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石化行业排放标准一、废气排放标准1. 颗粒物排放标准:石化行业颗粒物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具体标准限值可以根据不同装置类型、生产工艺和环保要求进行设定。
2. 有机废气排放标准:石化行业有机废气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特定有机废气种类,可以参照相关行业或国家标准进行设定。
3. 烟气黑度排放标准:石化行业烟气黑度排放标准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特定装置或生产工艺,可以设定更为严格的烟气黑度限值。
二、废水排放标准1. pH 值排放标准:石化行业废水排放的pH 值应控制在国家或地方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污水性质,可设定具体的pH 值限值。
2. 有机物排放标准:石化行业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针对特定有机物种类,可以设定相应的排放限值。
3. 悬浮物排放标准:石化行业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应控制在国家或地方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污水性质,可设定具体的悬浮物排放限值。
4. 重金属排放标准:石化行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针对特定重金属种类,可以设定相应的排放限值。
三、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1. 一般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石化行业一般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应积极推行资源化利用。
2. 危险废弃物排放标准:石化行业危险废弃物应按照国家或地方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和排放。
对于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的废弃物,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四、噪声排放标准石化行业的噪声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噪声源较强的设备或装置,应采取消声、隔声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标准要求。
五、生态影响标准1. 排放控制标准:石化行业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排放应当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 环境风险控制标准:针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石化行业应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减轻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石化行业废水排放标准石化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有有害污染物的废水。
为了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石化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本文将对这些标准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石化企业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提供参考。
一、石化行业废水排放标准概述石化行业废水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和地方制定的石化行业废水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对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废水排放标准的具体规定1.污染物排放限值石化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对废水中的COD、氨氮、总磷、石油类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进行了明确规定。
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和废水处理设施的技术水平,确保废水排放符合这些限值要求。
2.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石化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对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企业应按照标准规定的监测方法进行废水污染物排放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石化企业应根据废水排放标准,规划建设废水处理设施。
在设施运行过程中,企业要确保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以达到废水达标排放的目的。
三、达标排放的意义与要求石化行业废水达标排放对于保护我国水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达标排放,企业需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不断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四、废水处理技术简介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性污染物。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络合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法等。
这些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实现废水净化。
石油化工行业排放标准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部门之一,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
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我国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
首先,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我国制定了《石油化工行业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其中规定了硫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这些污染物的排放,确保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限值。
其次,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废水排放,我国制定了《石油化工行业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对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石油类物质等污染物的排放进
行了限制。
企业必须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石油化工行业固体废物排放也受到严格控制,我国制定了《石油化工行
业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进行了限制。
企业必须建立固体废物处理系统,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在实施排放标准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将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对不
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并督促其整改。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动绿色发展。
总的来说,石油化工行业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起到了积极作用。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不断提升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排放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第一篇范文:《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稿).doc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和国家能源委员会第1次会议精神,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探索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和示范项目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煤制燃料产业的首要任务是围绕能效、环保、节水及技术装备自主化等内容开展产业化升级示范。
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总结已建示范项目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严格准入,稳步推进煤制燃料示范项目建设,依托示范项目不断完善国内自主技术,加快转变煤炭利用方式,增强国内油气保障能力,为能源革命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量水而行”,在水资源许可的条件下开展示范项目建设。
2.坚持最严格环保标准,示范项目执行能源、化工领域现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或更高的环保要求。
3.坚持节能高效,示范项目应在现有水平上,通过优化流程、创新工艺、技术集成等途径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4.坚持科学布局,统筹考虑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交通运输、产品市场等因素科学合理布局示范项目。
5.坚持自主创新,重点示范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加工转化技术和装备,以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动其产业化、定型化和标准化。
二、示范项目设立(三)煤制燃料是指以煤炭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加工转化,生产汽油、煤油、柴油、航煤、石脑油、成品油调和组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液体或气体燃料的行业。
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以及联产多种燃料的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均是煤制燃料行业的组成部分。
(四)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等规划是指导煤制燃料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省级发展改革委、能源主管部门根据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遴选、确定煤制燃料示范项目(简称示范项目),优先列入规划并推动实施。
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 B32/939—2006 2006-05-26发布2006-07-26实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生态省建设纲要》,加强江苏省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化学工业企业的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及《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要求,规定了25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本标准主要参考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19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19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工业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化学工业企业重点控制的25种水污染物排放的最高浓度限值,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仍执行国家相应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7466—1987水质总铬的测定GB/T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酸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475—19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7478—1987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T7481—1987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T7485—1987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7486—1987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T7488–1987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GB/T7490—1987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1859—1989水质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光度法GB/T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1903—1989水质色度的测定GB/T11907—1989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11912—1989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204—1993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15580—199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1995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18871—200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HJ/T58—2000水质铍的测定铬菁R分光光度法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苏政复[2003]29号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石油化工行业排污标准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石油化工行业需要严格遵守排污标准,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一、废水排放石油化工行业对水的需求量极大,同时废水的排放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来控制废水的排放质量。
1. 污水处理设施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建立完备的污水处理设施,并确保设施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
设施应包括废水收集、沉淀、过滤等工艺,以确保废水排放的质量达到标准。
2. 重金属排放限制重金属是废水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对环境的危害不可忽视。
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在排放废水时需要限制重金属的含量,并确保排放的重金属浓度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3. 有机物排放限制有机物的排放对于水质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石油化工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限制废水中有机物的排放,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二、废气排放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有害物质和温室气体等。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石油化工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废气的排放。
1. 废气处理设施石油化工企业应该配备先进的废气处理设施,包括脱硫、脱氮和除尘等工艺。
这些设施应能够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并确保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并确保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
3. 温室气体减排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参与低碳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石油化工的发展。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石油化工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催化剂、废旧设备和废料等。
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983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1983年10月1日实施)UDC628.191;655.54
GB3551-83
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防治石油炼制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而制订。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石油炼制企业。
1标准的分级、分类
1.1标准的分级
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二级:
第一级是指所有新建、扩建、改建企业,自标准实施之日起立即执行的标准,和现有企业的奋斗目标。
第二级是指所有现有企业,自标准实施之日起立即执行的标准。
1.2标准的分类
全国石油炼制企业按加工深度和产品种类分为三类。
I类:燃料型炼油厂。
II类:燃料+润滑油型炼油厂。
III类:燃料+润滑油+炼油化工型炼油厂。
(包括加工高含硫原油页岩油和石油添加剂生产基地的炼油厂)。
2标准值
2.1全国石油炼油生产废水,最高容许排放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石油炼制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量
2.2石油炼油工业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石油炼制工业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
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2.3石油炼油工业废水中一般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3其他规定
3.1表1、表3中所列标准值,均指月平均值。
3.2每月监测的超标次数,应不大于总监测次数的10%。
3.3每次监测的测定值的超标幅度,应不大于最高容许排放浓度的50%。
3.4当地方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当地环境特点(如集中生活水源,经济渔业区等)时,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4标准的监测:
4.1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的采样点,设在车间(或处理设施)的排出口。
含有一般有害物质的采样点,设在工厂的排出口。
4.2制订本标准依据监测方法是:《石油工业废水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炼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小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委托石油工业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