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府会计基础知识.ppt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3
第二节 事业单位会计一、事业单位会计的特定相对于企业而言,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三)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四)事业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二、资产和负债(一)资产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1.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指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是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1)库存现金每日账款核对中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如发现现金溢余: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 其他收入(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如发现现金短缺:借:其他应收款(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 其他支出(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 贷: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3)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国库集中收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事业单位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根据收到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确认收人并增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支用额度时作冲减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处理。
第八章政府会计基础【知识要点一】政府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1.政府预算会计要素2.政府财务会计要素【知识要点二】政府会计模式【知识要点三】政府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1.政府财务报告的构成和内容2.政府决算报告政府决算报告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文件,政府决算报告应当包括决算报表和其他应当在决算报告中反映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3.政府决算报告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主要区别【知识要点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原理和方法与企业会计基本一致,但与企业会计不同的是,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知识要点五】国库集中支付业务1.财政直接支付业务2.财政授权支付业务提示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的单位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后先不作账务处理,只有在单位是使用恢复的额度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发生实际支出时才作账务处理,而采用财政授权支付的单位下年度恢复额度时就应进行账务处理。
【知识要点六】非财政拨款收支业务1.事业(预算)收入提示按合同进度确认收入。
单位以合同完成进度确认事业收入时,应当根据业务实质,选择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已经完成的时间占合同期限的比例、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等方法,合理确定合同完成进度。
2.捐赠(预算)收入3.捐赠(预算)支出【知识要点七】预算结转结余及分配业务(一)财政拨款结转结余核算1.财政拨款结转的核算2.财政拨款结余的核算(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的核算1.非财政拨款结转2.非财政拨款结余3.专用结余4.经营结余5.其他结余年末,结转期末余额的账务处理:借:其他结余(或贷方)贷: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或借方【行政单位】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或借方)【事业单位】6.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知识要点八】净资产业务1.本期盈余及本年盈余分配❶本期盈余年末,单位应当将“本期盈余”科目余额转入“本年盈余分配”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