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__6_世__纪__。创始人_乔__达__摩__·_悉__达__多__,后来被 称为“释迦牟尼”。 2.发展: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__婆__罗__门__的特权,提出“__众__生__平__等__”, 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 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 教之一。 3.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 __中__亚__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__日__本__和越南 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18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教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主要原因:印度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佛教反对婆罗门特权,但 不反对奴隶制,提高了刹帝利的地位,因而得到国王和富人的支持;佛 教宣扬“众生平等”,允许低种姓的人入教,得到下层群众的支持;统治 阶层将佛教定为国教,利用佛教作为统治工具等。(言之有理即可)
——摘编自《摩奴法典》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极为森严,贵贱分明,低等级 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17
材料二 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 人们的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的特 权,但是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佛教提出‘众 生平等’,允许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主张人民应‘忍耐顺从’、放弃斗争, 这对渴望解除苦难的下层群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后来,印度国王也信奉 了佛教,并把它定为国教,佛教开始对外传播。”
A.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