轻似梦,⽆边丝⾬细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