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配合比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m ,0);试配强度:fm ,=k*f2=*= MPa;( k取见下表1-1)f m ,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c);每方水泥用量:Qc =1000(fm,-β)/(α*fce)=1000[]/*=396 kgQ c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 ) 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β=-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 3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 值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 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 =1520kg 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 ); 每方减水剂用量:Q e =1100×1%= 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 ); 每方用水量: Q w =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w/c=)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和,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w/c=)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w/c=)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
○5.注浆材料
注浆材料原则上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6.浆液配合比:浆液配合比的选择要考虑岩石裂隙情况及浆液的扩散半径,一般是由试验室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情况可选择:
水泥浆:水玻璃浆=1:0.5(体积比) 水泥浆的水灰比=0.8~1.2
○7.凝胶与凝结时间
浆液凝胶的确定一般应采用CS浆液作压注试验,当进浆量很大、泵压长时间不升高时,胶凝时间选1~2分钟;当进浆量中等、泵压稳定上升时,胶凝时间选3~4分钟;进浆量较小、泵压升高很快时,胶凝时间选5~6分钟。
双液浆的凝胶时间不同于凝结时间。
凝胶时间较短,是指由流动状态变位不流动状态的过程。
凝结是水泥浆体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
施工控制分三种情况:
a).水灰比固定,水玻璃浓度不变,变换双浆比例。
当水玻璃所占比例由小到大,凝胶时间则由长到短,初、终凝由快到慢;
b).水玻璃浓度不变,双液比例固定,变换水灰比例,当水灰比由小到大,凝胶时间由短到长,初、终凝由快到慢;
c).水灰比不变,双液固定,变换水玻璃浓度。
当水玻璃浓度由高到低,凝胶时间由短到长,初、终凝由快到慢。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k*f2=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1000[36.0-(-15.09)]/(3.03*42.5)=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
M30 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宁国海螺P.O 42.5R2、砂:旌德三溪河砂(U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江苏博特,掺量1%)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 k*f2=1.2*30.0=36.0 MPa ( k 取1.20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OOO(f m,o-®/(a fce)=1000 [ 36.0-(-15.09) /(3.03*42.5) =396 kgQ c ------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 -------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a、B ------- 砂浆的特征系数,a3.03,沪一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 4 5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c及k值每方用水量:Q w=473kg5、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贝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x 1%=11.00kg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 1520: 473: 11.00 (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米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 473: 10.51 (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 473: 11.54(w/c=0.41 )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 0.43 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 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整理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
隧道锚杆注浆配合比隧道锚杆注浆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治理技术,通过注浆材料填充锚杆孔隙,加固地层,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隧道锚杆注浆配合比是指注浆材料中各组分的比例关系,它对注浆效果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隧道锚杆注浆配合比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隧道锚杆注浆配合比的意义隧道锚杆注浆配合比的合理选择对于保障隧道工程的安全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合理的注浆配合比可以确保注浆材料的性能符合工程要求,提高注浆材料的强度和粘结力,增加地层的稳定性。
其次,注浆配合比的选择还可以根据地层的不同特点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注浆工程需求。
最后,注浆配合比的优化还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1. 注浆材料性能:注浆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注浆配合比的选择。
一般来说,注浆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粘结力,以确保注浆材料与地层充分粘结。
此外,注浆材料还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控性,方便施工操作。
2. 地层特性:地层的不同特性对注浆配合比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例如,在软弱地层中,应选择较高的注浆配合比以增加地层的强度;而在较硬的地层中,可以适当降低注浆配合比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3. 注浆孔隙结构:注浆孔隙结构的大小和分布对注浆配合比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当注浆孔隙较大时,应选择较高的注浆配合比以充分填充孔隙;而当注浆孔隙较小时,可以适当降低注浆配合比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三、隧道锚杆注浆配合比的优化方法1. 经验法:根据以往工程经验,选择适当的注浆配合比。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依赖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实际数据。
2. 实验法: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确定最佳的注浆配合比。
实验方法可以全面考虑注浆材料性能和地层特性等因素,但需要较长的研究周期和较高的成本投入。
3. 数值模拟法: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注浆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调整参数来优化注浆配合比。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准确预测注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但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模拟能力和专业知识。
地聚合物注浆配合比地聚合物注浆配合比是利用地聚合物、化学添加剂以及其他基础材料混合而成的。
本篇文档将介绍地聚合物注浆配合比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材料、活性添加剂、比例混合、搅拌、注浆设备、加固效果检测。
1.基础材料制作地聚合物注浆配合比的基础材料主要包括:地聚合物、水、化学添加剂等。
其中,地聚合物是一种以硅铝酸盐为主的无机材料,具有高粘结力、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
水是混合浆液所必需的介质。
化学添加剂则用于调节浆液性能,如增加流动性、减少粘度等。
2.活性添加剂添加活性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地聚合物注浆配合比的效果。
活性添加剂主要起到催化、增强和增韧的作用。
常见的活性添加剂包括:硅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
选择合适的添加剂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材料性能进行实验验证。
3.比例混合将地聚合物、水、化学添加剂和活性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是制作地聚合物注浆配合比的关键步骤。
混合比例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材料性能进行实验确定。
混合时,先将地聚合物和化学添加剂干混均匀,再逐渐加入水和活性添加剂,同时搅拌以促进混合均匀。
4.搅拌搅拌是使各种材料均匀混合的重要步骤。
在制作地聚合物注浆配合比时,应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如锚式搅拌机、卧式搅拌机等。
搅拌时,应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以避免材料出现结块和不均匀分布等现象。
均匀混合能够使浆液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粘结性能。
5.注浆设备注浆设备是实施地聚合物注浆的关键工具。
主要的注浆设备包括:泵、压力罐和管道等。
使用前,应对注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注浆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注浆嘴和管道,并确保其连接紧密、无泄漏。
6.加固效果检测为验证地聚合物注浆配合比的实际加固效果,需要采取一些检测方法。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渗透性检测、强度检测和模量检测等。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分别测定浆液的渗透系数、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参数,从而评估其加固效果。
【推荐】注浆配合比设计及注浆施工组织设计注浆配合比设计及注浆施工组织设计注浆施工技术汇总1、注浆配合比设计注浆配合比,必须考虑合理的岩溶地基处理相关参数和施工工艺,使用材料、施工机具等加以决定.根据设计要求中的规定,岩溶注浆的技术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浆液水灰比为 0.8:1—1:1.2、注浆水泥采用 PO42.5R 水泥.3、双液注浆采用水玻璃 38-43Be,,模数 2.4-3。
0。
4、拌合水:中铁二十三局生活用水。
1.1 配合比设计1m3 水泥浆(绝对体积)需要的材料按下式计算:1000WPW-CPCPiPP式中W——水的重量(kg),C-—水泥重量(kg),Pi——缓凝剂重量(kg),P—-各种材料比重则:1000WPW-CPC设 PW1。
0,PC3。
12 则:1000W0.32C由 W/C1.0 得10001.0C0。
32CC757。
6(kg)W757。
6(kg)Pi757。
6×0.00957。
20(kg)水泥浆:水玻璃1:0。
5(体积比),水玻璃密度为 1。
38(g/cm3)。
根据此配合设计双液浆体稠度为 8。
4s,水泥浆比重为 1。
52(g/cm3),满足施工要求。
2 施工工艺2。
1 岩溶注浆要遵循“探灌结合”原则,封闭土石界面,形成隔水帷幕。
要求:岩溶注浆孔要求注浆厚度不小于 8m,入基岩 5m 注浆孔按设计要求采用梅花形或正方形布置,孔间5.0×5。
0m;路堤地段加固范围至路堤坡脚外约 5m,路堑地段加固距 7。
0×7.0m 或范围至侧沟平台外边缘。
另外,施工中如遇溶洞孔深至溶洞底板下 1m。
2。
1.1 施工准备?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防止钻孔伤及地下管线和当地水井,防止污染水源;?将试验场地平整,设置必要的排水坡,防止地表水下渗;?完成工艺试验段全部孔位放样,并测量、记录孔口地面高程; ?接通施工用水、电,钻机试运行,确保准备灌浆用的水泥、砂、水玻璃等,并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设备能正常开钻; ??检测所有注浆设备状态,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培训.2。
M30 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U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 k*f 2 =1.2*30.0=36.0 MPa;( k 取 1.20 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 -------- 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 B )/(a *fce)=1000 [36.0-(-15.09)] /(3.03*42.5) =396 kgQ c -----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 -------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a、B ------- 砂浆的特征系数,a =3.03,B =—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 4 5 6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及k值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 1520: 473: 11.00 (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贝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x 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
M30 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 :f m, 0 = k*f 2=*= MPa;( k 取见下表1-1)f m, 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 , 精确至MPa;f 2——————砂浆强度等级值( MPa) , 精确至 MPa;k——————系数见表 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 :Q c =1000(f m, 0 - β )/( α*fce)=1000[] /*=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β =-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 ),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 1-1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 值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差σ( MPa)k M5 M10 M15 M20 M25 M30施工水平优良一般较差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时的堆积密度 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 :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 :Q e=1100×1%=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 =1100:1520:473:(w/c=)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和,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 =1051:1520:473:( w/c=)水泥:砂:水:减水剂 =1154:1520:473:( w/c=)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 7d 、28d 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设试材料用量 kg计 水配稠编7d28d强 灰 强减 水度号水 泥砂水MpaMpa度比度mm剂MpaMpaA M301051 1520 473128B M30 1100 1520 473 120C M301154 15204731109、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 B 组(水灰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 =1100:1520:473:中交二航局 S217 长绩段改建工程 QS02标工地试验室。
水泥浆注浆配比
水泥浆的配比是指水泥浆中各组分的量,包括水泥、水和添加剂。
一般情况下,水泥浆的配比应根据施工要求进行确定,以确保其物理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一般而言,水泥浆的配比可分为基本配比和实际配比。
基本配比是指干式配比,即根据不同施工要求,在不考虑水量因素的情况下确定水泥浆的配比。
实际配比是指湿式配比,即根据不同施工要求,在考虑水量因素的情况下确定水泥浆的配比。
具体来说,水泥浆注浆配比的确定,除了要求考虑施工条件和物料供应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水泥、水和添加剂之间的比例。
常见的水泥浆注浆配比有:
1、根据施工要求确定的基本配比:一般来说,通用的水泥浆注浆配比为水泥:水:添加剂=1:0.45-0.50:0.2-0.3。
2、根据施工要求确定的实际配比:一般来说,水泥浆注浆的实际配比为水泥:水:添加剂=1:0.4-0.55:0.2-0.3。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k*f2=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页脚内容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1000[36.0-(-15.09)]/(3.03*42.5)=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页脚内容2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页脚内容3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页脚内容4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页脚内容5。
改性水玻璃注浆材料配合比
A液:浓度为30%的H2SO4,由93%的浓H2SO4稀释而成,浓H2SO4:水=1:2.1(重量比)。
B液:水玻璃,按水玻璃:水=1:1.5的重量比稀释而成。
稳定剂:柠檬酸,掺量为A液重量的10%。
A液与B液按1:4的体积比配制成注浆液。
配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1、将浓H2SO4稀释至30%的浓度;
2、往稀释后的H2SO4中加入其重量10%的稳定剂并搅溶;
3、按比例稀释水玻璃;
4、往稀H2SO4中加入稀释过的水玻璃,边搅拌边加入;
5、用塑料桶装溶液;
6、严格按配比施工。
说明:浓度为93%的H2SO4比重为1.70g/cm3;
浓度为30%的H2SO4比重为1.22g/cm3;
稀释后水玻璃的比重为1.14 g/cm3。
试验:复核:
中铁五局北京地铁十号线十九标段项目经理部
2004.7.16。
双液注浆配方比例
简介
双液注浆是一种常用于土地基础加固和岩石封堵的技术。
本文档旨在介绍双液注浆的配方比例,以帮助读者正确制备双液注浆材料。
双液注浆的基本原理
双液注浆通过将两种液体混合后注入地下,实现固化材料的形成。
其中,液体A和液体B在相遇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固化效果。
配方比例
双液注浆的配方比例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一般而言,液体A和液体B的比例在1:1到1:3之间。
以下为一种常见的配方比例:
- 液体A:液体B = 1:2
这种配方比例常用于土地基础加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注意事项
在制备双液注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液体A和液体B的质量稳定,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
2. 在混合液体A和液体B之前,应先确认两者的预定用量,避免浪费或不足。
3. 混合后的双液注浆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以免固化效果降低或失效。
总结
双液注浆是一种有效的土地基础加固和岩石封堵技术。
通过调整液体A和液体B的配方比例,可以获得理想的注浆效果。
在制备双液注浆时,要注意各液体的质量稳定和用量合理,以确保注浆效果的最大化。
盾构同步注浆配比
1、惰性浆液
性能指标:28d抗压强度≥1.0MPa;稠度:10~13cm;坍落度:24~26cm,2h内≥24cm。
性能指标:7d抗压强度≥0.7MPa,28d抗压强度≥1.0MPa;稠度:10~13cm;坍落度:24~26cm,2h内≥24cm。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轨道交通IV-TS-01标试验室
1、惰性浆液
性能指标:28d抗压强度≥1.0MPa;稠度:10~13cm;坍落度:24~26cm,2h内≥24cm。
2、硬性浆液
性能指标:7d抗压强度≥0.7MPa,28d抗压强度≥1.0MPa;稠度:10~13cm;坍落度:24~26cm,2h内≥24cm。
凝结时间14h。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轨道交通IV-TS-01标试验室
3、惰性浆液
性能指标:28d抗压强度≥1.0MPa;稠度:10~13cm。
4、硬性浆液
性能指标:7d抗压强度≥0.7MPa,28d抗压强度≥1.0MPa;
稠度:10~13cm。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苏州轨道交通IV-TS-01标试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