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与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6
第1章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1-1 配置在混凝土梁截面受拉区的钢筋其作用是什么?1-2 解释下列名词: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
1-3 混凝土轴心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影响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因素有哪些?1-4 什么是混凝土的徐变?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有哪些?1-5 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和收缩变形都是随时间变化的,两者有哪些不同?1-6 公路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普通热轧钢筋。
普通热轧钢筋的受拉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公路桥规》规定使用的普通热轧钢筋有哪些强度等级,其代号是什么?1-7 什么是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粘结强度?保证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需要采取哪些措施?1-8 混凝土弹性模量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其定义和表达式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第2章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2-1 桥梁结构的功能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何谓结构的可靠性、可靠度?2-2 结构的设计基准期和使用寿命有何区别?2-3 什么叫极限状态?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了哪两类结构的极限状态?2-4 试解释以下名词: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抗力。
2-5 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了结构设计的哪三种状况?2-6 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计算的原则是什么?2-7 什么是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和设计值?2-8 作用分为几类?什么是作用的标准值,可变作用的准永久值,可变作用的频域值?2-9 什么是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1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2-11 桥梁结构使用环境根据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可划分为哪几类?2-12 对桥梁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13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截面处,结构重力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Gk=187.01kN;汽车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Q1k=261.76kN,冲击系数(1+µ)=1.19;人群荷载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Q2k=57.2kN;温度梯度作用产生的剪力标准值V Q3k=41.5kN,试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的作用效应组合计算。
第一讲(导论,参考第42页)1.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其内涵和特征是怎样的?人类认识社会的五种方式:——神话传说神话传说的内涵:是原始社会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是远古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初级阶段。
那时的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不久,认识能力很低,主要是借助于原始思维对社会进行认知,其认识成果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以“讲故事”等方式流传。
神话传说的特点:第一,人类运用原始思维方式对社会进行认识,初步具备了在观念中把自己与对象区别开来并把自己与人的类存在联系起来的能力,进而在观念中创造出理想世界和理想人物,具有极度的夸张性、再造性和超现实性。
第二,神话传说常常通过“集体表象”得以表达。
(集体表象:是在原始集体中为全体成员所共有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认识倾向或解释方式。
这种方式世代相传,先于个人而存在,对每一个成员的认识活动发生深刻影响,并引导原始居民以一种神秘的眼光感知、思考世界,从而引起该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有关客体产生尊重、恐惧、崇拜等情感。
)第三,神话传说常常以“讲故事”的方式流传。
神话传说的局限性:很难传播那些广泛性、复杂性和精确性的知识。
特别是由于个体表达能力限制,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失真,以讹传讹。
——以史为鉴以史为鉴内涵:就是人类以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经验作为认识社会和自我的参照系;其目的是为了理解现实、调节行为、创造未来。
这种方法是人们认识社会和自我认识的第一种自觉形式。
以史为鉴的特点:第一,人类在自身的历史活动及其结果中找到了反观自我和现实的镜子,意味着人类已经不仅能够把“主我”与“客我”区别开来,而且把“现实中的我”与“历史上的我”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
第二,表明了人们对自己活动结果的关注:现实的结果都是历史活动造成的,不仅物质生产如此,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也如此。
正是源于对历史发展过程中诸多“结果”的把握,人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历史意识”。
生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第一单元:1、人体生理学与医学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生理学要从三个水平上开展研究?3、人体生命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比较正反馈、负反馈与前馈之间的异同及生理意义。
5、从生理学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第二单元: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试述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跨膜信号转导包括哪几种方式?4、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几种方式?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5、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静息电位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6、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锋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7、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刺激必须使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8、局部兴奋有何特征?9、从刺激运动神经开始到肌肉出现收缩,经历了哪些生理过程?10、简述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及其机制。
第三单元:1、血浆渗透压如何形成?有何生理意义?2、如何鉴别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3、造血干细胞有哪些基本特征?在临床治疗学上有什么意义?4、红细胞有那些生理特性?各有何临床意义?5、根据红细胞生成、破坏以及红细胞生成调节的基本理论,分析导致贫血的各种原因。
6、为何EPO可以作为兴奋剂,提高耐力运动员的成绩?7、试述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8、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何异同点?9、血液中有哪些抗凝因素?它们如何发挥作用?10、简述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11、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特点。
12、简述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3、简述输血的原则。
第四单元:1、心肌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有何异同?为什么心室功能曲线未有下降?2、请描述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全过程。
从这点出发你认为有哪些可能的因素会增强或减弱心脏收缩力量?3、请比较窦房结细胞和蒲肯野纤维的起搏原理。
为什么窦房结能成为全心的起搏点?4、房室交界处和蒲肯野纤维的传导功能有何不同?为什么有这些不同?5、请描述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的变化及其与心脏射血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理论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人力资本智力外流二、问答1.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有何作用?2.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哪些途径?3.请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初等教育的收益率要高于高等教育?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将教育资金主要用于社会收益率较低的高等教育上?4.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加快人力资本积累?5.刘易斯、哈里斯、托达罗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分析有何启发作用?6.怎样看待中国目前的人口及就业形势?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人口转变理论:针对人口的增长问题,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其中被经济学界广为接受的一种理论就是人口转变理论(Demographic Transition)。
该理论是最早是由汤普逊于1929年提出的,它试图解释19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
随着众多学者对其发展补充,该理论也被广泛用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动情况,并且较好的说明了说明发展中国家何以在现阶段人口过度膨胀的原因。
根据这一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人口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都属于第一阶段。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营养不良,医疗水平不足,再加上饥荒、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的不断发生,造成了极高的死亡率,人类的平均寿命很短,为了维持人类的延续,人类的出生率往往保持着生物学上的极限。
第二阶段:死亡率迅速下降,但出生率依然很高,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迅速上升。
从19世纪开始,欧洲进入这一阶段。
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飞速的发展,造成人类大量死亡的各种因素受到了控制。
欧洲人口的死亡率有了显著的下降。
但由于生产的迅速扩张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社会保障制度的空缺以及人类生育观念尚未改变,这一时期出生率依然较高。
3.4 复习思考与习题一、思考题1.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哪几种?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2.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是什么?3.不同运动规律曲线拼接时应满足什么条件?4.凸轮机构的类型有哪些?在选择凸轮机构类型时应考虑那些因素?5.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和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各有什么特点?6.何谓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何谓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二者有和区别与联系?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否相同?7.在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实际廓线保持不变,而增大或减小滚子半径,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发生变化?8.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在凸轮机构设计中有何重要意义? 一般是怎样处理的?当凸轮廓线完成后,如何检查凸轮转角为ϕ时凸轮的压力角α? 若发现压力角超过需用值,可采取什么措施减少压力角? 9.设计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再推杆运动规律不变的条件下,需减小推程压力角,采用哪两种措施?10.何谓运动失真? 应如何避免出现运动失真现象?11.在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采用偏置从动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偏置方向如何选取?12.在移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采用偏置从动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偏置方向如何选取?13.何谓凸轮机构的偏心距,它对凸轮机构几何尺寸和受力情况有何影响?14.比较尖顶、平底和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及它们适用的场合?二、习题题3-1 如题3-1图所示为一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从动件的部分运动线图。
试在图上补全各段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曲线,并指出在那些位置会出现刚性冲击?那些位置会出现柔性冲击?题3-1图题3-2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转动,从动件行程h=32 mm,从动件位移线图ϕ-s 如题3-2图所示。
凸轮轴心偏于从动件轴线的右侧,偏距e=10mm,基圆半径a r =35mm,滚子半径r r =15mm 。
微生物学绪论一、选择题b1. 大部分微生物()。
A 是原生动物B 帮助改善生活质量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D发现于外层空间。
c2. 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A 它们是多细胞的B 细胞有明显的核C 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D 可进行光合作用c3.人类通过微生物产生的食品有()。
A 牛奶B 火腿C 酸乳酪D 黄瓜a4. 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A Robert HookeB Louis PasteurC Joseph ListerD James T. Watsona5. 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A 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B 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C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 D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d6. 广泛进行微生物研究的17世纪70年代荷兰商人()。
A van GophB van HoogenstyneC van DyckD van Leeuwenhoekd7. 路易.巴斯德对微生物的贡献在于他()。
A 发现了病毒B 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C抨击了进化论D 号召人们关注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b8. 阐明微生物是传染病原因的概念称为()。
A 进化论B 病原菌学说C 生物学细胞论D 报酬递减论a9. 巴斯德采用曲颈瓶试验来()。
A 驳斥自然发生学说B 证明微生物致病C 认识到微生物的化学结构D 提出细菌和原生动物分类系统b10. 在微生物学中采用化学治疗剂治疗传染病是由于()。
A Hooke的工作B发现了抗生素C 阐明了DNA的结构D 发展了遗传工程D11.病毒研究工作的迅猛发展取决于()。
A 光学显微镜B 暗视野显微镜C 紫外线显微镜D 电子显微镜B12.下列的所有特征均与病毒相联系,除了()之外。
A 它们很少或没有其它的化学物质B 用抗生素干扰病毒的活性C 病毒引起麻疹、腮腺炎和(病毒性)风疹D 它们不是细菌的类型C13. 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 A TPB DNPC DNAD AMPC14. 由一团缠绕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所包围的粒子是对()最好的描述。
X射线复习和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物相分析:确定材料由哪些相组成(即物相定性分析)和确定各组成相的含量(常以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表示,即物相定量分析)。
2、零层倒易面:属于同一[uvw]晶带的各(HKL)晶面对应的倒易矢量rHKL处于一个平面内.这是一个通过倒易点阵原点的倒易面,称为零层倒易面。
3、某射线:一种波长介于紫外线和射线之间的具有较短波长的电磁波。
4、K射线与K射线:管电压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激发电压),使撞击靶材的电子能量(eV)足够大,可使靶原子K层产生空位,其外层电子向K层跃迁产生的某射线统称为K系特征辐射,其中由L层或M层或更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K系特征辐射分别顺序称为K,K,射线。
5、短波限:电子与靶材相撞,其能量(eV)全部转变为辐射光子能量,此时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因此连续谱有一个下限波长0,即称为短波限。
6、参比强度:参比强度是被测物相与刚玉(-Al2O3)按1:1重量比混合时,被测相最强线峰高与刚玉(六方晶系,113衍射线)最强线峰高的比值。
7、质量吸收系数:设m=/(为物质密度),称m为质量吸收系数,m 为某射线通过单位质量物质时能量的衰减,亦称单位质量物质对某射线的吸收。
8、晶带:在晶体中如果若干个晶面同时平行于某一轴向时,则这些晶面属于同一晶带,而这个轴向就称为晶带轴。
9、光电效应:当入射某射线光子能量达到某一阈值,可击出物质原子内层电子,产生光电效应。
10、二次特征辐射(某射线荧光辐射):当高能某射线光子击出被照射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后,较外层电子填其空位而产生了次生特征某射线(称二次特征辐射)。
11、相干散射:相干散射是指入射电子与原子内受核束缚较紧的电子(如内层电子)发生弹性碰撞作用,其辐射出的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与入射电磁波完全相同,新的散射波之间可以发生相互干涉。
12、七大晶系:立方晶系、正方晶系、斜方晶系、菱方晶系、六方晶系、单斜晶系及三斜晶系。
13、点阵参数:描述晶胞基矢长度及夹角的几何参数,分别用a、b、c、α、β及γ表示。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思考题⏹1.运营管理与运筹学或管理科学(OR/MS)的区别是什么?运营管理与工业工程(IE)的区别是什么?2.你你为应如何区别运营管理和你在大学里学过的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3.看过《华尔街杂志》的招聘广告后,评价一下对一个有几年经验的运营管理专业人员发展机会。
4.是什么因素激发了当今人们对运营管理的兴趣?5.用表1-1的模式,描述以下系统的输入—转换—输出的关系:(1)航空公司(2)监狱(3)大银行的总部办公室6.描述NBIC生产松下自行车采用的生产与交货系统。
这个方法可用于其他消费品的生产吗?请举例说明。
7.泰克斯中一线工人的“热线”销售意味着什么?8.假如《滚石》杂志给出了以下的一些与运营管理有关的标题。
他们分别指的是哪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个人呢?。
超过5个BAZILLION按时售出。
豆角镇商学院发现你不能全部拥有。
不要库存。
商业圈用大榔头来推进改变。
行动迅速的亨利让汽车城大吃一惊。
执行者按照古鲁的方式来工作。
100亿台传真机倾倒在海洋里。
“链组合”正式成为图表中最瞩目的部分。
⏹1.从消费者的观点来看,是否能存在这样一个工厂,它的产品生产的快,性能可靠,市场适应性好,质量高,但他的服务却很低劣?2.为什么一个从未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组织要为达到世界水准而煞费苦心?因特网对此有什么影响?3.运营战略的主要重点是什么?近年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4.对于不同的运营战略重点,描述其最合适的市场特征。
5.几千年以前,美元与国外货币如日元,马克,和英镑等相比,表现相对疲软,这刺激了出口市场。
为什么解决竞争问题的最好短期方法是对处于低迷的美元长期投资?6.用你的观点分析,商业学校有无竞争重点?7.为什么那些世界级企业的“正确的”运营战略要持续改进?8.订单赢得要素和订单资格要素各指什么?你最近一次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定购优势是什么?9.为什么说生产率是一个“相对”量?10.什么是质量,传输速度,柔性的典型绩效衡量标准?11.管理部门应采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运营绩效?⏹1.如果你保存着从上学期开始的所有考试成绩,把他们取出并记录下来,利用表TN2_2和图TN2_3或利用对数坐标图,看看你该学期经历是否符合指数曲线.如果不符合,你能说明为什么吗?2.下列的业务专家将如何应用学习曲线:会计.市场调研员.经济分析员.人事经理和计算机程序远?3.作为经理,你喜欢哪一种学习比例(其他的事情也同样如此),110%还是60%?为什么?4.如果顾客的订单为100000件,一次性生产交付同每批生产2500件.但是分4次交付有什么区别?⏹1.你所遇到的最为奇特的项目是什么?如果这个项目确实包含下列的定义,请举出下列定义的实例:工作分解图、任务、子任务和工作包。
题形(可根据需要小幅调整):1、名词解释: 15%(每题3分)2、填空题: 15%(每空1分)3、选择题: 30%(单选:每题1分)4、简答题: 40%(每题10分)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人体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营养必需氨基酸。
2、肽单元:又称肽基,肽键的所有4个原子和与之相连的α-碳原子组成的基因,是肽链主链上重复的结构.对肽链的一级结构而言,是肽链中的氨基酸残基;对肽链的高级结构而言,则是肽键组成的肽平面。
3、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4、糖酵解:就人体而言,在缺氧条件下,由葡萄糖分解供能形成乳酸的过程.5、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氢经呼吸连传递给氧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用以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6、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三种物质。
7、呼吸链:位于线粒体内膜一组排列有序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构成的功能单位,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8、转氨基作用:在转氨酶的作用下,氨基酸的α-氨基与α-酮酸相互交换,成为新的相应的氨基酸和α-酮酸的过程。
9、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
10、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是指由磷酸核糖、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多步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11、半保留复制:双链DNA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分由衣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12、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是在DNA的滞后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13、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生成DNA的过程。
14、增色效应:在DNA解链过程中,由于有更多的碱基暴露,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增色效应。
《复习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油库概述一、复习思考题1.油库的定义及其任务是什么?2.从管理体制,储油方式,运输方式三个方面将油库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业务性质有什么不同?3.油库为什么要分级和分区?具体是怎样划分的?4.油库容量是怎样确定的?选用油罐时应该注意些什么?5.什么叫周转系效?6.什么叫油罐的利用系数,名义容量,储存容量,作业容量?二、习题1.巳知某分配油库各种油晶的计划年销量如表一所示,假设车用汽油,煤油、轻柴油取周转系数K=8,油罐利用系数习η=0.95;变压器油,机械油,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取K=4,η=0.85。
(1)试确定该油库散装油品容量和各油品所需的油罐规格(油罐选用可参考教材中拱顶油罐系列)及个数。
(2)确定该油库的总容量和油库等级,并试着对该油库罐区进行布置,并简要绘制布置图。
(提示:罐区设计包括罐组内罐的布置、防火堤、隔堤的设置要求等,具体需参考规范细则)第二章油品的装卸作业一、复习思考题1. 轻油装卸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有哪些设备?2.粘油装卸系统与轻油装卸系统有什么不同?3.铁路油罐车装卸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情况下?4. 布置铁路装卸作业线有哪些要求?5.铁路作业线长度如何计算?6.铁路装卸油系统中,鹤管与集油管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输油管与集油管怎样连接?真空管与鹤管、输油管怎样连接?7.铁路车位数怎样确定?8.铁路装卸油鹤管数的确定,除了与车位数有关外,是否还与鹤管布置方式有关? 9.公路发油设施有哪些?发油台有哪几种型式?10.简述汽车油罐车灌装的方法及流程?11. 公路发油鹤管数如何确定?12.什么叫油轮,油驳?13.油码头的种类有哪些?14.简述建造油码头的港湾或河域必须满足哪些条件?二、习题1.巳知某一中转兼分配军用油库,该库经营的油品种类有航空汽油、航空煤油、车用汽油和轻柴油四种,其收发方式以铁路收发为主。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高等教育理论?P12、学习高等教育理论的方法有哪些?P8第二章思考题1. 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12. 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53. 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20第三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书院P28 中世纪大学P31 赠地学院P35社区学院P36 院系调整P43二、思考题:1.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为何未能自我更新, 走向现代化?P262. 欧洲中世纪大学有何特点?P313.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P37第四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大众化P62 民主化P63 终身化P64 国际化P65 科学发展观P66 二思考题:1.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P602. 高等教育怎样体现以人为本?P663. 如何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P66第五章复习思考题1. 试述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P732. 试述教育目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P893.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P94第六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高等教育结构P100 层次结构P101科类结构P101 形式结构P101 区域结构 P102二、思考题:1.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P103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类与专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P1173. 你认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P1104.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优化如何体现?P1195、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科类与专业结构?P122第七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大学职能P125 三职能观P135高等学校定位P137 院校研究P140二、思考题:1. 简述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
P1252. 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P1273.从大学改造社会的职能出发, 认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P1324. 你如何认识高等学校的分类?P1355. 你如何认识高等学校的定位?P137第八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教学146 教学过程146二、思考题:1. 试分析大学教学的特点。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4.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5.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二、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二、 1.× 2.× 3.√ 4.× 5.×三、 1.C 2.B 3.C 4.B 5.B第四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要求:试用次数权数计算该村居民平均月收入水平。
《初等数论》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6除-81的商是 -6 ,余数是 15 。
2、{-3.3} = 0.7 ;[-5.68] = -6 。
3、12!的标准分解式为 210⨯35⨯52⨯7⨯11 。
4、(1516,600)= 4 。
5、8270的标准分解式是 2⨯5⨯827 。
6、不定方程ax + by = c (其中a ,b ,c 是整数)有整数解的充要条件是 (a ,b )|c 。
7、模5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是 0,1,2,3,4 。
8、模6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是 -3,-2,-1,0,1,2 。
9、3406的十进位表示中的个位数字是 9 。
10、7100被11除的余数是 1 。
11、ϕ(480) = 128 。
二、选择题1、417被-15除的带余除法表达式是( D )。
A 417 = (-15)⨯(-30)-33B 417 = (-15)⨯(-26)+27C 417 = (-15)⨯(-28)+(-3)D 417 = (-15)⨯(-27)+122、设n ,m 为整数,如果n 3,m 3,则9( A )nm 。
A 整除B 不整除C 等于D 小于3、整数6的正约数的个数是( D )。
A 1B 2C 3D 44、如果)(mod m b a ≡,c 是任意整数,则( A )。
A )(mod m bc ac ≡B bc ac =C ac ≢)(mod m bcD bc ac ≠5、如果( A ),则不定方程c by ax =+有解。
A c b a ),(B ),(b a cC c aD a b a ),(6、整数5874192能被( B )整除。
A 3B 3与9C 9D 3或97、大于20且小于40的素数有( A )。
A 4个B 5个C 6个D 7个8、模4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是( D )。
A -2,-1,0,1B -4,-3,-2,-1C 1,2,3,4D 0,1,2,39、整数637693能被( C )整除。
X射线复习和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物相分析:确定材料由哪些相组成(即物相定性分析)和确定各组成相的含量(常以体积分数或质量分数表示,即物相定量分析)。
2、零层倒易面:属于同一[uvw]晶带的各(HKL)晶面对应的倒易矢量r*HKL处于一个平面内. 这是一个通过倒易点阵原点的倒易面,称为零层倒易面。
3、X射线:一种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具有较短波长的电磁波。
4、Kα射线与Kβ射线:管电压增加到某一临界值(激发电压),使撞击靶材的电子能量(eV)足够大,可使靶原子K层产生空位,其外层电子向K层跃迁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K系特征辐射,其中由L层或M层或更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K系特征辐射分别顺序称为Kα,Kβ,…射线。
5、短波限:电子与靶材相撞,其能量(eV)全部转变为辐射光子能量,此时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因此连续谱有一个下限波长λ0,即称为短波限。
6、参比强度:参比强度是被测物相与刚玉(α-Al2O3)按 1 : 1重量比混合时,被测相最强线峰高与刚玉(六方晶系,113衍射线)最强线峰高的比值。
7、质量吸收系数:设μm= μ/ρ(ρ为物质密度),称μm为质量吸收系数,μm为X射线通过单位质量物质时能量的衰减,亦称单位质量物质对X射线的吸收。
8、晶带:在晶体中如果若干个晶面同时平行于某一轴向时,则这些晶面属于同一晶带,而这个轴向就称为晶带轴。
9、光电效应:当入射X射线光子能量达到某一阈值,可击出物质原子内层电子,产生光电效应。
10、二次特征辐射(X射线荧光辐射):当高能X射线光子击出被照射物质原子的内层电子后,较外层电子填其空位而产生了次生特征X射线(称二次特征辐射)。
11、相干散射:相干散射是指入射电子与原子内受核束缚较紧的电子(如内层电子)发生弹性碰撞作用,其辐射出的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与入射电磁波完全相同,新的散射波之间可以发生相互干涉。
二、简答,论述,计算题1、辨析点阵与阵胞、点阵与晶体结构、阵胞与晶胞的关系。
复习与思考题
1.转化率的定义是什么
2.什么是反应速率写出均相系统反应速率表示方式。
3.什么是化学动力学方程怎样理解“反应级数表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敏感程度”,“活化能表明温度对
反应速率的敏感程度”
4.什么是本征动力学和宏观动力学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5.试说明反应热与活化能的区别与联系。
6.试写出间歇反应系统中,恒温恒容0级、1级、2级不可逆反应的积分式。
7.何谓变容过程膨胀因子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8.什么是复杂反应复杂反应通常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9.简述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过程。
10.·
11.根据双膜理论简述气液相反应的宏观过程。
12.解释下列参数的物理意义:膜内转化系数γ、增强系数β、反应相内部总利用率η。
13.为什么要建立理想流动模型它与实际流动状况有哪些区别在处理过程中作了哪些简化
14.理想转换与理想混合流动模型各有什么特征
15.何谓返混形成返混的原因有哪些返混对反应过程有什么影响工程中如何降低返混的程度
计算题
1.有一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经过8min后,反应物转化掉80%,经过18min后转化掉90%,
求表达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n=2)
解题思路
2.[
3.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二级反应A→B,反应速率方程式为:(-r A)=(L·s),当c A0分别为1、5、
10mol/L时,求反应至c A=L所需的反应时间。
(9900s、9980s、9990s)
解题思路
4.等温下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液相分解反应A→B+C,在5min内有50%的A分解,要达
到分解率为75%,问需多少时间若反应为二级,则需多少时间(n=1时,τ=10min;n=2时,τ=15min)
解题思路
5.973K和×103Pa恒压下发生反应C4H10→2C2H4+H2。
反应开始时,系统中含C4H10为116kg,当反应
完成50%时,丁烷分压以×103Pa/s的速率发生变化,试求下列项次的变化速率:(1)乙烯分压;(2)H2的摩尔数;(3)丁烷的摩尔分率。
(×103Pa/s;s;s)
解题思路
6.试证明对一级反应,在等温条件下转化率达到%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10倍。
又
设反应为0级或2级,两者的时间比为多少(n=0时,时间比为2倍;n=2时,时间比为1000倍)
解题思路
7.在一均相恒温聚合反应中,单体的初始浓度为L和L,在34min内单体均消失20%。
求单体消失
的速率。
((-r A=(L·min))
解题思路
8.(
9.不可逆反应2A+B→A2B的机理如下:
[A]
[B]
试推导出该反应的产品生成速率A2B的方程式。
()
复习与思考题
1.解释下列两组概念的物理意义,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反应时间与停留时间、空时与空
速。
2.反应器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反应器计算的基本方程包括哪几个
3.何谓理想流动反应器
4.?
5.简述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主要特点。
6.用图表示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与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推动力。
7.熟练写出零级、一级、二级不可逆反应在恒温下分别于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
器与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时的有效体积计算公式。
8.多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串联时,反应推动力如何表示各釜浓度如何计算(解析计算与图解计算)
9.对同一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达到相同转化率,为什么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所需有效体积最大,而
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所需有效体积最小,多釜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有效体积介于两者之间
10.何谓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热稳定性符合什么条件的操作点为稳定操作点如何分析判断操作点的
稳定与不稳定哪些参数影响热稳定性
11.搅拌器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根据什么原则选型
12.搅拌釜式反应器的传热装置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3.化工厂常用的高温热源有哪些各适用于怎样的场合
14.简述变容情况下,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有效体积计算方法。
15.~
16.选择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式时,应从哪些方面对反应器性能进行比较
17.对平行反应P(主产物)
i.何谓选择性
ii.试讨论平行反应选择性的浓度效应与温度效应。
iii.如何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与操作方式,提高平行反应选择性
计算题
1.反应物A,按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恒温分解,在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中5min后转化率为50%,
试问在该反应器中转化75%的A物质,需要增加多少分钟(10min)
,
解题思路
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与BR恒温恒容的基础设计式联立推导得
反应时间与转化率的关系式。
2.在实验室内用一个间歇搅拌的烧瓶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反应2h 后,转化达到%。
若将反应器放大,选用一个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进行此反应,其它工艺条件不变,平均停留时间为2h ,试计算该反应的最终出口转化率。
(%) 解题思路利用BR 中的条件求得反应速率常数,代入CSTR 的
计算式中即可求得。
3.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进行某一级可逆反应,操作条件下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为k 1=10h -1 , k 2=2h -1 ,在反应物料A 中不含有B ,其进料量为10m 3/h ,当反应的转化率达到50%时,平均停留时间和反应器的有效体积各为多少(;1.25m3) 000121020(1)A A A A R A B A A A A C x C x V t V k C k C k C x k C x ===---
解题思路将一级可逆反应动力学方程代入CSTR 基础设计式求解。
2. 四个体积相同的连续釜式反应器串联操作,进行液相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r A )=L·h ,反应物A 的初始浓度c A0=1mol/L ,物料在反应系统中平均停留时间为4小时,试用图解法求最终转化率。
(90%)
】 解题思路
3.有一等温连串反应:在两个串联的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
每个釜的
有效体积为2L,加料速度为1L/min,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c A0=2mol/L,两个釜在同一温度下操作。
k1= , k2=,试求第一釜和第二釜出口物料浓度。
(第一釜:c A1=1mol/L,c R1=L,c S1=L;第二釜:c A2=L,
c R2=L,c S2=L)
解题思路
4.在一恒温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某一级液相不可逆反
应,13min后反应转化掉70%,今若把此反应移到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或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为了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所需的空时、空速各为多少(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中,τ=13min,S V=;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S V=;))
解题思路
5.555K,下,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反应A→P。
已知
进料中含有30%A(mol%),其余为惰性物料,加料流量为s,动力学方程式为(-r A)=(m3·s),为了达到95%的转化率,试求:(1)所需的空速为多少(S V=);(2)反应器有效体积。
(V R=3.656m3)
解题思路
6.醋酐按下式水解为醋酸:(CH3CO)2O+H2O→2CH3COOH,实验测定该反应为一级不可逆反应(-r A)
=kc A,在288K时,反应速率常数k为。
现设计一理想反应器,每天处理醋酐水溶液14.4m3,醋酐的初始浓度c A0为95mol/m3,试问(1)当采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醋酐转化率为90%时,反应器的有效体积是多少(1.12m3)(2)若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转化率不变,求反应器有效体积。
(0.286m3)(3)若选用两个体积相同的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串联操作,使第一釜醋酐转化率为%,第
二釜醋酐转化率仍为90%,求反应器总有效体积。
(0.536m3)
解题思路
7.进料浓度c A0=1mol/L的纯A溶液以v0=10L/min的流量流经有效体积为10L的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
发生一级反应,k=,求所达的出口转化率。
若为二级反应,k=0.01L/,则出口转化率又为多少(一级反应为1%;二级反应为%)
(
8.乙烷裂解反应C2H6→C2H4+H2在连续操作管式反应器中进行。
生产平均操作压力为,操作温度为
1073K,实验测得反应速度常数k=(m3·kPa·s),已知进料质量流速为100kg/(m2·s),裂解稀释水蒸汽用量占进料气体体积的25%。
试计算当乙烷转化率为65%时反应管长。
(133.3m)
9.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一均相液相反应
A→P,(-r A)=kc A2,反应一小时的转化率为50%.
i.如果反应器体积为原来的6倍,其它保持不变,则转化
率为多少(75%)
ii.如果是体积相同的管式反应器,其它保持不变,则转化率为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