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重叠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1)地形条件: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 坡较多;
(2)气候条件:又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 地区,降水较多,且多暴雨; (3)物质条件: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 分布地区。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为泥石流和滑 坡提供有力生成条件
爆发频率较低,但规 模大且来势迅猛
14
探究: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 “泥石”
“流”
?
=
泥石流
15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 植被、气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
地形: 坡陡谷深的山区 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16
(二)滑坡
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 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 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
4.灾害的严重后果
摧毁农田;造成人员伤亡;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 水电工程及矿山等。
9
(一)泥石流
1、定义:
泥石流: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 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 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往往突然爆发,山谷如雷鸣。
28
解析 本题考查了滑坡发生的条件和应对措施。第(1)题,据甲 图可知,在坡度 15°左右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据乙图可知 砂土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第(2)题,防御滑坡的措施既有工 程性措施也有非工程性措施。
答案 (1)坡度 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 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 (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 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