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课件)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 格式:ppt
- 大小:470.00 KB
- 文档页数:10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听课记录1.1 课题导入教师行为:•教师首先回顾了之前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问学生:“我们之前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那么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分数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后,进一步提问:“那么,你们是否注意到,有些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而有些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通过举例,如“1/2是真分数,因为分子小于分母;而5/3是假分数,因为分子大于分母”,引出课题,并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关于分子与分母关系的问题,表现出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好奇和兴趣。
过程评价:•课题导入通过回顾旧知和提问,成功地引导学生注意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关系,为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做好了铺垫。
1.2 导学释题教师行为:•详细解释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如1/2、2/3等;假分数是指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如5/3、7/4等。
”•通过举例进一步说明:“你们看,真分数的值总是小于1,而假分数的值则大于或等于1。
”•解释假分数可以转化为带分数:“有些假分数可以转化为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和,如5/3可以转化为1又2/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判断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并尝试将假分数转化为带分数。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理解并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学生跟随教师的举例,尝试判断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
•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尝试将假分数转化为带分数,并互相交流经验和方法。
过程评价:•导学释题环节详细而深入,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使学生充分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以及假分数转化为带分数的方法。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表现出较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板书设计教师行为提纲式板书:•课题: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分子< 分母•值< 1•示例:1/2、2/3•假分数:•分子≥ 分母•值≥ 1•示例:5/3、7/4•假分数转带分数:•整数部分= 分子÷ 分母•真分数部分= 分子% 分母/ 分母•示例:5/3 = 1又2/3过程评价:•提纲式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特点、示例以及假分数转化为带分数的方法。
2.真分数和假数第1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1)▷教学内容教科书P53例1、例2,完成教科书P55~56“练习十三”中第1、2、8题。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了解带分数的概念,知道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带分数。
2.在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与特征。
▷教学难点建构对假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真分数和假分数师: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标有数字4,4,3,3的四张卡片,请你任选两张,看看用它们能组成什么样的分数。
【学情预设】由于以前学到的分数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几份,所以学生能说出组成的分数34,33,44,但是对于43,很多学生还难以接受。
教师引导,并板书:34,33,44,43。
师:对比34,33,44,43这几个分数,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师:这几个分数中,有我们熟悉的34,也有我们可以接受的33,44,还有我们很少见到的43,它们既有真分数也有假分数,到底谁为真、谁为假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真分数和假分数。
[板书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1)]【设计意图】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观察、对比4个分数,意在让学生初步感知真分数和假分数。
34和43的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为后面学习倒数作铺垫。
二、探究活动,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1.充分感知,认识真分数。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3例1。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板书时,要有意识地将真分数、假分数写在相应位置,整体布局板书。
师:你们会涂吗?(2)学生说,教师用课件显示涂色。
师:13怎么涂?(3份中涂1份)随便哪一份都行吗?(行)师:34怎么涂?(4份中涂3份)师:56怎么涂?(6份中涂5份)【学情预设】对于真分数,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图形上涂色对于他们来说很简单,可以让学生说,教师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