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安全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723.50 KB
- 文档页数:13
数据库安全性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各种机构和组织的业务都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
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企业、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等。
然而,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往往具有相当的价值,因此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安全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数据库安全性管理的重要性:1. 保护机密信息:数据库中存储了组织和个人的机密信息。
数据泄露可能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和声誉受损。
因此,通过合理的安全性管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删除机密信息的情况发生。
2. 防止数据丢失:数据库中可能存储着大量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数据。
在没有恰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数据发生意外删除、破坏或丢失的风险会增加。
数据库安全性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减小数据丢失的风险。
3. 符合法规和合规要求:根据不同国家和行业的法律法规,组织和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性管理措施。
合规要求的满足不仅可以避免罚款等法律风险,还可以提升组织的声誉。
4. 具备恢复能力:数据库中的数据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包括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以及自然灾害等。
采取适当的安全性管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和保护数据库,降低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二、数据库安全性管理的方法:1. 访问控制:设置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数据库。
应采用基于角色和权限的授权策略,确保最小权限原则。
分级授权和多因素身份验证等方法可以提高安全性。
2. 数据加密: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即使数据泄露或未经授权的访问,也无法获取实际内容。
加密技术通常包括对数据的加密传输和加密存储两个方面,以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3. 定期备份:定期备份数据库是保护数据完整性和可用性的关键措施。
备份数据应储存在安全的位置,并进行离线存储以防止勒索软件等威胁。
定期测试备份恢复过程,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4. 强化密码策略:密码是安全性管理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库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工具。
然而,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黑客攻击、内部泄露、误操作等因素都可能对数据库造成严重损害。
为了确保数据库的安全,维护组织的数据资产,特制定以下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机制。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成立数据库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2. 各部门负责人为数据库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工作。
3. 数据库管理员(DBA)负责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安全配置、权限管理等工作。
4. 系统管理员负责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安全。
三、安全策略与措施1. 访问控制(1)实行严格的用户认证机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
(2)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合理分配数据库访问权限,实现最小权限原则。
(3)定期审核用户权限,及时调整和撤销不必要的权限。
2. 数据加密(1)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
(2)采用强加密算法,确保数据加密强度。
3. 安全审计(1)对数据库操作进行审计,记录用户登录、查询、修改、删除等操作。
(2)定期分析审计日志,及时发现异常行为,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4. 安全漏洞管理(1)定期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已知漏洞。
(2)关注数据库安全动态,及时更新安全补丁。
5. 数据备份与恢复(1)制定数据备份策略,确保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
(2)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3)建立数据恢复机制,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6. 应急预案(1)制定数据库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事件处理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数据库安全事件的能力。
四、培训与宣传1. 定期对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通过内部刊物、网络平台等方式,宣传数据库安全知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五、监督与考核1. 定期对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数据库管理安全的基本原则及其实现数据库管理安全是保障数据库系统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据库管理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数据保密原则、数据完整性原则、数据可用性原则和访问控制原则。
实现数据库管理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和流程,使用安全工具和技术,进行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以及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审计。
一、数据保密原则1.数据保密原则的内涵数据保密原则是指要求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的过程中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或系统访问和泄露。
数据保密原则是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企业和个人的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
2.数据保密原则的实现(1)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实现数据保密的重要手段。
可以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包括对数据库连接的加密、对数据存储的加密、对数据传输的加密等多种方式。
(2)安全传输协议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如SSL/TLS协议等,以保障数据的安全传输。
(3)权限控制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访问权限控制,只允许特定的用户或系统进行访问。
(4)审计和监控建立数据访问审计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止对数据的非法访问行为。
二、数据完整性原则1.数据完整性原则的内涵数据完整性原则是指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增、删、改等操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数据完整性原则的实现(1)访问控制建立用户和角色管理机制,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作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行增、删、改等操作。
(2)事务和日志采用事务和日志机制,对数据操作进行事务提交和撤销,以确保数据的更新能够完整记录并且可恢复。
(3)备份和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库备份,及时进行数据的恢复,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三、数据可用性原则1.数据可用性原则的内涵数据可用性原则是指确保数据库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对合法用户提供服务,并在一定时间内可用。
2.数据可用性原则的实现(1)灾备和容灾建立数据库灾备和容灾机制,保障数据库在遭受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等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恢复和提供服务。
数据库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一、引言本规定旨在确保数据库的安全和保密,加强对数据库的管理和控制,保护数据库中存储的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防止未授权的访问、修改、删除等操作,促进数据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二、管理职责1. 数据库管理员(DBA)应负责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库的安装、配置、维护、备份、恢复等。
2. 各部门应指定专门负责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和控制的责任人,协助DBA进行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
3. DBA和部门责任人应定期进行数据库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三、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1. 所有数据库用户应通过合法的身份认证方式进行登录,使用唯一的用户账号和密码进行访问。
2. 确保每位用户的访问权限符合其职责和工作需要,严禁超越权限操作数据库。
3. 对于离职、调岗或变更职责的用户,应立即注销或调整其数据库访问权限。
4. 禁止共享账号和密码,严禁将数据库账号和密码以明文形式存储或传输。
四、数据加密和传输保护1. 对于敏感数据和重要数据,应采用合适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在存储过程中的机密性。
2. 数据库与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应采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并使用加密手段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
3. 对于外部网络的访问,应加强安全防护,防范未授权的访问和攻击行为。
五、定期备份和恢复1. 数据库应定期进行完整备份和增量备份,备份数据应存放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2. 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对数据库备份的地点、恢复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明确规定,以应对意外事件和灾难。
六、日志审计和监控1. 启用数据库的日志审计功能,记录所有重要的操作和事件。
2. 对数据库的操作、访问、权限变更等进行监控和实时报告,及时发现异常和安全威胁。
3. 建立安全事件响应机制,对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七、物理安全和访问控制1. 数据库服务器所在的机房应采取物理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门禁、视频监控、防火等措施。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公司数据资源的安全、完整和可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损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数据库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
第三条公司数据库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分级保护,责任到人;(三)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确保数据安全;(四)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成立数据库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数据库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数据库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各业务单元应明确数据库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业务单元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库安全管理的职责、权限和流程。
第八条公司应定期开展数据库安全培训,提高员工数据库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三章数据库安全策略第九条数据库访问控制(一)实行最小权限原则,根据用户职责分配相应的数据库访问权限。
(二)对数据库用户进行分类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员、业务操作员、审计员等。
(三)对数据库用户实施密码策略,确保密码复杂度、有效期和修改频率符合要求。
(四)定期对数据库用户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操作。
第十条数据库安全审计(一)实施实时监控,对数据库访问行为进行记录和审计。
(二)定期对数据库访问日志进行分析,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处理。
(三)建立数据库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对重大安全事件进行通报和处理。
第十一条数据库加密与传输安全(一)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访问过程中的安全。
(二)采用SSL/TLS等加密协议,保障数据库访问传输安全。
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数据库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司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损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数据库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内部数据库、云数据库、合作伙伴数据库等。
三、安全管理职责1. 数据库安全管理负责人(1)负责制定数据库安全策略,组织编制和修订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2)负责数据库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3)负责组织数据库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
(4)负责监督和检查数据库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
2. 数据库管理员(1)负责数据库的日常维护、监控和管理。
(2)负责数据库的备份、恢复和迁移。
(3)负责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和用户管理。
(4)负责数据库的安全审计和日志分析。
3. 数据库操作人员(1)遵守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正确操作数据库。
(2)不得随意更改数据库结构、数据内容或系统设置。
(3)不得使用非法手段获取、复制、传播数据库数据。
四、安全管理制度1. 数据库访问控制(1)实行严格的数据库访问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
(2)定期审查数据库用户权限,及时调整或取消不必要的权限。
(3)使用强密码策略,确保密码复杂度。
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1)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2)备份存储介质应安全存放,防止丢失或损坏。
(3)制定恢复计划,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3. 数据库安全审计(1)记录数据库访问日志,包括用户操作、时间、IP地址等信息。
(2)定期对日志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操作。
(3)对异常操作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损坏。
4. 数据库安全培训与宣传教育(1)定期组织数据库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通过宣传、讲座等形式,普及数据库安全知识。
(3)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据库安全工作,共同维护公司数据安全。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积极维护数据库安全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总则1. 为确保本单位的数据库系统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业务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数据库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等。
3. 本制度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国家保密局等相关部门的规定。
二、组织与管理1. 成立数据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检查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2. 数据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数据库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数据库安全。
三、安全策略1. 访问控制(1)数据库系统应实施严格的用户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
(2)用户密码应定期更换,密码强度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审查用户权限,及时调整和撤销不必要的权限。
2. 数据加密(1)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采用国家认可的加密算法,如AES、RSA等。
3. 数据备份与恢复(1)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确保数据不丢失。
(2)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的地方,并定期进行验证。
(3)制定数据恢复方案,确保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4. 审计与监控(1)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2)记录数据库操作日志,便于追踪和审计。
(3)定期对日志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5. 系统补丁与更新(1)及时安装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
(2)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定期升级,确保系统安全。
四、培训与宣传1. 定期组织数据库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通过宣传栏、内部邮件等方式,普及数据库安全知识。
3.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共同维护数据库系统安全。
五、奖惩与责任1. 对在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数据库安全管理规定范文1. 总则1.1 数据库安全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数据库系统和其中存储的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护数据库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意外破坏和非法操纵。
1.2 数据库安全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员工和管理员。
2. 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2.1 数据库管理员应实施合适的访问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身份验证、密码管理、访问权限控制等,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数据库系统。
2.2 所有用户必须使用唯一的个人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并且禁止共享账号和密码。
密码应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长度不少于8位,且定期更换。
2.3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审查和更新用户的访问权限,对于无需访问数据库系统的用户,应及时取消其访问权限。
2.4 数据库管理员应记录和监控用户的数据库系统登录行为,并及时发现和处置异常登录活动。
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3.1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3.2 数据库管理员应测试和验证数据库备份的可恢复性,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库系统。
3.3 数据库管理员应保持备份数据的机密性,并采取措施防止备份数据被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泄露。
4. 数据库系统安全漏洞管理4.1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进行数据库系统安全漏洞扫描,并及时修补系统和数据库的漏洞。
4.2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更新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补丁和升级程序,确保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
4.3 数据库管理员应跟踪和了解最新的数据库系统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5. 数据库系统审计与监控5.1 数据库管理员应启用数据库系统的审计功能,记录用户对数据库系统的操作和访问行为。
5.2 数据库管理员应定期审计和监控数据库系统中的异常活动,如未经授权的访问、非法操作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5.3 数据库管理员应保存审计日志,并定期检查和分析审计日志,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6. 数据库系统物理安全6.1 数据库服务器应存放在安全的机房或机柜中,限制物理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接触数据库服务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数据库安全,保护公司数据资产不受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数据库、测试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数据库的访问、操作、维护、备份和恢复等环节,以实现数据库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第二章数据库安全责任第四条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对数据库安全负有直接责任。
第五条公司设立数据库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协调解决数据库安全相关问题。
第六条数据库安全管理小组职责包括:(一)制定数据库安全策略,明确安全要求;(二)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三)组织开展数据库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四)建立健全数据库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
第三章数据库安全策略第七条数据库访问控制:(一)实行最小权限原则,用户根据工作需要分配访问权限;(二)采用双因素认证机制,提高访问安全性;(三)定期对用户权限进行审核,及时调整权限。
第八条数据库操作规范:(一)禁止非授权用户进行数据库操作;(二)禁止在数据库中执行任何可能对数据安全造成威胁的操作;(三)定期备份数据库,确保数据安全。
第九条数据库维护与监控:(一)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性能优化,提高数据库运行效率;(二)实时监控数据库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三)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安全扫描,发现漏洞及时修复。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培训与宣传第十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开展数据库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通过宣传栏、内部邮件等方式,加强对数据库安全知识的普及。
第五章数据库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第十二条建立数据库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第十三条数据库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一)发现安全事件,立即报告数据库安全管理小组;(二)数据库安全管理小组评估事件影响,启动应急预案;(三)根据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事件影响;(四)事件处理完毕,进行总结分析,完善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本单位的数据库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风险,保障单位信息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数据库、测试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防范为主,防治结合;2. 安全分级,分类管理;3. 责任明确,协同防护;4. 技术保障,持续改进。
第二章数据库安全分类与分级第四条数据库安全分类:1. 核心数据库:存储单位核心业务数据,如财务、人力资源等;2. 重要数据库:存储单位重要业务数据,如客户信息、订单等;3. 一般数据库:存储单位一般业务数据,如文档、报表等。
第五条数据库安全分级:1. 高级安全等级:针对核心数据库,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2. 中级安全等级:针对重要数据库,采取较为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3. 初级安全等级:针对一般数据库,采取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章数据库安全管理职责第六条数据库安全管理责任:1. 数据库管理员(DBA)负责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安全监控和应急处置;2. 业务部门负责所使用数据库的数据安全,确保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3. 信息安全部门负责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实施和监督。
第七条数据库管理员职责:1. 负责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升级和备份;2. 负责数据库用户权限的分配、管理和监控;3. 负责数据库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4.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
第四章数据库安全措施第八条数据库访问控制:1. 严格限制数据库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库;2. 对数据库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控制,确保用户访问权限与实际业务需求相匹配。
第九条数据库加密:1.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2. 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第十条数据库备份与恢复:1.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2.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在遭受破坏时能够及时恢复。
西南石油大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时:2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使用T-SQL语句创建登录帐户的方法。
(2) 掌握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用户的方法。
(3) 掌握使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角色的方法。
(4) 掌握使用T-SQL语句管理数据库用户权限方法。
三、实验要求
(1) 使用SQL Server 2008查询分析器。
(2) 严格依照操作步骤进行。
四、实验环境
(1) PC机。
(2) SQL Server 2008。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注意事项:
(1)首先在C盘根目录创建文件夹Bluesky,执行脚本文件“PracticePre-第11章安全管理.sql”,创建数据库BlueSkyDB和表;
(2)如何建立“数据库引擎查询”;
(3)使用“select user_name()”可查询当前登录账号在当前数据库中的用户名。
TUser3,初始密码均为“123456”。
步骤2 使用TUser1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引擎查询,在“可用数据库”下拉列表框中是否能看到并选中BlueSkyDB数据库?为什么?
可以看到数据库BlueSkyDB但是不能选中打开,因为用户仅仅是能够使用服务器的合法用户,但不能访问数据库
映射为数据库BlueSkyDB的用户,用户名同登录名。
步骤4 再次使用TUser1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引擎查询,这次在“可用数据库”下拉列表框中是否能看到并选中BlueSkyDB数据库?为什么?
能够选中BlueSkyDB,因为TUser1已经成为该数据库的合法用户了
步骤5 用TUser1用户在BlueSkyDB数据库中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
SELECT * FROM BOOKS;
不能成功,因为该用户没有对数据库操作的权限。
步骤6 授予TUser1具有对BOOKS表的查询权限,授予TUser2具有对CUSTOMERS表的插入权限。
步骤7 用TUser2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引擎查询,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
INSERT INTO CUSTOMERS VALUES('张三','zhang@','123456'); (注意:CUSTOMERS表中的customerID列为自增列)
能成功,因为TUser2具有对customer表插入数据的权限
再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
SELECT * FROM CUSTOMERS;
不能,因为TUser2仅有对customer表插入的权限,但没有查询的权限。
步骤8 在TUser1用户建立的数据库引擎查询中,再次执行下述语句:SELECT * FROM BOOKS;
可以执行,因为TUser1有对表BOOKS查询的权限。
这次能否成功?但如果执行下述语句:
INSERT INTO CUSTOMERS VALUES('李四','li@','123456'); 能否成功?为什么?
步骤9 授予TUser3具有在BlueSkyDB数据库中的建表权限。
步骤10 使用Transact-SQL在数据库BlueSkyDB中创建一个角色TRole1,并使用Transact-SQL将对BlueSkyDB数据库中Books表的增、删、改、查权限授予角色TRole1。
步骤11 新建立一个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的登录名:pub_user,并让该登录名成为BlueSkyDB数据库中的合法用户(非常重要,否则后面无法将其加入TRole1角色)
步骤12 用pub_user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引擎查询,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
SELECT * FROM BOOKS;
不能成功,因为pub_user没有任何对数据库BlueSkyDB操作的权限。
步骤13 将pub_user用户添加到TRole1角色中。
步骤14 在pub_user建立的数据库引擎查询中,再次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
SELECT * FROM BOOKS;
能成功,应为pub_user属于TRole的角色,而TRole角色具有对books表的增删改查的权限。
步骤15 使用Transact-SQL将对BlueSkyDB数据库中Books表的删除、更新和查询的权限从角色TRole1处回收回来。
步骤16在pub_user建立的数据库引擎查询中,再次执行下述语句,能否成功?为什么?
SELECT * FROM BOOKS;
因为删除了TRole1删除,更新和查询的权限,而pub_user是属于TRole1用户的,所以,pub_user拥有与TRole1一样的权限,仅仅能忘books表中插入数据。
六、收获,体会及问题
在本次实验中主要是对数据库的安全性进行管理,对于数据库可以创建多个登录名(create login ),通过登录名登录的用户就是数据的的合法用户,但不能对库里的数据库进行查看,不能选中其中的任意数据库,然后是可以对指定数据库创建相应的用户(create user),有了该用户,就能够访问相应的数据库,但是不能对数据库里的内容进行操作,能选中数据库,就是不能操作,为了给用户操作的权限,可以使用grant赋予相应的用户以操作权限,使用revoke收回权限,也可以通过创建角色(create role),将用户添加到角色中(exec add_rolemember),就可以使用户拥有该角色的相应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