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作品选2
- 格式:ppt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46
先秦两汉文学诗文作品背诵篇目第一部分:《诗经》1.《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
云何吁矣!词句注释⑴周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一篇。
卷耳:苍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药。
⑵采采:茂盛。
一说谓采了又采。
毛传作采摘解,朱熹 《诗集传》云: 非一采也。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 盛多之貌”。
⑶盈:满。
顷筐:斜口筐子,后高前低。
一说斜口筐。
这句说采了又采都采不满浅筐子,心思不在这上头。
⑷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感叹,伤叹。
怀:怀想。
⑸寘 zhì):同 置”,放,搁置。
周行 háng):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
索性把筐子放在大路上,于是眼前出现了她丈夫在外的情景。
⑹陟:升;登。
彼:指示代名词。
崔嵬 wéi):山高不平。
⑺我:想象中丈夫的自称。
虺隤 huī tuí):疲极而病。
⑻姑:姑且。
酌:斟酒。
金罍 léi):青铜做的罍。
罍,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
⑼维:发语词,无实义。
以:以使,以便。
永怀:长久思念。
永,深长,深陷。
⑽玄黄:黑色毛与黄色毛相掺杂的颜色。
朱熹说 玄马而黄,病极而变色也”,就是本是黑马,病久而出现黄斑。
⑾兕觥 sì gōng):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 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⑿永伤:长久思念。
伤,伤怀。
⒀砠 jū):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⒁瘏 tú):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
⒂痡 pū):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先秦两汉文学诗文作品背诵篇目第一部分:《诗经》1.《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
云何吁矣!3《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5《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6.《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7.《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8.《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9.《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参考答案(一)一、默写(选做3题,每题5分,总15分)1《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時,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於役,茍無饑渴!2《卫风·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3《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櫂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4《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二、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题5分,总20分)1变风变雅答:指《诗经》中的“怨刺诗”。
这些诗以反映丧乱、针砭时政为主要内容,或讽刺不劳而获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在辛辣的讽刺中寓有强烈的怨愤不平,与中正平和的审美要求不符。
因此此类诗多存于“国风”与“二雅”之中,因而被称为“变风变雅”。
2春秋笔法答: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春秋》在记载历史时语言简练,常于只言片语中寄寓鲜明的褒贬色彩,即所谓“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中国古代秦汉文学是指秦代和两汉文学,秦汉文学主要在辞赋、史传文、政论文和乐府诗歌等四个方面取得较高成就,在上有较为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下面由为大家提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秦汉文学作品介绍一、秦汉散文一、所谓“汉代散文”是指政论文及抒情、叙事文,汉代散文创作的主流,就文体说是政论文,就文风说,是切中时事,朴厚无华。
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脉络。
大体说,由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变而为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再变而为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再变而为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文风几经迁转。
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理解;一、《吕氏春秋》简况。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撰,成书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前后,被视为杂家着作。
二、《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
《吕氏春秋》文章一般都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如《贵公》。
从文学角度看,《吕氏春秋》最大的成就是它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它在阐述某个道理和思想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
三、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
李斯,楚国人,公元前247年入秦。
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拜为长史、客卿。
秦统一,李斯为丞相,设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下令焚书而倡导“以吏为师”。
李斯遭赵高诬陷腰斩于咸阳之市。
李斯入秦十年,因韩人郑国为秦修灌渠事,秦大臣提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所以写了《谏逐客书》。
四、秦刻石文的特点。
1、其形式四言为句,三句为韵,较独特。
2、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3、限于刻石体制,文采不足。
简单运用:《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这篇《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
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胪述秦始皇看重外国的玩好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从周公到孔子,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文化成了主流。
2.成书于秦汉两代的由众人编撰的和,两书中都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神话。
3.《诗经》中的宴享诗的典型之作是。
4.《论语》创立的,在《墨子》中得到发展,进而形成了《孟子》的。
5.刘向的、《新序》等书,杂举前代群书佚闻琐事编录而成,寓以劝戒说教之意。
6.汉初,贾谊写过骚体赋《吊屈原赋》、。
7.秦嘉的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记。
蔡邕的五言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始祖神话七发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左传》战争描写的成就有哪些?2.《九歌》的艺术特色有哪些?四.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1.《诗经》的艺术特点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2.《史记》的叙事艺术成就有哪些?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1、礼乐 2、《吕氏春秋》《淮南子》 3、《小雅·鹿鸣》 4、语录体对话式论辩文 5、《说苑》 6、《鵩鸟赋》 7、《赠妇诗》《翠鸟诗》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二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诞生的神奇经历。
2、《尚书》包括、《夏书》、《商书》《周书》。
3、西汉初,司马谈曾把“诸子百家”总括为、儒、墨、、法、道德六家。
4、《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
5、是宋玉的代表作,它生发了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主题。
6、东汉抒情赋主要有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洪水神话赋比兴《淮南子》汉乐府民歌三、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战国策》的文学特点有那些?2、《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社会内容有那些?四、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1、试举例论述《孟子》的散文成就。
2、《离骚》的艺术特点有那些?试具体分析。
答案:1、契后稷2、《虞书》3、阴阳名4、编年史5、《九辩》“悲秋”6、纪行赋述志赋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考试试题三一、填空(20分,每空2分)1、夏商文化以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与此时的原始宗教是紧密联系的。
主要书目二十种序录(提要)总论:因为主修专业为先秦两汉文学,而先秦两汉文学中又主攻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
“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等。
所以在我所列的书目中,主要的书籍都是有关于诸子百家的书籍,而诸子百家中,尤以儒道墨法以及兵家为重。
一是因为这几大学派影响众大,二是因为许富宏导师所列书目均有关于这几大学派,本人在这一学期之中所读书籍皆是后世对于作品的校勘增补。
先秦诸子作品与后世学术作品有所不同,后世作者所为作品因为雕版印刷术或者造纸术的发明,成书相对而言,比较完整,刊刻作品也相对较多,版本也众多。
而先秦诸子百家的创作作品,版本亟待考证,书籍内容亦是有增有减有疏,需要后世学者辩伪存真。
譬如我在列举这些书目的时候,就在想寻找孔子《论语》一书最早的版本,现今我们所接触的《论语》,已是经过后人整理而成,而所出现的刻本或者手抄本也是后人整理而成,所以我在选举《论语》作为一书目的时候,并没有具体选举哪一刻本,而是笼统介绍下该书的成书过程,作者,后世的影响以及评价等。
而后世学者的考证校勘书目,则选取了具体的版本,然后再简介其具体。
所列书目只是简单明确一下自己研究生涯中的侧重点,相当于一段时期的计划,而将这些书目大致过目,或者精读一二,则需我们过后的努力。
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和许多先秦古籍一样,《论语》经过秦火和战乱曾一度失传,至汉代复出现若干个传本,最著名的就是《故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大流派,它们在文字,篇名及篇数上互相都有差异。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A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夸父逐日”神话最早见于__________一书。
2、“昔我往矣,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
”3、“至人__________,神人__________,圣人__________。
"4、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是__________。
5、“吾令羲和弭节兮,__________;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6、《史记》包括十二_________、十表、八书、三十_________、七十________,共130篇。
7、《盐铁论》的作者是__________.8、《吴越春秋》的作者是__________。
9、标志着汉赋体制正式确立的第一篇赋是__________的__________。
10、《两都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二京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11、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陈朝徐陵编的__________一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1、赋比兴2、《春秋》“三传”3、《庄子》“逍遥游”4、《史记》“三家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特点。
2、试述乐府的涵义及其演变.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写出《离骚》的前十句,并阐释其“内美”的蕴涵。
2、请各以一首诗为例,比较汉乐府民歌与《古诗十九首》的不同艺术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一)B卷一、填空(每空 0.5分,共10分):1 、文字产生前,上古的口头文学创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经》按曲调分为风、雅、颂,其音乐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先秦诸子中使用寓言较多的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存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存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存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 u ji u): 一种水鸟名,即王且乳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 d o优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好逑(h d o qi U):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 i 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寤寐(w U m/):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 o u z G 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芼(m d o):择取,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周南.芣苜采采芣苜,薄言采之。
采采芣苜,薄言有之。
采采芣苜,薄言掇之。
采采芣苜,薄言捋之。
采采芣苜,薄言裕之。
采采芣苜,薄言襁之。
①莒(fu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③有: 采得。
④掇(duo):拾取。
⑤捋(luo):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中文系统招本科生必背必读篇目、书目古代文学作品背诵篇目一、先秦两汉部分(共42篇)1、诗经:关雎,卷耳,苤苢,谷风,氓,伯兮,黍离,君子于役,伐檀,硕鼠,蒹葭,无衣,东山,采薇2、左传:曹刿论战,知罃对楚王问(第二段)3、国语:邵公谏弭谤4、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最后一段),天时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民为贵5、荀子:劝学(一、二、三段)6、墨子:非攻7、庄子:逍遥游(第一段)8、屈原:离骚(二、四、五段),湘君,国殇9、宋玉:九辩(第一段)10、乐府民歌:上邪,江南,陌上桑,东门行,饮马长城窟行,白头吟,上山采蘼芜11、辛延年:羽林郎12、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竹生,迢迢牵牛星13、李斯:谏逐客书二、魏晋隋唐部分(108篇)1、曹操:短歌行,蒿里行2、曹丕:燕歌行3、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4、王粲:登楼赋5、陈琳:饮马长城窟行6、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寝7、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8、潘岳:悼亡诗9、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饮酒:结庐在人境;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10、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11、谢灵运:登池上楼;石舍精璧还湖中作12、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3、庾信:哀江南赋序14、诸葛亮:出师表15、府民歌:西洲曲;木兰诗16、陆机:赴洛道中作17、郭璞:京华游侠窟18、沈约:别范安成19、陶宏景:答谢中书书20、丘迟:与陈伯之书(三、四)21、吴均:与朱元思书22、王绩:野望2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一、二段)24、骆宾王:在狱咏蝉25、杨炯:从军行2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7、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8、孟浩然:过故人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29、王维: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终南山,观猎,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30、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长信秋词,闺怨31、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白日依山尽32、适:燕歌行,别董大33、岑参: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3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渡荆门送别,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金樽清酒斗十千,35、杜甫:望岳,登高,月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石壕吏36、李颀:古从军行37、孟郊:游子吟38、韩愈:山石,听颖师弹琴,师说39、柳宗元:江雪,登柳州城楼,小石潭记,40、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1、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42、李贺:李凭空篌引,雁门太守行43、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锦瑟,夜雨寄北,马嵬44、杜牧:过华清宫,泊秦淮,山行,赤壁,阿房宫赋45、皮日休:橡媪叹46、杜荀鹤:山中寡妇唐五代词1、李白:菩萨蛮,忆秦娥2、张志和:渔歌子3、白居易:忆江南4、温庭筠:菩萨蛮5、韦庄:菩萨蛮6、李煜:虞美人,浪淘沙令,乌夜啼三、宋元文学(94篇)(一)、(宋词38首)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苏幕遮[碧云天]2、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 破阵子[燕子来时]3、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蝶恋花[庭院深深] 採桑子[群芳过后]4、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 鹧鸪天[彩袖殷勤]5、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望海潮[东南形胜]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6、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老夫聊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 念奴娇[大江东去]7、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踏莎行[雾失楼台]8、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9、周邦彦:六丑[正单衣试酒]10、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醉花阴[薄雾浓云] 声声慢[寻寻觅觅] 永遇乐[落日镕金]11、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12、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13、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 钗头凤[红酥手]14、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青玉案[东风夜放] 清平乐[茅檐低小] 破阵子[醉里挑灯] 西江月[明月别枝] 永遇乐[千古江山] 摸鱼儿[更能消]15、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16、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二)、(宋金诗26首)1、王禹偁:村行2、林逋:山园小梅3、梅尧臣:鲁山山行4、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5、欧阳修:戏答元珍6、王安石:明妃曲泊船瓜洲7、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荔支叹8、黄庭坚:登快阁题竹石牧牛寄黄几复9、陈师道:舟中10、陈与义:伤者11、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七首)12、杨万里:插秧歌13、陆游:游山西村书愤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14、林升:题临安邸15、刘克庄:北来人16、文天祥:正气歌金陵驿17、元好问:歧阳(三)、宋文(9篇)1、王禹偁:待漏院记2、范仲淹:岳阳楼记3、欧阳修:朋党论秋声赋醉翁亭记4、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5、苏洵:六国论6、苏轼:前赤壁赋喜雨亭记(四)、元诗(4首)1、刘因:白沟2、赵孟頫:岳鄂王墓3、萨都剌:上京即事(二首)4、杨维桢:题苏武牧羊(五)、元代戏曲(13段)1、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2、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步步娇·落梅凤·殿前欢·雁儿落·梅花酒·收江南]3、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耍孩儿·四煞·一煞·收尾]六、元代散曲(4首)1、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无名氏:醉太平四、明清文学(39首)(一)、明清诗(18首)1、高启:牧牛图2、于谦:咏煤炭3、何景明:答望之4、王世贞:登太白楼5、吴伟业:织妇词6、屈大均:读陈胜传7、王士祯:秦淮杂诗(二、三)8、查慎行:村家四月词(三首)9、赵翼:后园村居10、龚自珍:咏史己亥杂诗(五首)(二)、明清文(7篇)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归有光:项脊轩记3、钟惺:浣花溪记4、夏完淳:狱中上母书5、黄宗羲:原君6、顾炎武:廉耻7、袁枚:黄生借书说(三)、明清戏剧(14段)1、汤显祖:牡丹亭[惊梦·遶池游·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隔尾]2、洪昇:长生殿[惊变·北中吕粉蝶儿·南泣颜回]3、孔尚任:桃花扇[却奁·江儿水·五供养·川拨棹·前腔]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此书目要求大一下学期与大二上学期完成阅读与背诵(诗歌),大三文学史课通过课堂提问、期中、期末考试的方式予以检查)一、现代部分(30篇)1、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2、郁达夫《沉沦》3、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4、茅盾《春蚕》《子夜》5、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6、巴金《家》7、萧红《呼兰河传》8、沈从文《边城》9、钱钟书《围城》10、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11、郭沫若《凤凰涅槃》12、闻一多《发现》(背诵)13、徐志摩《再别康桥》(背诵)14、戴望舒《雨巷》(背诵)15、艾青《我爱这土地》(背诵)16、何其芳《预言》(背诵)17、冰心《寄小读者(十)》18、朱自清《绿》《给亡妇》19、周作人《故乡的野菜》《乌篷船》20、鲁迅《野草》(散文诗集)21、田汉《南归》22、曹禺《雷雨》《日出》23、郭沫若《屈原》24、夏衍《上海屋檐下》二、当代部分(20篇)1、柳青《创业史》2、梁斌《红旗谱》3、孙犁《铁木前传》4、路翎《洼地上的战役》5、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6、宗璞《红豆》7、茹志鹃《百合花》8、赵树理《登记》9、高晓声《陈奂生上城》10、张贤亮《绿化树》11、张承志《黑骏马》12、阿城《棋王》13、王安忆《长恨歌》14、余华《活着》15、莫言《透明的红罗卜》16、老舍《茶馆》17、马南邨《燕山夜话》18、余秋雨《文化苦旅》19、北岛《回答》(背诵)20、舒婷《致橡树》(背诵)外国文学必读书目(共50部,学生可任选30部)一、欧美经典作家作品荷马《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莫里哀《伪君子》卢梭《忏悔录》歌德《浮士德》雨果《巴黎圣母院》拜伦《唐璜》麦尔维尔《白鲸》斯丹达尔《红与黑》巴尔扎克《高老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萨克雷《名利场》狄更斯《双城记》哈代《苔丝》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易卜生《玩偶之家》左拉《萌芽》霍桑《红字》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玛格丽特•米切尔《飘》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海明威《老人与海》艾略特《荒原》卡夫卡《城堡》托马斯·曼《魔山》伍尔夫《到灯塔去》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阿尔贝·加缪《鼠疫》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等待戈多》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西蒙《弗兰德公路》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二、东方文学文学《圣经·旧约·创世纪》《一千零一夜》紫氏部《源氏物语》泰戈尔《吉檀迦利》川端康成《雪国》语言学必读书目: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理嘉(1991)《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院)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资料室)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国语学院资料室)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外国语学院资料室)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先秦两汉文学参考资料诗经集注(宋)朱熹楚辞集注(宋)朱熹诗经注析程俊英中华书局1996年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楚辞选金开城选注北京出版社1985年全汉赋费振刚等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史记选注集评韩兆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先秦两汉文论选张少康、卢永璘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诗经鉴赏辞典任自斌、和近健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先秦诗鉴赏辞典姜亮夫等编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本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先秦大文学史赵明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先秦文学史褚斌杰、谭家健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先秦两汉文学史稿聂石樵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汉代诗歌史论赵敏俐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楚辞要论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庄学研究崔大华著人民出版社1992年先秦散文艺术新探谭家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汉赋通论(增订本)万光治著华龄出版社2004年2、魏晋南北朝文学参考资料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2版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文心雕龙注释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文选(全六册)(梁)萧统编 (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2版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全上古三代两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汉魏六朝文选宋绪连等选注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魏晋南北朝文论选郁沅、张明高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吕晴飞等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年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吴小如等编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魏晋文学史徐公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傅刚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建安文学论稿张可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曹道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玄学与魏晋文人心态罗宗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3、隋唐五代文学参考资料王维集校注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李太白全集(清)王琦辑注中华书局1977年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杜少陵集详注(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杜甫诗选山东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李商隐诗选刘学楷、余恕城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乐府诗集(四册)(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82年唐诗选(上、下)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全唐五代词(上、下)刘尊明、王兆鹏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全唐诗补编(上、中、下)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唐诗选注集评韩兆琦编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唐文选孙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隋唐五代文论选周祖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程千帆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唐五代词鉴赏辞典潘慎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隋唐五代文学史罗宗强、郝世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唐代文学史(上)乔象钟、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唐代文学史(下)吴庚舜、董乃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唐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陶敏、李一飞著中华书局2001年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孙昌武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唐诗史许总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唐诗通论刘开扬著巴蜀书社1998年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知识出版社1988年谢眺与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龙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集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大历诗风蒋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孟二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大历诗人研究蒋寅著中华书局1995年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唐代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戴伟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张松辉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元明清文学参考资料《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发展时期之一,当时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文体,其中包括诗歌、论著、小说等。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哲学思想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有《论语》、《孟子》、《礼记》等。
这些作品提供了对于当时社会、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并且为后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则较为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描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传奇故事,对于后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 先秦两汉文学的概述先秦两汉文学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和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诗歌、论语等,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楚辞、汉赋等。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期有很高的影响力,在后世也都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2.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为口头文学,包括传说、歌谣、谚语等。
先秦时期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诗经》。
《诗经》收集了先秦时期的历史、宗教、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学作品。
其中有许多传世的名篇,如《大雅》、《小雅》、《周南》等。
另外,先秦时期还有许多著名的口头文学作品,如《传说》、《歌谣》、《谚语》等。
这些作品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蕴含了许多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思想。
总的来说,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3. 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有史记、尚书、周礼和诗经等,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则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名著,例如《汉书》、《汉武帝传》、《汉魏六朝文》等,这些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先秦两汉散文第一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
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
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
甲骨文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殷后至殷亡时的遗物,距今已三千多年。
这些卜辞所记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
甲骨卜辞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
这些占卜之辞,短的只有几字,长的有百余字,比较完整。
这些卜辞,可看作是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同样未经后人加工的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
商周时君王、公侯、臣子都可作铜器铭文,君王所作铜器被视为国之重宝。
铜器铭文有长有短,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
商代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
周代铭文字数增加了,内容复杂了。
不仅有记事文字,还出现了与《尚书》诰命类似的记言文字。
《尚书》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
《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
《尚书》在先秦时称为《书》,汉人始称之为《尚书》,即上古之书,又被称为《书经》。
《虞书》、《夏书》不是虞夏时的作品,而是出于后人的追记或经后人加工。
《商书》、《周书》基本上殷商、西周时的作品,但也经过后人的加工。
西周末,《尚书》已成书,相传孔子曾编定过《尚书》100篇。
秦火后,汉初伏生所传《今文尚书》只有28篇。
先秦两汉的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先秦两汉的知识点因为知识,我们进入太空,我们延长了预期寿命。
诗经一《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犭严狁之故。
不遑启居,犭严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采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1.这是一首征役诗,诗歌以远征归来的战士的口吻回顾了对猃狁的战争,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既描写了战争的紧张艰辛,周军的威武,抒发了对战争中的孤独思乡哀怨之情,又表现了战士的深明大义,是《诗经》中表现战争题材的优秀作品。
在题材上开后代边塞诗之先河。
2.本诗共六章,前五章均是回忆。
一、二、三章回忆征战猃狁的劳苦与忧愁,四、五章回忆对敌作战的不敢懈怠,到处转战的紧张艰辛情景,战士们为国做出的贡献和牺牲。
六章由回忆出征时春风杨柳中亲人送别写到归途中的雨雪霏霏凄寒寂寞的情景,并写出了归来战士劳累又忧伤的形象和心情,抒写了无人理解和宽慰、难以言喻的哀伤心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回忆当年春天出征时的景象,暗含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实写作者冬天归来时景象,表现出孤寂凄凉之情。
此四句,曾被古人认为是《诗经》中最佳的诗句,不仅因此自然成对且十分工整,而且对比鲜明,更妙在“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而倍增其哀乐”,借物写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而意在言外。
3.本诗既有叙事又有抒情,但重在抒情。
诗歌采用了叙事言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多种抒情手法。
前三章的起兴暗寓着征战时间的长久与征战的劳苦,与哀怨的情感相生相映。
尤其是诗的第六章在写景抒情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地。
诗的结构主要以一系列回忆的镜头的组合,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了从军征战的生活。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代码:050306T1923学分与学时:2学分,3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拓展课程授课对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将通过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名篇名作的分析鉴赏,使学生通过“以点带面”式的学习,充分熟识中国文学代表性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创作特色,并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貌。
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对于陶冶情操、升华性灵,提升大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也大有裨益。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上编先秦两汉文学作品选读第一章先秦文学作品选读一、神话传说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夸父逐日》三篇,了解上古神话传说所反映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意蕴,掌握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基本要求:了解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领会神话的思维方式。
重点与难点:神话中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的征服意识,象征性、隐喻性的神话思维方式。
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堂讲授与课外专题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三篇均选自《山海经》,《精卫填海》反映了远古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百折不回的斗争精神,《鲧禹治水》中表现了鲧禹前仆后继与洪水作斗争的精神以及古代先民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朴素认识,《夸父逐日》展现了夸父悲壮的自我牺牲精神,体现了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奥秘的雄心壮志。
二、《诗经》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生民》、《硕鼠》、《关雎》、《氓》、《七月》、《采薇》等篇,了解《诗经》的主要思想内容,掌握其主要的艺术特征。
基本要求:理解《诗经》时代的社会状况、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领会《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掌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诗经》的抒情艺术,品味《诗经》的语言和形式。
重点与难点: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诗经》的抒情艺术;双声叠韵的修辞手法;重章迭句的结构特点;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堂讲授与课外专题讨论相结合主要内容:1.《关雎》关于《关雎》的主题:本诗为《国风》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是一首爱情诗;关于抒情主人公;《关雎》艺术特点:双声叠韵的修辞手法;重章迭句的结构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