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 格式:doc
- 大小:15.33 KB
- 文档页数:5
3到6岁儿童指南社会领域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以下是具体内容:- 人际交往:- 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 3-4岁: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 4-5岁: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 5-6岁: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 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岁: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 4-5岁: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不欺负弱小。
- 5-6岁: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 社会适应:- 目标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岁:对群体活动有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 4-5岁: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 5-6岁: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 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4岁: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 4-5岁: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 5-6岁: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爱护公物,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做错事时敢于承认,不说谎;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 目标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3-4岁: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对于 3 6 岁的儿童来说,社会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阶段是他们开始初步接触社会、与人交往、建立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关键时期。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了社会领域的目标,旨在引导幼儿在这一重要阶段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人际交往方面是社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3 4 岁的儿童应愿意与人交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还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但已经开始对同伴产生兴趣,愿意和他人一起玩耍。
到了 4 5 岁,他们能主动与同伴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懂得分享和轮流。
此时,孩子们已经能够初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开始学会关心他人。
而 5 6 岁的儿童,有自己的好朋友,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他们在交往中更加自信和主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人际冲突,学会协商和合作。
例如,在幼儿园里,老师会组织各种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如搭积木、拼图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分工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当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分歧时,老师会引导他们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
其次,社会适应也是社会领域的重要目标之一。
3 4 岁的儿童能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适应阶段。
幼儿园会为他们营造温馨、快乐的氛围,让他们逐渐熟悉集体生活的规则和节奏。
4 5 岁的孩子能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
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如早操、节日庆祝等,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到了 5 6 岁,孩子们能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他们开始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并能够自觉遵守,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调整和制定规则的能力。
幼儿园指南社会领域目标“社会”包括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的理解接纳。
幼儿应学会自我认识,培养自信、自尊,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如轮流、分享,同时在与人交往中展现同情心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就是要求培养幼儿具有一种“团结能力”,个体在群体中一种不仅是简单的适应,或同化、或顺应,而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合作、互影响,甚至协调、带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幼儿园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如下:一、人际交往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一)教育目标1.小班(3~4岁):(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愿意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2.中班(4~5岁):(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3.大班(5~6岁):(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3)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和别人分享。
(二)教育建议1.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部分
标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部分
一、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文件,旨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科学、系统的指导,帮助儿童在各个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其中,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对于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社会领域的主要内容
1. 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与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如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合作解决问题等。
2.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遵守规则、承担适当的责任、解决冲突、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文化等。
3. 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劳动成果等。
三、如何促进儿童在社会领域的发展
1. 创设良好的社交环境:通过组织各种集体活动,让儿童有机会与同伴交往,体验合作和分享的乐趣,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2. 引导儿童遵守规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儿童遵守规则,承担适当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性。
3. 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儿童理解和体验诚实、公正、尊重等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总结
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儿童积极参与,促进他们在社会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三、社会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一)人际交往目标1 愿意与人交往教育建议:1. 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 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
如:·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3~4 岁 4~5 岁 5~6 岁1. 有自己的好朋1. 愿意和小 朋友一起游戏。
1. 喜欢和小朋友一友,也喜欢结交新 起游戏,有经常一起朋友。
玩的小伙伴。
2. 愿意与熟 2. 喜欢和长辈交2. 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悉的长辈一起谈,有事愿意告诉长3. 有高兴的或有 活动。
辈。
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3~4 岁1. 想加入同伴的游戏4~5 岁1.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5~6 岁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时,能友好单技巧加入同伴游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地提出请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孩子从 3 岁到 6 岁,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社会领域目标,为我们指明了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成长的方向。
社会领域的目标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
在人际交往方面,首先是愿意与人交往。
3 4 岁的孩子喜欢和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到了 4 5 岁,能主动与熟悉的人打招呼,并且愿意与小伙伴一起游戏。
而 5 6 岁的孩子,有自己的好朋友,也愿意结交新朋友。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也是重要目标之一。
对于 3 4 岁的孩子,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4 5 岁的孩子会用协商、交换、轮流玩等方式解决与同伴的冲突。
5 6 岁的孩子则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同样不容忽视。
3 4 岁的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4 5 岁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5 6 岁则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关心尊重他人也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环。
3 4 岁的孩子对群体活动有兴趣,4 5 岁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5 6 岁能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在社会适应方面,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是基础。
3 4 岁的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4 5 岁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56 岁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必须的。
3 4 岁的孩子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4 5 岁能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5 6 岁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同样重要。
3 4 岁的孩子能认识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人的职业。
4 5 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的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5 6 岁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社会各年龄段目标小班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喜欢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3.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4.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5.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中班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3.会运用介绍白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4.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5.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6.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7.不欺负弱小。
总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大班1.有白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3.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4.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白己一起游戏。
5.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6.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白己协商解决。
7. 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白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8.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2.具有 1.能根据白 1.能按白己的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自尊、自己的兴趣选择想法进行游戏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主、自信游戏或其他活其他活动。
2.知办法。
2.做J好事或的表现,动。
2.为白己道白己的优点和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的好行为或活长处,对白己感得更好。
3.白己的事动成果感到局到油息。
3.白己情白己做,不会的愿兴。
3.白己能的事情尽量白己意学。
4.主动承担任做的事情,愿做,不喜欢依赖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意白己做。
4.别人。
4.敢于尝持而不轻易求助。
5.喜欢承担一些试有一定难度的与别人的看法不同小任务。
活动和任务。
时,敢于坚持白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3.能关 1.长辈讲话时 1.会用礼貌的 1.能有礼貌地与人心、尊重能认真听,并方式向长辈表达交往。
2.能关注别人他人。
能听从长辈的白己的要求和想的情绪和需要,并能要求。
2.身边法。
2 .能注意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的人生病或不别人的情绪,并助。
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领域⽬标与实施建议3—6岁⼉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状况⽬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
【教育建议】1、为幼⼉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2、保证幼⼉每天睡11-12⼩时,其中午睡⼀般应达到2⼩时左右。
3、注意幼⼉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
4、每年为幼⼉进⾏健康检查。
⽬标2:情绪安定愉快。
【教育建议】1、营造温暖、轻松的⼼理环境;让幼⼉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2、帮助幼⼉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
⽬标3:具有⼀定的适应能⼒。
【教育建议】1、保证幼⼉的户外活动时间,提⾼幼⼉适应季节变化的能⼒。
、经常与幼⼉拉⼿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技能的发展。
、锻炼幼⼉适应⽣活环境变化的能⼒。
(⼆)动作发展⽬标1:具有⼀定的平衡能⼒,动作协调、灵敏。
【教育建议】1、利⽤多种活动发展⾝体平衡和协调能⼒。
2、发展幼⼉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结合活动内容对幼⼉进⾏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的⾃我保护能⼒。
⽬标2:具有⼀定的⼒量和耐⼒。
育建议】1、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年龄特点的各种⾝体活动,如⾛、跑、跳、攀、爬等,⿎励幼⼉坚持下来,不怕累。
2、⽇常⽣活中⿎励幼⼉多⾛路、少坐车;⾃⼰上下楼梯、⾃⼰背包。
⽬标3:⼿的动作灵活协调。
【教育建议】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的动作灵活协调。
2、提醒幼⼉注意安全。
(三)⽣活习惯与⽣活能⼒⽬标1:具有良好的⽣活与卫⽣习惯。
【教育建议】1、让幼⼉保持有规律的⽣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帮助幼⼉养成良好的饮⾷习惯。
3、帮助幼⼉养成良好的个⼈卫⽣习惯。
4、激发幼⼉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标2:具有基本的⽣活⾃理能⼒。
教育建议】1、⿎励幼⼉做⼒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理能⼒的机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社会领域部分标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一、引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我国教育部制定的一份重要文件,旨在引导和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促进3-6岁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其中,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领域的重要性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人际交往、情绪表达、合作分享、遵守规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都是儿童步入社会生活必备的素质。
三、社会领域的主要内容1. 人际交往:儿童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儿童体验不同角色,学习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需求。
2. 情绪表达:儿童需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例如,当儿童感到生气或伤心时,可以教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用打人或摔东西的方式发泄。
3. 合作分享:儿童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享资源,处理冲突。
例如,通过团队游戏,让儿童体验合作的力量,学习如何公平分配资源,解决冲突。
4. 遵守规则:儿童需要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尊重公共秩序。
例如,通过模拟交通游戏,让儿童了解交通规则,学会等待和轮流。
四、教育建议1. 提供丰富的社交环境:家长和教师应提供各种机会,让儿童在真实的社交环境中学习和实践社会技能。
2. 引导儿童观察和模仿:儿童会通过观察和模仿大人来学习社会行为。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社会行为。
3. 鼓励儿童表达情感: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他们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4. 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当儿童遇到问题时,家长和教师应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为他们解决问题。
五、结语社会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技能发展的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