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月度报表统计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14.34 KB
- 文档页数:1
月度人力资源数据数据分析报表月度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报表一、引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对人力资源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和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本报告旨在对本月度的人力资源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人员流动情况(一)入职人数本月共入职_____人,其中按部门划分:销售部门_____人,研发部门_____人,生产部门_____人,其他部门_____人。
与上月相比,入职人数增加/减少了_____人,主要原因是具体原因。
(二)离职人数本月离职_____人,离职率为_____%。
离职人员主要集中在具体部门,离职原因包括列举主要原因,如个人发展、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
通过对离职人员的面谈和调查,我们发现进一步分析离职原因和问题所在。
三、人员结构分析(一)年龄结构目前公司员工的年龄分布如下:20-29 岁_____人,30-39 岁_____人,40-49 岁_____人,50 岁以上_____人。
可以看出,公司员工以主要年龄段为主,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不合理,可能会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学历结构公司员工的学历情况为:本科及以上学历_____人,大专学历_____人,高中及以下学历_____人。
从学历结构来看,分析学历结构的优势和不足。
(三)性别结构本月度公司男性员工_____人,女性员工_____人,性别比例为具体比例。
在某些部门,如具体部门,性别比例存在一定的失衡,可能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
四、培训与发展(一)培训课程与参与人数本月共组织了培训课程数量次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
参与培训的总人数为_____人,培训满意度为_____%。
(二)员工发展计划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进行了跟踪和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五、绩效评估(一)绩效分布本月度绩效评估结果显示,优秀(A 级)_____人,良好(B 级)_____人,合格(C 级)_____人,不合格(D 级)_____人。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汇总:一、人员数量指标1、按行政单位划分(总部、区域、)-与编制对照;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3、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二、人员素质指标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平均教育年限;2、年龄分布(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平均年龄;3、通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针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1、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四、劳动生产率指标: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销售额/报告期平均人数*100%;五、劳动报酬指标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
六、人员流动指标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2、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损失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3、流失人员工龄分布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通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衡量员工流动)七、其它人事业务指标招聘人次、调配人次、晋级人次、招聘来源统计、培训人次、培训费用、招调员工数等应增加人员结构的分析,例:管理人员、职能人员、技术人员等等。
。
人力资源月报表格式1. 概述人力资源月报表是记录和分析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数据的重要工具。
本报表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格式,方便人力资源部门整理和呈现各项数据,以便管理层了解员工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2. 报表内容- 员工信息:包括员工姓名、员工编号、部门、职位等基本信息。
- 新进员工:统计当月新进员工的数量和具体信息。
- 离职员工:统计当月离职员工的数量和具体信息。
- 培训情况:记录员工培训的次数、培训类型和培训课程名称。
- 绩效考核:记录员工的绩效考核情况,包括月度绩效评定等级和评定结果。
- 奖惩情况:记录员工的奖励和处罚情况,包括奖励内容和处罚原因。
- 人力资源投入:统计当月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包括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和员工福利费用等。
3. 报表分析人力资源月报表的分析部分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比较,以帮助管理层了解人力资源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改进措施。
分析内容可以包括:- 员工流动率:通过比较新进员工和离职员工的数量,可以评估员工的流失情况和流动率。
- 培训效果:通过分析培训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关系,可以评估培训的有效性和员工的成长情况。
- 资源投入效率:通过对人力资源投入情况的分析,可以评估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成本控制情况。
4. 报表使用注意事项- 确保员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和错误。
- 及时更新离职员工的信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 对于重要的指标和分析结果,可以注意标注和解释,以便管理层更好地理解。
以上是人力资源月报表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希望本报表能帮助您更好地监控和管理人力资源,提升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人力资源月报表excel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中至关重要的部门,负责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员工福利等工作。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控人力资源相关指标,许多公司都会使用人力资源月报表来记录和分析员工的数据和情况。
人力资源月报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招聘情况:这一部分会列出招聘的职位、招聘渠道、招聘周期、招聘数量等信息。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评估公司的招聘效率和渠道的有效性,进一步优化招聘策略。
2. 员工离职情况:记录员工的离职原因、离职日期和离职人数。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司了解员工流失的原因和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留住优秀员工,减少人才流失。
3. 培训情况:记录员工参加培训的次数、培训类型和培训效果。
培训是提升员工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统计培训情况,可以评估培训的效果和员工的学习态度,为今后的培训计划提供参考。
4. 绩效评估:记录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周期和评估等级。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发现员工的优势和不足,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晋升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评估公司的绩效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和有效。
5. 员工福利情况:记录公司提供的员工福利,如五险一金、加班补贴、年假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司了解员工对福利待遇的满意度,进一步优化福利政策,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6. 人力资源投入情况:记录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包括人力资源预算、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司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效益,合理安排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7. 其他指标: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月报表还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记录其他相关指标,如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员工关键绩效指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公司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公司的状况,为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提供数据支持。
人力资源月报表的编制需要准确、全面地收集和整理数据,同时要注意保护员工的隐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在编制月报表时,可以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呈现和展示数据。
人力资源统计年(月)报表摘要本报表旨在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统计的年度(或月度)数据,为管理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报表涵盖了各类人力资源指标,包括劳动力数量、员工福利、培训投入等方面的信息。
1. 人力资源概况1.1 劳动力数量本月(或本年度)劳动力总数为X人,其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
1.2 人员流动本月(或本年度)共有X位员工离职,其中主动离职X人,被解雇X人。
新员工入职X人。
1.3 人员结构根据职位级别划分,本月(或本年度)员工结构如下:- 高级管理层:X人- 中级管理层:X人- 基层员工:X人2. 工资与福利2.1 平均工资本月(或本年度)平均工资为X元。
2.2 员工福利员工福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医疗保险:X人参与,覆盖率为X%;- 养老保险:X人参与,覆盖率为X%;- 住房公积金:X人参与,覆盖率为X%。
3. 培训与发展3.1 培训投入本月(或本年度)培训投入为X元。
3.2 培训情况本月(或本年度)共进行了X次培训,涉及X人次。
4. 绩效管理4.1 绩效评估本月(或本年度)共进行了X次绩效评估。
5. 员工满意度调查5.1 调查概况本月(或本年度)共发放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X份,有效回收问卷X份。
5.2 调查结果根据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肯定满意度占比为X%,基本满意度占比为X%,不满意度占比为X%。
6. 劳动关系与安全6.1 劳动纠纷本月(或本年度)发生的劳动纠纷数量为X起,解决率为X%。
6.2 安全事故本月(或本年度)发生的安全事故数量为X起,伤亡人数为X人。
结论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统计数据显示公司在劳动力数量、员工福利、培训与发展等方面表现稳定。
然而,劳动关系与安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注:本报表编制依据公司内部数据,具体数字仅供参考,如有差异以公司内部统计为准。
人事月度报表包含内容一、人事基本情况1. 公司总人数:报告期内公司总共员工人数。
2. 岗位结构:报告期内各个岗位的员工人数和占比情况。
3. 新进员工:报告期内新进员工的数量和比例。
4. 离职员工:报告期内离职员工的数量和比例。
5. 平均工龄:报告期内员工的平均工作年限。
6. 平均薪资:报告期内员工的平均薪资水平。
二、招聘与录用情况1. 招聘渠道:报告期内招聘渠道的数量和效果评估。
2. 招聘费用:报告期内招聘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3. 招聘周期:报告期内从发布招聘需求到成功录用的平均时间。
4. 录用人数:报告期内成功录用的员工数量和比例。
三、培训与发展1. 培训活动:报告期内进行的培训活动的数量和内容描述。
2. 培训费用:报告期内培训活动所产生的费用。
3. 培训效果评估:报告期内培训活动的效果评估结果和反馈。
四、绩效评估与激励1. 绩效考核指标:报告期内使用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
2. 绩效评估结果:报告期内员工绩效评估的结果和分布情况。
3. 奖惩措施:报告期内员工绩效奖励和惩罚的措施和实施情况。
五、福利与员工关系1. 福利政策:报告期内公司提供的福利政策和改进措施。
2. 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期内进行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和改进措施。
3. 员工关系管理:报告期内处理员工关系问题和改善员工关系的措施。
六、人事成本1. 人事费用总额:报告期内公司的人事费用总额。
2. 人力资源投入比例:报告期内人力资源投入在公司总成本中的比例。
3. 人事成本效益评估:报告期内人事成本与业绩的关系评估和分析。
七、员工流动情况1. 内部调动:报告期内员工内部岗位调动的数量和原因分析。
2. 外部招聘:报告期内公司外部招聘的数量和原因分析。
3. 员工投诉与反馈:报告期内员工投诉和反馈的数量和处理情况。
八、人才储备与继任计划1. 人才储备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的人才储备情况和管理措施。
2. 继任计划:报告期内制定和执行的员工继任计划和培养措施。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汇总:
一、人员数量指标
1、按行政单位划分(总部、区域、)-与编制对照;
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
3、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
二、人员素质指标
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平均教育年限;
2、年龄分布(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平均年龄;
3、通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针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四、劳动生产率指标: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销售额/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五、劳动报酬指标
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
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
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
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
六、人员流动指标
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
2、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
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
损失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
3、流失人员工龄分布
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
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通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衡量员工流动)
七、其它人事业务指标
招聘人次、调配人次、晋级人次、招聘来源统计、培训人次、培训费用、招调员工数等
应增加人员结构的分析,例:管理人员、职能人员、技术人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