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10
培训与开发课程编码:0BL05608课程名称(英文):Training and Development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学时:32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先修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导论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培训与开发主要为组织解决育人问题,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证明,凡是注重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会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表现出更好的业绩,也更有信心迎接环境的变化与挑战。
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对培训与开发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培训与开发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HRM职能模块的关系,理解培训与开发的基本含义,掌握培训的基本流程以及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培训活动关键环节的含义、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理解新员工导向培训的含义、作用及主要内容,掌握主要培训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
二、内容、学时及基本要求序号内容基本要求学时1第一章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1.1培训与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1.2培训与开发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要求掌握培训与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了解培训开发与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了解培训与开发对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培训与开发专业人员角色和能力素质的要求。
22第二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2.1培训与开发的起源和发展2.2培训与开发的含义2.3培训与开发的新趋势了解培训与开发的起源和发展;理解培训与开发内涵的异同;了解培训与开发的新趋势。
43第三章培训中的基本学习原理3.1基本学习原理3.2培训中学习效果的提高和迁移掌握主要的学习原理;了解学习策略和类型;理解学习效果迁移过程及迁移类型。
64第四章培训需求分析4.1培训需求分析系统4.2培训需求方法理解、掌握三个层面的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的含义;理解、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基本过程64.3培训计划;理解、掌握培训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制定和实施。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一节培训项目设计与有效性评估第一单元基于需求分析的项目设计第二单元员工培训的有效性评估第二节培训课程的设计第三节培训方法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第一单元培训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第二单元员工培训的组织与实施第四节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推行第一节培训项目设计与有效性评估第一单元基于需求分析的项目设计【知识要求】一、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一)培训需求分析:就是在计划与设计每项培训项目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研究,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和培训内容的过程。
(二)特点: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确定培训目标、制订培训计划、有效实施培训的前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至关重要,是使培训工作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
二、培训需求的调查与确认目的:确定谁最需要培训?最需要培训什么?即需要确认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1.提出需求意向。
2.需求分析。
1)排他分析:对产生绩效差距的因素作全面分析,确定哪些是认为因素,哪些不是认为因素。
若不是人为因素(人的素质和能力),就要否定培训意向。
2)因素确认:即便人为因素产生绩效差距,也不是通过对现有人员培训能彻底弥补和解决。
当遇到现职人员素质低或专业不对口,应当转换策略,采取人事调整方式解决问题。
确认哪些现存问题是通过员工培训可以解决的。
3.需求确认。
确认哪些岗位的员工需要培训,需要提高的是知识、技能还是能力素质。
三、培训需求分析的技术模型培训需求分析是决定培训效果的首要决定因素。
模型名称模型要点优势不足适用范围Go1dstein组织培训需求分析模型该模型指出,培训需求应从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三个方面着手,综合分析培训的环境及相关因素,考虑培训需求原因或“压力点”,基于环境因素分析以作出正确选择和判断。
组织分析是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前提,任务分析更侧重于职业活动的理想状况人员分析更侧重于员工个人的主观特征方面的分析。
第十章培训与开发第一节培训与开发决策分析一、培训与开发的决策分析投资方(组织或企业)在进行培训投资决策之前,会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因素:C:培训支出;B:培训收益;S:培训后组织支付给员工的加薪。
B-S大于C时,培训与开发就会提高组织的收益。
如果B>C,会存在两种极端情况:(1)S=0,则B-S>C,组织得到培训收益又不需要增加员工薪酬。
但员工没有获得加薪,不愿意支付培训费。
(2)S=B,则B-S=0,组织没从培训中得到收益。
这时组织不愿意为培训投资,而员工得到了加薪收益,会愿意自己支付培训费用。
现实中,一般的组织培训决策会介于(1)(2)两者之间。
二、培训与开发决策的制定培训开发决策的误区。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比其他类型的投资回报更难量化;(2)培训与开发评估的效果滞后;(3)很多组织都视培训为一种开支或一种员工福利,而不是一项投资。
第二节培训与开发的组织管理一、培训与开发的组织体系1.设立培训与开发机构需考虑的两个因素:(1)组织的规模;(2)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大型组织中设置专门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三种模式:(1)培训与开发机构隶属于人力资源部,是其中的一个部门。
(2)培训与开发机构与人力资源部并列,是组织的一个独立部门。
和(1)恰好相反。
(3)企业大学:是(2)独立的培训与开发机构的一种扩展模式。
一些大型的、实行分权化管理的组织中有时会建立。
二、培训与开发工作的组织管理(一)培训与开发部门的职能(二)管理层的培训与开发责任直线经理承担主要责任。
1.关注下属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发展机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2.充当教练、导师、榜样等角色,帮助下属去识别和利用日常工作中的所有机会;3.操作层面:上岗培训的主讲教师。
三、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效果评估是培训与开发体系中最难实现的一个环节。
培训与开发评估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层次评估模型,这一模型将评估内容分为:反应、学习、行为、结果、投资收益(投资报酬率)五个方面。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一单元员工培训规划的制定●1.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⑴系统性;⑵标准化;⑶有效性;⑷普遍性。
●2.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⑴培训目的;⑵培训目标;⑶培训对象和内容;⑷培训的范围;⑸培训的规模;⑹培训的时间;⑺培训的地点;⑻培训的费用;⑼培训的方法;⑽培训的教师;⑾计划的实施。
1.制定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⑴培训需求分析;⑵工作岗位说明;⑶工作任务分析;⑷培训内容排序;⑸描述培训目标;⑹设计培训内容;⑺设计培训方法;⑻设计评估标准;⑼试验验证。
2.制定培训规划应注意的问题:⑴制定培训的总体目标;⑵确定具体项目的子目标;⑶分配培训资源;⑷进行综合平衡。
3.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在培训投资与人力资源规划之间进行平衡;在企业正常生产与培训项目之间进行平衡;在员工培训需求与师资来源之间进行平衡;在员工培训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间进行平衡;在培训项目与培训完成期限之间进行平衡。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1.教学计划的内容:⑴教学目标、⑵课程设制、⑶教学形式、⑷教学环节、⑸教学时间安排等。
2.教学计划中的时间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因素:⑴整个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时间;⑵为完成某门课程所需要的时间;⑶周学时设计;⑷总学时设计;⑸教学形式、教学环节中涉及的各类课程的讲授、复习、实验、参观、讨论、自习、测验、考查等各环节的时间比例。
●3.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⑴适应性原则;⑵针对性原则;⑶最优化原则;⑷创新性原则。
●1.国外常见的几种教学计划设计程序: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程序、迪克和凯里的教学设计程序。
2.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肯普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型是早期培训教学设计模型中最为简洁明确的一种模式,它主要强调三个基本问题:⑴学习什么、达到怎样的熟练程度;⑵程序、教材和人员如何组合,才能最佳地实现培训目标;⑶使用什么手段来评价学习结果。
3.肯普的教学设计程序的具体步骤是:⑴列出课题,确定每一个课题的教学目的;⑵分析学员特点;⑶确定可能取得明显学习成果的的学习目标;⑷列出每一个学习目标的学科内容和大纲;⑸设计预测题;⑹选择教与学的活动和教学资源;⑺协调所提供的辅助服务⑻实施教学⑼根据学员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评价教学活动以便进行反馈和再修正。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作业指导书第1章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概述 (4)1.1 培训与开发的意义 (4)1.2 培训与开发的区别与联系 (4)1.3 培训与开发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5)第2章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 (5)2.1 需求分析的内涵与重要性 (5)2.2 需求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6)2.3 需求分析的实施与评估 (6)第3章培训与开发计划制定 (7)3.1 培训与开发目标设定 (7)3.1.1 分析企业战略需求,确定培训与开发的方向和重点; (7)3.1.2 调研员工现状,识别培训与开发需求; (7)3.1.3 结合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明确培训与开发目标; (7)3.1.4 将培训与开发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提升; (7)3.1.5 保证培训与开发目标的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时效性。
(7)3.2 培训与开发计划的构成要素 (7)3.2.1 培训与开发对象:确定参与培训与开发的员工范围,包括岗位、级别等; (7)3.2.2 培训与开发内容:根据培训与开发目标,设计具体的培训课程和开发活动; (7)3.2.3 培训与开发方式: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如授课、研讨、实操等; (7)3.2.4 培训与开发师资:选聘具备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师; (7)3.2.5 培训与开发时间:制定合理的培训周期,保证培训与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7)3.2.6 培训与开发地点:选择适宜的培训场地,保证培训效果; (7)3.2.7 培训与开发预算:根据实际需求,合理估算培训与开发经费; (7)3.2.8 培训与开发效果评估:设定评估指标和方法,保证培训与开发质量。
(7)3.3 培训与开发计划的制定流程 (7)3.3.1 组织内部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培训与开发需求; (7)3.3.2 召开培训与开发需求分析会议,形成初步的培训与开发计划; (8)3.3.3 征求相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对初步计划进行完善; (8)3.3.4 提交培训与开发计划至领导审批; (8)3.3.5 根据领导审批意见,调整培训与开发计划; (8)3.3.6 将最终确定的培训与开发计划进行公示,以便员工了解; (8)3.3.7 建立培训与开发项目组,负责计划的实施和跟踪; (8)3.3.8 定期评估培训与开发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