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的种类与危害-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 格式:pdf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12
兴奋剂上瘾的风险兴奋剂在现代竞技体育中广泛被运动员使用,以提高体能和表现。
然而,兴奋剂使用的风险远远超过了其短期的好处。
本文将探讨兴奋剂的定义、分类以及使用兴奋剂所带来的健康和道德风险。
一、兴奋剂的定义和分类兴奋剂指的是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如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等。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定义,兴奋剂可以分为两类:直接作用于运动性能的物质,如类固醇荷尔蒙和人类生长激素;以及对呼吸和血液系统产生影响的物质,如刺激剂和利尿剂。
二、使用兴奋剂的健康风险1. 心血管问题:兴奋剂可以提高心脏的负担,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心血管问题。
长期使用兴奋剂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2. 精神依赖:兴奋剂具有成瘾性,使用者可能会形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
戒断兴奋剂可能导致抑郁、焦虑和疲劳等不适症状。
3. 合法后果:许多国家和体育组织禁止使用兴奋剂。
运动员被检测到使用兴奋剂可能面临禁赛、名誉受损和经济损失等合法后果。
三、使用兴奋剂的道德风险1. 不公平竞争: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可能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剥夺了其他运动员公平竞争的权利。
这违背了体育精神和道德准则。
2. 篡改记录: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可以突破记录并创造更高的成绩,但这并非真实的体育成就。
这样的记录可能会误导后来者和观众,对于整个体育界的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
3. 健康风险传导:一些青少年运动员可能模仿职业运动员使用兴奋剂,而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结论尽管兴奋剂可以在短期内提高运动表现,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使用兴奋剂带来的风险远远超过了其益处。
兴奋剂对运动员的健康和道德都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兴奋剂使用的监管和教育,以确保公平、健康和道德的竞技体育环境。
(总字数:443)。
兴奋剂危害破坏运动公平近年来,兴奋剂在体育界的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给运动公平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兴奋剂的使用不仅违反了竞技道德,也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风险。
本文将从运动公平的角度,探讨兴奋剂的危害以及对运动公平的破坏。
一、兴奋剂的定义和分类兴奋剂是指能够提高运动员体能、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反应能力的物质。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的不同,兴奋剂可以分为激素类和非激素类两大类。
其中,激素类兴奋剂主要包括雄激素、生长激素等,而非激素类兴奋剂则包括血液增氧剂、神经递质类兴奋剂等。
二、兴奋剂的危害1. 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兴奋剂的滥用会给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损害。
长期滥用激素类兴奋剂会导致性腺功能障碍、生殖系统疾病等;而非激素类兴奋剂的滥用则容易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等。
2. 破坏公平竞争:兴奋剂的使用严重破坏了运动的公平性,使得不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无法与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公平竞争。
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能够获得明显的优势,使得整个比赛的公正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大打折扣。
3. 社会伦理问题:兴奋剂的滥用还涉及到社会伦理问题。
当体育比赛变成获得荣誉和金钱的手段时,运动员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不择手段地使用兴奋剂,这种行为违背了体育精神和价值观,对青少年形成了不良示范。
三、兴奋剂对公平竞争原则的破坏1. 滥用兴奋剂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运动公平的核心是比赛参与者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公正竞争,而兴奋剂的使用会破坏这一原则,使得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处于明显的不公平状态下。
2. 兴奋剂的使用导致了成绩的虚假。
运动比赛的结果应该是运动员真实水平的体现,而使用兴奋剂后的成绩则失去了真实性,无法客观反映一个人的实力和努力。
3. 兴奋剂的使用引发了道德的沦丧。
运动员应该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训练来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而使用兴奋剂则是一种侥幸心理和不道德的行为,这使得整个运动界的道德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四、解决兴奋剂问题的措施为了维护运动公平和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兴奋剂问题。
兴奋剂的副作用与风险现代社会中,随着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兴奋剂的使用逐渐成为体育界的一大争议话题。
兴奋剂指的是一类能够提高运动员体能状态、增强体力、促进康复的物质。
虽然兴奋剂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运动成绩,但却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与风险。
本文将深入分析兴奋剂的副作用与风险,并强调禁止兴奋剂使用的重要性。
在兴奋剂的使用中,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健康问题。
兴奋剂的过量使用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长期和频繁使用兴奋剂会造成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脏疾病风险增加;肌肉疲劳度增加,容易引发运动损伤和肌肉痉挛;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肝炎等疾病。
兴奋剂的副作用也不仅仅限于身体,还可能对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情绪波动、失眠、精神紧张等。
因此,运动员在使用兴奋剂时必须认识到这些副作用,深思熟虑是否值得用健康去换取短暂的优势。
此外,兴奋剂使用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兴奋剂的滥用违背了体育精神和竞技公平的原则,触犯了国际体育组织的纪律规定。
许多体育组织、赛事和国家都实施严格的兴奋剂检测制度,一旦被查出使用兴奋剂,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包括禁赛、取消成绩等。
此外,有些国家将兴奋剂滥用定性为违法行为,涉及者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和刑事起诉。
因此,运动员应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坚决拒绝使用兴奋剂,遵守相关规定,以保证体育运动的公平性和体育精神的传承。
除了对运动员个人的副作用和法律风险外,兴奋剂的使用还对整个体育界和社会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兴奋剂的使用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得那些没有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妨碍了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推动。
其次,兴奋剂的使用将对年轻一代产生不可逆转的误导作用,使他们认为只有依靠外部物质才能达到优秀的成绩,丧失了通过努力和训练取得进步的信念和意愿。
此外,兴奋剂的滥用也对公众的健康观念产生不良影响,误导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可能导致更多的人滥用兴奋剂以求快速瘦身或增加体力,从而引发更大的健康问题。
兴奋剂危害体育事业的损失一、引言体育事业一直被认为是全球各个国家共同推崇的领域,它培养了无数的英勇运动员、树立了许多榜样,并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然而,兴奋剂的滥用却给体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旨在探讨兴奋剂的危害,以及它对体育事业所造成的损失。
二、兴奋剂的定义和种类兴奋剂是指那些能够改变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从而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物质。
它们可以分为三类:激素类兴奋剂、血液增氧剂和神经系统兴奋剂。
三、兴奋剂的危害1. 健康风险:兴奋剂的滥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高血压、肝脏损伤等。
长期滥用兴奋剂还会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
2. 荣誉受损:兴奋剂的使用会削弱运动员的道德和荣誉感,破坏公平竞争的原则。
当运动员被发现使用兴奋剂后,他们的成绩将会被取消,荣誉也会被抹去。
3. 影响观众信心:观众对于体育比赛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有着极高的期望,兴奋剂的使用破坏了这种期望,使观众对体育比赛的信心受到质疑,给体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
4. 导致比赛结果不确定性增加:兴奋剂的使用让比赛结果变得不确定。
这种不确定性会让观众失去对比赛的兴趣,进而减少体育事业的收入。
四、体育事业遭受的损失1. 影响市场价值:兴奋剂的滥用会让赞助商和广告商对体育比赛的投资受到影响。
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与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或比赛联系在一起。
2. 降低媒体关注度:由于兴奋剂的使用导致竞赛结果不确定,不少媒体对体育比赛的报道和转播也开始减少。
这将使得许多体育项目的曝光度降低,进而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
3. 损害年轻运动员的榜样形象:青少年运动员需要榜样来激励他们更好地发展。
兴奋剂的滥用破坏了运动员的榜样形象,给年轻一代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
4. 破坏纪录的真实性:运动员打破纪录是体育比赛中的重要一环,而兴奋剂的使用让纪录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这进一步削弱了观众对纪录的认可和赞赏。
五、防范兴奋剂滥用的措施1. 加强监管:各级体育组织应加强对运动员的监管力度,加大兴奋剂检测的频次和力度,确保运动员不得使用兴奋剂。
吴侔天(退休)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田径运动管理中心2019.01.14纯洁体育对兴奋剂说不!CLEAN SPORT, SAY NO TO DOPING!兴奋剂的种类与危害四、兴奋剂的危害二、兴奋剂的种类(2019年禁用清单)一、兴奋剂目录和禁用清单五、相关案例三、2019年禁用清单的主要变化一、兴奋剂目录和禁用清单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国务院行政法规《反兴奋剂条例》以及年度兴奋剂目录公告;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4.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及年度《禁用清单》;5.国家体育总局20号令:《反兴奋剂管理办法》;6.国家体育总局体规字[2018]4号: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修订《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管制通则》的通知。
有关反兴奋剂重要法规性文件:为实现我国政府各部门对WADA禁用清单中的物质和方法的有效管控;由体育总局、商务部、卫计委、海关总署和食药总局五部委联合公告发布;兴奋剂目录按我国政府对药品管理的方式分类,加强对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的管理。
兴奋剂目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2006年8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国政府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 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十八个签署该公约的国家2005年10月于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三届会议上通过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因此,国务院行政法规《反兴奋剂条例》的《兴奋剂目录》严格和作为《国际公约》附件的WADA 公布的《禁用清单》内容高度一致。
2019_禁用清单_国际标准重点: 1.掌握兴奋剂种类的重要性2. 2019年《禁用清单》中兴奋剂种类3. 《禁用清单》不容挑战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二、兴奋剂的种类(2019年《禁用清单》)禁用物质S0. 未获批准的物质S1. 蛋白同化制剂S2. 肽类激素、生长因子、相关物质和模拟物S3. 2-激动剂S4. 激素及代谢调节剂S5. 利尿剂和掩蔽剂禁用方法M1. 篡改血液和血液成分M2. 化学和物理篡改M3. 基因和细胞兴奋剂所有场合禁用的物质和方法(赛内和赛外)赛内禁用的物质和方法禁用物质S6. 刺激剂S7. 麻醉剂S8. 大麻(酚)类S9. 糖皮质激素类特殊项目禁用物质P1. β-阻断剂1.《禁用清单》是以举例的方式说明哪些物质禁止使用;2.有的物质名称虽然没有明确列入《禁用清单》,但属于兴奋剂种类中的某类物质,也禁止使用;3.《禁用清单》中兴奋剂种类具有明确界定的内涵;4.每年公布《禁用清单》,WADA 可能会调整兴奋剂品种和种类。
兴奋剂在奥运会上的禁用政策兴奋剂,作为一种药物或化学物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功能,在竞技比赛中有着明显的提升效果。
然而,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中,兴奋剂被严格禁止使用。
本文将探讨兴奋剂在奥运会上的禁用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背后原因。
一、兴奋剂的定义和分类兴奋剂是指那些可以增强运动员身体功能、提高运动表现的物质。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原理,兴奋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类固醇类兴奋剂:如合成雄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2.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等;3. 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4. 血液增粘剂:如人造血液代用品等。
二、奥运会对兴奋剂的禁用政策奥运会对兴奋剂的禁用政策严苛且明确,目的是确保公平竞技和保护运动员的健康。
具体政策如下:1. 禁止使用任何被国际奥委会(IOC)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列为禁药的物质;2. 有计划进行药物测试,包括尿液样本和血液样本的采集;3. 进行药物测试的运动员必须遵守随机抽查,无论赛前还是赛后;4. 运动员需承诺不使用任何禁药,在签署参赛合同时进行确认;5. 对于违反禁药政策的运动员,将面临禁赛、剥夺奖牌和名次、声誉受损等处罚。
三、禁用政策的原因禁用兴奋剂的政策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公平竞技,同时也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 维护运动员的健康:使用兴奋剂可能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包括心脏负担过重、荷尔蒙失衡等;2. 保护竞技精神:奥运会强调竞技精神和体育道德,禁止使用兴奋剂有助于保护这种竞技纯粹性;3. 维护比赛公平性:兴奋剂的使用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竞争,给其他没有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带来不公平;4. 遵守道德和伦理:使用兴奋剂违背了药物使用的伦理和道德原则,奥运会倡导的是运动员通过自身努力和训练取得成绩。
四、禁用政策的挑战与改进然而,兴奋剂在奥运会上的禁用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改进的需求:1. 检测技术的进步:虽然药物检测技术不断改进,但仍存在一些无法检测到的新型兴奋剂;2. 时间差和滞留物:某些兴奋剂的滞留时间较长,导致可能在赛后才被检测到;3. 掌握使用剂量:兴奋剂使用剂量的掌握也是一个难题,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提供明显效果,过高的剂量则会引发副作用;4. 教育与宣传:更多的教育和宣传,使运动员对兴奋剂的危害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的自觉性。
兴奋剂的种类及其危害信息化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兴奋剂的种类及其对人體的危害,探讨了兴奋剂的控制及检测所面临的问题,揭示了兴奋剂检测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关键词兴奋剂危害检测;种类;危害1 “兴奋剂”与“使用兴奋剂”兴奋剂(Doping)是指国际体育组织规定的禁用药物和方法的统称。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医学委员会规定:“竞赛运动员使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以非正常量或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的不正当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即为使用兴奋剂。
”被国际奥委会认可的“使用兴奋剂”的定义为:“给予使用或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使用任何体外异物,或任何异常剂量的或通过任何异常途径摄入体内的生理物质,其唯一的目的在于以人为的不正当手段提高竞赛中的运动成绩。
”此外,国际奥委会在解释什么是“使用兴奋剂”时还明确规定:“当需要进行医务治疗时,使用任何可因其性质、剂量或用法而人为地不正当提高运动员竞赛中的运动成绩的物质,也被看作是使用兴奋剂。
”至于体育运动中禁止使用的各种物质和方法,由国际奥委会统一列出名单,定期修改并公布在《奥林匹克宪章》第48条医务条例中。
因此,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使用或参与使用了该名单中的禁用物质或方法,即为使用兴奋剂[1]。
2 兴奋剂的种类及其危害2.1 禁用物质类(1)刺激剂。
刺激剂主要有两类,其中的一类主要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如苯丙胺和可卡因等。
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靠抑制身体的自然警报系统和减轻“过度用力”引起的疼痛感来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增强耐力和力量。
其他作用还包括增加心律、血压和能量代谢。
另一类主要作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如肾上腺素、麻黄素和咖啡因。
其作用是增加心律、血压和肌肉血流量,扩张呼吸道、增加肺通气量。
使用刺激剂带来的副作用是心悸、呼吸急促、口干和出现泌尿系统问题。
如果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服用大剂量的刺激剂,可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甚至引起心脏衰竭而造成死亡。
兴奋剂对人体的作用及危害一:合成类固醇此类药物作为兴奋剂使用的频率最高,范围最广,例如甲睾酮、苯丙酸诺龙、葵酸诺龙等。
该类药物具有雄激素的作用,能使运动员体格强壮、肌肉发达、增强爆发力、促进训练后的恢复,还有助于增加训练强度。
因此该类药物常被短跑、游泳、自行车、滑雪等运动员使用。
危害:合成类固醇类兴奋剂潜在的毒副作用也很大。
男性运动员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阳痿、睾丸萎缩、精子生成减少甚至无精子,从而影响生育。
服用者还会出现性格改变、肾功能异常、乳房增大及早秃。
女性运动员长期使用该类药物会引起脱发、性功能异常、月经失调,甚至闭经和不孕。
女性运动员还会出现声音变粗、肌肉增生、多毛、长胡须等男性体征,即使停药也不可逆转。
不论男女运动员,最严重的危害是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及脑出血,以及肝癌、肾癌等。
二:精神刺激剂精神刺激类兴奋剂常用的有麻黄素类、可卡因等,此类药物能提高运动员的呼吸功能,改善循环,增加供氧能力,使精神亢奋,增强体力。
可卡因会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能忍受竞技造成的伤痛,提高攻击力。
危害:精神刺激类药物用量大时会出现呼吸快而浅、血压上升,严重时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长期服用会出现头痛、心慌、焦虑、失眠、耳鸣、震颤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三:β—受体阻滞剂典型代表药是普萘洛尔。
此类药物具有镇静作用,服用后可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和运动耐力,还可消除运动员赛前的紧张心理,实现超水平发挥。
射击、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使用此类药物较多。
危害: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是头晕、失眠、抑郁、幻觉、心动过缓、血压低,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长期使用后若突然停药,会引起心跳过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四:麻醉镇静剂可待因、吗啡及其衍生物,以及同类合成制剂均属于麻醉镇痛剂。
运动员使用后会产生快感及亢奋,同时伴有超越体能的幻觉,帮助运动员长时间忍受肌肉疼痛。
因此,游泳和长跑运动员使用较多。
兴奋剂药品的使用风险与警示兴奋剂药品,作为促进身体能力和反应速度的辅助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竞技、医疗保健等领域。
虽然兴奋剂药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但其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兴奋剂药品的使用风险,并给予相关警示。
一、兴奋剂药品的类型与作用兴奋剂药品主要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
中枢性兴奋剂如可卡因、安非他命等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周围性兴奋剂如咖啡因、同甘醇等则能够促进肌肉和能量的产生,增强人体的肌肉耐力和爆发力。
兴奋剂药品的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运动表现,但却可能导致许多不良后果。
二、兴奋剂药品的使用风险1. 身体健康风险兴奋剂药品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大,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发作等严重后果。
同时,长期使用兴奋剂药品也可能对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潜在的损害。
运动员在使用兴奋剂药品前,应充分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 法律风险兴奋剂药品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列入禁用药物名单。
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如果被检测到使用禁用药物,将面临严重的处罚,甚至可能被永久禁赛。
因此,运动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参加比赛前进行药检,避免违规使用兴奋剂药品。
3. 后果风险兴奋剂药品使用后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后果,如心理依赖、戒断症状、药物滥用等。
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兴奋剂药品的人群,更容易形成药物依赖,导致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困扰。
因此,严格控制兴奋剂药品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兴奋剂药品的警示1. 健康第一在使用兴奋剂药品之前,应当首先确保自身身体健康状况。
运动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如果存在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或者肝脏、肾脏等器官的问题,应当避免使用兴奋剂药品。
2. 强调合理训练兴奋剂药品不应成为提高运动表现的唯一途径。
合理的训练和充足的休息对于提升运动能力同样重要。
运动员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规律的生活作息,来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
兴奋剂的伤害与后果兴奋剂,也被称为禁药或违禁药物,是指在体育竞技中使用的一类药物或物质,其目的是改善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和表现。
然而,使用兴奋剂不仅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还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兴奋剂的伤害与后果,以求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兴奋剂的分类及机制兴奋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类固醇类、生长激素、血液增加剂等。
这些兴奋剂在人体中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能够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耐力、促进蛋白质合成等,从而达到改善运动表现的效果。
二、兴奋剂的伤害和风险使用兴奋剂不仅违反了体育道德,而且会对使用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首先,兴奋剂的使用可能导致一系列身体系统的问题。
例如,类固醇类兴奋剂可引发激素失调、心血管疾病、肝功能异常等;血液增加剂可能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等。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其生命。
此外,使用兴奋剂还存在心理健康风险。
兴奋剂的使用与竞技压力密切相关,一些运动员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同时,兴奋剂的滥用可能导致依赖和成瘾,使运动员不断增加剂量以获得相同效果,这将进一步加剧身体和心理的损害。
最后,使用兴奋剂不仅伤害了个人,也对体育运动的公平性造成了破坏。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后,其身体能力和表现将远超其他运动员,导致比赛结果的不公平和不可信。
这不仅影响了观众对体育比赛的兴趣和信心,也破坏了体育竞技的核心价值观。
三、防止和应对兴奋剂滥用的措施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和体育竞技的公平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和应对兴奋剂的滥用非常重要。
首先,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兴奋剂管控政策,包括禁止使用兴奋剂的规定、兴奋剂检测以及惩罚措施等。
此外,加强对运动员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对兴奋剂危害性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他们拒绝兴奋剂诱惑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兴奋剂滥用行为的监测和调查,建立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技术,确保兴奋剂的使用者难以逃脱检测。
兴奋剂危害摧毁体育梦想体育是一项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能够培养人们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为了获取更加出色的成绩,使用兴奋剂来提升自己的体能水平,这种行为不仅违法,也给体育运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探讨兴奋剂在体育领域的危害,以及如何杜绝这种行为,保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体育梦想。
一、兴奋剂的定义与分类兴奋剂是指那些能够提高身体机能的物质,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类。
常见的兴奋剂有类固醇、促进肌肉生长的激素、某些药物和能增强心肺功能的物质等。
这些兴奋剂的使用在短期内能够增强身体的力量、耐力和反应速度,但长期使用则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二、兴奋剂滥用的危害1.身体健康受损兴奋剂使用过度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血压升高、肝脏、肾脏功能受损等一系列身体问题。
过度使用兴奋剂还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长期影响生育能力。
2.运动员形象受损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被视为舞弊者,完全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他们一旦被检测出使用违禁物质,就会受到体育界的唾弃和严厉制裁,名誉扫地,声名狼藉。
3.体育精神受损兴奋剂的滥用背离了体育运动的初衷,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破坏了体育精神。
体育强调团队协作、积极向上的品质,兴奋剂的使用让运动员失去了奋斗的真正意义,伤害了体育运动的精髓。
三、防范兴奋剂滥用的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体育讲座、公益广告等形式,向广大运动员普及兴奋剂的危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明确禁用兴奋剂的重要性。
2.加大监测力度体育管理机构和国际反兴奋剂组织应当加大对运动员的禁药检测力度,增加检查频率和深度,以确保赛事的公平性和运动员的健康。
3.加强法律惩处加强对兴奋剂滥用行为的法律监管,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以震慑潜在的违规者。
4.建立科学训练体系加强对运动员的训练指导,建立科学有效的训练体系,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和体能水平,减少他们对兴奋剂的依赖。
结语兴奋剂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是毒药。
兴奋剂的体能损害兴奋剂是指那些能够提高人体机能和增强反应能力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运动领域。
然而,虽然兴奋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动员的表现,但它们的使用也存在着严重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体能的损害。
本文将探讨兴奋剂对体能的损害,并呼吁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不滥用兴奋剂。
一、兴奋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在介绍兴奋剂对体能的损害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兴奋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根据使用目的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兴奋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主要包括睾酮和其衍生物,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增强力量和耐力。
2. 血液增加剂:血液增加剂主要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以及血红蛋白增加剂,可以提高血氧供应,增加运动员的持久力。
3.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主要包括苯丙胺类药物,能够增加心率和血压,并提高运动员的精神警觉性和反应能力。
二、兴奋剂对体能的损害虽然使用兴奋剂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体能并取得出色的成绩,但长期使用兴奋剂则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和体能损害。
1. 心血管系统损害:兴奋剂的使用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并增加心脏发病的风险。
长期使用兴奋剂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等严重后果。
2. 肌肉骨骼系统损害:兴奋剂的使用会导致肌肉的过度发展,而忽略了身体其他部位的平衡发展,从而导致关节不稳定和肌肉骨骼系统的不平衡,增加运动员受伤风险。
3. 神经系统损害:某些兴奋剂对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长期使用可能会引发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疾病,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4. 药物依赖和副作用:使用兴奋剂可能引发药物依赖,并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包括恶心、头痛、肝脏损伤等。
三、呼吁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不滥用兴奋剂为了维护运动的公平性和运动员的健康,我们有必要呼吁各界关注兴奋剂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其滥用。
首先,体育组织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兴奋剂的检测和监管,通过严格的药检制度和惩罚措施,打击兴奋剂的非法使用。
不同类型的兴奋剂对运动员的影响有何差异在体育竞技的舞台上,兴奋剂的使用是一个严重且备受关注的问题。
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它们对运动员的身体和运动表现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了解这些差异,对于维护体育的公平性、保护运动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合成类固醇类兴奋剂。
这类兴奋剂常见的有睾酮、雄烯二酮等。
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
运动员使用后,肌肉纤维会变得更粗壮,蛋白质合成速度加快,从而在力量型项目中获得优势,比如举重、投掷等。
然而,其副作用也是极其严重的。
长期使用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男性可能会出现睾丸萎缩、精子数量减少,甚至不育;女性则可能出现月经不调、声音变粗、长胡须等男性化特征。
此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
接着是刺激剂类兴奋剂,例如咖啡因、麻黄碱等。
这类兴奋剂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高运动员的警觉性和兴奋性,减少疲劳感,从而增强运动员的耐力和爆发力。
在一些需要短时间内爆发能量的项目,如短跑、游泳中,可能会被使用。
但是,过度使用刺激剂会导致心跳过速、血压升高、焦虑、失眠等问题。
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抽搐甚至猝死。
再说说麻醉止痛剂类兴奋剂,像吗啡、可待因等。
运动员使用这类兴奋剂主要是为了减轻伤痛,以便能够坚持比赛或者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然而,这类药物容易成瘾,长期使用会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影响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
肽类激素兴奋剂也是常见的一种类型,比如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生长激素能够促进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增加肌肉量。
EPO 则可以提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增强氧气输送能力,提升耐力。
但是,滥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导致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等疾病。
而过量的 EPO 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引发心脏病和中风。
利尿剂类兴奋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主要通过增加尿量来减轻体重或排出体内其他违禁药物,以逃避检测。
兴奋剂在体育界的问题兴奋剂的使用在现代体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
许多运动员为了追求更高的成绩和竞技力,不惜使用兴奋剂来提高身体素质。
然而,兴奋剂使用不仅违反了体育的精神,也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需要严加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从兴奋剂的定义和分类、使用兴奋剂的原因以及兴奋剂的危害等方面展开论述。
1. 兴奋剂的定义和分类兴奋剂是指那些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或增加机体活动性的物质。
根据其作用方式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兴奋剂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其中,最常见的兴奋剂包括:类固醇类兴奋剂、促红素类兴奋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混合兴奋剂等。
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爆发力和增加耐力等。
2. 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在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艰苦的训练使得许多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取得突破性的表现感到压力重重。
为了获得优势,一些运动员可能会诱惑使用兴奋剂。
其次,一些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而兴奋剂可以帮助他们提高体能和抵抗疲劳。
此外,一些个体运动员或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时,为了争取更高的国际声誉和奖牌数,也可能不择手段地使用兴奋剂。
3. 兴奋剂的危害尽管兴奋剂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但这种好处是以严重的健康风险为代价的。
首先,长期使用兴奋剂可能导致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障碍,如心脏病、肝脏病变和肾脏损伤等。
此外,兴奋剂的滥用还可能导致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以及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情绪不稳定和依赖性等。
更为重要的是,兴奋剂的使用违背了体育的公平竞争原则,使得那些依靠自身努力和天赋在运动中取得成就的运动员受到不公平待遇。
4. 管理和控制兴奋剂使用的措施为了解决兴奋剂在体育界的问题,各国和国际体育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首先,国际体育组织制定了严格的兴奋剂禁止规则,并进行定期的兴奋剂检查,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
兴奋剂害身心兴奋剂是指能够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药物或物质。
尽管兴奋剂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长期滥用兴奋剂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兴奋剂的种类、滥用兴奋剂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兴奋剂的滥用。
一、兴奋剂的种类兴奋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药物类兴奋剂和非药物类兴奋剂。
1. 药物类兴奋剂药物类兴奋剂主要包括安非他命、可卡因、咖啡因等。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神经传递物质的释放,从而提高人体的兴奋程度。
2. 非药物类兴奋剂非药物类兴奋剂主要包括血液增值剂、成长激素以及其他生物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改变人体的生理机能来提高运动能力或减少疲劳感。
二、滥用兴奋剂的危害滥用兴奋剂对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害:1. 身体健康问题长期滥用兴奋剂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功能损伤以及肝脏问题。
兴奋剂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此外,滥用兴奋剂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问题。
2. 心理健康问题滥用兴奋剂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失眠、抑郁和幻觉等。
许多兴奋剂对大脑的化学物质产生影响,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依赖。
3. 运动成绩失真滥用兴奋剂会导致运动成绩的失真。
虽然兴奋剂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但这种提升是不正当的。
使用兴奋剂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得运动员的成绩失去真实性。
三、预防兴奋剂滥用的措施为了预防兴奋剂的滥用,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保护个人和运动界的整体利益。
1. 提高意识加强对兴奋剂滥用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意识。
通过加强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兴奋剂滥用的后果,从而自觉抵制滥用行为。
2. 加强检测和惩处加强兴奋剂滥用的检测和惩处力度,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违规使用兴奋剂的个人或团体进行严厉处罚,以提高对兴奋剂滥用行为的威慑力。
3. 增加监督和管理加强对运动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来确保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不滥用兴奋剂。
兴奋剂对运动员的长期影响运动员在追求卓越的运动表现时,常常会面临各种压力和诱惑。
兴奋剂被一些运动员看作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然而,长期使用兴奋剂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兴奋剂对运动员的长期影响进行探讨。
第一节:兴奋剂的定义和类型兴奋剂是指能够提高人体机能和增强运动表现的物质。
按照禁用物质清单,兴奋剂主要包括药物类(如类固醇激素、EPO等)、物质类(如咖啡因、麻黄素等)以及方法类(如输血、细胞操控等)。
这些物质和方法在提高运动表现的同时,可能对运动员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兴奋剂对身体的影响1. 肌肉和骨骼系统: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等兴奋剂可能引起肌肉肥大和骨骼异常增长,但这并非真正的肌肉力量和健康,反而可能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健康问题。
2. 心血管系统:某些兴奋剂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负担增加等问题,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3. 免疫系统:使用兴奋剂可能会对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感染风险增加,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4. 生殖系统:某些兴奋剂使用可能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女性月经不规律等问题,对生殖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第三节:兴奋剂对心理的影响1. 成瘾性:某些兴奋剂具有成瘾性,使得运动员难以戒掉使用兴奋剂的习惯,长期使用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 心理依赖:使用兴奋剂可以给运动员带来竞争优势,但同时也会增加他们对兴奋剂的依赖,并对自身无兴奋剂状态下的表现感到焦虑和失落。
3. 心理健康问题:兴奋剂使用可能导致运动员出现躁郁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表现。
第四节:禁兴奋剂的重要性禁止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原因在于保护运动的公平性、运动员的健康和维护运动的价值观。
各大体育组织和国家机构都加强了对兴奋剂的监管力度,并对违规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进行处罚,以维护运动的公平性和信誉。
结论:长期使用兴奋剂对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肌肉和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都可能受到损害。
吴侔天(退休)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田径运动管理中心2019.01.14纯洁体育对兴奋剂说不!CLEAN SPORT, SAY NO TO DOPING!兴奋剂的种类与危害四、兴奋剂的危害二、兴奋剂的种类(2019年禁用清单)一、兴奋剂目录和禁用清单五、相关案例三、2019年禁用清单的主要变化一、兴奋剂目录和禁用清单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国务院行政法规《反兴奋剂条例》以及年度兴奋剂目录公告;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4.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及年度《禁用清单》;5.国家体育总局20号令:《反兴奋剂管理办法》;6.国家体育总局体规字[2018]4号: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修订《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管制通则》的通知。
有关反兴奋剂重要法规性文件:为实现我国政府各部门对WADA禁用清单中的物质和方法的有效管控;由体育总局、商务部、卫计委、海关总署和食药总局五部委联合公告发布;兴奋剂目录按我国政府对药品管理的方式分类,加强对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的管理。
兴奋剂目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2006年8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国政府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 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十八个签署该公约的国家2005年10月于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三届会议上通过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对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国际公约》的缔约国,因此,国务院行政法规《反兴奋剂条例》的《兴奋剂目录》严格和作为《国际公约》附件的WADA 公布的《禁用清单》内容高度一致。
2019_禁用清单_国际标准重点: 1.掌握兴奋剂种类的重要性2. 2019年《禁用清单》中兴奋剂种类3. 《禁用清单》不容挑战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二、兴奋剂的种类(2019年《禁用清单》)禁用物质S0. 未获批准的物质S1. 蛋白同化制剂S2. 肽类激素、生长因子、相关物质和模拟物S3. 2-激动剂S4. 激素及代谢调节剂S5. 利尿剂和掩蔽剂禁用方法M1. 篡改血液和血液成分M2. 化学和物理篡改M3. 基因和细胞兴奋剂所有场合禁用的物质和方法(赛内和赛外)赛内禁用的物质和方法禁用物质S6. 刺激剂S7. 麻醉剂S8. 大麻(酚)类S9. 糖皮质激素类特殊项目禁用物质P1. β-阻断剂1.《禁用清单》是以举例的方式说明哪些物质禁止使用;2.有的物质名称虽然没有明确列入《禁用清单》,但属于兴奋剂种类中的某类物质,也禁止使用;3.《禁用清单》中兴奋剂种类具有明确界定的内涵;4.每年公布《禁用清单》,WADA 可能会调整兴奋剂品种和种类。
1.除在《禁用清单》中明确列出的禁用物质名称外,在大部分禁用物质种类前或后都注明“以及其代谢物和异构体,包括但不限于”或在后面注明“以及其他具有相似化学结构或相似生物作用的物质”或者“及其释放因子”等说明某一类物质禁用;2.S0. 未获批准的物质,没有列出名称;3.S3. beta 2-激动剂:所有beta 2-激动剂,包括其全部相应的光学异构体,例如:d-型和l-型均禁用。
4.S9. 糖皮质激素类:所有糖皮质激素禁止口服、静脉注射,肌注或直肠给药。
S0. 未获批准的物质在本清单所有章节中尚未涉及的、且未经任何政府健康管理部门批准用于人体治疗的药物(例如尚在临床前或正在临床试验阶段或已经终止临床试验的药物、策划药物、仅批准作为兽药的物质),在所有情况下禁用。
S1. 蛋白同化制剂1.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AAS)a. 外源性*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包括:….以及其他具有相似化学结构或相似生物作用的物质。
b. 外源性摄入的内源性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及其代谢物和异构体,包括但不仅限于:….。
2. 其他蛋白同化制剂包括但不仅限于:…。
蛋白同化激素(anabolic hormone):又称同化激素。
是一种能够够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使肌肉扩增,甚至是骨头的强度与大小的激素,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少氨基酸分解的特征,可促进肌肉增生,提高动作力度和增强男性的性特征。
雄性激素(androgenic hormone):主要在雄性动物的睾丸中产生,肾上腺皮质也分泌少量雄激素。
具有促进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形成,第二性征发育及促蛋白同化等作用。
类固醇激素(Steroid hormone):又称甾体激素。
在维持生命、调节性功能,对机体发展、免疫调节、皮肤疾病治疗及生育控制方面有明确的作用。
类固醇激素是一类脂溶性激素,它们在结构上都是环戊烷多氢菲衍生物。
S2肽类激素、生长因子、相关物质和模拟物下列物质及与其化学结构或生物效应相似的物质禁用:1.促红素类以及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制剂,包括但不仅限于:2.肽类激素及其释放因子3.生长因子以及生长因子调节剂,包括但不仅限于: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又称红细胞刺激因子、促红素,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
缺氧也可刺激促红素产生。
促红素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红细胞生成,提升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携氧能力。
2.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
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3.大多生长因子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
生长因子多为广义的肽激素,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机械生长因子类(MGFs)、成纤细胞生长因子类(FGFs)、血小板衍生物生长因子(PDGF)以及胸腺肽β4重组蛋白等。
S3. 2-激动剂所有选择性和非选择性 2-激动剂,包括其全部相应的光学异构体均禁用。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物质:例外:吸入使用沙丁胺醇(salbutamol)24小时内最多不超过1600微克,任意12小时不超过800微克;吸入使用福莫特罗(formoterol)24小时内最大摄入剂量不超过54微克;吸入使用沙美特罗(salmeterol)24小时内最多不超过200微克。
若尿中沙丁胺醇浓度超过1000 ng/ml,或福莫特罗浓度超过40 ng/ml,则说明该药物并非用于治疗目的。
除非该运动员通过受控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此异常结果是由治疗性吸入最大剂量药物所致,否则该尿样将视为阳性检测结果。
β2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气道平滑肌和肥大细胞膜表面的β2受体,舒张气道平滑肌、降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上皮纤毛的摆动等缓解哮喘症状。
S4.激素及代谢调节剂1.芳香酶抑制剂,包括但不仅限于: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包括但不仅限于:3.其他抗雌激素作用物质,包括但不仅限于:4.激活素受体IIB活化抑制剂类,包括但不仅限于:5.代谢调节剂1.芳香(化)酶抑制剂能特异性导致芳香化酶失活, 阻断芳构化反应, 抑制雌激素生成,降低血液中雌激素水平。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是一类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对雌激素受体发挥不同调节作用的化合物,可选择性作用于雌激素的靶器官,与不同形式雌激素受体结合,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和乳腺癌。
3.其他抗雌激素作用物质,如氯米芬、环芬尼、氟维司群等。
4.主要是调节激活素(Activin)的一些抗体或其他物质。
5.代谢调节剂主要是一些能量代谢和糖代谢的调节物质,改善能量供应、包括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等。
S5. 利尿剂和掩蔽剂利尿剂和掩蔽剂以及其他具有相似化学结构和相似生物作用的物质禁用。
利尿剂是一类促进肾脏排尿功能从而增加尿量的药物。
利尿作用可通过影响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而实现,主要是影响肾小管的再吸收。
利尿剂是心血管疾病常用的一类药物,尤其治疗高血压和心衰。
S6.刺激剂a: 非特定刺激剂没有明确列入本节的刺激剂属特定物质。
b:特定刺激剂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物质:例外:可乐定不禁用;局部/眼科使用咪唑衍生物以及列入2019年监控程序*中的刺激剂不禁用。
丁胺苯丙酮,咖啡因,尼古丁,去氧肾上腺素,去甲麻黄碱,二苯吡甲醇,脱氧肾上腺素这些列于2019年监控程序中的物质不视为禁用物质。
去甲伪麻黄碱:尿中浓度超过5 g/ml (微克/毫升)时构成违禁。
麻黄碱或甲基麻黄碱:尿中浓度超过10 g/ml (微克/毫升)时构成违禁。
肾上腺素:局部使用(如鼻,眼)或与局麻药合用不禁用。
伪麻黄碱:尿中浓度超过150 g/ml(微克/毫升)时构成违禁。
其中一些是我国《禁毒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品。
S7. 麻醉剂麻醉剂是能使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物质,大多是我国《禁毒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品。
S8. 大麻(酚)类大麻类滥用大麻会使人产生幻觉甚至威胁生命,是我国《禁毒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品。
S9. 糖皮质激素类包括但不仅限于:所有糖皮质激素禁止口服、静脉注射,肌注或直肠给药。
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非特异性抑制免疫及退热作用等多种作用,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
禁用方法M1. 篡改血液和血液成分以下方法禁用:1. 血液回输;2.人为提高氧气摄入、输送或释放的方法;3.以任何形式向血管内输送全血或血液成分。
M2.化学和物理篡改以下方法禁用:1.在兴奋剂检查过程中,禁止篡改或企图篡改样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的行为;2.在12小时期间内,静脉输液和/或静脉注射剂量不得超过100ml。
M3基因和细胞兴奋剂以下具有潜在提高运动能力的手段禁用:1.使用核酸聚合物及其类似物;2.使用基因编辑制剂;3.使用常规或经基因修饰的细胞。
用于治疗损伤的干细胞未被禁止,它们只是用于恢复受影响部位的正常功能,并没有用于提高成绩。
特殊项目禁用物质P1. β-阻断剂除非有特殊说明,β-阻断剂仅在赛内禁用。
射箭(WA,国际射箭联合会)和射击(ISSF,国际射击联盟,IPC,国际残奥委会)赛外也禁用。
β-阻断剂又称β受体阻滞剂,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
通过拮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心率和血压, 使心肌耗氧量减少;同时延长心脏舒张期而增加冠脉及其侧支的血供和灌注, 从而减少和缓解日常活动或运动状态的心肌缺血发作, 提高生活质量。
除禁用物质S1、S2、S4.4、S4.5,S6.a 以及禁用方法M1、M2、M3以外,所有禁用物质均视为“特定物质”。
所以,下述物质为“特定物质”:S3. 2-激动剂;S4.激素及代谢调节剂中的S4.1芳香酶抑制剂、S4.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S4.3其他抗雌激素作用物质;S5. 利尿剂和掩蔽剂;S6.b 特定刺激剂;S7. 麻醉剂;S8.大麻(酚)类;S9. 糖皮质激素类;P1. β-阻断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