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简答题(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62
(3(提起的条件不同: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有极严格的条件限制,即必须是经过法定主体认真审查,有充分的根据和理由认为原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才能依法提起审判监督程序;而欧哲抗诉就能引起,不论其上诉有无理由或抗诉理由是否充分,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必须对案件进行审理。
(4(有无提起的期限要求不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法律没有规定期限,只有在发现新罪或需要改无罪为有罪时,才受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而引起第二审程序的上诉或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逾期而又无正当理由提出上诉或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5(审理案件的法院不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案件的法院,既可以是原审的第一审法院或二审法院,也可以是提审的任何上级人民法院。
按照第二审程序审判案件的法院,则只能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
(6(适用刑罚有无加刑限制不同: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的刑罚;而按照第二审程序审判的案件,则必须严格遵守上诉不加刑原则,即在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情况下,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审判监督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相比,尽管两者均属特殊审判程序,但是,它们在适用对象、有权审理的法院、以及审理后所作的裁判效力等方面都有不同。
审理监督程序适用的是一切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对这些案件可以依法由各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或裁定取决于原审裁判的程序和审级。
而死刑复核程序则只适用于未生效的死刑(含死缓)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生效,立即执行死刑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命令后才能执行。
刑事诉讼法简答题63题1、什么是刑爭诉讼?刑爭诉讼有哪些特点?答:(1)法定的专门机关主持进行(2)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
(3)依法进行,即必须严格按照刑爭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
(4)内容是解决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犯了什么罪,是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处以什么样的刑罚的问题。
(5)特定的诉讼形式下进行。
(6)目的是通过准确、及时、介法地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出追究,从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2、简述外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将弹劾式诉讼的优心和纠问式诉讼制度的优点结合而成的一种诉讼制度。
特点1、侦控审分离:2、对被告人实行无罪推定,被告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3、自由心证制度。
3、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1)加强惩罚犯罪,同时重视保障人权。
(2)建立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贵、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诉讼机制。
(3)确立了一系列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刑爭诉讼原则。
(4)实行职权主义与当爭人主义柑结合的诉讼模式。
(5)赋予人民检察院对刑爭诉讼的法律监督权。
(6)规定了一些符介我国实际情况的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
如两审终审制、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等。
4、简述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职权答:(1)侦查;(2)审查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侦査监骨(3)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审判监督;(4)执行监督.5、简述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诉讼权利答: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有:⑴请求立案;(2)申请回避;⑶委托代理人;(4)要求赔偿损失:(5)对不立案和不起诉的;决定向检察院提出申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6)有权参加法庭调査与法庭辩论:(7)对一审判决不服在法定期限内诸求人民检察院抗诉:(8)对生效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生效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
刑事诉讼法简答题(汇总)简答题1、提起公诉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人民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2)证据确实、充分;(3)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2、不起诉的种类和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我国的不起诉分为三种:法定不起诉、酌量不起诉、疑案不起诉。
这三种不起诉的条件分别是:(1)法定不起诉,即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的条件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证据足以证实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酌量不起诉,即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不起诉的条件,具体涉及10个刑法条款(参见教材第348页),只要具备这10个条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就可决定不起诉。
(3)疑案不起诉,即证据不足的不起诉的条件是: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体现。
3、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是什么?死刑复核程序以其独特的审判对象和核准权的专属等特有性,既区别于普通程序,又不向于其他特殊程序。
它的特点是:(1)它有特定的审理对象。
凡是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案件,因为后者仅只是执行死刑的一种独特方式),才需要经过这一程序。
(2)它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
判处死刑的案件只有经过复核核准以后才能交付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死刑复核程序是两审终审制度的一个例外。
(3)它的进行一般在死刑判决之后,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执行之前。
相比较而言,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理时间是在起诉之后,判决之前;审判监督程序则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后。
(4)它的核准权有专属。
有权进行死刑复核的机关由法律专门规定,在我国,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刑诉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侦查阶段可以委托辩护人的时间是:A. 侦查机关立案之日起B.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C.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第一次讯问之日起D. 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之日起答案:B2. 根据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A.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 公开审理,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C. 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为受到两次以上的刑事追究D.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刑事诉讼中,哪些人员可以作为证人?A. 被害人B. 犯罪嫌疑人C. 被告人D. 证人答案:A、D2. 刑事诉讼中,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答案:A、B、C三、判断题1.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
()答案:错误2.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经过二审程序。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保护措施。
答案: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特殊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在讯问时应当有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陪同;在审判时应当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在判决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犯罪的具体情况。
2. 简述刑事诉讼中证据的种类及其特点。
答案:刑事诉讼中证据主要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等。
每种证据都有其特点,如物证和书证具有客观性,证人证言和被害人陈述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是案件的关键证据,鉴定意见具有专业性,勘验、检查笔录则具有现场性。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日,甲因与乙发生争执,持刀将乙刺伤。
事后,甲被警方抓获并被起诉。
在庭审过程中,甲的辩护律师提出甲有精神病史,请求法院对甲进行精神病鉴定。
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考试简答题1、程序本身有哪些价值:(1)保证实体价值的实现。
程序的设计和实施公正,那么实体结论才会是公正的。
(2)程序公正本身直接体现出民主法治人权和文明的精神,它不仅依附于实现实体公正而存在,本身就是社会正义的一种重要内容。
(3)终局性,保证诉讼的效率,维护司法权威。
(4)增加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的实体结果的可接受程度。
2、简答禁止强迫自证其罪的含义:(1)禁止强迫自证其罪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是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最低限度程序保障之一。
(2)首先,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提供言词证据的人,任何人对可能使本人陷入不利境地的问题,都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其次,这一原则的核心要求是非强制性。
再次,该原则避免了被告人在受到强迫的情况下作出有罪供述,是被告人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法律保障。
(3)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旨在承认、尊重和保障被告人的人格尊严和诉讼主体地位,使控辩双方成为平等的参与者,使被告人能积极参与到裁判制作过程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追诉官员的任意摆布,甚至成为协助检察官控告自己的工具。
3、在何种情况下法院应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1)公诉人出庭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
(2)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儿没有委托辩护人。
(3)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
(4)被告人由于心理或生理条件的限制,不利于行使辩护权。
4、我国公诉案的证明责任是怎样分配的:(1)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处于控方的地位,公诉人负有向法院提出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
(2)公诉案件中收集证据的责任主要由侦查机关承担,通过询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察、检验、搜查、扣押证物、书证、鉴定等侦查措施,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
(3)法庭审判阶段,公诉人有举证则责任,应向法庭提出证据,证明起诉书对被告人控诉的犯罪事实。
举证方式变现为,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向法庭出示证物、宣读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以及勘察、检验笔录和其他方式作为证据的文书。
三、简答题1、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间限的(5、10、20年)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求刑事责任的。
2、回避的法定情形: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并且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5)审批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等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人的应当提供有关证明材料6)任职回避a参加过本案侦查、起诉的侦查、检查人员,如果调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担任本案的审判员b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应另行组合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c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合成合议庭进行。
3、证据的法定形式:是指法律规定证据的不同表现形式(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资料4、取保候审的法定情形: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轻罪、轻刑)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5)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询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6)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的办案期限内不能结案,采用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险性的7)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8)对提请逮捕后,检察院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一经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9)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刑事诉讼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逮捕,必须经过以下哪个机关的批准?A. 公安机关B. 人民检察院C. 人民法院D. 司法行政机关2. 根据刑事诉讼法,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A. 可能判处死刑B.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C.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D.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3. 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采取以下哪种措施?A. 可以不通知其法定代理人B. 可以不告知其权利义务C. 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D. 应当告知其权利义务4.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自诉人应当在何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害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B.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害行为之日起一年内C.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害行为之日起两年内D.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害行为之日起三年内5.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如何处理?A. 可以不予受理B. 应当受理并及时审查C. 可以转交公安机关处理D. 可以转交人民法院处理二、多项选择题1. 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监视居住?A.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B. 可能判处无期徒刑C. 可能判处死刑D. 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2. 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哪些人员可以作为证人?A. 被害人B. 犯罪嫌疑人C. 被告人D. 证人的亲属3. 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哪些证据不得作为定罪的依据?A. 非法获取的证据B. 未经质证的证据C. 被告人的供述D. 证人的证言4. 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拘留?A. 正在实施犯罪行为B. 有证据证明其有犯罪嫌疑C. 可能逃避侦查、审判D.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5. 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逮捕?A. 有证据证明其有犯罪嫌疑B. 有证据证明其可能逃避侦查、审判C. 有证据证明其可能毁灭、伪造证据D. 有证据证明其可能继续实施犯罪三、判断题1.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逮捕,必须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
刑事诉讼法简答题63题1、什么是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有哪些特点?答:(1)法定的专门机关主持进行(2)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
(3)依法进行,即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
(4)内容是解决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犯了什么罪,是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处以什么样的刑罚的问题。
(5)特定的诉讼形式下进行。
(6)目的是通过准确、及时、合法地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从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2、简述外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将弹劾式诉讼的优点和纠问式诉讼制度的优点结合而成的一种诉讼制度。
特点1、侦控审分离;2、对被告人实行无罪推定,被告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3、自由心证制度。
3、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1)加强惩罚犯罪,同时重视保障人权。
(2)建立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诉讼机制。
(3)确立了一系列科学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刑事诉讼原则。
(4)实行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相结合的诉讼模式。
(5)赋予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权。
(6)规定了一些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
如两审终审制、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等。
4、简述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职权答:(1)侦查;(2)审查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侦查监督(3)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审判监督;(4)执行监督.5、简述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诉讼权利答: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有:(1)请求立案;(2)申请回避;(3)委托代理人;(4)要求赔偿损失;(5)对不立案和不起诉的;决定向检察院提出申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6)有权参加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7)对一审判决不服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8)对生效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生效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
一、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1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立案管辖又称职能管辖或部门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之间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它解决的是刑事案件应当由谁来立案、开始起诉的问题。
(一)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1、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范围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18 (1)法律另有规定的有: (1)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不需要经过侦查的自侦案件; (2) 有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 (3)由军队保卫部门负责侦查的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 (4) 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的间谍罪; (5)由监狱立案侦查的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
(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1、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范围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18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下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1)非法拘禁案; (2)非法搜查案; (3)刑讯逼供案; (4)暴力取证案; (5) 虐待被监管人案; (6)破坏选举案。
2、人民检察院侦察管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由犯罪嫌疑人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管辖。
(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刑事诉讼法简答题(汇总)简答题1、提起公诉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人民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的案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2)证据确实、充分;(3)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2、不起诉的种类和条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我国的不起诉分为三种:法定不起诉、酌量不起诉、疑案不起诉。
这三种不起诉的条件分别是:(1)法定不起诉,即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的条件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证据足以证实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酌量不起诉,即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不起诉的条件,具体涉及10个刑法条款(参见教材第348页),只要具备这10个条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就可决定不起诉。
(3)疑案不起诉,即证据不足的不起诉的条件是: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这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体现。
3、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是什么?死刑复核程序以其独特的审判对象和核准权的专属等特有性,既区别于普通程序,又不向于其他特殊程序。
它的特点是:(1)它有特定的审理对象。
凡是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案件,因为后者仅只是执行死刑的一种独特方式),才需要经过这一程序。
(2)它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
判处死刑的案件只有经过复核核准以后才能交付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死刑复核程序是两审终审制度的一个例外。
(3)它的进行一般在死刑判决之后,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执行之前。
相比较而言,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理时间是在起诉之后,判决之前;审判监督程序则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后。
(4)它的核准权有专属。
有权进行死刑复核的机关由法律专门规定,在我国,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能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行使。
(5)它的报请复核方式特殊。
依照法律有关规定,报请复核应当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
4、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是什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5条对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即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
在司法实践中,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如果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即认为“确有错误”,应当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1)认定事实上的错误(1)所认定的案件事实不存在或者与客观实际不符。
(2)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不足以证明主要犯罪事实或重大情节,或者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之间有矛盾。
(3)发现了原审判过程中没有掌握的证据,新证据能够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是错误的或部分失实。
(4)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在办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2)适用法律上的错误。
(1)定性不准,混淆了罪与非罪的界限,造成错误地认定有罪、无罪;或者错定罪名,混淆了此罪与彼罪或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2)量刑畸重畸轻,对具有法定加重、从重、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没有依法加重、从重、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以致于判处的刑罚与罪行极不相适应。
(3)严重违反法律勿定的诉讼程序,影响判决和裁定的正确性。
5、申请回避的理由?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29条的规定,应当回避的理由是:(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屑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5)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这是新《刑事诉讼法》第29条增设的回避理由。
6、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自诉人在诉讼权利上的异同有哪些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自诉人在诉讼权利上的共同之处有:(1)申请回避;(2)委托代理人;(3)提起附带民事诉讼;(4)对不立案和不起诉的决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5)有权参加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6)对生效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等等。
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自诉人在诉讼权利上的差异有:自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自诉,申请撤回自诉,同被告人和解,提出上诉。
而公诉案件被害人无上述权利;被害人的请求立案权,对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权,也是自诉人所没有的。
7、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有哪些?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是指:(1)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和裁定。
(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包括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切判决和裁定。
(3)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判决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授权核准的死刑判决。
(4)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
8、谈谈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自诉案件第一审审判程序的特点(1)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不适用简易程序的自诉案件,可以参照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规定进行。
(2)对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
但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法律明确规定不适用调解。
(3)自诉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宣告判决前,自诉人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4)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自诉人提起反诉。
四、简答题;1、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2、简述提起公诉的条件3、简述申请回避的理由四、简答题;1.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有:(1)贪污贿赂犯罪。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2、简述提起公诉的条件答案要点:第一、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第二、证据必须确实、充分第三、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3、简述申请回避的理由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004-2005-11.刑事诉讼有哪些特点?答:刑事诉讼的特点有:(1)刑事诉讼必须由法定的专门机关主持进行,其他国家机关无权进行。
(1分)(2)刑事诉讼活动必须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
(1分)(3)刑事诉讼活动必须依法进行,即必须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
(1分)(4)刑事诉讼活动的内容是解决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是否犯罪、犯了什么罪,是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处以什么样的刑罚的问题。
(2分)(5)刑事诉讼必须是在特定的诉讼形式下进行。
(1分)(6)刑事诉讼的目的是通过准确、及时、合法地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从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2分)2.试述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内容及其在适用上应受的限制。
答: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罚的审判原则。
(3分)上诉不加刑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第二审人民法院都不能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1分)在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中,第二审法院就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
(4分)3.简述简易程序法庭审判的特点。
答:简易程序法庭审判的特点是:(1)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1分)(2)公诉案件检察人员可以不出庭。
(1分)(3)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程序简化。
(2分)(4)简易程序可以变更为第一审普通程序。
(2分)(5)具有不同于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
(2分) 4.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1.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规定有:答:(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2分)(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但会见其聘请的律师不需要经过批准。
(2分)(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2分)(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1分)(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1分) 5.试述自诉案件的条件。
答:提起自诉案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每个要点2分)(1)自诉必须是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提起。
(2)提起自诉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人。
(3)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范围。
(4)自诉必须在追诉时效期限内提出。
6.简述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条件。
答: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仅限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
(1分)其适用条件是:(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并有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的证明文件的。
(2分)(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2分)(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2分)但是,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1分) 7.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答: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有:(1)贪污贿赂犯罪。
(2分)(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
(2分)(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2分)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2分)8.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移送起诉的案件,必须查明哪些内容?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移送起诉的案件,必须查明:(1)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2分)(2)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2分)(3)移送起诉的案件,是否属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2分)(4)有无附带民事诉讼;(1分)(5)侦查活动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