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 格式:pptx
- 大小:6.74 MB
- 文档页数:22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认识知识点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认识知识点一、认识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是通过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构成的抽象概念。
在七年级数学中,我们将会学习如何分类、识别以及求解各种几何图形。
二、几何图形的分类1、直线型:包括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是指两点之间的距离,射线是线段的一个延伸,直线则是线段的两端无限延伸。
2、平面型:包括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
圆形是指所有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三角形是由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点连接而成的图形,四边形则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3、立体型: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
长方体是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和十二条边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例,圆柱则是一个旋转的矩形。
三、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1、线段:有两个端点,有一定的长度。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3、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4、圆形: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条边长确定后,形状就不能再改变。
6、四边形:容易变形,四边长度确定后,形状固定。
7、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矩形。
8、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例,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9、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矩形。
四、几何图形的计算1、计算长度:对于线段、弧长、面积等计算,我们通常会用到一些基本的公式。
例如,对于线段,我们可以用尺子直接测量;对于弧长,可以用弧长公式计算;对于面积,可以用面积公式计算。
2、计算角度:对于角度的计算,我们可以用量角器或者三角函数。
例如,对于一个直角三角形,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角度。
3、计算体积和面积:对于立体图形,我们通常会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例如,对于一个长方体,我们可以利用它的长、宽、高来计算体积和表面积。
五、几何图形的应用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用三角形来稳定物品,用圆形来设计优美的曲线,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来构建房屋和家具。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在数学学科中,几何图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描述空间形状和结构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研究物体的特征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几何图形的初步知识点,帮助读者建立对几何图形的基本认识。
1. 点、线段和射线在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是点。
点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位置。
两个点之间可以用线段来连接,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确定的有限直线段。
线段有长度,并且可以用定理来计算。
类似于线段,射线也有长度,但是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延伸到无穷远。
2. 直线和平面直线是由无限多个点连成的路径,它没有宽度和厚度。
直线可以用两个点确定,并且可以延伸到无限远。
平面是由无限多条直线组成的,它是一个无边无际的表面。
平面可以由三个不共线的点确定。
3. 角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相同起点而形成的图形。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平角等于180度。
4.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
三角形的特点是三边之和等于180度,而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根据边长和角度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5.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根据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四边形可以分为正方形、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
6. 圆圆是一个封闭的曲线,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称为圆形。
圆具有许多特性,比如半径、直径和圆心等。
圆的内部的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7. 多边形多边形是由多个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
根据边的数量,多边形可以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之和有一定的关系。
8. 空间几何学除了平面几何学之外,还有空间几何学。
空间几何学研究的是在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和结构。
例如,立方体、球体等都是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图形。
以上是关于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的简要介绍。
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几何有关的问题。
第七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回顾1、点,线,面:①图形是由构成的。
②面与面相交得,线与线相交得。
③点动成,线动成,面动成。
2、线:①线段有两个: 。
②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只有一个。
③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
没有端点。
④经过两点直线(两点确定直线)。
3、比较长短:①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最短。
②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
4、角:角的度量与表示:①角由两条具有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是这个角的顶点。
②一度的是一分,一分的是一秒。
角的比较: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而成的。
②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
始边继续旋转,当他又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
④余角:。
⑤补角:。
⑥邻补角:。
⑦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⑧同角或等角的相等。
⑨同角或等角的相等。
5、平行:①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3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线的传递性)。
④相等,两直线平行。
⑤相等,两直线平行。
⑥,两直线平行。
⑦,同位角相等。
⑧两直线平行,。
⑨两直线平行,。
6、垂直:①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且夹角成,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③平面内,过一点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直平分线(线段的中垂线):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垂直平分线。
8、垂直平分线定理: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9、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10、角平分线定理: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相等。
判定定理: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几何图形初步认识知识点1: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立体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而平面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例1】请你把图中的几何图形与它们相应的名称连接起来【变式1】写出图中的立体图形名称.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观察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下面几何体得到平面图形的过程。
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叫俯视图。
【例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如图,请把相应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序号填在对应的立体图形下方.【变式1】画出下面三棱锥的三视图。
【变式2】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圆锥得到的平面图形是()A.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B.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C.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D.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变式3】如下图,是一个几何体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一个棱锥B.这个几何体有4个面C.这个几何体有5个顶点D.这个几何体有8条棱【变式4】下图三个图是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你能画出这个主体图形吗?知识点2:立体图形的展开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把一些像墨水瓶盒、粉笔盒这样的纸盒沿它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平成平面图形。
这样的平面图形叫做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你知道长方体、圆柱、圆锥和三棱柱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吗?想象一下。
【例1】下面是一些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你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字么?【变式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部标注了字母,则展开前与面E相对的是()A.面D B.面B C.面C D.面A【例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把它折成正方体会是选项中的哪一个呢?【变式2】如图,是标有图案的正方体,若把它展开,平面展开图会是选项中的哪一个呢?()知识小结:同一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不一样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多少种呢?分析: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平面展开图也是由六个正方形构成,把一正方体的包装盒剪开铺开,观察各种平面展开图,找出异同点.解:(1)两个正方形连成一排(2)三个正方形连成一排(3)四个正方形连成一排说明:观察平面图形,没有一个图形中出现“”形的,也没有一个图形含有缺口的,下图中的平面图形虽然也是由六个正方形构成,但不能折成正方体.知识点3: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1. 点、线、面- 点:没有大小、只有位置的几何概念。
- 线:由无数个点组成的一维几何对象,分为直线、射线和线段。
- 面:由线围成的二维几何对象,可以是平面或曲面。
2. 角- 角是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顶点)构成的图形。
-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0°到360°之间。
- 常见的角有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
3. 几何图形的分类- 基本图形:如点、线、面。
- 规则图形:具有特定对称性和规律性的图形,如正方形、圆。
- 不规则图形:没有明显对称性或规律性的图形。
4. 面积和体积- 面积:二维图形所占据的平面空间大小。
- 体积:三维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 常见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矩形:面积 = 长× 宽;体积 = 长× 宽× 高- 三角形:面积= 1/2 × 底× 高- 圆:面积= π × 半径²;体积= (4/3) × π × 半径³(对于圆柱体)5. 对称性- 轴对称: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轴)对称。
- 中心对称:图形关于某一点(对称中心)对称。
6. 相似和全等- 全等:两个图形在形状和大小上完全相同。
- 相似:两个图形在形状上相同,但大小可能不同。
7. 几何变换- 平移:图形在平面上沿着某一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 旋转: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一定角度。
- 缩放:图形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8. 基本几何定理- 毕达哥拉斯定理: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
- 欧几里得几何公理:一系列关于点、线、面的基本假设或命题。
9. 坐标几何- 坐标系:通过一对数值(坐标)来表示点的位置。
- 距离公式:计算两点间直线距离的公式。
- 斜率:表示直线倾斜程度的量。
第四章 图形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图形初步认识一、知识归纳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如: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如:[1]下列物体与哪种立体图形相类似?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2、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三视图) 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立体图形 俯视图 左视图 正视图长方体圆柱体圆锥 棱锥 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圆六边形篮球 粉笔盒 金字塔易拉罐3、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4、点、线、面、体的关系(1)几何体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面和曲面;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第二行的图形围绕红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二、典型题型(1)下列图形中,棱锥是 ( )(2)如图这个物体的俯视图是 ( )C(A ) (B )(C )(D )(A )(B ) (C )第二课时 线1、直线、射线、线段性质:(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1)若点C 把线段AB 分为相等的两条线段AC 和BC ,则点C 叫做线段的中点。
(2)若点B 、C 是线段AD 上的两点,且AB=BC=CD=31AD,我们称B 、C 为线段AD的三等分点。
如图: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1)叠合法;(2)度量法:①直尺度量;②圆规度量。
名 称 直 线射 线 线 段 图 形表示方法 直线AB 或直线l 射线AB 或射线l线段AB 或线段a概 念 直线是一个点在平面或者空间内沿着一定方向和其反方向运动的轨迹,不弯曲的线。
直线上的点和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直线上的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端点 没有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延伸性向两方向延伸向一个方向延伸不能延伸作图语言过A 、B 两点作直线AB以A 为端点作射线AB连接ABABlABlA B a · AB C A B D· C ·典型题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平面上的三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部分A .3 B.6 C . 7 D.93.如果A 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线段AB=4CM,BC=2CM,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 .2CM B. 6CM C .2 或6CM D .无法确定 4.下列4.说法正确的是()A.延长直线AB到C; B.延长射线OA到C;C.平角是一条直线; D.延长线段AB到C5.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无数个6.点P在线段EF上,现有四个等式①PE=PF;②PE=12EF;③12EF=2PE;④2PE=EF;其中能表示点P是EF中点的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7.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BC=3㎝,如果O是线段AC 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A.2㎝ B.0.5㎝ C.1.5㎝ D.1㎝10.如果AB=8,AC=5,BC=3,则()A.点C在线段AB上 B.点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C.点C在直线AB外 D .点C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二、填空题1.若线段AB=a,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M、N分别是AC和CB的中点,则MN=_______.2.经过一点可作________条直线;如果有3个点,经过其中任意两点作直线,可以作______条直线;经过四点最多能确定条直线。
初步认识几何图形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可能就已经开始接触各种简单的几何图形,比如圆形的气球、方形的积木、三角形的三明治。
但几何图形可不仅仅是这些常见的形状,它是一门丰富而有趣的学问,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几何图形,简单来说,就是由点、线、面、体等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特征的图形。
它们无处不在,从我们居住的房屋结构,到日常使用的各种物品设计,再到大自然中的奇妙景象,都离不开几何图形的身影。
先来说说点。
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元素,它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是一个位置的标记。
想象一下在一张白纸上点一个小黑点,那个小黑点就是一个点。
无数个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形成线。
线又分为直线和曲线。
直线是笔直的,没有任何弯曲,像我们用直尺画出的线就是直线。
而曲线则是弯曲的,比如圆的周长就是一条曲线。
直线和曲线都有着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直线可以给人一种简洁、稳定的感觉;而曲线则常常能带来柔和、优美的视觉效果。
面是由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常见的面有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它具有稳定性,在很多建筑结构中都能看到三角形的运用,比如桥梁的支撑结构。
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则是特殊的长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圆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图形,它的边缘到中心点的距离始终相等,这种均匀性使得圆形在很多设计中被广泛应用,比如车轮、钟表的表盘等。
体是由面围成的三维图形。
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且六个面的大小相等。
长方体则相对更常见,我们的书本、冰箱等很多物品都接近长方体的形状。
圆柱体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底面是圆形,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球体则是完全圆滑的,像足球、篮球就是球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何图形的应用随处可见。
家里的家具、电器的外形,大多数都是由各种几何图形组合而成。
七年级数学·上新课标[冀教]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通过对丰富的实物和实例的抽象,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尤其是点、线段、射线、直线和角,并会表示它们.2.经历观察、测量、画图、折纸等活动,了解上述图形的有关性质,发展空间观念.3.会比较线段的长短和角的大小,能估计线段的长短和角的大小.4.认识角的度量单位,会进行角的换算.5.会计算线段和角的和与差,能使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和角.6.与角的认识相结合认识平面图形的旋转.7.了解一些数学基本事实,掌握相关的图形关系,增强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1.通过各种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和图形性质及图形关系的发现和确认,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基本思想,并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通过本章的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图形性质等合作意识.2.培养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新精神.本章的基本知识是:认识几何图形,了解线与角、线段与角的有关性质并学会计算,认识平面图形的旋转.本章的基本技能是: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画出两条线段的和或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两个角的和或差,能进行角的度数和线段长度的计算.本章的基本数学思想是:几何图形生成过程中运用的抽象思想,图形关系发现和确认过程中运用的推理思想等.本章内容的呈现方式及特点:在本章,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些核心概念的培养与发展,是教材设计的主导思想.加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是本章教材设计的又一重要指导思想.【重点】1.点、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有关性质.2.比较线段和角的大小,按照相关要求作简单的线段和角.【难点】1.角的定义和计算.2.利用直尺和圆规按要求作线段和角.1.现实中的几何实例与教学中的几何对象是具体和抽象、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事物的一般性,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方面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准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几何概念.2.几何量的度量是几何中基础而重要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准确的几何观念的重要内容.教师通过让学生使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和圆规等常用的数学工具,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的使用工具的能力,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其他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也很有帮助.3.几何知识应该在几何的实际背景中讲授.本章内容包含了大量的生活实例,有利于学生克服数学中抽象而形式化的困难,对学生准确理解并掌握几何概念以及它们的一些简单性质十分有利.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1课时2.2点和线1课时2.3线段的长短1课时2.4线段的和与差1课时2.5角以及角的度量1课时2.6角的大小1课时2.7角的和与差1课时2.8平面图形的旋转1课时回顾与反思1课时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1.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2.体会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进一步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重点】从实物背景中得到几何图形的特征.【难点】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几何图形的抽象认识.【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立体图形的实物.导入一:从北京天坛主体建筑物的外观上看,它是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几何体构成的吗?[设计意图]主题图是北京天坛的照片,它可以看作是由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几何体组成的.用此图导入可以比较好地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去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导入二:物体的构成包含多种元素,几何图形也是如此.以长方体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1)观察长方体模型,如图所示,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线?棱与棱相交形成了几个顶点?(2)拿出三棱柱模型让学生思考以上问题.(3)你能说出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包含哪些吗?学生思考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包括点、线、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地观察、思考,体会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从构成元素的角度把握几何体的特征,从而引入点、线、面的概念.1.观察图片,思考下列问题:(1)如果用一个“形状”来描述地球或月球,你会用什么图形来概括?预设:圆、椭圆等.(2)如果用一个“形状”来描述上图中的学具,你会用什么图形来概括?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设计意图]本问题不要求学生给出比较准确的答案,主要通过情境问题帮助学生体验从几何图形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物体.2.几何图形对于各种物体,如果不考虑它们的颜色、材料和质量等,而只关注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等)、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垂直、平行、相交等),就得到几何图形.图形的形状、大小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主要内容.活动2做一做——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1.出示教材第63页问题及图片,让学生自主尝试连线.[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2.如图所示,请你把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写在它的下面.[处理方式](1)让学生自主填写.(2)思考:几何图形包括哪两种?总结: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像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柱、圆锥、球等,它们都是立体图形.像线段、直线、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六边形、圆等,它们都是平面图形.活动3几何体的基本要素观察以下几何体:1.几何体的面:可以看到,几何体都是由面围成的.如:长方体有六个面,这些面都是平的;圆柱有三个面,两个底面是平的,一个侧面是曲的;球有一个面,是曲的.2.几何体的线:(1)长方体中,面与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12条直线)(2)在圆柱中,两个底面与侧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2条曲线)3.几何体的点:在长方体中,线与线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点.这样的点有几个?(8个)总结:包围着几何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形成线,线与线相交形成点.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知识拓展]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图形,但它们相互联系,立体图形上的某部分就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一个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平面图形: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上1.下面各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的是()A.三角形、圆、球、圆锥B.点、线、面、体C.角、三角形、长方形、圆D.点、相交线、线段、正方体解析:A中球和圆锥是立体图形;B中体是立体图形;D中正方体是立体图形.故选C.2.如图所示,把梯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与它相似的物体是()A.课桌B.灯泡C.篮球D.水桶解析:一个直角梯形绕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成为圆台.答案合适的为D.故选D.3.下列四种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③两条直线相交只能得到一个交点;④两个平面相交只能得到一条交线.其中不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不可认为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如圆柱的母线就是曲面上的直线,故②错误;平面上也有曲线,故①错误;③④正确.故选C.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活动1观察与思考——认识几何图形活动2做一做——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活动3几何体的基本要素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64页练习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65页习题A组第2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物体中与足球形状类似的是()A.易拉罐B.电脑显示器C.烟囱D.西瓜2.下列有六个面的几何体的个数是()①长方体;②圆柱;③四棱柱;④正方体;⑤三棱柱.A.1B.2C.3D.43.天空中的流星划过后留下的光线,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形象()A.点B.线C.面D.体4.对于棱柱与圆柱,围成的面中有曲面的是,有平面的是,面与面相交的线中有曲线的是,只有直线的是.5.由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在后面的横线上填出对应的几何体的名称.(1)足球;(2)电视机;(3)漏斗;(4)砖块;(5)纸箱;(6)铁棒.【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的陀螺是由下列哪两个几何体组合而成的()A.长方体和圆锥B.长方体和三棱锥C.圆柱和三棱锥D.圆柱和圆锥7.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由三个面围成的几何体有()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正方体是棱柱,长方体不是棱柱;②正方体是棱柱,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正方体是柱体,圆柱也是柱体;④正方体不是柱体,圆柱是柱体.A.1个B.2个C.3个D.4个9.滚动的保龄球的轨迹是一条直线,说明了;雨刷滑过汽车的车窗得到一个扇面,说明了;将一个长方形绕一边旋转得到圆柱,说明了.10.如图所示,至少找出下列几何体的四个共同点.【拓展探究】11.一个多面体,若顶点数是4,面数为4,则棱数应为.12.用6根相同长度的木棒在空间中最多可搭成个正三角形.【答案与解析】1.D(解析:西瓜和足球都类似于球.故选D.)2.C(解析:长方体有6个面,圆柱有3个面,四棱柱有6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三棱柱有5个面,故有六个面的有3个.)3.B(解析:天空中的流星划过后留下的光线,给我们以线的形象.)4.圆柱棱柱和圆柱圆柱棱柱(解析:圆柱由两个平面和一个曲面围成,相交的线为两条曲线;棱柱由几个长方形与两个多边形围成,相交的线均为直线.)5.(1)球(2)长方体(3)圆锥(4)长方体(5)长方体(6)圆柱6.D(解析:上面是圆柱,下面是圆锥.)7.C(解析:除三棱锥外都是由三个面围成的.)8.B(解析: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四棱柱,棱柱和圆柱都是柱体,所以本题中②③正确.)9.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10.解:(1)侧面都有长方形;(2)底面都是多边形;(3)每个面都是平的;(4)都是柱体;(5)经过每个顶点都有三条棱等.11.6(解析:这是一个四面体,即三棱锥,棱数为6.)12.4(解析:用6根火柴棒搭成正四面体,四个面都是正三角形,一共有4个.)认识几何体和认识几何图形不是一个难点,难点是从几何图形中抽象出几何体.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本课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了步步诱导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加深了对几何体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的素材,没有对课内的教材进行适度拓展.在探讨几何体的组成时,可以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比如黑板、课桌等,这样更能形象地帮助学生认识几何体的组成.练习(教材第64页)1.解:这个几何体有8个面,18条棱,12个顶点.2.球六棱柱圆锥三棱柱圆柱习题(教材第64页)A组1.解:第一个几何体是三棱柱,平面图形有三角形(2个)、长方形(3个);第二个几何体是圆柱,平面图形有圆(2个);第三个几何体是圆锥,平面图形有圆(1个);第四个几何体是长方体,平面图形有长方形(6个).(画图略)3.解:第一个几何体有4个面,6条线,4个点;第二个几何体有6个面,12条线,8个点;第三个几何体有9个面,16条线,9个点.B组1.解:第一个物体可以看做是由几个圆柱构成的;第二个物体可以看做是球;第三个物体可以看做是由圆柱和圆锥构成的;第四个物体可以看做是圆锥.2.解:第一个图片表示点动成线,第二个图片表示线动成面,第三个图片表示面动成体.常见的立体图形我们生活在三维的世界中,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体.我们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认识立体图形.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柱体、锥体、球体.柱体分为圆柱和棱柱,其中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如图(2)所示,它的底面是两个大小相等且互相平行的圆面,侧面是一个曲面.棱柱是由两个底面和几个侧面围成的,它的底面是两个大小和形状都相同且互相平行的多边形,侧面是n个长方形,一个棱柱的底面是几边形,这个棱柱就是几棱柱.如:底面是三角形的棱柱叫做三棱柱,如图(6)所示;底面是四边形的棱柱叫做四棱柱,如图(1)所示.锥体分为圆锥和棱锥,其中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它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如图(4)所示;棱锥是由一个底面和几个侧面围成的,它的底面是一个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一个棱锥的底面是几边形,这个棱锥就叫做几棱锥,如图(7)所示的棱锥是三棱锥,如图(5)所示的棱锥是四棱锥.球体是由一个曲面围成的封闭的几何体.球体的特征是球体表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如图(3)所示的立体图形是球体.2.2点和线1.了解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2.掌握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3.理解并掌握“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这个基本事实.1.通过实际情境感知点和线,认识点、线段、射线和直线这些几何图形.2.通过观察和画图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3.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这个基本事实.1.培养学生乐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2.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重点】点、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难点】“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复习上一节的知识.导入一:同学们见过这种电子显示屏吧?你知道显示屏上的数字和图形是由什么基本要素构成的吗?[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感受“点”在几何图形中的作用.导入二:如图所示,用7根火柴棒可以摆出图中的“8”.你能去掉其中的若干根火柴棒,摆出0~9中其他的9个数字吗?这种用7条线段构成的数字称为“7画字”,它可以用在计算器或电梯的楼层显示屏上.[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答案.本题呈现了点、线段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1.出示课本图2 - 2 - 1,请在图上找出表示石刻园、展览中心、花卉园、茶餐厅和健身区的点,并用笔加重描出这个公园的边界线.[设计意图]体会和感受点和线的关系,为深入理解几何上的点和线做认知准备.2.请指出图中平面图形的顶点和边,立体图形的顶点和棱.[处理方式]先让学生说出两个平面图形的顶点和边,初步让学生从几何的角度认识点和线的关系,随后让学生说出两个立体图形中点和棱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用笔描的方式画出一些点和棱.3.点和线的关系的初步描述点的形象随处可见,如地图上用来表示城市位置的点,绘画中表示天空中星星的点,几何图形中表示顶点的点等等.点运动的轨迹是线.活动2线段、射线和直线思路一1.线段及其表示方法线段的直观形象是拉直的一段线.如跳高的横杆、直尺的边沿、一段铁轨等,都给我们以线段的形象.点和线段的表示方法如图所示.位于线段AB两端的点A,B,叫做这条线段的端点.2.射线及其表示如图所示,将线段AB沿AB方向(或BA方向)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点A(或点B)叫做射线的端点.3.直线及其表示方法如图所示,将线段AB沿这条线段向两方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知识拓展]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名称图形表示方法端点延伸性度量线段线段a线段AB线段BA2个不能延伸可度量射线射线OA1个向一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直线直线l直线AB直线BA无端点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不可度量思路二问题:在数学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这个点可以表示成点A,那么一条线段、一条射线、一条直线又该怎样表示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表述方法.(阅读教材第66,67页)[处理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叙述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教师补充并借助多媒体讲解.(1)线段的图形及表示方法:用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可以写成:线段AB;线段BA;线段a.(2)射线的图形及表示方法: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可以写成:射线AB.注意:这两个字母的排列顺序不能互相交换,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另一个字母的前面,同时也不能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3)直线的图形及表示方法:用直线上的两个点来表示或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可以写成:直线AB;直线BA;直线l.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学生讨论后举例,如:吃饭的筷子、铅笔给我们线段的形象;手电筒、激光笔射出的光线都给我们以射线的形象;高速路上的白色实线等给我们直线的形象.[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交流,丰富线段、射线、直线的生活背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线段、射线、直线的知识,使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含有大量的数学信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3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点与直线的关系平面内的一点P与直线l可能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画出图形,并用相应的语言说明.在同一个平面内,给定一个点与一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1)第一种情况:点P在直线l上(直线l经过点P)(2)第二种情况:点P在直线l外(直线l不经过点P)[处理方式]可以交给学生交流完成,然后强调:因为直线具有无限延长性,所以已知一个点在直线上,就可以断定不存在另一种情况.也就是说,一个点在平面内,要么在直线上,要么不在直线上,二者必居其一.2.过直线外一点的直线提问:(1)过一个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2)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3)如果将一个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它的依据是什么?提示:过一个已知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已知点可以画出直线,但只能画一条直线.[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动手画图,自主思考,相互讨论,描述从操作中所发现的结论,与学生共同总结直线的性质,并板书“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注意:(1)“有”表示存在性,“仅有”表示唯一性.(2)这个性质还可以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培养几何作图能力,并在作图过程中发现直线的某些性质.[知识拓展](1)线段无粗细之分,有两个端点.理解线段的概念要掌握它的三个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手电筒、探照灯等射出来的光线可以近似地看做射线.(3)射线的特点:直的、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4)直线的特点:直的、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5)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可以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中的“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唯一性,“确定”与“有且只有”的意义相同.1.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3.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可以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1.图中直线PQ、射线AB、线段MN能相交的是()解析:根据直线可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可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解答.只有D 选项射线AB与直线PQ能够相交.故选D.2.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墙上,木条能绕着钉子转动,这表明;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墙上,就能固定细木条,这表明.解析: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墙上,木条能绕着钉子转动,说明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墙上,就能固定细木条,说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答案: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如图所示,四点A,B,C,D,按照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画直线AB;(2)画射线BD;(3)线段AC和线段DB相交于点O.解:如图所示.2.2点和线活动1点与线活动2线段、射线和直线活动3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68页练习.【选做题】教材第68页习题A组第3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CD和直线DC是一条直线B.射线CD和射线DC是一条射线C.线段CD和线段DC是两条线段D.直线CD和直线a不能是同一条直线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④直线、射线、①直线是射线长度的2倍;②线段为直线的一部分;③射线为直线长度的12线段中,线段最短.A.4个B.3个C.2个D.1个3.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最多有m个交点,最少有n个交点,则m+n等于()A.2B.3C.4D.54.已知平面内的四个点A,B,C,D,过其中两个点画直线可以画出几条?画图说明.【能力提升】5.如图所示,能读出的线段共有()A.8条B.10条C.6条D.以上都错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B.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C.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D.线段CD和线段DC是同一条线段7.如图所示,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条直线上共有线段()A.3条B.4条C.5条D.6条【拓展探究】8.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1)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2)那样沿虚线a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为5段;当用剪刀像图(3)那样沿虚线b(b∥a)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为9段.若用剪刀在虚线a,b之间把绳子再继续剪(剪刀的方向与a平行),这样一共剪n次时绳子的段数是()A.4n+1B.4n+2C.4n+3D.4n+59.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两部分,两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四个部分,那么三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四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几部分?n条直线呢?10.如图所示.(1)点A,B,C在直线l上,则直线l上共有几条线段?(2)如果直线l上有5个点,则直线l上共有几条线段?(3)如果直线l上有100个点,则直线l上共有几条线段?(4)如果直线l上有n个点,则直线l上共有几条线段?【答案与解析】1.A(解析:直线CD和直线DC都是由C,D这两点确定的,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这两条直线是同一条直线.故选A.)2.D(解析:没有真正体会直线、射线的延伸性,这种延伸性决定了直线、射线无长度,不能比较长短,所以①③④是错误的.故选D.)3.B(解析: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此时没有交点;三条直线交于一点;三条直线交于两点;三条直线交于三点.所以m=3,n=0,所以m+n=3.故选B.)4.解:由于题目没有说明已知的四个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应分类讨论.(1)当四个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时,只可以画出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2)当四个点A,B,C,D中有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画出4条直线,如图(2)所示;(3)当四个点A,B,C,D中任意的三个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画出6条直线,如图(3)所示.5.A(解析:以A为顶点的线段有4条,以B为顶点的线段有4条,以C为顶点的线段有4条,以D 为顶点的线段有4条,共16条,由于每条线段都被统计了2次,所以线段共有8条.)6.C(解析: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7.D(解析:这条直线上有线段AB,AC,AD,BC,BD,CD,共六条.)8.A(解析:每剪一刀,相当于在一条直线上增加了4个点,剪n次就相当于在这个绳子上增加4n 个点.故选A.)9.解:三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7个部分,四条直线将平面最多分成11个部分,n条直线将平面+1]个部分.最多分成[n(n+1)2条.10.解:(1)3条.(2)10条.(3)4950条.(4)n(n - 1)2。
几何图形初步1.几何图形1.1立体图形立体图形(1)概念: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它们是立体图形..(2)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柱体:,;锥体:,;台体:,;球体:。
【答案】(1)同一平面内;(2)圆柱,棱柱,圆锥,棱锥,圆台,棱台;球。
注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几何体:①由几个面围成,是平面还是曲面;②有无顶点,有几个顶点;③侧面是平面还是曲面;④底面是什么形状,是多边形还是圆,有几个底面等1.1.1立体图形的相关概念展开图1.1.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概念: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可以展开成.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答案】(1)剪开,平面图形;(2)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如表:【答案】(1)相同(2)唯一确定,同一个;1.1.3正方体的展开图立正方形的展开图(1)正方体的展开图的11种情况,可分为四类:“二二二型”“三三型”“二三一型”“一四一型”如;,如;,如;【答案】(1)排成一排(2)“四”字型;(3)“凹”字型;1.2平面图形1.2.1平面图形(1)概念: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扇形。
【答案】同一平面1.2.2点、线、面、体点、线、面、体的定义1.体:几何体也简称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2.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和两种.3.线:面和面的地方形成线.线分为和两种.例如,长方体的6个面相交成的12条棱(线)是直的,圆柱的侧面与底面相交得到的圆是曲的.4.点:线和线的地方是点5.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答案】1.平面,曲面2.相交,直线,曲线3.相交4.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2.直线、射线、线段2.1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的特征:无,无,向两方。
2.直线的表示方法:(1)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2)用一个字母表示3.射线的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这一点叫做射线的4.射线的特征:有端点,无,向方向无限延伸5.射线的表示方法:(1)用表示射线的端点和直线上另外一点的两个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6.线段的概念:直线上两点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
1、几何图形:我们把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直线、三角形等。
(2)立体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圆柱体、圆锥。
点、线、面、体(3)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4)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出三张所看到的图(分别叫做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这样就可以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有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把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后在平面上展开得到的平图形称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2)棱柱和棱锥的展开图(3)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的规律:A 展开图全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时------长方体或正方体;B 展开图中含有三角形时-----棱锥或棱柱;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图2 图1若展开图中含有2个三角形3个长方形-----三棱柱;若展开图中全是三角形(4个)-----(三)棱锥。
C展开图中含有圆和长方形-----圆柱;D展开图中含有扇形------圆锥。
4、点、线、面、体几何图形的组成:由点线面体组成。
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而点本身也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5、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
⑴表示方法:直线AB或直线m⑵点与直线的关系: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⑶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⑷交点: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直线的特征:①直线没有端点,不可量度,向两方无限延伸,不能比较大小;②直线没有粗细;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④两条直线相交有唯一一个交点。
2.2线段2.2.1性质(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5)线段的比较:①目测法;②叠合法;③度量法。
2.2.2中点点M 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 与BM ,点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下图) (1)M 是线段AB 的中点;(2)AM=BM=0.5AB (或者AB=2AM=2BM )。
2.3直线(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2.4射线(1)射线是向一个方面无限延伸的,一个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2)射线上有无穷多个点;三、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 几何图形的组成2 平面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AMBAOBABtAB2.5直线、射线、线段2.5.1比较2.5.2表示(1)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 ;(2)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或者直线 AB ;(3)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 如射线l 、射线AB ;(4)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线段l 、线段 AB 。
2.6角 2.6.1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 (3)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2.6.2分类(1)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90°的角叫做直角;(3)钝角: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4)平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的度数为180°;(5)周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的度数为360°。
小学三年级数学几何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一、点、线、面的认识
- 点是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只有位置的,用一个点表示。
- 线是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线没有宽度,只有长度。
- 面是由无数个线连接成的,有长度和宽度,是平面上的东西。
二、基本图形的认识
1. 正方形
-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且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四个顶点和四条边。
- 它的特点是四条边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矩形
- 矩形是四边相等且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四个顶点和四条边。
- 它的特点是对角线相等,相邻的两个角互补(相加为180度)。
3. 三角形
- 三角形是有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的图形。
- 三角形按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分类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4. 圆形
- 圆形是一个没有边的图形,只有一个圆弧和一个圆心。
- 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在圆上的一条线段,而圆的半径是从圆心到圆上的一点。
三、位置的认识
- 上、下、左、右是平面上常用的位置词。
- 上面指的是靠近顶部的方向,下面指的是靠近底部的方向,左边指的是靠近左侧的方向,右边指的是靠近右侧的方向。
四、图形的分类
- 图形可以按照有无轴对称和角度多少进行分类。
- 轴对称是指图形可以绕着某条线对折后两边重合,称为轴对称图形。
- 角度多少可以将图形分为直角图形、锐角图形和钝角图形。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几何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几何的概念,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