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州大学接收推免生章程
- 格式:doc
- 大小:22.07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的保研政策一、基本概念与要求(一)有关定义1.推荐免试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对部分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的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相关规定的考生,经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直接进行复试考核的选拔方式。
2.本办法所称接收,是指招生学院对报考本学院的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进行的复试和录取。
3.中国人民大学各招生学院各种类型的硕士推免生的接收工作,均适用本办法。
(二)工作原则1.各招生学院应将推免接收工作作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推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对其高度重视,确保接收过程严肃合规、顺利平稳。
2.推免生接收工作应做到全面考察、综合评价、择优选拔、公平公正。
各学院均应制订科学、规范、明确的接收标准及工作程序,严守招生纪律,按学校要求认真执行公示制度,切实提高推免选拔质量。
3.进行接收工作,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以德为先,把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推免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含学术不端者)不予录取。
4.在对考生平时学习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考生科研创新潜质和专业素质能力的考核。
(三)基本职责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制订中国人民大学接收推免生工作办法,并负责全校推免生接收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与监督检查工作;各招生学院应在本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订本学院(系)接收推免生工作办法,具体组织实施本学院的接收工作。
二、推免生申请条件申请推荐免试攻读我校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是获得本科所在高校给予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免生资格经本科学校所在地区省级招办审核通过后方有效。
其他具体条件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道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专业成绩排名和综合素质排名均在本专业名列前茅,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原则上要求参加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且成绩达到426分(含)以上(或具备同等水平,如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证明等)。
2016苏州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拟复试名单(调剂除外)苏州大学2016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拟复试名单(调剂除外)1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593 曹敏384 专业型2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58 王金龙378 专业型3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85 张曼377 专业型4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45 肖本亮377 专业型5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72 刘丹丹373 专业型6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561 吴晓阳373 专业型7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89 肖恬368 专业型8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37 卜永庆366 专业型9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43 陶静366 专业型10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82 章文华362 专业型11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80 李晨361 专业型12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39 史梦珂360 专业型13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98 王敏359 专业型14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597 蒋燕358 专业型15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44 彭露欧355 专业型16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809 赵翰舟355 专业型17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43 秦九龙354 专业型18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501 嵇成吉354 专业型19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31 申筱354 专业型20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03 王芳353 专业型21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76 李雯350 专业型22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87 梁国庆349 专业型23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74 姜梦薇349 专业型24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20 王琳348 专业型25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98 陈健348 专业型26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40 徐嘉遥347 专业型27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805 唐燕347 专业型28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48 余文伟346 专业型29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76 倪梦娜345 专业型30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822 安薪丞阳344 专业型31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843 赵新宇343 专业型32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18 张露露341 专业型33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99 夏纯青341 专业型34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49 殷宇蓉341 专业型35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65 耿浩340 专业型36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72 英梅珑338 专业型37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67 许彤彤338 专业型38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13 王鹤338 专业型39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837 吴长峰338 专业型40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47 于波337 专业型41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16 黄颜337 专业型42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07 张蕾336 专业型43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45 邵诗涵336 专业型44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80 汪涵336 专业型45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541 钱慧336 专业型46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01 刘金明335 专业型47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15 吕文韬335 专业型48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95 史行行335 专业型49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552 王善鹤334 专业型50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23 李雅婷334 专业型51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28 雷蕾334 专业型52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85 谢晓菲334 专业型53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815 金玉兰333 专业型54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91 杨远333 专业型55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806 吴炼332 专业型56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46 谢婉婷331 专业型57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25 张慧慧331 专业型58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88 王颖331 专业型59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71 陶陶331 专业型60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84 吴春林331 专业型61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10 董玉婧331 专业型62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27 李吉330 专业型63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42 齐贝贝330 专业型64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45 王舒怡329 专业型65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78 唐晓月329 专业型66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21 王雯329 专业型67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02 王炳329 专业型68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53 何在佳328 专业型69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714 王月丽328 专业型70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838 聂珣327 专业型71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556 卫成进327 专业型72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411 怀晓娟326 专业型73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648 杨东憬325 专业型74 035101 法律(非法学)102856260315576 张贝325 专业型。
同济大学2016年接收推免研究生推免招生章程一、申请对象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预计能获得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已获得或预计能够所在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3、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申请直接攻博者,除同时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外,还须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与潜质,原则上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新考试体制下CET6的成绩≥425分)。
二、申请材料1、本科阶段成绩单1份;2、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1份;3、申请人还可提交获奖证书、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效果等材料复印件;请将上述证明材料制成JPG、PDF或WORD格式后,压缩成一个zip格式文件上传。
三、申请办法1、网上申请及提交申请材料有意者请于9月15日前在同济大学[微博]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网址:,以下简称管理平台)进行注册,完成个人信息录入,将第二条“申请材料”中提到的压缩文件上传。
核对所有报考信息无误后,提交并下载《同济大学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用A4纸打印)。
复试时将此表和本通知第二条的材料原件交相关院系查验。
参加过申请院系举办的优秀大学生暑期学校的学员在备注信息中填写:暑期学校学员。
报考土木工程学院和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学生需在备注信息中填写报考研[微博]究方向。
2、资格初审各院系由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对申请进行初审,确认是否接收申请,并在管理平台中更新申请者状态。
同时,有关院系将通知初审合格的申请者来我校参加复试。
3、复试复试一般为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各院系复试时间安排请关注院系网站。
复试期间需在校医院完成体检,身体状况应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实施细则(2018年12月修订)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7〕13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苏州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修订稿)》(苏大教〔2015〕2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学院秉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组长:院长、院党委书记组员:院教学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院学科带头人、院各系科主任、院各系科副主任,院研究生辅导员、院本科生毕业年级辅导员二、工作程序1、动员工作: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动员和宣传学校各项推免政策、条件及学院的推免工作程序;2、申请材料收集:符合推免条件的学生在学校自助打印机上打印本人成绩单,并填写《苏州大学推荐面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申请表》,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其中申请教授联名推荐的学生,需提供三名以上(含三名)本专业教授的推荐信及能证明其学术特长的有关材料;3、材料初审:根据学院推免条件,对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4、综合面试:初审合格的同学方可参与综合面试;5、学院审核与公示:领导小组对推免生申请材料和综合考核成绩进行审核确认,并将遴选结果在学院内进行公示(学术特长生还须公示有关证明材料和教授推荐信);6、材料上报:学院将经公示无异议的初步推荐名单以及列入名单者的学习成绩单、各种可证明其学术能力和潜力的材料报教务部审核。
三、申请条件1、符合学校推免条件规定,遵纪守法,品行优良,学风端正,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无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2、具有学术研究的兴趣和潜力,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秀,已取得毕业要求总学分的四分之三以上(含四分之三)学分,课程平均学分绩点(GPA)在本专业名列前茅,学分绩点(GPA)平均3.5以上(含3.5),记录等级的课程达C及以上等级,且申请时必修课程无“弃考”记录;3、外语水平优秀;4、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下简称“学术特长生”),经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严格审查,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复审,可不受上述“2”的限制。
自动化学院关于推荐2016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施细则根据教务处文件《关于推荐2016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见教务处网站),特制定自动化学院关于推荐2016年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实施细则。
一、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原则公开、公正、公平,标准明确、程序严格二、推免的类型本次推免分为学优推免和个性化人才推免两种,推免名额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型。
(一)学优推免是指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推免。
(二)个性化人才推免是指对学习成绩良好,在某些专业或学术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具有相关业绩证明并经过相关专家认可的学生的推免。
三、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条件(一)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二)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三)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四)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
(五)入选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必须根据在校学习期间前六个学期的必修课(含基础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课程综合平均成绩,且综合平均成绩排名为本专业前35%。
所学必修课课程(环节)的考核必须首次通过,按首次成绩与自主考试成绩中高分进行统计排名。
按综合平均成绩确定各专业入选学生名单。
综合平均成绩计算公式为:综合平均成绩=Σ(课程成绩×课程学分)/Σ(课程学分) (考查课成绩按优秀95分、良好85分、中等75分、及格65分计算) (六)符合以上条件的定向学生必须征得定向单位的书面同意,方可推免。
(七)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必须提交书面申请。
四、申请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加分项目及标准对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生要德、智、体全面衡量,考查范围应包括学习成绩、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工作表现、获得奖励、取得突出成果及专长等方面。
按综合平均成绩确定各专业入选学生名单后,在综合平均成绩整数部分相同时,参考其它项目的加分进行排序,具体方法是:先按综合平均成绩的整数部分排名,再将综合平均成绩整数部分相同的学生按综合平均成绩的小数部分与附加分之和在相应分数段内排名。
2016年苏州大学接收推免生章程
苏州大学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章程。
一、接收推免的基本原则及政策
2016年我校接收推免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进一步提高推免选拔质量,继续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公开,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严明招生纪律,确保推免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公正、规范透明,坚决维护推免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
被录取的推免生在读研期间,经导师和学院推荐,可优先申请硕博连读,可优先推荐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和赴国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二、接收推免安排
1、我校通过“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公布接收推免简章、专业目录、推免接收办法。
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同时上报本单位复试录取具体细则、复试具体安排;并在本单位网站上公布复试录取具体细则、复试具体安排。
2、取得推免资格的考生按推免简章的要求于9月28日-10月20日期间进行网上报名,及时确认我校的网上发放的复试通知,参加复试。
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以电话的形式通知到每位已确认推免考生,并组织本单位的复试。
考生按各基层招生单位复试时间安排报到,提供并上交学生证、身份证、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及其他证明学术能力和潜力的材料,每位考生交纳80元复试费。
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复试结束后,应及时将拟录取名单和有关报表上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不得延误。
在网上对拟录取考生发放待录取通知书,考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全国推免服务系统”网上确认待录取通知,未确认待录取的推免生视为放弃我校推免录取资格。
3、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页上公布推免拟录取名单。
三、加强领导,严格纪律,提高推免复试与录取工作的透明度
接收推免的复试与录取工作是在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具体负责。
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接收推免的复试与录取工作一定要在在本单位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开展,完善集体议事和集体决策机制,集体负责,杜绝随意性,保证严守政策,制定公平、公开、公正、合理、规范的复试、录取原则和程序,严格按照招生程序操作,规范选拔。
不得随意变更,要向考生公布本单位复试及录取的原则和办法,复试工作切不可走过场。
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对未录取的候选人应作必要的解释和对遗留问题进行处理。
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要坚决抵制乱招生、徇私舞弊等不正之风,对违反招生规定以及弄虚作假的招生单位,将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性质进行通报批评,并扣减招生计划。
对违反招生纪律的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直至追求其法律责任,以维护学校招生纪律的严肃性和确保我校研究生招生的良好声誉。
学校纪监审办公室参与复试与录取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其它
1、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含农村教育硕士、团支教)占我校2016年各基层招生单位的招生指标。
2、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推免生资格审核确认、报考、录取均须通过“推免服务系统”进行。
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到推免服务系统进行本人注册基本信息、网上报名并全部网上缴费(未缴费的考生视为放弃推免资格)确认复试通知和待录取通知。
3、考生可以接受多个复试通知,但只能接受一个待录取通知,在24小时内未同意待录取的推免生视为放弃推免资格。
4、我校录取推免生须保证录取后能正常进校就读,不得另行就业、出国或再次报考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等。
5、我校不接收MBA、MPA、教育管理(专业学位)推荐免试学生。
王健法学院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2015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