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16讲
- 格式:ppt
- 大小:917.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 事件与概率1.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
(1)记录一个班级一次概率统计考试的平均分数(设以百分制记分)。
(2)同时掷三颗骰子,记录三颗骰子点数之和。
(3)生产产品直到有10件正品为止,记录生产产品的总件数。
(4)对某工厂出厂的产品进行检查,合格的记上“正品”,不合格的记上“次品”,如连续查出2个次品就停止检查,或检查4个产品就停止检查,记录检查的结果。
(5)在单位正方形内任意取一点,记录它的坐标。
(6)实测某种型号灯泡的寿命。
解 (1)},100,,1,0{n i n i==Ω其中n 为班级人数。
(2)}18,,4,3{ =Ω。
(3)},11,10{ =Ω。
(4)=Ω{00,100,0100,0101,0110,1100,1010,1011,0111,1101,0111,1111},其中0表示次品,1表示正品。
(5)=Ω{(x,y)| 0<x<1,0<y<1}。
(6)=Ω{ t | t ≥ 0}。
2.设A ,B ,C 为三事件,用A ,B ,C 的运算关系表示下列各事件,。
(1)A 发生,B 与C 不发生。
(2)A 与B 都发生,而C 不发生。
(3)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
(4)A ,B ,C 都发生。
(5)A ,B ,C 都不发生。
(6)A ,B ,C 中不多于一个发生。
(7)A ,B ,C 至少有一个不发生。
(8)A ,B ,C 中至少有两个发生。
解 (1)C B A ,(2)C AB ,(3)C B A ++,(4)ABC ,(5)C B A ,(6)C B C A B A ++或C B A C B A C B A C B A +++,(7)C B A ++,(8)BC AC AB ++或ABC BC A C B A C AB ⋃⋃⋃ 3.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并作图说明。
(1)B B A B A = (2)AB B A =(3)AB B A B =⊂则若, (4)若 A B B A ⊂⊂则,(5)C B A C B A = (6) 若Φ=AB 且A C ⊂, 则Φ=BC 解 : (1) 成立,因为B A B B B A B B A ==))((。
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注意: 这是第一稿(存在一些错误)1解:该试验的结果有9个:(0,a ),(0,b ),(0,c ),(1,a ),(1,b ),(1,c ),(2,a ),(2,b ),(2,c )。
所以,(1)试验的样本空间共有9个样本点。
(2)事件A 包含3个结果:不吸烟的身体健康者,少量吸烟的身体健康者,吸烟较多的身体健康者。
即A 所包含的样本点为(0,a ),(1,a ),(2,a )。
(3)事件B 包含3个结果:不吸烟的身体健康者,不吸烟的身体一般者,不吸烟的身体有病者。
即B 所包含的样本点为(0,a ),(0,b ),(0,c )。
2、解 (1)AB BC AC 或ABC ABC ABC ABC ;(2)ABBCAC(提示:题目等价于A ,B ,C 至少有2个发生,与(1)相似); (3)ABC ABC ABC ;(4)AB C 或ABC ;(提示:A ,B ,C 至少有一个发生,或者A B C ,,不同时发生); 3(1)错。
依题得()()()()0=-+=B A p B p A p AB p ,但空集≠B A ,故A 、B 可能相容。
(2)错。
举反例 (3)错。
举反例(4)对。
证明:由()6.0=A p ,()7.0=B p 知()()()()()3.03.1>-=-+=B A p B A p B p A p AB p ,即A 和B 交非空,故A 和B 一定相容。
4、解(1)因为A B ,不相容,所以A B ,至少有一发生的概率为:()()()=0.3+0.6=0.9P A B P A P B =+(2) A B ,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1()10.90.1P A B P A B =-=-=;(3)A 不发生同时B 发生可表示为:A B ,又因为A B ,不相容,于是()()0.6P A B P B ==;5解:由题知()3.0=BC AC AB p ,()05.0=ABC P .因()()()()()ABC p BC p AC p AB p BC AC AB p 2-++= 得,()()()()4.023.0=+=++ABC p BC p AC p AB p故A,B,C 都不发生的概率为()()C B A p C B A p -=1()()()()()()()()[]ABC p BC p AC p AB p C p B p A p +++-++-=1 ()05.04.02.11+--= 15.0=.6、解 设A ={“两次均为红球”},B ={“恰有1个红球”},C ={“第二次是红球”} 若是放回抽样,每次抽到红球的概率是:810,抽不到红球的概率是:210,则 (1)88()0.641010P A =⨯=; (2)88()210.321010P B =⨯⨯-=();(3)由于每次抽样的样本空间一样,所以:8()0.810P C == 若是不放回抽样,则(1)2821028()45C P A C ==;(2)118221016()45C C P B C ==; (3)111187282104()5A A A A P C A +==。
第一章 事件与概率1.1 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及表示下列事件的样本点集合。
(1)10件产品中有1件是不合格品,从中任取2件得1件不合格品。
(2)一个口袋中有2个白球、3个黑球、4个红球,从中任取一球,(ⅰ)得白球,(ⅱ)得红球。
解 (1)记9个合格品分别为 921,正正正,, ,记不合格为次,则,,,,,,,,,)()()(){(1913121次正正正正正正正 =Ω,,,,,,,,,)()()()(2924232次正正正正正正正 ,,,,,,,)()()(39343次正正正正正 )}()()(9898次正次正正正,,,,,,=A ){(1次正,,,,)(2次正)}(9次正,,(2)记2个白球分别为1ω,2ω,3个黑球分别为1b ,2b ,3b ,4个红球分别为1r ,2r ,3r ,4r 。
则=Ω{1ω,2ω,1b ,2b ,3b ,1r ,2r ,3r ,4r }(ⅰ) =A {1ω,2ω} (ⅱ) =B {1r ,2r ,3r ,4r }1.2 在数学系的学生中任选一名学生,令事件A 表示被选学生是男生,事件B 表示被选学生是三年级学生,事件C 表示该生是运动员。
(1) 叙述C AB 的意义。
(2)在什么条件下C ABC =成立?(3)什么时候关系式B C ⊂是正确的?(4) 什么时候B A =成立?解 (1)事件C AB 表示该是三年级男生,但不是运动员。
(2) C ABC = 等价于AB C ⊂,表示全系运动员都有是三年级的男生。
(3)当全系运动员都是三年级学生时。
(4)当全系女生都在三年级并且三年级学生都是女生时`。
1.3 一个工人生产了n 个零件,以事件i A 表示他生产的第i 个零件是合格品(n i ≤≤1)。
用i A 表示下列事件:(1)没有一个零件是不合格品;(2)至少有一个零件是不合格品;(3)仅仅只有一个零件是不合格品;(4)至少有两个零件是不合格品。
解 (1) n i i A 1=; (2) n i i n i i A A 11===; (3) n i n ij j ji A A 11)]([=≠=; (4)原事件即“至少有两个零件是合格品”,可表示为n j i j i j i A A ≠=1,;1.4 证明下列各式: (1)A B B A ⋃=⋃;(2)A B B A ⋂=⋂(3)=⋃⋃C B A )()(C B A ⋃⋃;(4)=⋂⋂C B A )()(C B A ⋂⋂(5)=⋂⋃C B A )(⋃⋂)(C A )(C B ⋂(6) ni i n i i A A 11===证明 (1)—(4)显然,(5)和(6)的证法分别类似于课文第10—12页(1.5)式和(1.6)式的证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英文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必修课;一年级;二年级;公共类数学基础课学分/学时:3学分/51学时开课学期:适用专业:先修/后修课程:高等数学(或微积分)开课单位:课程负责人: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并付诸应用的数学类学科,是工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随机事件概率的常用计算方法,熟悉并掌握随机变量的分布及其计算,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的概念及其计算、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掌握随机变量的常用数字特征的概念及其计算。
理解并掌握依概率收敛的概念,理解大数定律、理解并掌握用中心极限定理解决应用问题。
理解和掌握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常用的统计量和抽样分布,熟悉并掌握常用的参数点估计和置信区间的求解。
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理解检验中的两类风险,理解并掌握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掌握正态总体下未知参数的假设检验方法并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拟合优度检验和独立性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课程教学目标1: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树立远大的理想以及刻苦学习的信念。
课程教学目标2:使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
课程教学目标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自我管理素养。
2、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与具体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等信息如下表所示。
3、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板书为主,辅助PPT。
4、考核、成绩评定方式及重修要求考核方式主要由上课出勤、平时作业、课堂练习、阶段测验、期末考试等环节组成,综合各部分的成绩给出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