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
- 格式:ppt
- 大小:7.31 MB
- 文档页数:32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课塑造⾃⼰的良好形象⼀、提升⾃⼰的⼈格魅⼒⼀、教学⽬标1.认知理解⾃尊⾃信的重要性。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和他⼈,平等待⼈、真诚礼貌,珍惜⾃⼰的⼈格尊严。
3.运⽤把学到的塑造健康⼈格的⽅法运⽤到实践中去,从点滴做起,塑造健康⼈格。
⼆、教材分析1.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尊⾃信(重点)什么是⾃尊和⾃信?对于这个问题,学⽣都有⾃⼰的理解,但很多学⽣的理解存在着失误和偏差,对⾃尊与⾃信理解⽅⾯的不⾜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在⽇常⾏为中的⼀些不够⾃尊、不够⾃信的⾏为。
⽽要引导学⽣学会⾃尊⾃信,必须先从认识上解决问题。
2)珍惜⼈格尊严,努⼒塑造健康⼈格(重点也是难点)在⽇常德育课教学中,知的问题往往是⽐较好解决的,但要落实到学⽣的思想和⾏动中去,却存在着相当的难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使学⽣理解⾃尊与⾃信的重要性只是解决了知的问题,⽽引导学⽣从⾃⼰做起,从⽇常⽣活的⼩事做起,⾃觉珍惜⾃尊⾃信,加强修养,努⼒成为⼀个⾃尊⾃信的⼈,对于这节课来说,不仅是重点,也存在着实实在在的难度。
2.结构线索本课时的主题是“做⾃尊⾃信的⼈”。
教材从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深刻理解⾃尊⾃信的内容及重要性,然后再进⼊践⾏的层⾯,帮助学⽣通过学习培养⾃信⼼的⽅法和了解塑造健康⼈格的途径,⾃觉加强修养,成为具有健康⼈格的,⾃尊⾃信的⼈。
三、学情分析中职学⽣正处在⼀个重要⽽特殊的发展阶段。
⼀⽅⾯,他们有着强烈的⾃尊⼼,渴望成为⼀个⾃尊⾃信的⼈,另⼀⽅⾯,多数同学对于⾃尊和⾃信理解得并不全⾯,存在着⼀些认识和⾏为上的偏差。
还有相当⼀部分学⽣有着较强的⾃卑情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些认识上的误区,更主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些树⽴⾃尊与⾃信的⽅法,帮助他们更⾃信地⾛好今后的⼈⽣道路。
四、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等。
五、教学过程【引思明理】古希腊的阿波罗神殿的⽯柱上刻着“认识你⾃⼰”的箴⾔。
课时计划
第二周星期三第节年月日
(3)电话的内容。
3)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的具体要求
3、编制美丽的网络形象
1)什么是网络礼仪?是人们在互联网上交往所需要遵循的礼节
网络是另一个自我展现的空间。
虽然面对的是电脑,其实却是在与人交流。
2)网络礼仪的要求:必须尊重他人,遵守道德规范,强调文明意识。
4、以礼做客,以礼待客
看P15案例说一说:章飞做客的哪些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你在平时的待客过程中,有遇到过其他让你感觉不舒服的客人吗?他们的哪些行为你不喜欢?
1)作用:走亲访友和接待亲友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应酬,我们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深受欢迎和热情待客的人,就必须讲究做客之礼、待客之道。
2)要求:(1)待客的礼仪;(2)做客的礼仪。
(P16)
课堂总结:良好的交往礼仪可以让我们交到更多的朋友,让我们人生的道路充满快乐。
有句话说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希望同学们能遵守交往礼仪,营造一个和谐的交友环境。
听歌曲《永远是朋友》。
第一课塑造良好形象(一)增添我们的魅力(二)让别人悦纳我们
板
书
设
计
布
置
作
业
完成《学习指导书》P2、3、4的练习。
教学后记
教
研
组
长签
名。
第一单元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授课时间第6-7 周课题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3)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3、运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教学重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教学难点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 1 课时教学过程效果与反思一、活动导入以前我们用他评法认识了我们的个人魅力,在今天的课上,我们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交往能力:1、活动内容: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1)我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活动。
(2)我不喜欢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也不用语言。
(3)我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
(4)同学们不喜欢与我一起学习和活动。
(5)同学们不喜欢在我面前讨论各种问题。
(6)父母总是对我管束严厉,动辄训斥。
(7)放学后我不愿意回家而喜欢在外面玩。
(8)我对爸爸妈妈的谈话十分反感。
(9)我对爸妈的斗嘴、吵架感到无所谓。
(10)爸妈从不过问我的任何事。
(11)老师对我特别挑剔,专爱跟我过不去。
(12)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从来没有看过我一眼。
(13)在路上看到老师,我总是设法躲避。
(14)老师家访时经常向爸妈讲我的坏话。
(15)我觉得老师对我很不公平。
a.是b.不一定c.否2、积分规则:选a计1分,选b计2分,选c计3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得分说明:40分以上,说明你乐于与人交往,人际互动良好。
20~40分,说明你与人交往意愿与能力不是很突出。
20分以下,说明你的人际交往意愿与能力偏弱。
3、学生按得分档次举手汇报测试结果。
4、对学生测试结果进行简单小结:通过测试,我们可以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些了解。
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与人交往。
我们与他人可以因共同做一件事而喜悦,可以一起体味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